- 超图解心理学与生活
- 《图解经典》编辑部编著
- 3409字
- 2020-08-29 10:26:40
第14讲 喧嚣的梦境,就像一部盛大的舞台剧
睡眠状态经历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其中最生动有趣、不可思议的环节就是做梦。梦境中的场景,时而跳跃,时而栩栩如生,宛如一部盛大的舞台剧。
你的梦中隐藏着最深的愿望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不过睡眠并不意味着心理活动的静止。相反,人们在睡眠状态下,除了消除疲劳,还有着十分丰富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睡眠状态
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动眼睡眠阶段,每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每晚会重复几次。进入睡眠状态时,大脑的生理电活动会发生复杂的变化,这些脑电的变化通过脑电图可以很清晰地呈现睡眠的本质。
第一阶段是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呈现的是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的浅睡状态,持续约10分钟。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脑电波——一种短暂爆发的、高频率、大波幅的脑电波,个体在这一阶段较难被唤醒,大约持续20分钟。第三阶段的脑电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波,持续约40分钟。第四阶段通常被称为深度睡眠,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大多发生在这一阶段。第三、四阶段的睡眠也被称为“慢波睡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电波与清醒状态类似,大多数的梦发生在这一阶段。在第一个睡眠周期持续约1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
梦游与梦呓
梦游和梦呓是睡眠状态下的两种心理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做梦一般出现在REM睡眠阶段。在这一睡眠阶段,人们并不经常挪动身体。来自大脑的电化学信息会麻痹我们的肌肉,使身体不能动弹。因为有这样一种生存机制,人们才不会用肢体去演绎梦境,从而避免了因做梦伤害自己或者出现更糟糕的后果。
梦境解析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对自己的梦境进行了研究。他说,每个梦都代表一种愿望,意识层面的愿望越不堪,就会在梦中隐藏得越深或扭曲得越严重。由于弗洛伊德释梦的理论建立在精神病患者的梦的经验上,并过于强调性本能对人的影响,所以在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也备受争议。
梦游
梦游是指在睡眠过程中下床行走,然后再回床继续睡觉,而且事后并无记忆的怪异现象。梦游与做梦并无关联,因为梦游时,脑波通常处于阶段3和阶段4,即深度睡眠阶段,但沉睡阶段是不会做梦的。梦游也不是病态,与情绪困扰也没有关系,发生的原因尚未明确。
梦呓
梦呓即梦话,是指睡眠时发生的说话现象,与做梦无关,也发生于深度睡眠阶段,发生原因也尚未明确。
梦境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认为,梦是被压抑的冲动或愿望,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在清醒状态下,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于是就在睡眠时以梦的形式呈现。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显性梦境和潜性梦境两个层面,前者是梦境的表面,能够在做梦者醒来后记起;后者是不为做梦者所了解的真实梦境。做梦者所陈述的显性梦境实际上是潜性梦境经由伪装后通过简缩、转移、综合和再修正的方式转化而来。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睡眠状态下,认知系统仍旧可以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当这些活动的一部分进入意识时,梦境就出现了。生物学的观点认为,梦的本质是人脑随机的神经活动的主观体现。睡眠状态下,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人们的认知系统会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从而形成了梦。
清醒梦境
清醒梦境,即当你做梦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做梦。该项研究的代表人斯蒂芬·拉伯格(Stephen LaBerge)曾与他的同事设计了一种方法,使他们能够检验清醒梦境报告的真实性。
研究者已提出,有意识地觉知一个人正在做梦是一种能够习得的技能,通过常规的练习可以使做梦者控制他们梦的方向。
梦境专家阿伦·霍布森(Allan Hobson)认为,学习自主进入意识并改变其状态——如进入清醒梦境——能够让人得到启迪。
被催眠的人睡着了吗?
“催眠”一词由苏格兰外科医生詹姆斯·布雷德创造,最初来源于阿毕·法利亚提出的“清醒睡眠”。
催眠不是睡眠
“催眠”(hypnosis)是由希腊语中的“睡眠”(hypnos)和“状态”(osis)组合而成,布雷德却说,催眠不是一种睡眠,而是一种全神贯注并且受暗示性提高的状态。催眠可以引导出增强的易受暗示性状态,可能导致消极的放松、狭窄的注意范围和扩大的幻想。
催眠有两个前提条件:安静的环境和放松的情绪。催眠一般在室内进行,除了要保证室内的安静之外,还需要保持暗淡的灯光,而被催眠者会被安排放松地坐在一张椅子上。被催眠者需要相信催眠师和催眠的无害性;同样,催眠师也应该表示出和善的态度向被催眠者解释催眠的科学性以打消其疑虑。
在电影中,钟摆是催眠师的必备物件,而事实上,许多技术都可以诱导出催眠状态。一般来说,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会得到一系列暗示,如眼睛疲倦无法睁开,感官逐渐迟钝,将不会感到刺痛,然后会忘却一切,只听从催眠师的指令,之后被催眠者将感到幻觉的出现,当被暗示催眠者醒来后将忘却催眠中的所有经验并做其他活动。
目前,催眠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和运动等领域。在心理治疗方面,催眠对于酗酒、梦游、自杀倾向、过量饮食等等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催眠的效果不会立即呈现,除非病人有着非常强烈的动机。此外,催眠疗法与其他治疗相结合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催眠的暗示性
暗示性是被催眠者接受催眠师暗示的程度。暗示性高时,被催眠者完全依照暗示行动;暗示性低,被催眠者则不受催眠师指令影响。
进入催眠状态后,被催眠者的暗示性大大地增强,并达到会完全接受催眠师指示的程度;甚至听从催眠师的指示,可以扮演与本人原来性格不同的另一角色,表现出符合该角色的一些复杂行为,即催眠状态下的角色扮演。催眠期间所受的暗示也影响被催眠者以后的行为。催眠中经历失忆就是被催眠者被催眠师暗示在被催眠期间什么也没有发生,被催眠者就会在催眠后声称什么也不记得了。
每个人接受暗示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每个人被催眠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少数人容易被催眠或者难于被催眠。接受暗示的难易程度被称为催眠感受性。催眠感受性高的人通常爱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因为他们想象力很丰富,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这一类人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有经验分离的经历,即体验过记忆或自我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分离开来。
冥想:放松与专注的智慧
冥想不是某种超能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冥想的方式来改变意识,获得内心的深度宁静,让意识清醒敏锐,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冥想状态
冥想和放松有些类似,但冥想不是简单地放松。冥想是改变意识的一种形式,它让人有意识地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或某一个想法上,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进而增强自我觉知和保持良好状态。
在冥想期间,人们的注意力也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在调节呼吸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身体姿势(如瑜伽的姿势),将外部刺激降到最低点,产生某种特定的心理表象,或者什么也不想。进入冥想状态后,大脑会呈现有规律的脑波,支配性和理性思考的功能会被抑制,动物性本能和被压抑的意识会被活化,从而使蕴含在潜意识里的力量被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与灵感会不断地涌出,判断力、理解力会大大提升,身心呈现安定、愉快、平静的状态。
冥想的功用
最初,冥想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修心行为,如禅修、瑜伽、气功等,后来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心理活动的课程中,以获得开启心智及内心平衡的途径。冥想的追随者认为通过冥想可以获得一种身体唤起较低,但觉知状态较高的状态。因此,冥想可以使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减少焦虑。
冥想的功用不止于暂时性地缓解紧张,有规律地练习某些形式的冥想还可以增强意识,有助于使个体在思想上获得启迪,从新的视角看待原有的生活,不再禁锢于旧的知觉和思维模式。还有研究者认为,规律性的冥想可以使心理超越智力和认知的局限,获得更高深的智慧。然而,冥想的批评者指出,冥想和普通的闭目养神的休息状态在生理上没有根本的差异。
冥想时,人们的脑电波会自然地转成α波,此时想象力、创造力和灵感便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力、理解力也会提升,同时身心会呈现安定、愉快的感觉。
冥想的方法
进入冥想状态的条件是使全身的肌肉、细胞放松,或是其他让身心感觉舒适的方法。冥想的方法有很多种,有坐禅式冥想、站立式冥想、舞蹈式冥想、祈祷式冥想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冥想方式必须是适合人格的方式,否则冥想者会感到疲惫和痛苦。例如,有人认为冥想状态可以通过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的方式进入。冥想没有固定的方式,只能凭借个人直觉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