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一言以蔽之,本书试图以相关国际条约及欧美有关碳排放权的法律规则为基础,深入探讨规则背后的立法理由,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思考,从历史与当下、国外与国内、静态与动态、内部与外部等多个视角、多个面向对碳排放权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以期为我国碳排放权立法提供有益的理论储备。

1.研究碳排放权的起源,回答为何碳排放权会在欧美产生并在中国发生的问题。研究权利的起源,核心是探究权利产生的原因,而对原因的分析,又离不开对特定历史背景的考察。碳排放权源自欧美,因此对碳排放权起源的研究,须围绕欧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明晰碳排放权在欧美起源的原因,再比对我国是否具备相应条件,据此判断碳排放权制度在我国适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而对我国试图引入碳排放权制度之举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2.研究碳排放权的界定,回答碳排放权在我国法学理论中究竟是何权利的问题。碳排放权是源自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要将该权利作为一种法律权利确立,必须从法学理论上阐明该权利的客体、主体、内容、性质等问题。这是从静态视角对碳排放权进行的考察。由于碳排放权乃新型权利,学界对碳排放权的概念与性质存在诸多争议,因而尤为有详细阐述之必要。

3.研究碳排放权的取得,回答权利主体如何取得碳排放权的问题。这是从动态视角对碳排放权进行的考察。由于碳排放权交易呈现总量控制与交易、基线与信用交易双轨并行的状态,因而对碳排放权取得的研究,须在此两种交易机制下分别进行。具体而言,应区分总量控制与交易、基线与信用型碳排放权交易而探讨权利人取得碳排放权的前提、方式和条件等问题。

4.研究碳排放权的转让与消灭,回答碳排放权如何在权利主体之间转让交易和归于消灭的问题。这也是从动态视角对碳排放权进行的考察。碳排放权产生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权利转让交易与冲抵碳排放量,以低成本的方式推进温室气体减排。这一目的实现的过程,从法律上看来就是权利转让与消灭的过程。在碳排放权的转让与消灭部分,碳排放权的交易主体、交易标的、交易监管、市场链接以及碳排放权的消灭原因等问题都应得到阐述。

5.研究碳排放权与碳税、低碳标准的关系,回答碳排放权制度如何与其他温室气体减排法律制度相协调的问题。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碳排放权不是孤立的制度存在,还具有碳税、低碳标准等其他制度。前述碳排放权的起源、界定、取得、转让与消灭,都是从内部视角对碳排放权进行研究,此处从外部视角,探讨碳排放权同碳税、低碳标准的关系问题。只有厘清碳排放权与碳税、低碳标准的关系,才能在立法中对各制度做出恰当的设计与安排,使其有机协调,避免相互掣肘。

(二)研究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碳排放权此种新型权利进行研究,尤其要求能够娴熟运用研究方法。本书的开展,将综合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兹简要说明。

1.经济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是指采用经济学的知识与工具分析法律问题的研究方法。碳排放权最初源自经济学理论,通过排放权交易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机理,在经济学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阐释。碳排放权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遵循而不是违背经济学中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理论。因此,对碳排放权的研究,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经济分析方法。

2.历史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是指对事物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弄清其“来龙”以把握其“去脉”的研究方法。任何法律权利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起源于特定历史背景中,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分析碳排放权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有助于深入理解该权利的内涵实质,为制度设计奠定基础。

3.比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是指对碳排放权的不同立法例进行比较,总结其异同,探寻其原因,掌握其规律,得出可资镜鉴的经验的研究方法。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有法律层级的碳排放权立法,因此本书将基于域外法的相关制度,主要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欧盟、美国RGGI与加利福尼亚州碳排放权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4.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是指通过经验事实的观察和把握检验理论与制度的研究方法。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实践、美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实践以及我国在部分地区试行的排污权交易实践,为检视与评判相关理论建构和制度设计的得失优劣提供了丰富素材。理论是否合理,制度是否有效,均可在实践中找到答案。所以,在对碳排放权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不可或缺。


[1] 参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第47条。

[2] 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释放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暖的效果称为“温室效应”。See Daniel Bodansky,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sA Commentary,18 The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451,(1993).

[3] See Annex A of Kyoto Protocol.

[4] See Richard D.Morgenstern and Dennis Tirpark,The Greenhouse Gases,16 EPA Journal 8,(1990).

[5] 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值)一般指在100年的基期内,一种物质相对于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的数值。二氧化碳的GWP值为1,其余气体与二氧化碳的比值即为该气体的GWP值。如甲烷的GWP值为27,这意味着排放一吨甲烷在促成温室效应方面相当于排放27吨二氧化碳。See IPCC,“Appendix II of 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4/syr/ar4_syr_appendix.pdf,last visited on 2015-12-21.

[6] 在实践中,碳排放权交易常被称为“碳排放交易”。从理论上看,“碳排放交易”的术语并不可采,因为碳排放行为显然是无法交易的,权利方可交易。

[7] 为行文方便,下文有时将此两种碳排放权交易方式分别简称为总量控制型碳排放权交易与基线信用型碳排放权交易。

[8] See Carol M.Rose,From H2O to CO2Lessons of Water Rights for Carbon Trading,50 Arizona Law Review 91,(2008).

[9] Grant Boyle,A Review of Emerging GHG Emissions Trading in North AmericaFragmentation or Progress?,46 Alberta Law Review 1,(2008).

[10] 试举一例说明。设定基线为生产1吨产品排放1吨二氧化碳,A企业经减排后生产1吨产品排放0.8吨二氧化碳,年产量为1000吨,则可获得(1-0.8)×1000,即200个减排信用;B企业生产1吨产品排放1.2吨二氧化碳,年产量为1000吨,则必须购买(1.2-1)×1000,即200个减排信用才能达标。此种情形下,A企业可将减排信用出售给B企业获利。为了获利,A企业有减排的动力;同样,为降低成本,B企业也有减排的动机。

[11] 曹明德:“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4期。

[12] 丁丁、潘方方:“论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9期。

[13] 笔者2013年9月在武汉大学参加“能源安全及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同与会学者交流时,有学者持该观点。另有学者认为,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质。依此推论,碳排放权无法归类于排污权。参见常纪文:“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5期。

[14] 李志文:“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国际立法的新发展及其启示”,载《法商研究》2012年第6期。

[15] 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载http://kjs.mep.gov.cn/hjbhbz/bzwb/dqhjbh/dqhjzlbz/201203/W02012041033023 2398521.pdf,最后访问时间:2016年2月15日。

[16] See IPCC,“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4/syr/ar4_syr.pdf,last visited on 2015-12-21.

[17] See Miles Young,Beautifying the Ugly Step-SisterDesigning an Effective Cap-and-Trade Program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2009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1379,(2009).

[18] 参见蔡守秋、张建伟:“论排污权交易的法律问题”,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曹明德:“气候变化的法律应对”,载《政法论坛》2009年第4期;邓海峰著:《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语境下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等等。

[19]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20] See Article 1 of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21] See IPCC,“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4/syr/ar4_syr.pdf,last visited on 2015-12-21.

[22] See E.Christie,The Greenhouse Gases and Environmental Law,7 Environmen-tal and Planning Law Journal 114,(1990).

[23] See IPCC,“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http://www.ipcc.ch/report/ar5/wg1/#.Ur05QY0aw0w,last visited on 2013-12-21.

[24] IPCC,“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4/syr/ar4_syr.pdf,last visited on 2015-12-21.

[25] See Article 2 of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26] See UNFCCC,“Background on the UNFCCC: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http://unfccc.int/essential_background/items/6031.php,last visited on 2013-03-15.

[27] 谈判情况可参见周珂、李博:“哥本哈根会议与我国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7期;郑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成果及分析”,载《能源与环境》2011年第2期;陈大元、于宏源:“德班会议和我国面临的碳减排挑战”,载《电力与能源》2012年第1期;白晶:“多哈会议或背离初衷”,载《中国能源报》2012年12月10日,第007版;王谋:“华沙气候谈判:规划清晰落实乏力”,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11日,第B01版;等等。

[2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公约缔约方分为三类,附件一缔约方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24个成员国和12个向市场经济过渡国家;附件二缔约方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24个成员国和土耳其;附件三缔约方指其他国家,主要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29] See Article 3,Article 4,Article 12 and Article 17 of Kyoto Protocol.

[30] See European Commission website,“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http://ec.europa.eu/clima/policies/ets/index_en.htm,last visited on 2013-02-11.

[31] See World Bank,“State of the Carbon Market 2006”,http://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NEWS/0,,contentMDK:20919003~pagePK:64257043~piPK:437376~theSitePK:4607,00.html,last visited on 2013-05-05.

[32] See 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2”,http://www-wds.worldbank.org/external/default/WDSContentServer/WDSP/IB/2013/04/22/000356161_20130422142518/Rendered/PDF/768420WP0ENGLI0BLIC00see0also076837.pdf,last visited on 2013-05-05.

[33] See European Commission,“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Progress towards Achieving the Kyoto Objectives”,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OM:2011:0624:FIN:EN:HTML,last visited on 2013-03-15.

[34] See The Committee on Environmental Law,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Legislation,63 The Record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Bar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832,(2008).

[35] See Anna Capelle,Brian Davenport,Ian Forshner,et al,Committee ReportClimate Change&Emissions Committee,30 Energy Law Journal 563,(2010).

[36] See Steven Ferrey,Auctioning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ifeCarbon Auctionthe Lawand Global Warming,23 Notre Dame Journal of Law,Ethics & Public Policy 317,(2009).

[37] See IETA,“Republic of Korea:An Emissions Trading Case Study”,http://www.ieta.org/resources/Resources/Case_Studies_Worlds_Carbon_Markets/republicofkorea_case%20study_june_2015.pdf,last visited on 2016-02-13.

[38]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载http://www.gov.cn/zwgk/2010-10/18/content_1724848.htm,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12月12日。

[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载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1tz/t20120113_456506.htm,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3月12日。

[40] 蒋琪:“中国共完成碳交易1375万吨成交金额5亿”,载http://env.people.com.cn/n/2014/1125/c1010-26089237.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6年1月17日。

[41] 崔烜、朱美仙:“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经验成功,后年启动全国交易体系”,载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3081,最后访问时间:2016年1月17日。

[42] 例如,以“碳排放权”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检索,从检索结果看,法学领域的论文在2007年才出现。

[43] 沈满洪、钱水苗、冯元群等著:《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44] See§95820 of California Cap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Market-Based Compliance Mechanisms to Allow for the Use of Compliance Instruments Issued by Linked Jurisdictions(2013).

[45] 袁杜鹃、朱伟国著:《碳金融:法律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46] 外部性(Externality)是经济学中重要概念,意指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影响,而又没有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之中。外部性有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与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两种类型,前者指个人的经济活动使他人受益,而他人却不必为受益支付代价;后者指个人的经济活动使他人受害,而个人不必为他人的受害支付代价。企业生产中的排污行为是典型的负外部性行为,该排污行为导致环境损害,而环境损害的成本又没有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之中。参见〔美〕巴里·菲德尔、玛莎·菲德尔著:《环境经济学》,原毅军、陈艳莹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9页。

[47] See Ronald H.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3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1960).

[48] See Daies J.H,POLLUTION,PROPERTY AND PRICES,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8.

[49] See Baumol,W.J.,W.E.Oates,The Use of Standards and Pr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72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 42,(1971).

[50] See Montgomery,D,Markets in Licenses and Efficient 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s,5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395,(1972).

[51] See Lesley K.Mcallister,Beyond PlayingBanker”:The Role of the Regulatory Agency in Emissions Trading,59 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273,(2007).

[52] See Frank Convery,Denny Ellerman and Christian de Perthuis,The European Carbon Market in ActionLessons from the First Trading Period,5 Journal for European Environmental & Planning Law 215,(2008);David Harrison Jr.and Per Klevnas and Albert L.Nichols and Daniel Radov,Clean AirLawPolicyand Practice,ALI-ABA Course of Study Materials,(2008),etc.

[53] See Cameron Ferrey,Steven Ferrey,Past is PrologueRecent Carbon Regulation Disputes in Europe Shape the U.S.Carbon Future,16 Missouri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Review 650,(2009);Michael McKenzie,Lessons for Australia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5 Macquari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nvironmental Law 115,(2008);Nicole Lederer,The Europea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and Inter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12 New Zealan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1,(2008);etc.

[54] See Norton Rose Fulbright,“Emission trading and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ion in Germany at a glance”,http://www.nortonrosefulbright.com/knowledge/publications/21148/emission-trading-and-financial-services-regulation-in-germany-at-a-glance,last visited on 2013-03-15.

[55] [荷]迈克尔·福尔、麦金·皮特斯著:《气候变化与欧洲排放交易—理论与实践》,鞠美庭、羊志洪、郭彩霞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56] See John Monterubio,Recogni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 Carbon Credits under California's New Greenhouse Gas Cap-and-Trade Program,1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 & Policy 32,(2012).

[57] See Justin Savage,Confiscation of Emission Reduction CreditsThe Case for Compensation under the Takings Clause,16 Virginia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 227,(1997).

[58] 我国大陆学者地区常将offset译为“抵消”或“补偿”,台湾地区学者常将之译为“抵换”,从实践中offset机制联系碳信用与碳配额的功能考虑,将之译为“抵换”似乎更为贴切。本书采用“抵换”的译法。

[59] See Justin Kirk,Creating a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for Greenhouse GasesRecommendations to the 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26 Virginia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 547,(2008);Jonas Monast,Integrating StateRegionaland Federal Greenhouse Gas MarketsOptions and Tradeoffs,18 Duke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Forum 329,(2008),etc.

[60] See Robert N.Stavins,A Meaningful U.S.Cap-and-Trade System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32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293,(2008).

[61] See David M.Driesen,Capping Carbon,40 Environmental Law Lewis & Clark Law School 34,(2010);Steven Ferrey,Auctioning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ifeCarbon Auctionthe Lawand Global Warming,23 Notre Dame Journal of Law,Ethics & Public Policy 317,(2009);Lesley K.McAllister,The Enforcement Challenge of Cap-and-Trade Regulation,40 Environmental Law 1195,(2010);etc.

[62] See Jennifer Yelin-Kefer,Warming up to an International Greenhouse Gas MarketLessons from the U.S.Acid Rain Experience,20 Stanford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 221,(2001);Joseph Goffman,Title IV of the Clean Air ActLessons for Success of the Acid Rain Emissions Trading Program,14 Penn State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177,(2006);etc.

[63] See Directive 2008/101/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64] See Daniel B.Reagan,Putting International Aviation into the 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Can Europe Do It Flying Solo?,35 Boston College Environmental Affairs Law Review 349,(2008);Jason N.Glenno,Directive2008/101and Air Transport-A Regulatory Scheme Beyond the Limits of the Effects Doctrine,78 Journal of Air Law & Commerce 479,(2013);etc.

[65] See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of America,American Airlines Inc.,Continental Airlines Inc.,United Airlines Inc.v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C-366/10.

[66] See Reuven S.Avi-Yonah and David M.Uhlmann,Comba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Why a Carbon Tax is a Better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than Cap and Trade,28 Stanford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 3,(2009);Christina K.Harper,Climate Change and Tax Policy,30 Bos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411,(2007);Miles Young,Beautifying the Ugly Step-SisterDesigning an Effective Cap-and-Trade Program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2009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1379,(2009);etc.

[67] 如陈文颖、吴宗鑫:“碳排放权分配与碳排放权交易”,载《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12期;徐玉高、郭元、吴宗鑫:“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载《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第2期;等等。

[68] 以上论述,通过以“碳排放权”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检索,对检索结果依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后可以推知。

[69] 参见蔡守秋、张建伟:“论排污权交易的法律问题”,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吕忠梅:“论环境使用权交易制度”,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4期;曹明德:“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4期;等等。

[70] 参见邓海峰著:《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语境下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2008年版;王小龙著:《排污权交易研究:一个环境法学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王清军著:《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法律调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71] 不同大气污染物的性质不同。有的不具有均匀混合性,过多排放该种物质会导致污染物在排放地集聚加重污染,如SO2。工业区企业大量买入二氧化硫排污权,导致该地二氧化硫排放过多形成污染“热点”,加重酸雨危害。二氧化碳属于均匀混合性物质,在何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相同,不会发生“热点”问题。See Robert N.Stavins,A Meaningful U.S.Cap-and-Trade System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32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354,(2008).

[72] 参见付璐:“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之立法解析”,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第1期;胡荣、徐岭:“浅析美国碳排放权制度及其交易体系”,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王东风:“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以欧盟减排交易机制为例”,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等等。

[73] 参见胡珀、吴锐:“论我国碳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政策思考”,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等等。

[74] 参见任捷、鲁炜:“关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想”,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秦军:“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研究”,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等等。

[75] 参见王明远:“论碳排放权的准物权和发展权属性”,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丁丁、潘方方:“论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9期;刘明明:“论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财产权属性”,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等等。

[76] 参见李挚萍:“碳交易市场的监管机制研究”,载《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彭本利、李挚萍:“碳交易主体法律制度研究”,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肖天乐:“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分析”,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等等。

[77] 参见颜士鹏:“欧盟航空碳税之合法性质疑及中国的法律应对”,载《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胡晓红:“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及其启示”,载《法商研究》2011年第5期;等等。

[78] 李伟芳:“航空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之合法性分析”,载《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10期。

[79] 边永民:“贸易措施在减排温室气体制度安排中的作用”,载《南京大学学报》(管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80] 吴巧生、成金华:“论全球气候变化政策”,载《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9期。

[81] 参见王慧、曹明德:“气候变化的应对:排污权交易抑或碳税”,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1期;苏明、傅志华等著:《中国开征碳税的理论与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等等。

[82] 参见刘明明:“碳排放交易与碳税的比较分析”,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陈红彦:“碳税制度与国家战略利益”,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