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厂商——微观经济学

需求与欲望不是一个概念,欲望是为所欲为,指想要什么。而需求则不同,是指人们在欲望的驱动下一种有条件的、可行的又是最优的选择,这种选择使欲望达到一种有限的满足。形成需求有三要素:对物品的偏好、物品的价格以及手中有钱。

——平新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言中的一段话是平新乔教授在其著作《微观经济学十八讲》中阐述消费与偏好关系时提到的。与宏观经济学不同,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或单个市场经济活动等作为研究对象,更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与厂商的供给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这样定义微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作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在北大教授的讲义中,大致将微观经济学概括为两部分:第一,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经济社会的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第二,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相对价格。因此,微观经济学主要讨论消费者的选择、厂商的供给和收入的分配。其核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

那么,微观经济学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一般认为,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正式确立,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等。迄今为止,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的微观经济学阶段,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期;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属于微观经济学奠基的时期;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微观经济学进入了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以及演变的阶段。不难看出,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微观经济学,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

在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学中,主流思想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核心,北京大学也不例外。那么我们所学的经济学,与西方大学有何异同呢?曾在北京大学教授《微观经济学》的张元鹏博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以下四点:

1.国外的微观经济学教育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与国内的教学设置基本相同。在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体系结构、数学应用程度、使用的教材等方面,我国高校与西方大学差别并不大。

2.国外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方式上有很多值得探讨和学习的地方。他认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该适时适度,用得恰到好处,比如经济学公式的推导和图形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至于互动教学方面,采取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最好。

3.我国不够重视助教。在国外,助教受到教授的高度重视,不管是助教的数量还是工作强度,我们都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差距。

4.经济学的基础课应该由资深教授授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点北京大学可以说是国内的典范,很多著名教授都会给本科生上课。

尽管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比国外开展得晚,但是目前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我们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家。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微观经济学的神秘面纱,看看微观经济学到底研究哪些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过,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人和厂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所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也可以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说明。

消费理论

传统的西方微观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构建,是建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前提下的。而消费理论研究的发展,正是基于对这一假定前提条件的反思。

1.显示偏好理论

这是由萨缪尔森首先提出的,经过霍撒克等人的补充后逐渐成熟。它的产生源自传统需求理论的效用不可检测性。在传统理论体系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选择行为,只有在消费者效用函数已知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研究。但实际生活并不是这样,有时候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不可知的,即使知道了,有的函数也不太容易进行研究。而且效用和偏好不容易被直接观察,我们只能看到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微观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想法:如果能找到选择行为与偏好之间的某种关系,进而言之,如果消费者的“选择”能显示其“偏好”,那么,需求理论和偏好理论就可以建立在消费者的行为上,从而为检验消费者行为与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一种可能性。这便是显示偏好理论。

2.风险条件下的选择问题

在风险种类繁多的资本市场上,风险的规避和转移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对于保险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问题的研究变得十分活跃。经济学家们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理性假设和预期效用理论的检测,发现在确定的条件下,理性公理假设成立;而在不确定或者模糊的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常常背离这一假设。因此,在不确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决策时,必须考虑人们的复杂心理,具体到实际,就出现了衍生证券、代理理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等。

3.消费也是一种家庭生产

贝克尔认为,每个家庭都类似于一家小工厂,家庭把资产、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组合起来以生产一些有用的商品。按照这一观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既是家庭消费者又是家庭生产者,具备双重身份。时间是一种机会成本,它和其他物品一样,在制定经济决策计算成本的时候,也应该计算在内。正如把孩子抚育成人需要耗费人力资源、资本和时间等投入一样,任何物品或劳务的最终生产和消费都可以看成是为获取一种产出而需要耗费的各种投入的组合。例如为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购买食物,生病了还需要吃药,还需要在锻炼身体上花费时间和金钱,这一系列的物质消费以及时间付出,就是这一结果的所有投入。在个人和家庭把这些投入转化成“健康的身体”的过程中,同时也在进行消费。这便是前面所说的消费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生产。

厂商理论

新古典厂商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原子式厂商,即把厂商当作一种具有利润最大化倾向的经济个体,换言之,把厂商当作一个个分析单位,所有问题都抽象在生产函数中,但实际往往会有偏差。于是,形成了现代企业理论。

1.企业的性质

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分析企业存在的理由,最早的提出者是科斯,他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提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即市场成本的企业内部化。后来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分别从资产专用属性、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等角度,阐述企业性质。

2.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

这一问题源自对企业经理人员最大化行为的反思与分析。在一个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理依据其特定的信息和权能优势独享决策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现代企业中,投资者或委托者与经理或代理者之间存在利益与目标的差异。委托—代理理论正是为解决经理人员对投资者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偏离而发展起来的。

3.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

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组织各种资源使企业正常运转,是企业形式的核心问题。而从管理角度来看,新古典主义下的“理性经济人”是其管理的立足点,即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激励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并非屡试不爽,针对个人有限性和追求满意效用假说,利本斯坦提出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问题,即“X—非效率理论”,成为最大化理论的重要补充。

与宏观经济学相比,微观经济学显得更加“亲民”,贴近大家的生活,研究的都是一些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学习消费者与厂商理论,加深对微观经济学的认识,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你不知道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生产过程中,当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超过这个特定值时,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类似于一元二次函数的最高点。

道德风险: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逆向选择: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