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确立推动改革大步向前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大步推进,并于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从计划主导型转为市场主导型。

1994年,经过多方谈判协调,实现了用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分税制代替原来落后的地方财政包干制,使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达到50%,从而增强了中央政府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在分税制中,增值税是最大的税种,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成,中央得75%,地方得25%,消费税则全归中央,增值税和消费税比上年增长的部分以1:0.3的比例返还地方。这一改革一方面促进了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1993年全国财政收入为4 348.95亿元,而到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跃增至51 304.03亿元,增长(名义增长)了10.8倍;另一方面是中央财政收入所占比重迅速提高,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2%,而到2007年,这一比重提高到占54.1%,此后一直稳定在50%左右。

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打破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来。私营经济数量1993年、1994年、1995年增幅均超过50%,1996—2002年年均增幅也超过15%。具体情况请看表2-1和表2-2。

表2-1 1992—2012年全国个体经济发展状况

表2-2 1992—2012年全国私营经济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利用外资。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走上快车道。具体情况见表2-3。

表2-3 中国一些年份实际使用外资概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到2012年年底,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共计达440 609家,投资总额为32 610亿美元,注册资本为18 814亿美元,其中外方注册资本为14 903亿美元。中国吸引的外商投资中,有60%左右投向制造业。

由于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不断发展,到2012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超过60%,对就业岗位的贡献已超过80%,对促进经济增长、活跃经济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逐步推进。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大量国有企业由于机制缺陷,不能适应市场而陷入困境。1997年,党和政府提出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的任务,其目标是:从1998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00年年底,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1997年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有16 874家,其中亏损的有6 599家,占39.1%;到2000年,亏损企业数减为1 800家,减少近四分之三。国家在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的同时,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逐步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努力使国有企业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改革使国有企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请看表2-4。

表2-4 1998—2012年国有工商企业发展若干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邵宁.国有企业改革实录(1998—2008).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迟福林.市场决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表中央企2012年利润总额和税金总额均为2011年数字。

2012年,中国有54家国有企业进入《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名单。国有经济牢牢地控制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2012年年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953家,占我国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38.5%,市值为13.71万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1.4%。[1]

经济运行机制也在加快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渐起基础性作用。1992年以后,价格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资源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到20世纪末,我国商品和服务价格已基本上放开由市场调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已初步建立,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一般估计已达70%,市场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买方市场已取代连续近半个世纪困扰中国人民的卖方市场。中国国家国内贸易局[2]1995年以来对600余种主要商品供求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从1995年开始供过于求的迹象已开始显现。在大部分商品供求平衡的基础上,供过于求商品的比重已经开始超过供不应求商品。到1998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品零售市场上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而供过于求的商品的比例已占25.8%。[3]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积极推进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提高市场化程度。首先是放开煤炭价格,由市场调节。深化成品油价格改革,到2012年我国成品油价格已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间接接轨,2013年3月又将调价周期由原来的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调整幅度限制,但设置了成品油价格调控的上下限(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了非居民用天然气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放开直供用户天然气价格后,占消费总量80%的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已由市场主导形成。逐步提高一直严重偏低的水价,调整水资源费、排污费和污水处理费。各地还逐步对居民实施阶梯水价、电价、气价,鼓励节约资源,效果显著。

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也逐步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工资已由市场形成。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包括上浮幅度。人民币汇率也逐步放开,经常账户汇率早在20世纪末就已由市场形成,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在逐步推进。土地市场和价格也在逐步提高市场化程度。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加入WTO,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入世谈判过程中,许多人忧心忡忡,认为入世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包括金融业、商业、农业、信息业等许多产业会受到很大冲击。但中国入世后的实践证明,入世对中国利大于弊,原来的许多担心都没有出现。入世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获得大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2—2012年,我国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到21.3%,在全球的位次由第六位升至第一位。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1.2%;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8 67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 71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服务出口居全球第五位。从对外投资看,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87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4]

2003—2012年,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改革有所放慢,但还是在继续推进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包括2005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上市、2006年起农业税的取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增值税转型、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改革、资源税费改革、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全覆盖为目标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另外,也要承认,这几年的确没有特别重要和关键的环节来带动全局的改革。这给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认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注释

[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1998年3月国内贸易部被裁撤后设立国家国内贸易局,由国家经贸委管理。国家国内贸易局于2001年2月19日被撤销。

[3]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13.

[4]高虎城.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