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思路、概念与方法

一 研究基本思路

在研究路径上,采取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本书的绪论及前四章,主要是对于北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发展至今的情况进行梳理,基于相关理论研究面向专业人士的具体实践进行现实问题的分析,指出这一群体出现了哪些新类型,又产生了那些新趋势。最后一章是基于前文所述的一些问题,推论现象的发展规律,运用演绎和归纳方法得出相关问题应如何解决的策略。

总体来说,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希望重点解决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

一是北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群体是如何形成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结合所有国际移民的相关理论,还要追溯历史,厘清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美国和加拿大从萌芽开始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对于主导和制约其发展的多方面因素进行概括。

二是分析当今北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群体发展中产生了哪些新现状与新趋势。通过归纳目前北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群体中衍生出的重要新类型,提出如何能够更清晰地把握这类人士,特别是其中新生代发展的脉络。此外,通过探究近期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流动中产生了怎样的跨境趋势,总结其跨境行为的形式载体和体现的特点。

三是基于接收和吸引人才的角度,剖析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流与环流的趋势发展至今究竟有哪些成绩与弊端,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予以解决。为此,有必要采集翔实的数据,通过实地访谈、调查等方法以明晰目前海外专才在中国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结合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提出改善的策略。

对于以上三个问题,本书从包含绪论的六个部分来进行解析,因而基本框架和思路如下。

绪论部分首先解释了选择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尤其是选择北美地区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然后从国际移民相关理论出发,主要从华人新移民研究、移民的跨国流动、技术移民及相关理论三个方面展开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述评,并解释相关概念。

第一章主要着重于历史梳理,分别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华人移民史进行了概述,试图从历史长河中找寻华人希望以一技之长立足于大洋彼岸的根源。此外,对新老移民进行比较和区分,认为新移民中专业人士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并进一步分析北美专业技术华人群体异军突起的原因。

第二章主要进行的是类型研究,对于近年来北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群体中涌现的较为典型的四类人士进行深入分析:一是关注“海鸥”的流动轨迹;二是关注高技术移民与他们所属的相关精英社团;三是关注身份灵活的一般技术移民;四是关注1.5代新移民。

第三章首先指出北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活动出现了跨境的新趋势。对承载其跨境行为的各类新旧载体进行分析,归纳该群体跨境行为呈现的形式与特点,进而对主导与制约北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跨境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阐述。

第四章是基于广州市的海外人才回流与环流的调研资料,分析该市海外人才尤其是归国留学人才以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当前回归的态势,列举“海归归海”的案例,客观分析专业人士跨国流动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一个城市的情况反映我国吸引这类人才的总体情况。

第五章首先认为应从战略高度将海外专业人士纳入我国人才战略,继而比对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技术移民的有利经验,而后从宏观角度提出亟须采取制度创新,应从法律高度对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引进乃至所有海外人才引进做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再从中观、微观角度对广州市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引进,提出结合有关企业发展现状的相应对策。

二 相关概念释义

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海外华裔人士中具备专业化知识及技能的人才,既包括海外出生的华人,也包括移居他国后获得他国永久居留权或国籍的华侨华人移民,不同于技术移民,也不同于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新移民:如前所述,新华侨华人、中国国际移民都应纳入新移民的范围;时间节点方面,有学者认为应设置在改革开放后,因而人群仅包括以中国大陆为移出地的移民。虽然下文中的研究对象以中国大陆移出的华人移民为主,但是新移民的范围应包括20世纪70年代后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移居其他国家(以欧美和大洋洲发达国家为主),加入当地国籍或取得永久居民资格的华侨或华人。

技术移民:以自身才能与技能为主要条件,离开本人常住国和国籍国,合法地迁徙至另一国家的人。

高技术移民:以高技术水平为主要条件,作为申请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人才从而合法永久居留或加入申请国国籍的人。在英国,申请者需具硕士以上学历,是一个固定的移民申请类型,在其他国家和语境中多没有这一具体类型,而是泛指符合条件的人群。

一般技术移民:在英文中可泛指技术移民,在下文中特指与高技术移民相对的概念,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技术技能尚可,但未达到行业领军人才、技术骨干等高级专业人士标准的一般专业人士。

留学生移民:在海外完成学业后,以拥有海外留学经历而成为申请加入该国国籍或成为永久居民为主要条件的人士。

经济移民:包括技术移民、商业移民 (含投资移民、企业家移民和自雇移民)。

1.5代移民:又称为一代半移民,1.5generation或1.5G,指幼年时期从母国移入其他国家的人群,而对于移入年龄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有研究者将其划定为13岁,但多指成年之前,因此青少年时期移民的也应算入1.5代移民之列。

海归:在海外拥有生活或学习经历,回国后一般不再定居国外的人群。无论在海外是否入籍或成为他国永久居民都应纳入海归范围,很多时候特指曾有海外求学经历后回国的人。

海鸥:华人“海鸥”人群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祖籍国、祖籍地和居住国甚至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流动,他们的流动性高于“海归”人群,一般已经成为正式的海外移民,流动期间不放弃外国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

海归归海:海外华人(尤指华人移民和留学生群体)在回到祖籍国工作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又选择定居海外的行为。但再次定居海外不一定是回到他们曾经长时间逗留的国家与地区,并且,所谓“归海”也不是单向的,永久性的,不再回流的行为。

回流:指海外移民永久地回到祖籍国或原迁出国生活的现象。

环流:指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许多移民既扎根于他们的居住国,又维持与母国的多重联系,甚至活跃于世界多个国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他们的跨国流动促成了国际人才环流的现象。

三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对于北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研究,首先是基于“华侨华人研究”的领域,进而也从属于“国际移民研究”的范畴。但是在各学科交叉发展的今天,仅仅一种或几种理论和研究范式远远不足以支撑新领域新问题的探索。因此,本书采用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人口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的理论与观点来阐释该论题。在对多学科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还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的结合。一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例如在宏观方面,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纳入技术移民与新移民研究的大框架中,在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的潮流中考量其发展的趋势;而在微观方面,具体到某个城市的数据以及个案研究,以便从整体和个体分别对这类人群的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把握。二是经验总结与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于掌握的一手或二手数据,以及调研访谈的资料与当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所调查地区的规模、就业形势以及“海归归海”等现象进行分析,预测其今后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在调研过程中,以面谈或电话访谈的形式分别对采访对象或其亲属进行较为详细的访谈,得到4份笔录及录音采访资料,配合正文与附录中的数据,均用以支撑文章的结论。三是比较研究,其中包括纵向比较,包括历史维度的比较、新老移民的比较等;横向比较则包括国家间的比较,如美国与加拿大,如北美高技术移民与一般技术移民的比较等。

相较于以往研究,有以下几点创新:第一,在学界对华人新移民研究和技术移民研究升温之际,将研究范围集中到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上来,这类人群既与前两者有很多的交集,同时还涵盖了土生华人子女乃至新移民、技术移民子女,以这类人群为研究对象,正是基于国际人才流动与循环的大趋势;第二,同时关注留学生群体、回流群体、“海鸥”群体以及部分“海归归海”的问题,提出应柔性管理海外人才;第三,对于回流或环流的海外专才研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高)技术移民,也同时也分析了一般技术移民和1.5代新移民乃至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非高知群体“蓝领移民”等日益重要的类型,具有现实针对性;第四,在理论方面,不拘泥于某一种理论,运用多种学科、多重理论,比较分析与解读华侨华人专业人才在跨国语境中的活动,以期得出相对客观、公正的结论。

同时,囿于时间与笔者能力范围,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由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这一提法始于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文献资料有限,因此下文中的某些数据资料,如华侨华人技术移民、高层次技术移民、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以及留学回国人员等内容都用以充实对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表述;二是虽然笔者对于“海鸥”人士的流动轨迹饶有兴趣,但是由于这类人群流动过于灵活,相关部门实难掌握翔实资料,加之部分单位的保密规则,因此未能如愿收集整理更丰富、更翔实的资料,主要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谈现状;三是理论学习的深度有限,运用计量模型辅助分析等方面的知识更加匮乏,仅能分析收集的部分数据,且对于国际关系学科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结合得尚不够紧密。以上种种,恳请专家予以斧正。


[1]具体行文中,出现了华侨、华人、华侨华人等概念。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不作明确区分。

[2] 王辉耀、苗绿:《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11~17页。

[3]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移民政策研究院网站,http://migrationinformation.org/USFocus/display.cfm? ID=867,2012年1月7日。

[4] Parris Chang, Zhiduan Deng, “The Chinese Brain Drain and Policy Option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pring 1992, Vol. 27, No. 1, pp.44-60.

[5] 程希:《华侨华人:作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学科建设”中的定位问题》,载李安山等《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64页。

[6] 王辉耀、刘国福:《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2~4页。

[7] 华金·阿朗戈:《移民研究的评析》,黄为葳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第3期,第35~36页。李芳田:《国际移民及其政策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傅义强:《当代西方国际移民理论述略》,《世界民族》2007年第3期,第45~55页。O. Stark.,The Migration of Labour, Oxford:Blackwell ,1991.

[8] 李芳田:《国际移民及其政策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周聿峨、阮征宇:《当代国际移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1~8页。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2010,第218~220页。让·巴蒂斯特·梅耶、大卫·卡普兰、豪赫·夏鲁姆:《技术移民与知识的新地缘政治学》,《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年第2期,第133~144页。

[9] Portes, Alejandro, “Conclusion:Theoretical Convergenc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in the Study of Immigrant Trans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003, Vol.37.p.3.

[10] 王辉耀、刘国福:《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2页。

[11] 王赓武:《新移民:何以新?为何新?》,程希译,《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1~8页。

[12] 万晓宏:《郭世宝博士与加拿大华人新移民研究述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第65~69页。

[13] Pal Nyiri, “Expatriating is patriotic? The discourse on ‘new migran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among recent migrants from the PRC,”Yeoh, Brenda, Willis, Katie, State/ Nation/ Transnation, Perspectives on Transnationalism in the Asia-Pacifc, London:Routledge, 2004, pp.120-143.

[14] Sin Yih Teo,“Vancouver's Newest Chinese Diaspora:Settlers or ‘Immigrant Prisoners?’,” Geo Journal, Vol. 68, 2007, pp.211-222.

[15] 潮龙起:《跨国华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对海外跨国主义华人研究的评述》,《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第95~106页。

[16] Linda Basch, Nina Glick Schiller & Christina Blanc, Nations Unbound:Transnational Projects, Postcolonial,1994.

[17] 吴前进:《当代移民的本土性与全球化——跨国主义视角的分析》,《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8期,第18~24页。

[18] 丁月牙:《全球化时代移民回流研究理论模式评述》,《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39~142页。

[19] 刘宏:《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本土情怀,区域网络,全球视野》,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第215页。

[20] 潮龙起:《跨国华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对海外跨国主义华人研究的评述》,《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第95~106页。

[21] Yeoh, Brenda,Willis, Katie,State/ Nation/ Transnation, Perspectives on Transnationalism in the Asia-Pacifc, London:Routledge, 2004, p.3.

[22] 柳毅:《全球高级人才跨国流动的新趋势》,《国际人才交流》2009年第9期,第26~27页。

[23] 吴前进:《冷战后华人移民的跨国民族主义——以美国华人社会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8~29页。

[24] 高子平:《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国海外人才回流》,《国际关系研究》2013年第2期,第145~154页。

[25] 杜红亮、赵志耘:《论海外华人高端科技人才回归意愿及影响因素》,《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 24 期,第100~103页。

[26] 徐苗:《跨国流动群体的整体性适应——望京韩国流动群体的特征及类型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7] 王辉耀:《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人民出版社,2010,第19页。

[28] Robyn Iredale, Fei Guo and Santi Rozario, Return Migr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 Cheltenham, UK Northampton, MA, USA:Edward Elgar, 2003.

[29] 斯蒂芬·卡斯尔斯:《21 世纪初的国际移民:全球性的趋势和问题》,凤兮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第3期,第21~33页。

[30] 李明欢:《国际移民政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第8~15页。

[31] 王辉耀、刘国福:《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3页。

[32] 王辉耀、刘国福:《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50页。

[33] 李其荣:《发达国家技术移民政策及其影响——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史学集刊》2007年第2期,第65~74页。

[34] 高子平:《印度技术移民与劳务移民的比较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82~87页。

[35] Ron Skeldon, Globalization, Skilled Migr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Brain Drains in Context. Brighton, UK: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n Migration, Globalization and Poverty, 2005,p.8.

[36] 刘国福、王辉耀:《技术移民立法与引进海外人才》,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第10~12页。

[37] 王辉耀、苗绿:《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1页。

[38] 让·巴蒂斯特·梅耶、大卫·卡普兰、豪赫·夏鲁姆:《技术移民与知识的新地缘政治学》,《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年2期,第133~144页。

[39] 周聿峨、龙向阳:《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第251~255页。

[40] 姚丽云:《英国高技术移民政策的变迁与华人新移民的回应》,转引自王晓萍、刘宏《欧洲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关系:社会融合·经济发展·政治参与》,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第175~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