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的江湖:村庄里的怨恨、冲突与纠纷解决
- 邢朝国
- 582字
- 2020-08-29 04:58:24
题记
在中国语言中,“江湖”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一个文化概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其中一种典型的含义是指远离官府的民间社会,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这样的空间为人们逃避国家统治提供了可能。另外,“江湖”有一些比较特定的意象,一种是指由武林人士闯荡行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组织帮派、英雄侠客、刀光剑影、恩怨情仇,中国武侠小说对此有非常精彩的描写,还有一种是由占卜算卦、行医卖药、杂耍卖艺的游民术士构成的江湖人,他们具有流动性、欺骗性和危险性。在近代,江湖被视同于黑社会——由黑帮、混混构成的一个世界,其负面含义更多。[1]本书所言的江湖,不同于士大夫寄情养性的归隐之地,不同于梁山好汉聚义抗争的山林,不同于江湖术士游走谋生的世界,更不同于地痞流氓混世的社会,这是一个由普通人构成的世界,即普通人的江湖。在这个江湖里,我们可以看到由宗族姻亲等关系纽带结成的各种派系网络,看到普通人的冲突纷争与怨恨不满,看到野蛮暴力与规矩崩坏,看到道义的丧失与追寻。虽然是普通人的江湖,但江湖里的人和故事同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有理解大时代历史进程的线索。
[1] 有关江湖文化的梳理可参见刘平《近代江湖文化研究论纲》,《文史哲》2004年第2期;李恭忠《“江湖”: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视窗:兼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内涵》,《学术月刊》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