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信者,中心愿也。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而言是在理论认识、价值旨趣层面的根本认同,是更为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文化自信是指具有时代精神的,有中国特色、兼容并蓄的,以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标识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国外文化资源为借鉴,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引的当代先进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不是单一继承的,也不是舶来品、山寨品,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生成的具有“中国气象”的当代中国文化自信。

在近代外来文化的侵袭下,中国的文化自信从“天朝上国”沦落为崇洋媚外,出现过否定中华文化,甚至要消灭已有文化的历史境遇。历史一再证明,中国“仁义”义理文化构建不起当代文化自信,而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在当代社会正以席卷全域的方式改变和影响着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新的文化殖民。从年轻人的语言服饰到流行音乐,西方文化正影响和改变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基本信念,无所适从者多,有坚定信念者少,一系列文化不自信、不自觉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态正在肆虐,加之文化、亚文化格局的多元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外来文化的合理性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生成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显性问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摆脱对外来学术的“学徒状态”,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我们民族自身的语言基础之上,也必然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之中。“劳模”是一种中国现象,也是产生于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式语言”;劳模文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当前,揭示劳模文化所蕴含的中国式发展模式及其价值,有助于在世界发展进程中充分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生成提供语言基础和实践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2]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劳模精神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王进喜、孟泰、尉凤英、张成哲等曾经是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对这些劳动模范的学习、宣传、树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劳模文化现象,这是当前我们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最重要的资源。

在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东北较早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在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具有独特的、领先的历史地位,这种独特的历史进程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勤劳、担当、朴实”的“黑土地”文化相融合,是东北劳动模范不断涌现的现实基础,更是东北劳模文化的精神生产规律的逻辑支撑。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弘扬和发挥东北劳模文化、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的积极作用,有助于鞭策和鼓舞东北人民在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坚定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而且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劳模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产生的精神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体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紧密联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代中国劳模文化的杰出代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和东北的“黑土地”文化有内在的联系,将为当前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精神支持和文化动力。

全面振兴是以文化振兴为主要标志的,东北全面振兴需要东北地方文化的重塑与创新。文化软实力在一个地区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关乎地区整体形象、发展机遇。培育东北新劳模文化,挺立劳动精神,树立东北振兴的时代风标。劳模文化曾经是弘扬劳动精神、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的重要载体,在东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土壤,一个个劳动模范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化身,而且其所体现的劳动精神具有跨越时代的精神魅力。以劳模文化的重构与市场经济的理念转化为重要抓手,重新梳理东北劳模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特征,找准劳模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契合点,有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拓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和领域,深入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容构成,弥补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全面系统研究的缺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十分重视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对劳动及劳动者给予特别的关注。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论证并揭示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存在、文化形成、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把劳动看作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马克思认为,文化研究要从“抽象思辨”向“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这一根本方法转变。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现实生活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因此,文化和文化史的研究要从历史(现实)出发,遵循“让历史说话,让史实发言”的基本方法论原则,让劳模文化“从历史走来”。劳模文化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挖掘,既有利于当代咨政育人,又有利于为后者提供劳模文化历史遗产。因此,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史料学、文化学和哲学等学科研究与发展方面来看,还是从文学艺术创作、精神生产、管理科学以及核心价值观建构等方面来看,劳模文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东北大学,始终坚守振兴民族、振奋民心之念,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东北大学的微文化脱胎于东北大格局的传承和共性,“学术上求真、探索中求异、实践中求新”造就了东北大学的精神群像,这也是东北劳模文化在东北大学的集中体现,也是东北一代代劳模刚正不阿、服务社会的精神写照。

奋进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东北大学,致力于成为文化传承、知识创造、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引领者。传承“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与时偕行、开拓创新、克己自强、乐于奉献。坚持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以培育英才支撑民族振兴,以创新科技引领国家强盛,在国家建设发展中担当起大学使命。“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是东北大学“扎根社会、引领发展”的又一力作,充分体现了东北大学人的学术自觉和文化自信。丛书难免挂一漏万,希望海内外的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是为序。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第17页。

[2]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