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东北游牧民族的起源与发展

东胡系民族是由戎、狄两个系统的民族融合而成的。东胡,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极为强盛的北方多个民族部落的总称,一般认为其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从今天的地域范围来看,东胡系民族主要活动在今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山戎、东胡、鲜卑、乌桓、奚、契丹、乌落浑、室韦、蒙古等民族构成了东胡系民族,其代表民族是东胡、鲜卑、奚、契丹和蒙古等民族。

戎,是商周时期分布于中国北方的一些氏族部落的统称。山戎是其中的一支,主要是指今河北北部至辽、吉、黑三省与内蒙古东部交接处的戎人,这部分戎人属于东北夷的一部。[17]战国时期的山戎各部,逐渐与华夏民族融合,只有迁居东北的一支,力量最为强大。战国时期,史籍中已不见对东北山戎的记载,它的部分族民融入东胡之中。

东胡族是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是周朝在东北的属部,东胡的先世屠何是从山戎中分化出来的小部落。东胡民族入居东北以后,最初居于辽东湾以北、以东地区,由于东胡族典型的游牧特征,迁徙流动是经常的事情,所以,有的史籍把东胡的活动区域记载为更往北的地方。东胡强大之时,拥有大约百万的士兵。秦汉之际,东胡的发展似乎胜过匈奴,冒顿单于初立之时,东胡竟然向他索要千里马,冒顿把千里马送给东胡;东胡以为匈奴软弱可欺,便又向冒顿单于提出索要他的一个夫人,冒顿单于再次满足了他的要求。东胡王得寸进尺,率众西侵,想要得到东胡与匈奴之间的军事缓冲地,冒顿单于忍无可忍,发兵袭击东胡,东胡毫无戒备,被匈奴一举灭亡。半数东胡族民融于匈奴之中,原来附属于东胡的弱势民族——鲜卑和乌桓重新独立。

鲜卑和乌桓与匈奴和突厥的发展路径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来自东蒙地区,最早从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以畜牧和粗放农耕相结合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计。鲜卑和乌桓虽然也多受到来自匈奴的影响,但在匈奴退居漠北的时候却立马倒戈。因此,鲜卑和乌桓有的时候联合匈奴,南下入关对一些农耕区进行侵占;有的时候又作为中原王朝的门户,来对抗匈奴、守卫北疆。总之,鲜卑和乌桓多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来进行战略选择。[18]

鲜卑族是古代东北地区的著名民族,与东胡族是同源的弱势民族,曾依附于东胡,东胡灭亡以后,鲜卑就变成了独立的民族。乌桓与东部鲜卑最初主要位于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乌桓主要分布在老哈河流域的南部地区,鲜卑位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北部地区。

乌桓山位于西拉木伦河的北部,在如今的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西北地区,乌桓曾在乌桓山地带驻牧。根据史料记载,乌桓原来居住在位于额尔古纳河东南的赤山附近。有推断称乌桓人可能为东胡人的后代,在战国之前,一些东胡人迁移到西拉木伦河流域,在其战败后,一部分东胡人为了占据乌桓山以求自保,便将山的名字定为种族的名字,乌桓也就一直在乌桓山一带活动、繁衍。[19]

鲜卑山在当今大约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鲜卑曾在这里驻牧。与乌桓的经历相似,鲜卑也是东胡的后人,同样都是将鲜卑山的山名定为自己的族名。在乌桓向南迁移到五郡塞外后,鲜卑族转而迁移到西拉木伦河流域活动。一部分从大鲜卑山迁移而来的鲜卑人在西汉时期转移到“大泽”地区活动,也就是从大兴安岭北端呼盟(今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一带迁移到呼伦湖附近。此部分鲜卑人死后的墓葬群分布较为分散,包括呼盟陈巴尔虎旗完工、满洲里市札赉诺尔、鄂温克旗伊敏和孟根楚鲁等地都有他们族群的遗迹。[20]

西拉木伦河的南北两岸虽然地质不一样,但为鲜卑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鲜卑人可以利用西拉木伦河南部的黄土地发展农业;北部分为东、西两区,东边是有利于渔猎的森林,西边是适合游牧的沙丘。根据考古学家和史学家对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推断,鲜卑山的位置被认为是指今辽河上游的区域。[21]《魏书》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22]

汉朝时期,由于有乌桓相隔,鲜卑与中原没有直接的交往。公元3世纪中期以后,鲜卑各部之间开始分裂,形成了宇文、慕容、段氏、拓跋、秃发、乞伏、柔然、铁弗、吐谷浑九个同源的新鲜卑民族,其中,宇文、慕容、段氏被称为东部鲜卑,拓跋被称为北部鲜卑,秃发、乞伏、柔然、铁弗、吐谷浑被称为西部鲜卑。东部鲜卑的慕容氏建立了三燕政权,即前燕、后燕和西燕。慕容鲜卑最后融于汉族之中,至今,汉族人中仍有慕容一姓。段氏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被慕容所灭,其族众融于汉族之中。宇文氏在西晋时期的活动区域是濡水(今滦河,河北省东北部,以东至辽西西部)。东晋时期被前燕所灭,被掳去的部众达40万人,其余部分随宇文归北逃,后归附北魏。被掳到前燕的部众也在前燕灭亡以后转而归附北魏。西魏时期,宇文氏建立北周,后被隋朝所灭,其族众融入汉族之中,宇文也成为北方汉族的姓氏。北部鲜卑族拓跋氏是鲜卑族中迁向东北地区最远的一支,最后的居住地确定在今吉林、黑龙江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之处。西汉末年,拓跋氏回迁,到达今呼伦湖地区,东汉初进入匈奴故地。公元386年,拓跋氏建立北魏,历171年,亡于北齐和北周,其族众全部同化为汉族。

乌桓族与鲜卑族一样,是从东胡部落联盟中分裂出来的民族,是东夷族系的后代。汉朝初年,乌桓族的居住地在赤山,即今大兴安岭南端地区。西汉昭帝时,乌桓族的势力大增,多次与匈奴和汉朝交战,但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匈奴的局面。东汉时期,乌桓族趁匈奴内乱,摆脱其统治,重新归附汉朝。东汉末年,乌桓族的势力进一步增强,并卷入中原的割据战争。东汉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征乌桓,把一万余部众迁往中原,这部分人后来融入汉族之中。余下的人仍然活动在东北地区,最后融入或发展成奚族、室韦或乌洛浑族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乌桓人一直到唐朝都保持着乌桓的族称。古代汉族中曾有“乌桓”一姓,北方地区的王姓中,有一定的乌桓人的血统。

奚族,早在夏代以前就已作为单一的民族存在;商朝时,奚族是应该臣服于商王的方国;周朝时,奚族是周天子的种族奴隶。奚族的起源地和居住地,应在今山东西南地区的滕州。商周时期,奚族的一支迁往荆楚地区,另一支迁往东北地区,留居原地的融入汉族之中,“奚”也成为汉族姓氏之一。迁入东北地区的奚族,由于势力弱小,所以直到北魏时期才成为独立的民族。这时的奚族也称为库莫奚。

北魏以后,奚族的活动区域主要分布在当今河北省的东部、辽宁省西部以及内蒙古中东部部分地区。唐朝中期,奚族的一部分投向契丹,被称为东奚;另一部分迁往今河北地区,被称为西奚。辽朝,奚族的酋长一直担任官职,辽朝末期,奚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大奚国,虽然只存在了几个月的时间,却是奚族建立的唯一政权。绝大部分的奚族融入契丹之中,金朝建立以后,奚族归附金朝的统治,金朝将奚族迁往所辖区域的各个地方,有今河北保定、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今辽宁东北部、今内蒙古赤峰地区、今吉林西北部等地。奚族的一部分融于汉族之中,一部分融于蒙古族之中,还有一部分融于女真人之中。

契丹族,自后魏以来名见中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较大,他们建立的辽朝统治中国半壁江山210年。契丹是秦民族的一支,秦民族迁出始居地以后,一支向西北迁徙,这一支保持了原来的族称——秦;另一支迁往东北,称为契丹,由于势力弱小,所以一直依附于匈奴、东胡或鲜卑族,南北朝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并建立了辽朝,于1125年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所灭。

达斡尔族,系民族自称,史称打呼儿、打虎儿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龙江以及新疆的塔城等地也有少数居民。其祖先为契丹人的一支,民族语言为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文字,一般使用汉文。主要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兼事牧业、渔猎业,是东胡系民族演变而来的现代东北民族。

乌洛浑族,也称为乌洛侯、乌罗护、乌罗浑等,是“乌桓”一词的衍出,居住地在今洮儿河北、绰尔河上游、大兴安岭以东地区。乌洛浑是乌桓的同族,同样源出于东夷。唐朝时,乌洛浑的活动区域在京师东北6300里,东部是靺鞨的居住地,西部是突厥,南部与契丹相接,北部是乌桓族的居地。在北魏时期,乌洛浑还处于氏族部落阶段,没有形成部落联盟,部落的首领称为莫弗,已经实行世袭制。这一时期是乌洛浑族最为强大的时期,唐朝以后,乌洛浑族融于室韦、女真等民族之中。

室韦,族出东夷,故地在今河南长垣。大约在商周时期,室韦族的一部分向北方和东北地区迁徙,成为东北古民族之一。北魏时期,室韦族的居住地大致在今嫩江和黑龙江流域。唐朝建立以后,室韦族的势力发展到20余部。契丹建立辽朝以后,室韦的部分部落并入辽朝,另一些部落分化组合,形成许多新的部落联盟,蒙兀室韦就是其中的一个部落联盟。金代,随着室韦各部改称他名,“室韦”一名逐渐废弃。其民族流向是以蒙兀室韦为核心形成蒙古族,另一些部落合并到女真族之中。

北魏时的室韦没有形成部落联盟,也没有产生部落联盟的首领——大君长,但部落的首领莫弗则实行世袭制。隋朝时,室韦分为五部,即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和大室韦。南室韦各部由酋长统领,称为余莫弗瞒咄,父死子继,如果后继无人,则推选有贤能的人担任。南室韦的居住地气候寒冷,虽有简单的农业生产,但收成极少,畜牧业是他们的主要产业,牲畜的种类以猪、牛为多,有马,但数量较少。渔猎,在社会经济中已处于次要地位。北室韦的社会经济以渔猎为主,渔猎产品是他们衣食的主要来源;畜牧业在其社会中占次要地位,牲畜的品种有牛、马。农业生产的情况在史料中记载较少,说明农业发展程度较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较低。北室韦分九个部落,每部有一个渠帅,称为乞引莫贺咄,另有莫何弗三人,辅助渠帅的工作,说明已经形成了松散的部落联盟。其他几部室韦的情况记载不多,应该与南、北室韦的社会发展状况大致相同。

唐朝时,室韦分20余部,分为8个部落群,仍然没有君长,但有大首领,称为莫贺咄,统领各部,依附于突厥。室韦的很多部落都在辽金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变动,很多部落都进行了重组合并,共同构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在金代的后期,一部分室韦族系以及一部分不是室韦族系的部落被共同纳入了蒙兀室韦,部落重组后形成了新的蒙古族。

蒙古族,来源于唐代的蒙兀室韦,在史书记载中,有蒙兀、蒙瓦、盟古、萌古、蒙古、盲古子、忙豁勒等异写,明朝修《元史》时采用“蒙古”二字,之后“蒙古”才得以定名。蒙兀室韦的原居地在黑龙江上游以南、额尔古纳河中下游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唐朝后期,蒙兀室韦迁移到西部的草原地区,进入不儿罕山(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地区,这一地区号称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三河之源”。11~12世纪,蒙古高原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五大部落集团,有蒙古、塔塔儿、篾儿乞、克烈、乃蛮等。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各部,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政权——蒙古帝国。蒙古帝国经过四世的统治,到忽必烈统治之时,建立了大元帝国,因为蒙古作为民族的称呼不足以体现忽必烈的理想,他要建立一个中国历史上统一的、疆域辽阔的封建王朝。1276年,忽必烈实现了他的理想,在全中国达到统一的目标。而元朝,也成为中国漫长的历史朝代更替中,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作为元朝的统治民族——蒙古族,也不断发展壮大。明朝建立初期,与北元进行了三十余年的征战,北元政权灭亡。北元政权灭亡以后,蒙古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为鞑靼,西部为瓦剌。除东、西蒙古外,活跃在东北地区的主要是兀良哈,他们在明初已归附明朝。

瓦剌,即西蒙古,源自一个古老的蒙古部落群,蒙元时期汉译为斡亦剌、外剌等,明朝时汉译为瓦剌。当时位于东部地区的蒙古人居住的地方主要是如今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以及准噶尔盆地附近的区域。[23]“瓦剌,蒙古部落也,在鞑靼西。元亡,其强臣猛可帖木儿据之。死,众分为三,其渠曰马哈木,曰太平,曰把秃孛罗。”[24]入明之后,瓦剌势力逐渐增强,时常与鞑靼相抗衡。正统年间,也先掌权,瓦剌蒙古控制的西蒙古,挟制兀良哈三卫,势力强盛。[25]“正德十三年,土鲁番犯肃州。守臣陈九畴因遗卜六王彩币,使乘虚袭破土鲁番三城,杀掳以万计。土鲁番畏逼,与之和。嘉靖九年,复以议婚相仇隙。土鲁番益强,瓦剌数困败,又所部辄自残,多归中国,哈密复乘间侵掠。卜六王不支,亦求内附。朝廷不许,遣出关,不知所终。”[26]瓦剌势力衰落,东蒙古逐渐占据大漠南北地区。

鞑靼,即东蒙古,属于故元后裔统辖的蒙古各部。“鞑靼,即蒙古,故元后也。”居住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鞑靼地,东至兀良哈,西至瓦剌。当洪、永、宣世,国家全盛,颇受戎索,然畔服亦靡常。正统后,边备废弛,声灵不振。诸部长多以雄杰之姿,恃其暴强,迭出与中夏抗。边境之祸,遂与明终始云。”[27]

“自脱古思帖木儿后,部帅纷拏,五传至坤帖木儿,咸被弑,不复知帝号。有鬼力赤者篡立,称可汗,去国号,遂称鞑靼云。”[28]鬼力赤夺得了大汗的尊位,自称鞑靼可汗,废除了元朝的国号。此后,蒙古各部陷入了争夺大汗之位的争战中。

明成化年间,成吉思汗的后裔巴图蒙克即鞑靼汗位,是为达延汗。达延汗在位期间,削平各部势力,统一了蒙古。达延汗在位整整73年,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去世。达延汗死后,蒙古再次分裂为三大部,即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的瓦剌蒙古。漠南蒙古又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为掌左翼三万户的察哈尔汗,由达延汗的长孙博迪及其后裔统治,是名义上的蒙古大汗;西部为掌右翼三万户的鄂尔多斯济农,由达延汗的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的嫡裔及据有土默特的巴尔斯博罗特的次子俺答统治,他们各自称汗。[29]

嘉靖年间,俺答汗强盛起来,兼并了兀良哈的朵颜卫。察哈尔博迪汗之子打来孙迫于俺答汗的压迫,从宣府、大同塞外的察哈尔旧地东迁到兴安岭以东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兼并了泰宁卫和福余卫。其后,汗位一直在达延汗的长支后裔察哈尔部中传承。

万历年间,林丹继承鞑靼汗位,力图重振达延汗的事业,统一蒙古各部。这时的东部蒙古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察哈尔、内喀尔喀和科尔沁。当年,达延汗将左翼喀尔喀万户分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即阿尔楚博罗特和格呼森札。阿尔楚博罗特领内喀尔喀,后传给他的儿子虎喇哈赤。虎喇哈赤有五个儿子,分领所部,称为内喀尔喀五部,即巴林、扎鲁特、翁吉剌、伯腰和兀者。格呼森札领外喀尔喀地区,分封给自己的七个儿子,称为外喀尔喀七鄂托克。内喀尔喀五部居于西拉木伦河上游和老哈河一带,属于漠南蒙古。科尔沁部是元太祖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封地在额尔古纳河、呼伦湖和海拉尔一带,由于瓦剌东进,迁居嫩江流域,所以号称嫩科尔沁。在名义上,内喀尔喀和科尔沁诸部都附属于察哈尔。[30]

明代,东北境内蒙古各部与建州努尔哈赤的关系是以争战为契机的。嘉靖年间(16世纪中叶),嫩科尔沁部分为杜尔伯特、扎赉特、科尔沁、郭尔罗斯四部。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月,九部联军攻打建州,以九部联军的失败而告终,自此,蒙古诸部与努尔哈赤化敌为友。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的征服,终于统一漠南蒙古等部。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贝勒齐聚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承认皇太极为蒙古可汗大统的继承者。这一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即皇帝位。其后,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诸部也先后归附清朝。[31]

从对民族发展的梳理过程可以发现,东胡系民族和他们之后所繁衍缔造的民族,在整个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东胡系民族的后代中,目前仍然存在的蒙古族以及索伦三部,都成为向世人展示这些区域所拥有的游牧文化的最重要的文化窗口。正因如此,区域内已经成功申请了2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有9人成功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此外,自治区和市级所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达到124项和239项。总之,此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国的一个文化宝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