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微博舆论的内涵和特征

微博(MicroBlog)为微型博客的简称,属于社会交往网络平台范畴。通过微博,用户起初可以发表140字以内的文字信息,并通过基于用户信息分享的关注机制来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和传播。与常见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相比,微博使用户的信息发布或获取更具有开放性和低门槛性,其信息传播带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此外,起初因为信息字数的限制,微博发布的往往是简单化的信息,难以发布关于事件的深度的解释性信息,由此带来了信息的碎片化。具体而言,微博的传播特征包括传播主体的平民化和个性化、传播方式的交互化和立体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1]

舆论(public opinion)又译为“公众意见”或“民意”。陈力丹在《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中认为:“所谓舆论,是指公众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与自身社会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意见和态度的总和。舆论具有相对一致性,会影响社会发展和社会态势的走向,但其自身则受到强烈程度和持续性的影响,因此其中混杂着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2]在此基础上,陈力丹进一步提出了包括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客体、舆论自身、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表现、舆论的质量在内的舆论构成的八大要素。其中,公众是舆论的主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是舆论的客体;舆论自身即舆论主体对客体所抱有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舆论的数量则指向舆论的异质性在互动之后形成的一致性程度;舆论的强烈程度则与公众对事件的知晓程度有关,是公众针对特定的事件所表现出的赞同或反对的程度;舆论的持续性则从时间角度对舆论的存在进行描述;舆论的功能表现则体现为舆论对其客体产生的影响;而从舆论的质量的角度来看,舆论具有理智与非理智之分。[3]

图1-1 舆论八要素

公众通过社会交往和媒介传播活动获取信息,感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诸种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而对这些现象和问题产生看法和评价,形成个人意见。个人意见在公众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聚集并趋同,最终形成占一定数量的相对集中的意见,从而形成舆论。其中,舆论的数量是舆论与意见的关键区别,也是衡量意见是否形成舆论的关键指标——陈力丹用持有某种意见的主体的数量是否达到三分之一来区分意见和舆论。因此,舆论可以说是公众的个人意见聚集到一定规模并具有一致性后形成的。

在区分清楚意见和舆论的基础上,我们来进一步界定微博舆论。何谓微博舆论?从本质上来看,微博是个人意见形成、传播与聚集的平台和中介。“微博舆论”一词表现的是微博作为舆论形成的中介和平台这一特征。个人意见以微博为渠道和平台进行发布和传播,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个人意见的一致性,最终形成舆论,因此,喻国明认为,“微博舆论是舆论在信息时代的一种独特存在形式,是公众以微博为介质和表达方式的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4]

关于微博舆论特征这一问题,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从微博舆论的同步传播角度提出微博舆论传播具有即时性、群聚化、去中心化、自净化等特征;[5]有的研究者则立足于微博舆论本身的特征,提出了微博舆论具有开放性、自由性、灵活性等特点;[6]也有研究者从微博舆论的影响的角度将微博舆论的特征概括为负面影响大、行为趋同性强、控制难度高等;[7]还有研究者认为,微博舆论具有选择传播性、亲和性、聚合性等特征。[8]

事实上,当前的研究主要偏向于从传播的过程、传播的效应或微博自身的特征等角度去讨论微博舆论的特征。这样的讨论固然能够突出微博舆论的某些方面的独特性,但这实际上是用一种替代性的思路而不是微博舆论的本体思路去讨论微博舆论的特征。讨论微博舆论的特征应立足于微博舆论不同于其他平台舆论尤其是传统舆论的独特性方面去考虑,如此方能厘定微博舆论的特征。

第一,微博舆论具有去空间化和虚拟化特征。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表达关于现实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的意见通常是在现实空间中实现的,而意见聚集产生一致性并最终形成舆论的整个过程也是在现实空间中进行的。可以说,现实空间是传统舆论产生的场域。这种典型的现实空间就如同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到的沙龙[9]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可感知的空间。然而,在微时代,从意见的表达到舆论的形成完全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完成的,参与意见互动的不同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熟悉,也并不在同一特定的空间之中。从这一角度来讲,微博舆论产生于虚拟空间之中,并以去空间化和虚拟化的形式存在;在这一点上,传统媒体时代个人意见的互动交流乃至最终达成一致性的过程总是限定在一定的空间之内,尤其依赖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

第二,微博舆论的形成具有非人际化特征。一般而言,舆论的形成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面对面互动使意见逐渐趋同而形成的。这种面对面互动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具有显性特征。然而,通过微博形成舆论不要求人们进行实质性互动,参与互动的双方甚至可能是陌生人。具体而言,社会个体通过关注、转发和评论等方式表达自身的态度和观点,这些形式与日常互动存在本质区别——尽管微博所发起的话题也可能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面互动的话题。这就形成了微博舆论形成的非人际化特征。

第三,微博舆论的形成与消退具有迅捷化特征。如前文所述,有学者将即时性作为微博舆论的基本特征。而个人意见通过微博平台实现聚集并最终形成舆论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可能达到即时性的程度。但与一般舆论的形成相比,个人意见通过微博发布和聚集的时间明显短于一般舆论形成所需的时间。且微博舆论形成之后,一旦失去足够的持续性关注,或者被其他新的话题替代,其消退也是非常迅速的。这是微博舆论形成与消退的迅捷化。

第四,微博舆论的呈现具有去中心化特征。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平台得以呈现的。换言之,传统媒体是舆论呈现的中心平台,而且传统媒体中的新闻从业人员通常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在较大程度上,传统媒体本身就是一个过滤阀门,对流入传统媒体的议题进行筛选和过滤。然而,在微时代,意见的聚集和舆论的形成均不再有一个中心介质存在,而微博的意见领袖“大V”们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舆论的形成,但他们已经无法像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人一样能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五,微博舆论具有情绪化和主观化特征。一般而言,理性公众是舆论理性化表达的基础。公众要有理性,首先要求媒体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详尽和客观的报道,从而为公众形成理性意见奠定基础。而微博起初在字数上的限制使信息发布者往往对事件只能进行简单化描述,无法对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详尽的呈现。微博信息发布门槛低,信息发布主体通常缺乏相关专业技能,难以对事件进行深度调查和核实,加之信息发布者通常是利益相关者,无法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客观呈现。于是,信息发布者常以情绪化的语言将带有偏向性的意见发布到微博平台上。微博用户难以对信息的真假进行客观判断,最终导致微博舆论的情绪化和主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