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时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 唐国莉 马琦 陆韧
- 3085字
- 2024-11-01 02:29:44
三 研究内容
本书研究历史时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历史时期指新石器时代至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前。滇池流域,按目前学术界通用的流域区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界定,为今昆明市的六区一县,即位于滇池西岸和北岸的昆明市西山区、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和滇池北部的嵩明县,滇池东岸的呈贡区,滇池南岸的晋宁区,近35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
据地理学家考察,“滇池流域是滇东高原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一级地貌区——滇中湖盆高原的北部。由于构造作用的不均匀,高原面上有相对隆起的山丘,有海拔较低的湖积平原及湖泊,又受到河流切割及地下水的溶蚀侵蚀,所以形成了多种小地貌类型”[76]。“该区以滇池为中心,形成一个独立的环状立体生态系统,按土地类型的分类系统划分,由内向外,从低至高分别由湖面、坝平地、台地丘陵和山地四个层次构成。”[77]在早期滇池水域辽阔,滇池水域与台地丘陵和山地自然相接,降水的汇集无需河流,直接从丘陵和山地溪流汇集到滇池,因此,滇池地区早期并没有河流存在,滇池地区的入湖河流是随着水位下降,水域面积缩小,湖岸周围的坝子平原和三角洲陆地逐渐发育形成和延伸,丘陵山地降水被约束汇集到狭窄的径流里,形成河流再汇入滇池,因此,从理论上说,滇池流域最早根本没有河流,入湖河道是伴随着滇池湖盆平原的发育、形成和扩大而逐渐形成的。因此,本书特别对前人研究较少的滇池河流问题予以重点关注和研究。
1.滇池河流与滇池变迁的关系
也就是说今天的滇池较远古的滇池水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滇池河流的面貌就是远古滇池河流的面貌,还是有其发展演变的特殊性?以往学者对此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比较今天滇池水系图和滇池水域变迁图,可看出今天滇池河流大部分河道均流经滇池北部、东部平原,而远古的滇池这些平原还淹没在滇池之下,滇池流域的地形具有湖面、湖盆坝子、台地和丘陵山地四种地貌立体分布的特征,滇池水是汇集周边降雨积聚而来的。滇池水域在远古时代是相当广大的,滇池直接与台地、丘陵和山地相接,雨水直接汇集到滇池水域,无需河流连通。只有当滇池水域退缩后,台地、山区的雨水才需要汇集到相对低洼的地区,然后切割为河道,再汇集于滇池,所以,滇池河流是滇池退缩后的产物,最初滇池周围可能没有河流,或者至少最初的滇池河流是相当短促的,不是今天的滇池河流的景观,那么这些滇池河流是如何发育发展的呢?搞清楚滇池河流的发育形成和发展是解析滇池湖盆平原形成和农田开发的关键。
2.滇池水位下降和水域退缩能否导致滇池北岸和东岸广大的湖盆平原立即形成
在滇池北岸逐渐成陆的过程中,与农业开发进程中互动关系等重要问题都没有得到细致的研究,历史文献也缺乏这方面的细致记载。不过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地理学家对滇池湖滨的考察和研究,曾用湖泊理论科学的方法推演了滇池湖盆成陆与水体变化的基本状况。也就是说滇池水位下降和水域退缩后,北岸地区的湖盆平原至少需要经历“幼年时期”“少年时期”“壮年时期”“暮年时期”才形成今天的景观,这个研究虽然没有说明各时期与历史年代的对应关系,但至少告诉我们不可简单地以海口水利工程修建导致水位下降、水域退缩,滇池湖盆平原就马上形成,进而立刻开发成农田,得出这样的简单结论,而是应当根据滇池湖盆平原发展的规律,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和现代科学推演,探讨元、明、清各代滇池湖盆形成的规律和河流发展的特点。因此,需要考虑滇池水系的复杂性。尽管今天我们将滇池周边的河流都称为入湖河道,但是,这些水系的功能和形成情况是复杂的,昆明当地民众对这些水系有特殊的称谓,值得研究。如有的称为“河”,有的称为“海沟”,有的称为“河渠”,既然称谓不同,可能其功能也大相径庭。王云亭 《昆明南郊湖滨地理》专门对滇池特殊的海沟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海沟是滇池水域退缩过程中滇池湖盆成陆时,退缩中的水域残留的现象,在湖盆成陆的早期,海沟宽阔,水域面积较大;随着湖盆平原的扩大,海沟逐渐萎缩并消失,但某些海沟现象一直残存到今天,如不加辨析的都说成是入湖河流,对滇池湖盆平原的形成将造成巨大的误解。”[78]
3.滇池湖岸成陆的特征及其农田开发
这一问题是解析滇池地区人地关系的重点。今天滇池北部是其流域最大的坝子,其成陆时间各不相同,东部和西部各异,如昆明西部北抵黄土坡,西濒赤鼻山(今普平村、车家壁一带),东抵会垣(今小西门一带),明代为滇池的“西湖”,还是一片水域与湖沼交织的区域[79],《徐霞客游记》有清晰的记载。又如滇池北岸地区更北部的地区成陆较早,南部地区成陆较晚,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冯绳武考察了滇池西北部地区,1943年发表了《滇池西北岸平原区之人地景》一文,说滇池北部的靠南地区,“草海沿岸区即昆明市区以西草海诸海沟所抵达之地区,约占张家乡全部及土堆大渔二乡各一部,此区地势低洼,南北略近水平,故海沟之水多北流,而河渠之水南流,海沟低于地面,概呈树枝状分布于河渠间,赖人工之疏浚取肥,未至淤塞;河渠则高于地面,为防雨季泛滥,两岸筑堤,堤端每为各村通道,各农村概沿河渠分布,几无例外,乃此区人地关系上之特殊反映。诸河渠入草海处,以其洪水时所挟泥沙较多,恒有发育完善之三角洲,陆面岁有增加,水面逐渐退缩,例如积善村及大河尾诸聚落之历史,距今不过百年,因知百年以前,此带不为沼泽,即属卑隰不堪住居之地,此三角洲及诸海沟附近之‘海田’,每值雨季,多遭淹没”[80]。他推测今昆明南部“积善村及大河尾诸聚落之历史,距今不过百年”,说明滇池湖盆平原有的形成很晚,其农业开发自然更晚,所以必须对湖盆平原地区成陆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考量,才能通过研究得出更为接近事实的结论,也才能解析清楚人地关系的变动。
4.滇池入湖河流是滇池主要的水源,更是滇池湖盆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灌溉水源
滇池地区具有干湿不均的季节降水变化,也有强烈的年度降水变化,要在滇池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必须发展水利,自然要充分利用滇池入湖河流的来水进行分水灌溉河渠的修筑,形成特殊的灌溉体系。今天汇入滇池各河属金沙江水系。海口以上的集水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为普渡河的上源。滇池承受10条主要入湖河流的水量补给,其中以盘龙江最大;昆明以上的集水面积为847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30%左右。年平均来水量为2.4亿立方米,占湖泊总补给水量的34%。其余的主要入湖河流有柴河、宝象河、东大河、呈贡大河、西白沙河及梁王河等。海口河是滇池唯一的出湖河流,河口有沙滩分布,形似螳螂,亦称螳螂川;河流坡陡流急,蕴藏了丰富的水力资源。1901年这里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发电量为6000千瓦。例如滇池最大的来水河流盘龙江,到清代以后即有“一源十尾”[81]之说,所谓“一源”即盘龙江主河道的来水,所谓“十尾”则是明代南坝闸修建后,在盘龙江下游形成的多条分水灌溉河渠,而滇池北岸的“六河”共同形成了清代滇池地区最发达的灌溉体系,所以分别研究各条河流与滇池灌溉体系的关系是解答滇池湖盆平原农业开发的重点。
5.滇池地区人口来源和滇池开发的关系
唐代滇池开发重心由东南部向北岸转移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外来人口对滇池的开发。元明清时代均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滇池流域,成为滇池地区的开发主力。分别研究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其移民农业发展、移民定居等问题,是考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和人地矛盾的关键。这个问题可借助移民史、历史地理的聚落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可看出滇池流域经过元明清的开发发展具有的特点:滇池水域的缩小,开垦农田,兴修水利;竭尽水利于农业;城北、城东,由金汁河与银汁河进行灌溉;城西,由海源河灌溉;城南,由盘龙江、金汁河等分支灌溉;滨湖地带,为海沟提水灌溉。用尽地利为耕地,聚落分布呈现聚居性减少土地占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