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声乐探索与创新:金铁霖从教50周年论文集
- 金铁霖主编
- 3782字
- 2020-08-30 02:16:33
“腔圆字正、情声并茂”之初探
黄慧慧
一、“腔圆字正、情声并茂”观点的提出
在2013年9月23日第六届民族声乐研讨会和2013年11月10日第三次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理事会中,中国声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名誉院长金铁霖先生多次提出“腔圆字正、情声并茂”的观点。众所周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是由来已久的观点。字正:泛指字音准确,吐字清晰。腔圆:指腔调圆润,声音饱满。这是广大观众对舞台歌唱艺术审美的较高要求和评判标准,也是我们从事民族声乐艺术的追求方向和目标。歌唱艺术中“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是艺术表现的目的、结果,并非过程。对从事民族声乐教学工作的人和演唱者来讲,“腔圆字正、情声并茂”的观点更为恰当。
早在2011年12月出版的中国民族声乐论文集第三集 “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新阶段”一节中,金铁霖先生就曾提出:“中国语言在发音上、咬字吐字、四声、韵辙等方面十分复杂,那么如何协调字与声的关系是中国民族声乐一直面临的课题。对此,我也思考了很多,并从教学课堂中得到一些新的体会,逐渐总结出‘腔圆字正’能够达到字声协调的目的,就是说通道打开之后要保持住,换字动作要尽量小,不影响通道,咬完之后嘴巴马上松掉,这样的话,语言是清晰的,但又不破坏通道,因此声音就会达到连贯统一。”两年之后,金铁霖教授在不断的实践、总结和深思熟虑之后再次提出这个观点。
二、对“腔圆字正”的解读
在金铁霖先生总结的声乐教学培养目标里,有七字标准,即“声、情、字、味、表、养、象”。“声”被列为首位,“声”是歌者演唱的重要工具。一名合格的声乐演员首先要训练的就是声音的规范与科学。对于学习声乐的歌者来讲,无论演唱外国作品或中国作品都需要建立较为规范的歌唱状态及歌唱的通道意识,即“腔圆”,这也是运用混合声歌唱的首要技术手段。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变化,现在的作品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混合声的运用也要求具备多样性,如一半真声一半假声的混合声、以假声为主的混合声、以真声为主的混合声、纯真声、纯假声。大多情况下,前三种运用比较多,纯真声或纯假声只有在特殊乐句或风格特点较突出的情况下使用,运用何种混合声歌唱是由作品决定的。无论用哪种音色歌唱,声音统一、声区连贯、共鸣运用自如、音色圆润明亮是首要条件。而用声规范的基础就是“腔圆”,这里所指的“腔圆”,即建立稳固的通道意识。
例如:声乐训练第一步就是呼吸时打开喉咙,喉头在相对松弛状态下,向下稳定。用半打哈欠的感觉,建立歌唱的通道意识。想象在身体中,从头顶到后脚跟,有一个长长的内部空旷的管道,所有声音都要在这样的通道里歌唱。就如同火车都要在固定的铁轨上运行一样,无论高铁、动车或普快,都不能脱离轨道运行。在建立通道“腔圆”的前提下提高歌唱时声音的统一性,从而加强混合声的协调、规范。建立“腔圆”的稳定意识可以有效解决声音挤、卡、捏、紧、粘等现象,能较为方便地调动共鸣腔体,使得头声、胸声共鸣得到较好的发挥,整体通道上下贯通,以最健康的状态获得圆润、明亮、宽广、饱满、穿透力强的声音效果。
声乐演唱不可能离开语言,即“字”——可以说是无字不歌,因此,字清、字准是作品风格表现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历来重视“字正腔圆”及声音的连贯性。元代燕南芝庵所著《唱论》中就提出咬字与行腔要“字真、依腔、贴调”,提出“声要圆熟,腔要彻满”。《礼记·乐记》中说:“累累乎端如贯珠。”正是由于从古至今大家都非常重视“字正腔圆”,才使得专业院校的教师和专业院团的歌者,对咬字的表现更加精益求精。然而歌唱时把“字”放在首位再去强调“腔圆”,很多时候就容易走弯路。众所周知,汉语中有十三个辙韵以及五音、四呼、四声等咬字行腔的方式,比起意大利语中五个元音已经复杂很多,再加上地域宽广,语言、语音丰富多样,那么字与字的转换,声音线条的统一,就成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面临的重要问题。歌唱时吐字器官在不停地工作,口形在不停地开、齐、撮、合,唇、齿、舌、牙、喉也在不停地变化,如果不首先建立通道,稳定“腔圆”,而是执著地表现“咬字”,就很容易造成声音不统一、不连贯、共鸣运用不协调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学习民族唱法的歌者身上尤为突出。
学习美声唱法的歌者大多都能有一个较稳定的通道意识,但“腔圆”未必字正。多年来很多美声唱法的歌者,就是因为惧怕中国作品的咬字,不容易统一音色、共鸣,而远远地躲避着中国歌曲。这种现象在我们综合院校也比较多见,比如:现在学习美声唱法的歌者在日常学习、考试及举办独唱音乐会时,选择外国作品的数量大大超过中国作品,且多用原文演唱。但是,当学生们走出校门,面对广大的中国观众群,外国作品所引起的共鸣少之又少。等回过头来再演唱中国作品,还是会有技术的障碍。
中国歌字韵复杂,演唱时重“字”,声音不协调;重“腔”,语言不清晰。金铁霖先生在教学中用一句话,对解决腔圆又能字正问题的方法,作了简单、精辟的说明,即“字头夸张嘴巴松”。笔者的解读是:在打开通道建立“腔圆”的基础上,运用唇、齿、舌、牙,把声母强调清楚,嘴巴放松,开、齐、撮、合自如得当,咬完字头马上松掉嘴巴,饱满连贯地释放韵母,轻巧得当地归韵收声。除了唇、齿、舌、牙帮助咬字,所有声音都要安放在通道里歌唱。说清字头,唱响韵母,做到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声随气叹、腔圆字正。
这与中国民族声乐传统中所强调的咬字方式并不矛盾,而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是个性色彩较浓郁的“咬字”存在于共性的“腔体”之中的关系。金铁霖先生曾讲:“脱离了科学的发生状态和字与字之间的统一性,歌唱的整体平衡将会受到破坏……当歌唱方法稳定,母音转换一致,而不去体现字的特点和个性,不去认真学习和继承我国传统声乐中的吐字方法和宝贵经验,单纯、片面地去追求声音洪亮、圆润、通畅,就会最终导致歌唱语言不清,难以表达出声乐作品的感情和内容……因此,应要求两者都不得偏废,字与声是一个整体,又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
总而言之,语言与声音的完美结合,是声乐学习者不断努力的方向。歌唱者要在深入认识我国语言发音特点与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寻求声音的通畅、统一以及与语言清晰的最佳契合点,做到既能满足声音审美的要求,又能达到歌唱语言清晰的标准。
三、对“情声并茂”的解读
“情”是指演唱声乐作品的感情。在音乐艺术中,歌唱艺术的表现力最强,最感人,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歌声能够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用心去唱歌,也可理解为用情去唱歌。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讲的“以情带声”[2]。
关于情、声之关系,我国古代乐书《礼记·乐记》中曾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中又指出:“故乐之隆,非极音也。”认为音乐形式的完善不等于音乐的完美,完美的音乐一定是能够表现思想内涵与情感的音乐。
“声情并茂”是对歌唱标准的审美要求,从“并茂”的字义上讲,“声情”是同等重要的。声音是歌唱的工具,情感是艺术表现的核心内容,即用优美的声音表达真挚的情感。
笔者以为,金铁霖先生今又提出“情声并茂”的观点,就是想更加强调“情”在歌唱中的核心价值,是重中之重!“情”放在首位,再次表明“情”是核心主导。
目前,许多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演唱普遍有重视声音表现、忽略感情表达的现象。当然,这也与学生本身的阅历浅、素养不同、歌唱技能薄弱有关。但反思其原因,声乐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课时大部分时间都在打造声音技巧,是教学中过多注重训练声音技能的结果。因此“学院派”是评价我们高等院校学生较文雅的贬义词。
在2013年9月召开的第六届民族声乐研讨会期间,共有两场民族声乐音乐会,第一场是上海音乐学院专场,第二场是全国八大音乐院校各出一个节目的综合音乐会。年近97岁的周小燕先生亲自到达现场,认真观看。可以说这两场音乐会基本代表了我国现有专业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发展的实际水平,在笔者看来已经非常好了,学生们歌唱技能规范,演唱中也尽力地表达着音乐情感。但在研讨会闭幕式上,周小燕先生还是表示不够满意,她说:“还都是在唱声音……感情表达不够……表明了她对唱情要求的更高定位,由此也体现出老一辈艺术家对情感表达的高度要求。金铁霖先生和周小燕先生,是我们声乐界泰斗级的人物,是我们声乐队伍的引领者。两位前辈对歌唱中的情感表现均有相同的高度定位。
鉴于目前院校声乐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情声并茂”观点的提出是非常重要的。这会促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平衡情声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偏废。诚然,没有歌唱技术无法表达歌唱艺术,但歌唱技术应服务于情感艺术。无歌不情,情是先领,情为主导,以声传情,情声交融。
总之,金铁霖先生提出的“腔圆字正,情声并茂”,笔者以为是通过腔圆字正、情声并茂的手段方法,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1993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民族声乐研讨会”上,笔者有缘与金铁霖先生相识,至今已断断续续跟随先生学习了近20个年头。在这20年里,金铁霖先生不断地更新着民族声乐教学的观念,指引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使我们受益匪浅,倍感珍惜与幸运。学海无边,艺无止境。吾辈将会跟随前辈,在民族声乐的艺术道路上努力拼搏、攀登。
注释
[1]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39、72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39、72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