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声乐探索与创新:金铁霖从教50周年论文集
- 金铁霖主编
- 5014字
- 2020-08-30 02:16:33
浅论金铁霖教授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思想
孙德俊
一、孜孜以求 硕果殷实
金铁霖教授凭借自己的睿智和对声乐艺术教育科学的热爱,在从事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的几十年里,做出了令人惊羡的成功业绩。从他的第一个学生李谷一,到彭丽媛、董文华、张也、阎维文、宋祖英、刘斌、吕继宏、阿拉泰、金小凤、戴玉强,再到李丹阳、罗宁娜、程桂兰、张燕、张迈、祖海、郭瓦·加毛吉、刘玉婉、韩延文、吕薇、铁金、张洪玲、黄华丽、王丽达等,经他精心的指导、培养,他们已成长为国内民族歌坛的优秀代表。他将彭丽媛培养成为中国第一个民族声乐演唱专业的硕士,继之,王士魁、张也、翟社泉、杨林、吴碧霞等陆续在他的教导下取得硕士学位,吴碧霞更是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国际大奖。宋祖英、阎维文、刘辉等15人参加了文化部优秀青年歌唱家民族声乐研究生班,在他及其他中国音乐学院老师细致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业。宋祖英先后成功地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奥地利的维也纳举办独唱音乐会。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体现了金铁霖教授为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育事业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精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金铁霖教授不但能够从微观的点滴教学上注意到每个字的咬、吐音位,而且居于宏观之上将其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特色的民族声乐教学思想——即他所主张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应立足于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的基础之上”。在对待继承与借鉴的问题时,中西、古今理论之精要必须要“为我所用,而不能盲目照搬,也不可全然代替,汲取其精华,借以丰富我们自己、发展我们自己。以此,才会使我国的民族声乐的教学和演唱艺术更趋于完善且符合自身健康的发展规律”。其次,对于艺术歌唱嗓音的发掘与技术训练本身,他同样提出了极具指导意义的精辟解释,他认为:“科学唱法和技巧是共性的,是中、外各种唱法所共有的,合乎人声艺术歌唱嗓音高技能、技巧性发声规律的,某些具有特殊技术因素表现形式的具体体现。”“属中国传统民歌演唱艺术范畴的不同民族唱法也都是有其科学性的,甚至中国的戏曲、曲艺、不同声腔、民歌、民族歌剧和创作艺术歌曲的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都有各自符合自身发展和艺术表现规律科学的特点。”对于所谓唱法的科学性的界定,他认为:“从基本的艺术歌唱嗓音训练原则来讲,科学唱法只能有一种,这也是世界各个声乐学派共有的。只是由于各个民族语言、地域风土人情、文化审美与欣赏习惯等客观存在的差异或不同,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情感表达、表演形式、演员舞台气质等个性化的特色或人文文化表现上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又再促使不同民族的歌唱艺术在具体的唱法上发生一些演变。但这种演变并不意味着不同民族歌唱艺术之唱法变得没有科学的技术因素,相反,恰恰证明了在符合民族文化与审美欣赏习惯的基础上,这种演变使不同民族歌唱艺术在唱法上有深厚积淀且其具有科学性内涵的个性技巧因素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艺术歌唱嗓音的技术发声训练本身——从基本的发声方法,包括喉咙打开、保持稳定的喉咙状态、合理的气息支持技术的应用、歌唱语言、咬吐字的正确构架、歌唱嗓音适应长时间高技能演唱机能运动的耐力等所谓的科学唱法概念(训练方式和手段),到具体的声乐作品的演唱,如唱腔的着色润饰、语言特性的使用、民族或地域风格的把握、舞台整体艺术表现的设计与表演等方面——事实上是并不存在科学性与民族性二者间的矛盾关系的。
二、“三段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金铁霖在他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思想体系的构架中科学地提出了声乐基本技术、技能训练“三段论”的理论,从客观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指出了艺术歌唱嗓音的技能性发声训练要经历“自然——不自然——新的自然”这样三个阶段,而后才能取得演唱艺术事业的成功。他认为:“每个学唱者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的声乐艺术发声方法专业训练之前,以个人自然的对音乐感知的素质能力和敏感,靠天赋的器官条件,凭感觉和模仿进行歌唱,即属于第一自然阶段。专业声乐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技巧操作方面的专业技术训练时,指出学唱者未经训练的歌唱嗓音存在的缺点,以及如何调整以改善歌唱嗓音器官的运动机能,从而打破了人在自然状态下唱歌行为的原有平衡,使歌唱者在某种程度上体验到了对科学的发声法技能训练手段的不适应,这属于第二阶段——不自然阶段。但这一阶段又是使学唱者掌握、改进个人歌唱发声方法,培养艺术歌唱嗓音高技能、技巧性技术发声能力和耐力以及灵活的适应性等多种技能的成长、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对学唱者来说也是最关键的阶段,而一旦学唱者在教师具体科学理论与正确的技能操作方法指导下,使所学知识技能的运用达到了一种完全自如的高境界之时,也就进入了新的、回归自然的阶段。”这一深刻的阐释一方面说明了声乐艺术的技能性训练是有可遵循的规律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训练本身是会演变的,在渐进的演变过程中可以完成学唱者艺术歌唱嗓音最佳值的开发及嗓音的全新塑造。而在具体的艺术歌唱嗓音发声训练的方式、方法问题上,他则认为采取以下几种手段会极大地、全面地促使学唱者尽快地改善其歌唱嗓音。第一,将能够充分开发学唱者自身嗓音条件的母音运用到具体的技术性发声训练之中,目的是帮助学唱者建立起可供自身发挥个性化艺术歌唱嗓音潜能的发声通道。这其中,个性因素是必要条件,但特殊的训练手段和教师把握训练手段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是保证训练能够获得成效的关键。第二,哼鸣技法的运用(包括闭口哼唱和开口哼唱——都是以保持喉咙的开放状态为条件),目的是为了使喉头放松,并在保持咽腔有一定管状腔室空间的情况下,配合顺畅的自然呼吸来促动人体发出具有特殊质色的艺术歌唱所需要的通畅、清亮又便于吐字的声音。第三,体会打哈欠状态的感受,借以体验如何在通畅的气息流的作用下使嗓音进入一种特定的高位置共鸣状态。第四,使面部呈微笑状态的特殊技法的应用,可使嗓音质色暗、重的缺陷得到改善,并且,能够保证在夸张吐字的情态下也不影响发声的质量。第五,真、假声有机混合技法的运用,可以达到迅速拓展学唱者嗓音音域,使高、低声区间声音音色尽快趋于统一、圆润,增加艺术表现力等目的。只是该技法训练的基本手段同样是以正确协调气息支持与控制嗓音发声的能动性为前提。第六,反向思维意识的技术操作观念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准确把握气息作用于声音支点位置的动态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与协调,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识辨声音支点、艺术歌唱嗓音“基音”与合理的“场共鸣”效应等的敏感意识,从而获得“举一反三”的教学成效。
三、“七字”准则构架民族声乐教学标准
金铁霖在他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思想体系中,还就如何把握培养民族声乐人才的教育目标提出了“七字标准”,即:声、情、字、味、表、养、象。对其的理解可概括为:
1.“声”,代表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声乐技巧。含义为学生必须要以科学的艺术歌唱嗓音技术发声方法的训练为原则,并且要将科学的唱法同民族声乐的声音个性与特色相结合,使技术发声的科学性同中国的语言、情感交流、作品风格、表达方式等协调起来,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从而符合中华民族文化审美与大众群体的欣赏习惯。在具体的艺术歌唱嗓音的开发与运用上,要以创造出“混合声的音色”作为声乐训练课程的基础。
2.“情”,是指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声音技巧与发声法固然重要,但演唱具体的声乐作品时,情感表达更为重要。因为在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情感的表达必然是同鲜明的民族性有着紧密联系的,特别是演唱中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也必须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习惯和观众喜好。演员的演唱如果没有“情”,或用“情”不够深,都是不会深刻地打动观众的心的。我们在声乐教学当中常常提示学生要学会“以情带声”和要做到“声情并茂”即是这个意思。
3.“字”,则是指艺术歌唱语言的吐字,因为艺术歌唱语言的咬、吐字是同生活语言的咬、吐字有一定的差异的。在用汉语普通话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咬、吐字发音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从古到今已经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了很精辟的阐述和总结,如“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明·魏良辅《曲律》)。还有如“以字带声”、“字正腔圆”、“以字行腔”、“五音”、“四呼”、“吐字归韵十三辙”、“四声”等经验专论。但在民族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出现咬、吐字与艺术歌唱的技术发声方法矛盾时,想真正解决并不是很简单的事。具体解决艺术歌唱的技术发声方法与歌唱的咬、吐字之间的矛盾的方式、方法很多,金铁霖先生曾对此有具体的分析和论断。
4.“味”,事实上是指要准确把握演唱声乐作品的不同风格和韵味。这一点对于培养民族声乐的学生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声乐教师通过严谨、细致的教学将科学的艺术歌唱技术发声方法与具体的演唱用声技巧教给学生还不够,只掌握歌唱的咬、吐字技术并做到“字正腔圆”、“以字带声”、“以字行腔”还不够,要教会学生将科学的唱法和歌唱咬、吐字的技术、声乐作品的独特风格与韵味揉到一起,才能使学生充分、完美、准确地表达声乐作品的内容,并使演唱具有高度的文化审美性和艺术性。风格和韵味可以说是声乐作品艺术表现的灵魂。
5.“表”,是指舞台艺术歌唱行为进行中的表演和形体动作。从声乐演唱艺术的整体构成要素来看,演员除了具备扎实的、能适应高难度技巧的的歌唱能力和乐感之外,还应保证舞台的表演与形体动作的舒展、优美、协调,使一招一式配合声乐作品词曲创作主题意境的表达要求,以充分地表现不同声乐作品的不同风格、不同思想和不同事物的情态、景趣、神韵等。中国当代的民族声乐是通过继承不同戏曲声腔、说唱、传统民歌等演唱艺术而发展起来的,各地区与各民族的歌唱风格又多是以有歌必有舞的表演形式来展现的。其现实是已经历史地形成了一种观众审美与鉴赏歌唱艺术的特定文化习惯定式。因此,民族声乐的教学就应该在把握顺应这种定式的模式和结合声、情、字、味的技巧训练的前提下,注意表演与形体训练在整体声乐演唱艺术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6.“养”,是指在声乐教学活动进行的全过程中,要注意强化对学生全面艺术修养的培养,不但要提高音乐(专业理论与演唱技能、技巧)的全面素养,还要加强文化素质的积累与学习,以拓宽知识视野,扩大认知,创造、丰富个人全面的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层面。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历史上是同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传统的戏曲声腔、曲艺、说唱、渔歌、牧歌、狩猎歌、山歌、高腔、小调、歌谣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并且在发展中不断地汲取着古今诗词、歌赋、戏剧、舞蹈、美术、摄影等姊妹艺术的营养。这一切都是构成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文化特定内容的要素成分,教师与学生对这些知识层面了解的多少、深浅,必然对教学与学习都将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或是消极的干扰作用。因此,加强全面艺术修养的积淀和学习,加强知识经验的积累,无论是对教师开展声乐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声乐演唱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都是同等重要的事,教师与学生必须予以特别的重视。
7.“象”,是指声乐演员的形象、台风和表演气质。无数实践证明:综合条件好的学生(或者是演员)更受观众欢迎,更容易取得演出的成功。特别是在现代传媒技术异常发达、影视艺术飞速发展、电视观众遍布广大城市的情况下,人们不仅要听,而且还要看。演员在屏幕上的台风气质、形象如果不过关,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事实上,现代电视传媒业在促进民族声乐事业发展的问题上已经起着一种重要的宣传和导向作用。并且,在发挥这些作用的同时也对与声乐艺术教育事业相关的选才与鉴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条件方面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只要我们的教学在技术条件方面能够使学生达到声、情、字、味、表、养六字的全面标准,再使之具备“象”字所包含的诸多优良素质,民族声乐教学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就必然会获得成功。
金铁霖教授在民族声乐教学方面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其丰硕的教学成果及理论研究,为21世纪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21世纪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见和极具指导性的意见,可以说金铁霖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从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同道积累了经验。曾有人撰文评价金铁霖个人声乐教学体系的特点是“金腔、金韵、金唱法”,而我认为:金氏之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已可谓一种音乐教育文化现象,并且该现象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中国及世界歌坛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原载于《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金铁霖.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探索.全国民族声乐艺术研讨会论文集,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