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民俗:祭祖、缅怀先烈、祝愿美好未来

1.扫墓:纪念祖先、先烈的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祭祀节日(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之一,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其实,扫墓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扫墓这一习俗相传很久了,到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重要的礼俗活动。

古往今来,人们普遍习惯在清明节扫墓,包括许多海外游子总是赶在清明节前回国给祖先扫墓。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先人的坟茔,是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自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例如磕头、作揖、说些吉利话,或者给去世的长辈汇报这一年来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又是如何妥善料理以及不要挂念等,以表示对去世者的关心和怀念。

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越来迫切的需要,远古时代没有归入规范的墓祭,也纳入了“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家喻户晓的杜牧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真切地反映了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古时候,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清明节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巢而出。清明节前后的扫墓活动成为全民参与的大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清明之祭一般是祭祀去世的祖先和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已故者的思念情感。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也有清明节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旧风俗,在清明节举行专祭厉鬼的祭台会仪式,祭祀那些幽鬼、饿鬼、孤魂,防止它们成为恶鬼在人间作乱,这种祭台叫祭厉台。旧上海还有清明节前一天迎请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节这一天,城隍神要坐大轿出巡祭厉台,以赈济安抚孤魂野鬼,其场面十分壮观。

清明祭祀的时间,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古时候,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墓。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在山东,大多数地区在清明日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等,在寒食节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去扫墓。晋南人则将扫墓的时间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明当天,一个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的扫墓时间,新坟旧坟有别。凡是新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假若是去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适当错开些,但是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传说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

清明祭祀根据所在的现场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即墓祭、祠堂祭。富贵大户人家多修祠堂为堂祭,皇家则建立自己的祖祠比如清朝、明朝的祖祠称太庙,就是现在天安门东面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民间多以墓祭为主,清明墓祭常常被称为扫墓。

清明祭祀的方式和项目因地区而异有所不同,最为常见的做法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修缮坟墓,挂烧纸钱;二是堂祭供奉祭品,举行仪式。供品主要是美味佳肴,或者适合时令的特色点心等。

清明扫墓不光纪念自己的祖先和去世的亲人,也纪念在历史上为民建功立业、做过善事的人物。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早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2.烧包袱:家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清明祭扫仪式原本应该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是有的家庭的墓地在远郊区,早上去墓地晚上也赶不回来;还有一部分人远在他乡无法返回原籍。因此祭扫的方式也就因地制宜了。实在去不了墓地的,就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或者院子外面,或者家门口,或者河边“烧包袱”。旧时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烧包袱”。“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之一。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家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在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包袱”里的冥钱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大烧纸,就是在白纸上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2)冥钞,这是人间有了纸币之后仿制的,上面印刷有“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

(3)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金银箔,压上与当时市面流通的银圆一样的图案。

(4)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5)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等。

过去的日子里,不论富裕或者困难户都有烧包袱的习惯。祭祀时,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画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大白纸,称作“打发外祟”。

3.折柳赠别——祝颂平安

西汉、唐两代定都长安,长安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官员商旅去关东各地及地方官员、外国使臣进入长安,都必须路经灞桥。灞桥一带,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绿柳成荫,景色宜人,自汉以来,送行者皆至此桥,折柳与行人赠别,长此以往,人们潜移默化形成折柳赠别的习俗。或曰为祝颂平安,或曰“柳”与“留”字音相谐,取眷恋之舍、殷勤挽留之义。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亲友离别去他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亲友到新的地方,就像柳枝一样能够很快地生根发芽,随处可活。这是一种对亲友的美好祝福。

4.荡秋千:增进健康,培养勇敢精神

清明节荡秋千是由来已久的风俗。秋千的历史相当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及某些方面的忌讳,改为秋千。那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提高胆量,培养勇敢精神。荡秋千传承至今,还为人们所喜爱。

5.拔河:最早叫“牵钩”“钩强”

拔河兴起于春秋后期,盛行于军旅,后来流传到民间。拔河最早叫“牵钩”“钩强”,唐朝开始叫“拔河”。拔河是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以比较力量的对抗性体育娱乐活动。现代一般的拔河方法是: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的直线为河界,由人数相等的两队在河界两侧各执绳索的一端,闻令后,用力拉绳,以将对方拉出河界为胜。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便成为清明习俗了,并流传至今。

6.蹴鞠:最早的足球活动

蹴鞠的起源可以上溯至战国时代。蹴鞠本来特指一种古老的皮球,球面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由于蹴鞠运动的影响逐渐广泛,蹴鞠也就成了蹴鞠运动的代名词。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汉代时候,蹴鞠已经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并且有比较健全的比赛规则。汉朝皇室中的蹴鞠规模很大,设有专门的球场,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在当时比较正规的蹴鞠比赛分为两队,双方各有12名队员参加,以踢进球门的球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由于蹴鞠的对抗性强,在当时多盛行于军队的军事训练中。至唐宋,蹴鞠的形制有很大的改变,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有宫廷的数百人一起参加的大型活动,也有家庭式的几个人的小比赛。宋代除了设有球门的比赛形式以外,还盛行以表现个人技巧的踢法,谓之“白打”。既有单人表演,亦有二三人乃至十余人的共同表演。至清代,爱好溜冰的满族人曾将其与滑冰结合起来,出现了“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清朝中叶,随着现代足球的传入,传统的蹴鞠活动很快被现代足球所取而代之。

清明时节主要民间风俗习惯

figure_0187_0068
figure_0187_0069
figure_0187_0070
figure_0187_0071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发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足球活动。《战国策》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举行蹴鞠活动,《史记》记载了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方式之一。

7.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

踏青又称作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机。踏青习俗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描述,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由此可见,踏青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至今民间仍保持着清明踏青的风俗。

8.拜“城隍爷”:天旱求雨,出门求平安

清明节拜“城隍爷”,就是在清明之日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和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城隍庙在每年的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曾经有一首民谣:“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所说的就是清明节拜“城隍爷”的习俗。据说在民国初时还有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传说“城隍爷”出巡主要是为地方消灾解厄,趋吉避凶。

9.标祀:祭扫完毕,在坟前或坟头做的标记

标祀又称作“清明吊子”。清明吊子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寄托哀思的一种特殊载体,清明扫墓祭扫完毕,在坟前或坟头做的标记。每年清明节,各家各族祭扫完毕,往往在墓前或坟头上插一根用竹子或柳条做的标杆,表示已经有过祭祀。标杆上有的人家会糊些长条白纸,有的人家会挂些楮钱,有的人家既糊白纸又挂楮钱。借此表达生者对生与死的慰藉,是人们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而已。

10.纸钱:纸做的钱,是送给先人在阴间用的

纸钱是给故去的人一些纸仿造的纸币。纸钱又称作“挂纸”“挂钱”。清明扫墓时,人们将携带的纸钱有的烧掉,相信纸钱会化作烟气可以进入冥界,祖先容易接收。有的悬挂起来,如浙江平湖、湖北咸宁和恩施等地,用竹悬纸钱插在墓上,称作“标墓”。在福建永泰,白纸剪成条挽在树枝或草上。在四川长寿,用白纸剪作幡形插在坟头,称作“挂青”。在贵州兴仁,用白纸作长幡挂在墓前,称作“标坟”。

“纸钱”据史书记载,一共有三种。一种是“打钱”,是用木槌和铁制的钱模,把钱的形状打在土纸上;一种是“剪钱”,就是俗话说的“买路钱”,以土纸裁为方块,贴以金银色的纸箔,或折成元宝的锭状,以像金银;一种是“印钱”,是仿近代的纸币、银圆,印上“冥通银行”以及各种数字的金额。就如人世间流通的纸币。纸钱的产生,原于古人笃信灵魂不灭的主观意识,认为有天堂和地下两个世界,就要给去世的亲人或朋友在天堂或地下世界消费使用的纸币。

11.清明馃:一种小吃,寓意粮食丰收、耕作顺利

清明馃是一种时令风味小吃,并且因为颜色青翠色而称“青馃”,浙江部分地区的孩童、妇女在清明这天提篮携筐,纷纷外出采集野荠、青蓬,回家浸泡在水中,再捞起去汁、切碎和入粉中,揉成面团,作青馃。清明馃呈三角形,所以又叫三折(角)馃。清明馃分青馃和白馃,青馃的馅多用芝麻红糖,咬一口又糯又香,白馃的馅多用咸菜豆腐,整个制作过程分揉粉、切颗、做斗、装馅、合边、成型等步骤。看似简单的做馃程序,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不少奥妙在其中。比如切颗的时候不用刀而用线,因为用刀切会留下铁的气味,只有用线切才能保持清明馃的独特风味。清明馃的形状各异,有做成羊、狗形状的,称为“清明羊”“清明狗”。有人将它制作成畚斗的形状,称为“畚斗锞”,寓意粮食丰收,有粮可装;还有人将它制作做成犁头的形状,寓意耕作顺利。

12.清明粄:祛风祛湿、驱除肠道寄生虫

清明时节,客家人要到野外踏青,顺便采摘些鲜嫩的苎叶、艾叶、白头翁、鱼腥草、鸡屎藤和使君子等青草,用于做青粄,俗称清明粄。清明粄具有一股特有的青草芳香,它性温,可祛风祛湿,如加有使君子叶的,民间认为可驱除肠道寄生虫,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因而又称作药粄。清明粄最适合清明前后湿度大的时期食用,因此,清明节人人吃清明粄的习俗在客家地区代代流传至今。

13.子福:上坟祭祖食品,祈求子孙有福

子福是山西和陕西等地区的清明节汉族传统食品。用白面制成,内包枣子、豆子、核桃,外层放一个鸡蛋,周围盘几条面蛇,用蒸笼蒸熟即可。原来主要用于清明节上坟祭祖,祭坟时用一个大子福,叫“总子福”,祭完后分给家庭成员吃下。全家大人小孩每人还要再分一个小子福。出嫁的女儿娘家每年都要送一个子福,直至去世为止。新媳妇过第一个清明节,娘家特制一对上面捏有花鸟鱼虫的子福,送给女婿女儿每人一个。清明节送子福、吃子福,祈求子孙有福。

14.吃鸡蛋:清明吃鸡蛋,隋唐时已盛行

清明吃鸡蛋,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个习俗在隋唐时盛行全国。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要。清明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就是在蛋壳上染上各种颜色。类似我们今天的“红鸡蛋”,不过颜色不同而已;另一种是“雕蛋”,在蛋壳上雕镂彩画。民间传说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还有一种说法,在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上,象征“脱壳”,表示生命更新,希望后代子孙皆出人头地。

15.吃发糕:清明吃发糕,象征发财、高升

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蒸发糕吃。发糕寓意“发财”“高升”。发糕是采用黏米碾成米浆,压干水分,打成糊状再加入发粉,蒸三四个小时制成的。所以蒸得是否够“发”、够“高”,显得特别重要。人们判断发糕发得好坏,主要是看发糕表面的龟裂,龟裂的口子越深越大表示越发。

发糕的来历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

古时候,一位新媳妇在拌粉蒸糕时,不小心弄翻了搁在灶头上的一碗酒糟,眼巴巴看着酒糟流进米粉中,她急得直想哭,但是又不敢做声,怕遭到凶公婆的呵斥,硬着头皮把沾了酒糟的米粉揉好放在蒸笼里蒸。结果蒸出一笼松软可口发得很好的蒸糕,还有一股微微的酒香。新媳妇不但没有遭到公婆的责骂,反而受到夸奖。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都学会了蒸发糕。

16.吃螺蛳:清明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潜伏在泥中的螺蛳纷纷爬出泥土。此时,正值螺肉肥美,螺蛳还未繁殖,壳中尚无小螺蛳,确实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故有“清明螺,赛过鹅”之说。螺蛳价廉物美,营养丰富,其肉质中钙的含量远远超越牛、羊、猪等肉,磷、铁和维生素的含量也比鸡、鸭、鹅要高。螺蛳食法很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螺蛳不仅是席上佳肴,而且也是治病良药。中医认为螺蛳的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之功效,能治黄疸、水肿、淋浊和消渴等症。

17.清明节吃青团的传说

青团是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也是江南一带的小吃,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种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这种制作青团的方法,多数在手工作坊里采用。由于青团蒸熟后色泽呈青碧色,因此而取名青团。

青团的来历还包含着百姓勇敢、机智救人的传说。

话说清朝后期的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得眼看无处躲藏了,就在这关键一刻,附近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把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和自己一起做农活。清兵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对每一个出村的人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送吃的东西,想把李秀成活活饿死。

那位农民为了能给李秀成带些东西吃,回家的路上他苦思冥想,怎么能给李秀成送吃的呢?此时不小心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摔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李秀成趁月黑风高,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随后,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后来,每到清明时节,老百姓纷纷制作青团、吃青团。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就从此流传下来。

18.清明乞“新火”和清明赐火

古时候,由于寒食节全国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都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所以有清明乞“新火”的风俗。这种风俗大约始于上古时代,一直沿至宋朝,到唐时最盛。唐代皇上每年都会在这天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示对臣民的宠爱。据说每年参加钻木取火的人很多,谁先钻得火种献给皇上,谁就能够得到皇上的赏赐。

19.清明节儿女亲家互送麻糍

清明节,在浙江省部分区县至今保留着儿女亲家互送麻糍的风俗。

首先要做麻糍。先把糯米浸泡在水中,待胀足后淘尽沥干、上蒸桶蒸熟后,放在石臼内捣烂成团后起舂,再趁热拉成厚薄相当的粉团,然后嵌以馅。做清明麻糍时间迟早因用场而异。用来嵌麻糍的馅种类不少。有豆沙、豇头、油麻等,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用咸菜馅或其他混合馅,也有将山里的棉花青(绍兴称艾)预先剁成碎末捣进去做成青麻糍的。麻糍的吃法也很多,可油煎、可火烤等。由于做麻糍时需要一定的人手和劳力。所以,常常是数家一起合作,各显身手,既忙碌又闹热。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轮番用捣杵用力捣麻糍。主妇和帮忙的妇女们也在张罗着烧火上蒸,准备好摊麻糍用的团背(竹笾)、面板以及调理好馅等。

紧接着要互送麻糍。儿女亲家互送麻糍,一般是两家联姻后嫁娶前的一种礼仪,这一婚娶风俗很早以前便在嵊州市与新昌县各地农村中流行。男方家一般都要在清明节前向女方家送去麻糍,预示在下一个清明节前将要来娶新媳妇过门了。女儿出嫁后,女方家父母到了清明节又得向男方家回送麻糍,据说这是预祝小两口日子能过得糯滋滋、甜丝丝、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