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攻势
英国人在索姆河上跟德国人缠斗的时候,俄国人也没闲着。为了尽到盟友的责任,尽可能地帮助法国缓解凡尔登地区的压力,俄军的阿里克谢·布鲁希洛夫将军带领部队向德军发动了一次相当成功的大规模攻势。
1916年,已经答应协助盟友的俄国在了解到凡尔登法军濒临溃败的情况之后,只好把原定的东线袭德计划提前。由于他们有两支部队当时正好在那洛克湖地区作战,所以俄国总参谋长米哈伊尔·阿列谢夫将战场选在了普利皮亚特沼泽北部、维尔纳地区,并从阿列克谢·埃沃特将军率领的西部作战组团中,抽调第二集团军担任先锋。而奉命与俄军进行首轮对抗的,则是陆军元帅冯·艾科恩率领的德国第十集团军。
俄国第二集团军于3月18日开始挺进,但却遭到了德国战壕里发出的致命的火力攻击。这次战斗于4月下旬结束,艾科恩以2万人的代价给俄军制造了10万人的伤亡。俄军牵制德国火力的首次努力至此宣告失败。
☆布鲁希洛夫的新计划☆
5月中旬,由于受到奥匈帝国的冲击,意大利急急忙忙地向俄国求援,俄军第二次对轴心国的进攻由此在意大利拉开了序幕。因为对战场情况还不甚了解,俄国最高指挥部一时感觉无处下手。阿列谢夫倒是提了一个建议,说是可以在北部发动进攻,不过由于准备时间长达两个月,所以也没怎么引起大家的兴趣。最后,还是阿里克谢·布鲁希洛夫想到了一个可以在几周之内就付诸实施的计划。
经过仔细的分析,布鲁希洛夫认为此时不宜进行重点突破,而应该将战线拉长,给敌人以全面的打击。他麾下隶属于西南战斗组团的集团军虽然人数上并没有什么显著的优势,但却是最适合执行这项任务的部队。当然,为了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他还制定了一些专门的计策。但他的同僚们却不认同他的计划,认为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发动全面对抗无异于自寻死路。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直到5月下旬意大利战局恶化,阿列克谢才不得不放权给布鲁希洛夫,让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动进攻。
俄军此次的进攻对象,是驻扎在普利皮亚特沼泽和罗马尼亚国境线之间的5支奥匈帝国集团军。6月4日,俄军首战告捷,成功地将奥国军队推到了火线之后很远的地方;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之中,布鲁希洛夫的军队又抓获了20万名奥军俘虏。俄军此战最成功的地方是将奥国第七集团军给打回了喀尔巴阡山地之中。这次攻势也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作用的最佳体现。
☆伤亡数字☆
本次俄军攻势于秋天结束。虽然攻势后期的效果不如最初几天那么明显,但俄军依然斩获颇丰。而在此战中分别损失了35万人和100万人的德奥两国,则纷纷灰头土脸地结束了其在意大利的攻势,其中德军更是不得不从西线调兵前来支援。不过,俄国也为这场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除了上百万人死伤、被俘之外,在攻势结束之后,俄军的士气也由于惨重的伤亡而衰退得非常厉害。
阿里克谢·布鲁希洛夫
布鲁希洛夫(1853~1926)来自一个贵族家庭,一直都被视为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将军。他既是一个司令,又是一个能干而谨慎的谋士。1916年3月,他开始担任作战组团的总司令,并在不久之后就发动了非常成功的“布鲁希洛夫攻势”。1917年3月,他由于支持临时政府而被任命为最高司令。但在参与了短命的“克伦斯基攻势”之后不久,他于8月1日就被踢出了权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