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术史》的出版

《古代艺术史》作者温克尔曼1717年12月9日出生在勃兰登堡的施滕达尔的一个贫苦鞋匠家里。少年的温克尔曼学习勤奋,酷爱读书。对古典文学和历史等非常感兴趣。他先后到柏林和萨尔茨韦德尔上所谓的大学预科,准备进大学的高级中学。

1738年,他由人介绍进入哈勒大学学习神学,但是他却把精力和兴趣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古希腊文学和艺术中去。虽然他学习的是神学,但他是一个多神教者。多神教的思想方式贯穿于温克尔曼的活动和著作中。

他曾一度想做一名医生,为此他还到耶拿大学上医学课。因为没有机会,他只好在柏林附近的一个城市马格德堡当一名家庭教师。1743年~1748年,他受聘担任一个小城市的地方中学副校长。他试图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引起家长们的不满而被免职,但是他自己却读了很多书:读两遍拜尔的《历史的批判字典》,三遍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1748年,他应萨克森选帝侯国的凡·比瑙公爵的邀请给他做图书资料员,帮助其收集资料来写神圣罗马帝国史。他居住在德里斯顿附近的内滕特尼茨,德里斯顿不但有精美的建筑,汇集了古希腊罗马雕刻的部分原作及其复制品,而且还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等国绘画大师提香、韦罗内塞、科雷乔、拉斐尔、荷尔拜因等人的杰作。

同年,他结识了德国画家和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奥塞尔,这对温克尔曼以后艺术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奥塞尔欣赏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单纯、素朴、宁静、伟大的风格,坚决反对涡卷形装饰和贝壳装饰以及离奇古怪的艺术趣味。其后,这个人对歌德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如歌德所说,如果不是结识了奥塞尔,温克尔曼将不得不在到处被遗弃的古代遗迹中长久地徘徊。

1755年,温克尔曼发表处女作《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这本书里,他认为希腊人对自然界的了解高于现代人,现代人应该模仿希腊人。他高扬了古希腊艺术精神,成为后来欧洲在艺术教育等方面推崇希腊的宣言书。这本书陆续被翻译成很多译本。同年11月,得到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三世的资助,年薪200塔勒的银币。温克尔曼赴罗马进行考察研究。

figure_0124_0107
▲哈勒市中心的市场广场

温克尔曼曾在哈勒接受大学教育,这一时期他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钻研为他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罗马他接受枢密主教帕西欧涅的邀请,成了罗马教会拥有30万册藏书的梵蒂冈图书馆的馆长。因此他改信天主教,他自己说:我迷恋知识,为了这个缘故我接受了这个条件。在广泛接触罗马的艺术之后,他说:“与罗马相比之下,什么都是零了!以前我认为我已经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来到这里才发觉我一无所知。这里有才能卓著的人,天分极高的人和具有崇高品格的完美的人,这些人是由希腊艺术培育起来的。我相信罗马是世界的高等学府,而且事实上我已经受到它的考验和熏陶。”

他游览了那不勒斯、佛罗伦萨、庞贝等名城。在此期间,他经过七年呕心沥血的潜心研究,于1764年把古代艺术史作为希腊精神的表现来论述的《古代艺术史》出版了。由此掀起了一股崇拜希腊的浪潮。

这本书文笔流畅自然,对艺术品的评论精当细致,观察入微,无论是把艺术史作为一门单独学科来研究,还是将考古学当作一门人文学科来对待,这部书都是首创。它在艺术史与艺术考古学上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

歌德回忆说:他的才学在德国早为人所热烈地称道,当时一切杂志都一致赞赏他,他发表的新见解,传播于学术界和社会间。很快,这本书轰动了欧洲。他拒绝了腓特烈大帝年薪1000塔勒的邀请,继续留在他留恋的意大利。

1768年,他在回德国的途中,在维也纳受到了奥地利皇后马里亚·德利莎的接待并且皇后授予他勋章。当年的6月7日,他在返回意大利的途中,在亚得里海的里亚斯德港遇到歹徒,身受数刀。他接受了临终圣餐,而且去看望了杀他的罪犯并且宽恕了他。此后几小时便永别了他所热爱的意大利,被葬在里亚斯德的天主教教堂墓地,在此,凶犯为他立了一座纪念碑。

歌德说:温克尔曼与哥伦布相同,他未曾发现新世界,但他预示了新时代的来临。在对艺术和古典学术的任何研究中,谁都会想起温克尔曼来。他是艺术上绕不过的丰碑。如果没有温克尔曼,德国的新文艺复兴也许是不可能的。

温克尔曼认为:“我们越是认识到作品是制作者的生活的表现,我们就越是接近最完备的艺术理论。”作为近代意义的“艺术史”最早开始于温克尔曼1764年的巨著《古代艺术史》。

温克尔曼认为艺术是有自己的历史和兴衰的,艺术的这种特征还符合和植根于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他说:“艺术史的目的在于叙述艺术的起源、发展、变化和衰退,以及各民族各时代和各艺术家的不同风格,并且尽可能地根据流传下来的古代作品来说明。”温克尔曼是第一个把艺术当作一个存在于时空中的有机整体而非孤立作品来研究的人。具体到古希腊艺术,他说:“希腊人在艺术中取得优越性的原因和基础,应部分地归结为气候的影响,部分地归结为国家的体制和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而希腊人对艺术家的尊重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传播和使用艺术品,也同样是重要的原因。”他认为希腊气候条件好:“那里风光明丽,四季如春,最利于造就闲人。”政治上的自由使艺术和艺术家本身都受到尊重,这一切使得希腊艺术家们为永恒而创作,他们的荣誉和幸福不受粗暴傲慢者的恣意行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不是为迎合那些用谄媚和卑躬屈膝的手段跻身于评判团的人的庸俗趣味和不正确的眼力而创作的。

温克尔曼以希腊艺术为实例揭示出美的一般本质。在《古代艺术史》中,温克尔曼基于理性的准则,将希腊艺术分为四个阶段。从远古风格到崇高风格再至典雅风格,这是艺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最后是仿古风格。他认为希腊艺术的美就是神性美的化身。所谓的神性美,也就是鲍桑葵所指出的,温克尔曼是把美的形式和美的观念等同起来。

figure_0125_0108
▲色莫雷斯的胜利女神 石雕 古希腊 公元前200~前190年

这尊胜利女神像以单纯朴素的风格表现了女神引导船队前进的英勇和伟大,是希腊雕塑的一大杰作。

温克尔曼坚持了西方传统的模仿说。他说:“使我们变得伟大,甚至不可企及的唯一途径乃是古代。”反之,“对自然的最精心的研究当然不足以获得关于美的完善的观念”。他认为只有希腊的艺术才体现了美的完善的观念。必须模仿古希腊的艺术作品,从这个最丰富的源泉汲取灵感。古希腊艺术乃是人类所创造的不可逾越的美的最高范本。

温克尔曼把希腊艺术作为理想美的化身,认为其具有一般的意义,是衡量各时期艺术的准则。

希腊艺术的普遍和主要的特点就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也是温克尔曼的审美理想:“希腊杰作有一种普遍的突出的标志,这就是无论在姿态上和表情上,都显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正如海水表面波涛汹涌,但深处总是静止的一样,希腊艺术家所塑造的形象,在一切剧烈情感中都表现出一种伟大而镇静的心灵。”“静”意味着什么?“静”是一种无损的安然。“静”是一种自持的自在,唯静者才能克制和守持。“静”是一种无碍的纯一。唯静者才能坚守单纯自体。

figure_0126_0109
▲掷铁饼者 石雕 古希腊 米隆 约公元前450年

这件大理石雕塑达到了动与静的完美统一,给人以力量,是希腊雕塑史上的典范之作。

温克尔曼最早虚构了一个“历史乌托邦”:古希腊是一个人性得到完满自足发展的审美乌托邦。从温克尔曼开始,德国许多思想家都对古希腊生活心醉神迷,魂萦梦绕。在德国文化界中,受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推崇之影响,歌德、席勒与施莱格尔兄弟,全都醉心于希腊的文化和艺术。

“在希腊人身上才重新找到永恒的自然”。雅典是浪漫主义文学家和艺术家最心驰神往的圣地。他们借助希腊古典艺术,表达了他们对理想人性的渴求与期待:无论是诺瓦利斯寻找的梦中蓝花;还是荷尔德林在踏遍异国后的还乡,还是施莱格尔兄弟办的重要杂志《雅典娜神殿》,都表达了这种精神思乡情绪。

18世纪荷兰画家和解剖学家佩特鲁·坎波尔写道:“世上没有一个人不认为,阿波罗或维纳斯的头拥有超越一切的美,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这些头颅之美是世间最美的男女的头颅所无法比拟的。”对于18世纪的哲学家黑格尔来说,希腊雕像“绝不仅仅是外在的、偶然的形式,而是真正的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因为它的存在,人们找到了面部构造的体现方式,通过这种构造,人的内在精神得到了完美的表现”。黑格尔做出这种判断是基于如下一种事实:希腊人有笔挺隆起的鼻梁,在头像的侧面轮廓中,这道鼻梁从人的思维中心(前额)一直到脸的中部,形成了一条连续的轮廓线,因此使得观看者的视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脸的上半部分,而不是集中在注重感官享受的下半部分。

温克尔曼在分析某个阿波罗雕像时指出,古希腊传说中的太阳神阿波罗之所以被认为是神灵中最优美的神,是由于男性青年美的最高标准特别体现在阿波罗身上。在雕塑中,“成年的力量与优美的青春期的温柔形式结合在一起”。因为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众神最美的阿波罗像上的这些肌肉温柔得像熔化了的玻璃,微微鼓起波澜”。

温克尔曼强调艺术家要亲自考察和观赏艺术品。他提出评论雕塑的两项要求:“每一座雕像的描述都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涉及理想的,一部分是涉及艺术的。”我们再看看他在看到阿波罗的相关雕像时是如何分析的:“我把一切都置诸脑后,并且抖擞精神肃然立定,以便更适应于观赏它。我的胸膛似乎在随着崇敬而扩张着,就像那些昏昏然若有神灵附体的人一样,我在想象中来到了……这些阿波罗所居留过的圣地,因为我觉得,就像皮革马利翁所创造的美人那样,这个形象正在取得活动能力。”

勃兰兑斯如此评价温克尔曼:“莱辛的工作是温克尔曼工作的继续。他凭借超人的批判能力,以温克尔曼的艺术理论为基础,勾画了艺术和诗歌科学的第一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