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现实主义美学的胜利

德尼·狄德罗(1713年~1784年)是“百科全书派”的精神领袖,《百科全书》的主编和组织者,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的杰出代表,而且是重要的文学家、出色的艺术批评家和美学理论家,他为戏剧、绘画和美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他的最大成就是编著《百科全书》。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百科全书》有28卷,从1751年出版第一卷到1772年发行最后一卷,前后经历了21年的时间。狄德罗为它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这是他一生中最杰出的贡献。

1713年10月5日,狄德罗生于法国朗格里一个有名的制刀师傅家庭。在那里,经营刀剪业是一种光荣。从13世纪起,许多刀剪匠定居于此,每家都有自己的商标。他家道小康,童年曾受过耶稣会学校的教育,15岁毕业,志愿为神父。

他父亲虔诚于宗教,亲自送他到巴黎,进路易大帝学校就读。但是到了巴黎之后,他的求知欲大开,几乎无所不读、无所不究。19岁得学位,即弃神学,改学法,由于拒绝做神父,他父亲大怒,从此不再接济他。为生活所迫,他当过家庭教师、起草布道程、翻译文稿,又从事写作,他都甘愿为之,因此他也结交了不少朋友。

当时狄德罗的生活,像他在《拉摩的侄儿》中所写的那样:“他过一天算一天,忧愁或快活,随境遇而安。他早晨起来的时候,第一件事是要知道在哪儿吃早饭;午饭后他便想想到什么地方去吃晚饭。夜晚也给他带来不安,他或者步行回到他所住的顶楼……或者他就转到酒店里去,在那里用一片面包、一瓶啤酒来等候天亮。”拉摩的侄儿是他自己的化身。

1743年,他同美丽的麻布织工A.尚皮昂结婚,翌年有一女。再过三年之后,又与一位交际花毕西尤结识,成为知己,为她撰写论文,主张“热情能使智慧升华”,颇受时人赞誉。

他兴趣广泛,博览各种科学和哲学书籍,尤其是培根和霍布斯的论著,口袋里经常装有荷马和维吉尔的作品。生活在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等极有影响的人的社会中,他获得了大家一致同意的绰号“哲学家”,如果有人说,“我遇到了哲学家”,那就指的是狄德罗,不会发生误会的。

1746年他33岁时,遇见一书店老板,请他翻译英国出版的百科全书,同时希望他就当时法国的需要,酌予增删,他答应了,但着手译书时就发现很多错误,因此他改变原意而去正式编撰一部新的百科全书,与各科的作家共同从事。邀请当时在科学界已负盛名的青年数学家达朗贝尔担任副主编。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孔多塞、魁奈等都为《百科全书》写过大量的词条。毕丰、孔狄亚克和爱尔维修等人也是这项工作的坚定支持者。狄德罗本人一共为《百科全书》撰写了1139个词条。

不过在编撰期间,遭遇到极多的阻碍,由于当时的法国政府和教会都不开明,检查很严,屡遭停刊。终于在1765年完成,狄德罗的名气大噪。俄皇后叶卡捷琳娜二世1763年就与他通信,邀请他赴俄。1773年他终于赴俄,被奉为俄皇室的上宾,住了七个月回法。

figure_0113_0097
▲狄德罗像

狄德罗早期的作品都不成功,《哲学思想录》被巴黎最高法院下令公开销毁。又因写《谈盲人的信》而入狱,但后来编纂的《百科全书》使他青史留名。

1784年7月31日,狄德罗吃过晚饭后,坐在桌边,用肘撑着桌子就溘然长逝了。直至临终前不久,他还同朋友们谈论科学和哲学。他女儿听到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

正如恩格斯认为的那样,狄德罗是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的人。

还有一个趣闻是关于这位哲学家的,那就是狄德罗效应。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又称“配套效应”,取材于哲学家狄德罗的故事。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被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这就是“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的哲学观是唯物主义的。狄德罗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如果现象不是相互联系着,就根本没有哲学。

figure_0114_0098
▲狄德罗和达朗贝尔

这两位《百科全书》的主人的周围都是编写这部著作的合作者。

在认识论上,狄德罗坚持感官是观念的来源、感觉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狄德罗强调认识的先决条件是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和对我们的作用。“我们就是赋有感受性和记忆的乐器。我们的感官就是键盘,我们周围的自然弹它,它自己也常常弹自己;依照我们判断,这就是一架与你我具有同样结构的钢琴中所发生的一切。”他把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比作一架发疯的钢琴,因为它不要人弹奏会自己响,在一个发疯的时刻,有感觉的钢琴曾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的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

唯心主义哲学家“只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那些在他们自己的内部相继出现的感觉,而不承认别的东西:这种狂妄的体系,在我看来,只有瞎子那里才能产生得出来;这种体系,说来真是人心和哲学的耻辱,虽然荒谬绝伦,可是最难驳斥。”狄德罗哲学代表了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水平。

狄德罗基于其唯物主义观点,对18世纪的欧洲流行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神秘主义美学观进行了清算。提出“美在关系说”。

figure_0114_0099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路易十六藏。

美在关系是狄德罗整个美学理论、艺术实践的精髓,贯穿其审美本质理论、审美欣赏理论、审美创作理论之中。狄德罗说:“对关系的感觉创造了美这个字眼。随着关系和人的思想的变化,人们创造出‘好看的,美丽的,迷人的,伟大的,崇高的,绝伦的’,以及诸如此类与物质与精神有关的无数字眼。”所谓“关系”指的就是万物皆有的一种品质。联系到他的唯物主义,也即指处于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万事万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客观必然联系。但是,并非事物的任何关系都美。

美的“关系”是指由感官知觉到事物的一定形式的实在关系。只有美的形式显现于外并通过主体感官悟性所注意到的实在“关系”才是美的本质。狄德罗给美下的定义:“我把凡是本身含有某种因素能够在我的悟性中唤起‘关系’这个概念的,叫作外在于我的美;凡是唤起这个概念的一切,我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狄德罗认为美的本质是:“它存在,一切物体就美,它常在或不常在——如果它有可能这样的话,物体就美得多些或少些,它不在,物体就不再美了。”

狄德罗用高乃依的悲剧《贺拉斯》那句广为熟知的话“让他死”来说明这个问题。当一个人对这出戏一无所知,不了解这三个字有什么关系时,便看不出是美还是丑。当他了解到这是一个人在被问及另一个人应该如何进行战斗时所做的答复,这句话就显得有些悲壮而苍凉。当他更进一步地被告知被问的那个人是一位罗马老人,在回答他女儿的问话,他要让唯一剩下的小儿子去同杀死他两个哥哥的三个敌人为祖国荣誉而生死决斗。这样“让他死”这句话随着环境和关系的逐步揭露而更美,终于显得崇高而伟大了。

现实主义美学

狄德罗将“真”作为美的基础,要求艺术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出其内在联系及必然规律,他说:“艺术中的美和哲学中的真都根据同一个基础,真是什么?真就是我们的判断与事物的一致。模仿性艺术的美是什么?这种美就是所描绘的形象与事物的一致。”这样,狄德罗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当时盛行于欧洲的以物体外在形式作为美感根源的形式主义美学倾向。

美学辞典

现实主义:一般被定义为关于现实和实际而排斥理想主义,19世纪30年代后欧洲文艺中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和流派;也指文艺创作的一种原则和方法。德国诗人席勒在1789年4月27日致歌德的信中第一次从美学意义上使用“现实主义”这个词。在艺术或文学中将事物、行为或社会状况按其起初情况进行的表现,其注重事实或现实,而不用模糊的形式来表现或理想化。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是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的两大思潮。

狄德罗认为艺术作品既要揭示事物的各部分因果联系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又要融入艺术家的意趣和匠心,表现艺术家的风格和主观理想,做到情理交织、物我融合。“对于他(诗人),重要的一点是做到奇异而不失为逼真”。因而,狄德罗认为自然的美是第一性的,艺术形象的美是第二性的。

文艺应当说真话,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文艺的力量就在于真实。艺术家应当服从自然,服从真实。他向艺术家提出:切勿让旧习惯和偏见把你淹没,让你的趣味和天才指导你,把自然和真实表现给我们看。

狄德罗的自然就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不仅是自然界,还包括全部的社会生活。关于文艺创作的标准问题,他从文艺模仿自然的立场出发,极力强调文艺的真实性。他认为,文艺的规则和标准不应当是人为的、主观的,文艺应当全面、真实地反映现实。只有真实才是文艺优劣美丑的最高标准。

在狄德罗看来,只有建立在和自然万物的关系上的美才是持久的美。狄德罗认为,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他指出,只有通过亲自观察才能对生活实践形成真正的概念。艺术家应该走出自己狭小的圈子,摆脱旧的文艺规则和审美趣味。深入生活,观察、体验社会各阶层的各式各样的人物,研究人生的幸福与苦难,把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真实地描绘出来。他说:你要想认识真理,就得深入生活,去熟悉各种不同的社会情况,试住到乡下去,住到茅棚里去。访问左邻右舍,最好是瞧一瞧他们的床铺饮食、房屋等等。这样你就会了解到那些奉承你的人设法瞒过你的东西。

figure_0116_0100
▲狄德罗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狄德罗重申了文艺模仿自然这一观点,指出文艺的真实性这个标准问题,提出了自己唯物主义的现实主义美学。狄德罗更接近法国新古典主义,但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