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8世纪启蒙主义美学

启蒙主义美学的兴起

启蒙运动是近代思想革命的一个高峰。它大约于1680年发生在英国,以后很快地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在美洲也产生了影响。但是启蒙运动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它真正重要的阶段是在18世纪。历史上很少有别的运动像启蒙运动那样对人的思想和行动发生如此深刻的影响。

卡西尔说:“启蒙运动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兴起,并且继承了它的精神财富。”而文艺复兴的本质是热爱人和自然,把宗教放在从属的地位。人文主义者一般认为人性是善良的,人文主义者努力要恢复的是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化。人类,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那段对人类的经典称颂:“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启蒙运动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

figure_0105_0089
▲爱丁堡大学

在启蒙运动时期,爱丁堡大学有许多知识分子从事各门科学的研究工作。

18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各种新思想、新意识不断涌现。以法国学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自觉地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评价一切。他们深信理性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政治还是上帝,都要由它来解释和判断。他们相信理性是引导人们去发现和确立真理的独创性理智力量,它能使人穿透一切迷雾,认识一切未知领域,并使人类过去的一切秘密都将不再隐没于黑暗之中。

在哲学上,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为理性主义吹响了号角,笛卡尔认为认识世界和取得知识的唯一方法是数学推理;“知识就是力量”是人们肯定自身理性能力的旗帜,培根则提出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而霍布斯说:“我们既没有神的观念,也没有灵魂的观念。”

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永恒法则,正如康德所说:“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

figure_0106_0090
▲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启蒙运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图为17世纪伦敦皇家学会的罗伯特·胡克设计的显微镜。

什么是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何以能对人的思想和行动发生如此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与一个词相联系,即理性。“当18世纪想用一个词来表述这种力量的特征时,就称之为‘理性’。‘理性’成了18世纪的汇聚点和中心,它表达了该世纪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狄德罗在《百科全书》的“理性”一条中指出,理性除了其他含义外,有两种含义是与宗教信仰相对而言的,一是指“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一是指“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启蒙学者所谓的理性就是在这两种含义上使用的。在他们看来,理性是一种“自然的光亮”,他们的使命就是要用这种理性之光去启迪人类,去照亮中世纪宗教神学幕布下的黑暗和愚昧。

figure_0106_0091
▲作为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伏尔泰的思想全面影响了18世纪的欧洲。

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说:“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那时,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正如托马斯·汉金斯在《科学与启蒙运动》中写道:任何一个相信具有利用其理性改正以往错误的人,都会在启蒙运动中找到价值;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

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还影响到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等几乎全欧洲所有地区,甚至还横渡大洋,传到了美洲。

启蒙时代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在美学方面,这个时期的英国美学著作和文艺实践也成为法德等国美学思想发展的推动力。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先驱。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把对审美主体的研究放在重要地位,随之就有对审美经验相关的感觉、想象、情感、意志等问题的研究,这些方面成为经验主义美学家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个时期美学家的兴趣是艺术欣赏的主体,它努力去获得有关主体内部状态的知识,并试图用经验主义的手段去描述和解释这种状态,关注的不是美的本质是什么,美的对象的性质是什么,而是关心主体的心理体验和审美主体吸收、认知艺术作品的一切心理过程。这个时期的英国经验论美学所获得的美学成果就是“内在感官说”和“审美趣味论”,有的学者把18世纪称为“趣味的世纪”。

法国在17世纪领导了新古典主义运动。正如爱尔维修说:“一个民族的政体的风俗习惯方面所起的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审美趣味的变化。”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原型只是拉丁古典主义。高乃依和拉辛在悲剧方面的成就就在于排场的宏伟,形式技巧的完美和语言的精练,这些都是继承了拉丁古典主义的优秀品质。

figure_0107_0092

▲杜·莎特雷侯爵夫人是积极投身于启蒙科学领域为数不多的妇女之一。她将牛顿的《数学原理》译成了法文,还与伏尔泰合作编写了一本关于牛顿自然哲学的著作。

在理论方面,布瓦洛的《诗艺》尽管与贺拉斯的《诗艺》时隔千年,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如出一辙。正如马克思谈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候所指出的那样:穿着古罗马的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18世纪的启蒙运动者们对新古典主义文艺的体裁种类(史诗、悲剧、喜剧等),题材(大半用古代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语言形式(谨严的亚历山大格)和传统的规则(如三一律),有时感觉到拘束,要求其结合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自由。

他们还是赞同新古典主义者所提倡的普遍人性:“审美趣味的基本规则在一切时代都是相同的,因为它们来自人类精神中的一些不变属性。”但是,达兰贝尔的话也可以反映出启蒙运动者们对于“规则”的态度:“诗人是这样的一个人,人们要求他戴上脚镣,步子还要走得很优美,应该允许他有时轻微地摇摆一下。”

美学辞典

启蒙:英文是Enlightenment。从词的意义来看,它的含义是阐明、澄清、照亮。它给人启发和启示。演变成专有名词“启蒙运动”时,它的意思是思想解放运动、社会解放运动。在法语中,“启蒙”一词既有“光明”的意思,又用来指“伟人”,其复数则表示“智慧”、“知识”。中国古代对启蒙解释为:启,开也。蒙,阴暗也。启蒙: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德国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在启蒙运动中,也表现出在理论方面的特长。德国启蒙运动是从一个新古典主义运动开始的。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艺思想在抽象思考和抽象讨论上的倾向显著。出现了戈特舍德的《批判诗学》和鲍姆加登的《美学》;在内容上,因为现实状况与法国不同,所以复古倾向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