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尽善尽美”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司马迁的《史记》为他作有《孔子世家》。司马迁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按《史记》所记,孔子生年一般为鲁襄公二十二年。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圣矣”。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是一名以勇力著称的武士。叔梁纥先娶施氏,连生9个孩子,都是千金;再娶一妾,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盖其父以其乡之尼丘山为纪念,又孔子家中行二,故因之名孔丘,字仲尼。

孔丘父早丧,由其母抚养成人。因孤儿寡母不容于家族,孔子的幼年极为艰辛。他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

孔子儿时,从不做无聊的游戏,常常模仿大人演礼习仪,学习古法。《史记》说:“孔子为儿嬉戏,设俎豆,陈礼容。”即指其事。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figure_0049_0038
▲孔子像

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他精通六艺,曾为官,却不得志。50岁后周游列国,宣扬其政治理想,却不得重用。其间广收学生,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教育上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首开私人讲学风气的先河,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历代帝王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当时,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孔子不满当时鲁国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孔子自述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孔子带领门徒学生周游列国十多年,没有实现其政治抱负,但是,孔子63岁时,依然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晚年“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南宋时,朱熹将《论语》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被称为“亚圣”的孟子的《孟子》一书合在一起撰写了《四书集注》,是谓四书。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合称“四书五经”,是儒家学说之核心经典。

公元前479年,孔子卒,73岁,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孔子的美学思想就是来源于他的整个思想的核心——“仁”。孔子从多方面解释了“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figure_0050_0039
▲孔子讲学图 清

大约30岁时,孔子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受业门人先后达到3000多,其中杰出者72人。上图表现了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情景,图中孔子端坐讲授,弟子们在周围恭敬地聆听。

“天下归仁”是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孔子认为,如果人人都能克服私欲,实行礼制,则天下就都能达到“仁”的境界。“礼”即“周礼”。“周礼”是西周以来确定的一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做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各个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

个人修养方面的仁: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益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能实现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就是实现了仁。具体说就是,庄重就不会受人侮辱,宽厚就得民心,诚信就会受人倚仗,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还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致矣。”仁离我们很远吗?孔子最称道的个人品德莫过于“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当生命和仁德不可能兼有时,宁可放弃生命,也要成全仁德。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有仁德的人,关键在于个人是否能够努力提高修养。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关于仁德修养的要求:要有仁德修养的愿望,又善于从近处着手,从小事做起,就可以达到至仁的目标,因此,孔子称道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仁”指人与人的关系。“仁者爱人”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所谓“爱人”,在消极方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积极方面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曾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认为自己的学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观念。据曾参的解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谓“忠”,指尽己之力以为人,所谓“恕”,指推己之心以及人。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仁”是孔子美学的基础和灵魂。

figure_0050_0040
▲《四书》书影

孔子认为:“里仁为美。”以“仁”为邻,才是美。从“里仁为美”的定义出发,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美育理想:“尽善尽美”。“尽善尽美”是孔子的审美理想。孔子认为美与德、善是一致的,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论语·八佾》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在此所说的“善”是以“仁”为内涵的。《韶》与《武》是两首古曲。美是形式,善是内容。

《论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他认为,《韶》乐尽善尽美,达到了美与善的高度统一。《韶》乐是“美舜自以德禅于尧;又尽善,谓太平也”。《武》乐是“美武王以此功定天下;未尽善,谓未致太平也”。即舜以德禅让而得天下,并且达到了“太平”,这是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所以说是“尽善”,反映在《韶》乐上就达到了美善的高度统一;武王伐纣,以征诛得天下,并且武王没有达到“太平”,所以《武》乐在“善”的方面比《韶》乐稍逊一筹,未达到“尽善”。

孔子在鉴赏自然美的方面,往往以君子的道德品质来比喻,就是所谓的“君子比德”。

《大戴礼·劝学》记载了一则子贡与孔子赞美水的对话,子贡曰:“君子见大川必观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与之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卑下,倨勾皆循其理,似义;其赴百仞之溪不疑,似勇;浅者流行,深渊不测,似智;弱约危通,似察;受恶不让,似贞;苞裹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厉;折必以东西,似意。是以见大川必观焉。”这里“似德”、“似仁”等都是用“君子”的道德品质来相比。自然事物被比拟为“君子”的道德品质,使其人格化。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再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里说水的活泼流动类似智者、君子之德类风,松柏傲霜类似人的坚强不屈,都是这种比德的审美观点。孔子说:“夫玉者,君子比德也。”

“仁”也是孔子评价礼、欣赏乐的一个重要审美标准。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是说,如果没有“仁”的内在情感,再清越热喧的钟鼓,再温润绚丽的玉帛也是无价值的。孔子所谓的理想社会应该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中庸之道”是礼和乐所根据的原则,也是欣赏事物美不美的一个标准。

figure_0051_0041
▲先师手植桧

相传为孔子手植,多次死而复生,它的枯荣也被认为是孔子之道及孔氏家族兴衰的征兆。

figure_0052_0042
▲朱熹像

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孔子所谓中庸,意即适中、适度、中平、中常,核心思想是“无过、不及”。是君子修“仁”的尺度。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孔子的中庸,其“中”强调的是凡事要掌握恰当的分寸,其“庸”强调的是凡事要甘于平淡无奇。朱熹说:“中、庸只是一个道理,以其不偏不倚,故谓之中;以其不差异可常行,故谓之庸。”二程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是先秦极为重要的概念,其中心义是“和谐”。

“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而不至于淫,哀而不至于伤,这就达到了“中和”。孔子说哀乐都不可太过。孔子又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的“放”就是禁绝“郑声”,理由是“郑声淫”。“淫”这里兼有过分和淫靡之义,有“过于花哨”,“靡靡之音”的意味。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就是实质,指事物的本质。文就是文采,华饰。文与质的关系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孔子主张“文质彬彬”,他既不赞成“质胜文”,也不主张“文胜质。”

孔子提倡礼乐之治。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可以鼓舞人的志气,使人感发兴起,这叫“兴于诗”。礼仪使人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这叫“立于礼”。所谓“成于乐”,“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就是说乐是“诗”、“礼”的统一。孔子的美学核心思想就是要达到美和善的统一。

《论语·阳货》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泛指一切艺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分析,实际上可以概括为对一切艺术作用的分析。

根据朱熹等人的注释,诗,可以兴,所谓“兴”,即“引譬连类”和“感发志意”的意思。“譬”即“譬喻”,“类”指的是社会的伦理道德原则,其核心是“仁”。就是使人感发兴起,即兴起、激励人的意志。

所谓“观”,是“观风俗之盛衰”,是“考见得失”,观察出各国风俗上的和政治上的得失。

“诗可以群”。诗歌可以使感情和谐。孔子主张“群”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所谓“君子群而不党”。“群居相切磋”,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诗(艺术)的相互交流使群体更趋和谐。

“诗可以怨”是指对上者的不满,发泄出来写成讽刺的诗,孔子要求:怨,即“刺上政”,但应该“怨而不怒”,要“止于礼”。

由孔子所起始的儒家思想,对之后的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任何其他学说所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