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顿中热情地批判宗教

——费尔巴哈(1804~1872年)

1804年7月28日,费尔巴哈出生在巴伐利亚的朗茨胡特镇一个法学教授家里。他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刑法学家,曾用法律观点批判过封建制度的专横。

费尔巴哈在上文科中学时,曾立志做神学家,并于1823年进入古老的海德堡大学神学系。然而,一年的学习生活使他看透了盲从的、狭隘的、愚昧的天主教教义的空虚,他很快因信仰和理性发生冲突而对神学失望了。

第二年春天,费尔巴哈来到当时德国思想文化的中心柏林大学,他在哲学系旁听黑格尔的所有课程。黑格尔对逻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等课程的讲授深深影响了青年费尔巴哈,让他萌生了转往哲学王国的意向。一年后,费尔巴哈正式成为了柏林大学哲学系的学生。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主要也都是听黑格尔的讲课。但不久,费尔巴哈又对黑格尔哲学的前提和抽象性质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于是,费尔巴哈转学到了爱尔兰根大学,开始学习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两年后,他撰写了论文《论统一的、普遍的和无限的理性》,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编外讲师,主要讲授近代哲学史、逻辑学和形而上学。

平静安稳的生活没过上两年,费尔巴哈亲手打碎了这如镜的湖面。1830年,他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朽》,借以揭露基督教教义的虚伪,可书中的泛神论思想和否定个人不死的观点却给他带来了终生不幸。该书立即遭到宗教人士的猛烈攻击,并被当局没收。费尔巴哈的真实作者身份也被查明,他被赶出了学校。从此,费尔巴哈离开了大学讲坛,即使他后来发表的那些论著都证明他有足够能力胜任教授职务,但他求职的努力终成徒劳。费尔巴哈只好在穷乡僻壤,依靠妻室的产业、自己微薄的稿酬和政府的少量津贴,过着俭朴孤寂的生活。

figure_0131_0097
▲费尔巴哈像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个代表,他的哲学观点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其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为马克思主义吸收和发展。

诚然,费尔巴哈仍旧坚持学术研究,加工整理大学的讲稿,他此时虽还未完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观点的影响,但已经处于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中。费尔巴哈对近代唯物主义给予了充分的热情和肯定的评价,他明确把哲学同宗教对立起来,并将哲学的发展历史描述成为人类理性从神学下解放出来的过程。

figure_0132_0098
▲忧郁 多米尼戈·菲奇 意大利
费尔巴哈提出,人的依赖感,比如恐惧感、欢乐感、报恩情等,是宗教得以延续的基础。在这幅名画中,“忧郁”不是简单的“压抑感”,而是被赋予了深刻痛苦的挫折感。画中的女子美丽、富有、智慧,而这些不是她此刻拥有的,正是她想拥有并一直困扰着她的。

不过,费尔巴哈尚属于青年黑格尔派,他是卢格主编的《德意志艺术和科学哈雷年鉴》的积极撰稿人,正是这家刊物首次登出了他关于哲学和宗教问题的主要著作。这些著作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和基督教的黑暗本质,提出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原理和无神论思想,他的哲学观点已根本转变到唯物主义方面来了。但是,费尔巴哈将黑格尔批判得太彻底了,他自己也走向了与其完全否定的反面。费尔巴哈不仅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念,也舍掉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但他毕竟在促使青年马克思迅速转向对黑格尔辩证理论批判改造的过程中起到了异常强大和直接的影响作用。

紧接着,费尔巴哈同马克思和卢格通信,表示支持筹办《德法年鉴》,但他并不完全赞同通过革命来改造德国的纲领,也拒绝参加编辑部的工作。不多时,费尔巴哈因意见分歧而与卢格关系破裂,他便专注于宗教问题,还把其研究范围扩大到基督教以前的自然宗教,写出了许多重要著作。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得以延续的基础。所谓依赖感,就是人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所产生的依赖心理,主要指恐惧感,也包括欢乐感、报恩情等。他解释道,原始的自然宗教或多神教以自然力为依赖对象,精神宗教或基督教则以君主体现的政治、法律、道德等社会力量为依赖对象;在依赖感的背后隐蔽着自我保存的利己主义,这是宗教暗藏玄机的最后根据。

费尔巴哈宣称:“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

人类在意志、愿望和想象中是无限的、自由的,而在能力、获得和实际中又是有限的、依赖的。为了摆脱这一矛盾,就只能去充分幻想一种超越人和自然的力量存在,作为自己生存与幸福的保证。这便是宗教的意图和目的之所在了。

费尔巴哈对无神论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宗教本质是人本质的对象化——人同自己相分裂,人使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人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格本质的对象。这同样也是宗教之秘密。在自然宗教和多神教里,自然提供造神的材料,幻想赐予神以灵性;人崇拜诸神,就是崇拜对象化在自然中人自己的特性。在基督教里,上帝的本质是人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人把自己的思维力、意志力、创造力等一切心力和对未来的愿望、理想都对象化了,构成全知全能的永恒上帝,作为统治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力量。

哲学家小传

对宗教的批判性研究,是费尔巴哈毕生理论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一切著作中从未放过的论题。费尔巴哈继承法国战斗无神论的传统,否定人类具有天赋的宗教感情。他不满足于用欺骗和无知来解释宗教存在的原因,而力求从人本身及其生存条件去寻找宗教的根源和本质。

费尔巴哈是比较乏味的,可他却用满腔的激情去批判宗教、去否定神学,辞藻出奇的艳丽,语言出奇的热烈。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他以人本学哲学为武器,对宗教神学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成就了无神论史上光辉的一页。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的本质在宗教中被对象化、异化的后果,带来了人性的贫乏和丧失。上帝是神圣无比、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人却是毫无价值、罪孽深重的奴隶,人越是肯定上帝就等于越是否定自己。宗教崇拜成为一切邪恶和不幸的源泉,成为导致科学文化停滞落后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基督教及克服其所造成的后果呢?这就需要有“爱的宗教”了。费尔巴哈说:“爱乃是实践的无神论。”在爱的宗教里,没有神的力量和位置,只有人与人、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自己的上帝。

虽然,费尔巴哈还并没有认识到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但他对宗教的批判深刻揭露、打击了德国封建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以前无神论的最重要成果。

众所周知,1848年,德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这是费尔巴哈学术活动的黄金时间段,也是他对德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费尔巴哈拥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热烈欢迎革命的到来;但他又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对待它,因为他并不懂得正在发生着的革命的真正内涵和意义,他以为建立民主制度是将来的事情,因而还不愿意投身到现实的斗争当中去。

在革命高潮中,费尔巴哈被激进的大学生、市民和工人看作是自由思想的象征。他被邀请到海德堡市政大厅发表演说,综合讲述了他的哲学和宗教思想,这次讲演稿后来以书名《宗教本质讲演录》编辑出版。费尔巴哈也出席了法兰克福的国民会议,但他仍对此持消极态度。

革命失败后,费尔巴哈回到布鲁克堡,重新埋头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全家迁居纽伦堡后,费尔巴哈晚年生活更加艰难、凄苦,甚至连买书的钱都没有;但自始至终,他一如既往、笔耕不辍,还研究了一些社会主义文献和《资本论》。

哲学辞典

机械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和一种形式。是以机械的观点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解释人以及人的认识的唯物主义哲学。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的。但它却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把复杂的运动形式归结为单一的机械运动,抹杀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质的差别,甚至否认有机界与无机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本质差别。如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就直接把人看成是一部复杂、精巧的机器。它否认人的认识的能动性,把人的认识过程看作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照相式的活动。随着科学的进步,它已被辩证唯物主义所代替。

1870年,费尔巴哈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这固然不能说明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但毕竟是其晚年政治上有所进步的表现。

1872年4月13日,这位杰出的无神论者在穷困中离开人世,葬于纽伦堡。

费尔巴哈本人曾经说过:“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神的主体是理性,而理性的主体是人。”这不仅充分说明了人的学说是费尔巴哈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而且也表示他的哲学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形成过程。笃信宗教、在神学系学习是第一阶段,信服黑格尔哲学、正式转到哲学系也就过渡到理性阶段,而1839年初步形成的人本学哲学则标志着第三阶段的开始。

马克思、恩格斯都对费尔巴哈有很高的评价:“同黑格尔相比,费尔巴哈极其贫乏。但是,他在黑格尔之后也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因为他强调了为基督教意识所厌恶而对于批判的发展却很重要的某几个论点,而这些论点又恰恰被黑格尔留置在神秘的朦胧状态中了。”

费尔巴哈的一生谈不上是举步维艰,可他的唯物主义终究还是形而上学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费尔巴哈的哲学已经属于“过去了的”,但这绝不会否定它曾经在历史上所起过的划时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