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专门研究那些被以前的心理学家称为“黑箱”的内部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20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将人的客观的、可观察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相反,认知心理学专门研究那些被以前的心理学家称为“黑箱”的内部心理过程,如对信息的加工、存储、提取等。它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例如,一个人看到天空中飞过一只鸟,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我们个体如何将其知觉为一只鸟。在看到这只鸟后,这个人就开始从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中进行搜索,正是因为他脑中储存了关于鸟的图式:长着羽毛,在天空中飞翔,所以他很快就能识别出这是一只鸟。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认知心理学将人看做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研究人类对外界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全过程。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对信息的加工,但是不同的人对信息有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偏向,因此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息加工方式。
比如,你和朋友去参加一个聚会。在聚会上你们和好朋友聊天,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朋友,四周充斥着老套的问候和无一例外的食物和饮料。聚会结束后,你和朋友交流对这次聚会的感受。朋友问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人穿着十分随便,而你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你将注意力放在了一位很绅士的男士身上了,而你的朋友则声称,他对这位男士一点儿印象都没有。进一步的交流之后,你居然怀疑你和朋友参加的是否是同一个聚会,你觉得聚会上播放的音乐十分怪异,主人招待得很不周到,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样的傲慢,你表示以后再也不愿意参加这种令人讨厌的聚会了,而你的朋友则表示家具和客人的服装都非常赏心悦目,声称这个聚会令他感到非常愉快。
同样的一个聚会,为什么你和朋友的印象却完全不同呢?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你和朋友的信息加工方式有很大差异。你注意到的是那些古怪的音乐和傲慢的客人,而你的朋友则注意的是客人的服装和家具的款式。你们注意到的是不同的细节,所以会有截然相反的印象和完全不同的经验。这个例子说明,认知因素在个体经验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个体对同一事件的知觉,还反过来对个体的认知加工方式产生影响。
认知心理学的很多理论和方法在治疗心理障碍患者中得到运用,并发展出一系列的认知疗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即A—B—C疗法。这里的A是指情境,C是指情绪反应,B是指不合理的信念,认知疗法认为之所以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是由于对情境本身的不合理信念B导致的,所以应该对患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纠正。艾利斯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潜藏着很多的不合理信念。例如,你在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中成绩十分糟糕(A),然后你就会变得十分焦虑,心情很沮丧(C),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在不合理信念的驱使之下,你认为我必须每件事都要做得很好(B)。治疗师就会告诉你,失败的确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你不应该这么焦虑和沮丧。你希望每件事都做得很完美,这只会导致失望和挫折。就这样在与治疗师的谈话中,你会逐渐暴露出不合理的信念,并进一步被加以纠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我们可以认为认知心理学是对行为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引入了认知的因素,注重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机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工具也日趋先进化,像为神经心理学所推崇的无创性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即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即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事件相关电位(ERP,即Event-related Potentials)、脑磁图(MEG,即Magnetoencephalography)等,这些都为进一步对人类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人总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来观照万物
人们常常高估和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与行为的普遍性,认为自己是这样,别人也如此。
英国文学家萨克雷曾经说过:“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这句话表明,外界事物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源于人自身的表现,人总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来观照万事万物的。有三个心理学效应对人的这一心理现象的发生作了很好的解释。
第一个是知觉锐化效应,说的是价值观对人的知觉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心理学家波斯拖曼曾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首先对人们所重视的价值作了调查,然后再找到与其价值有关的单词,并在荧幕上用瞬时显示器进行提示,测定人们的认知阈限。结果发现,那些人们自认为重视的单词,认知阈限较低。这就说明了人的价值观确实可以对知觉起到促进的作用,或者说人的价值观确实对知觉存在着锐化效应——在感知陌生事物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总的来说都与个人的既有价值观有关。如果人们的价值观在知觉对象前已经形成,或者说已经被激活,那么这种价值观就会在知觉的过程中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且对知觉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为什么人的价值观会对其知觉过程产生锐化效应呢?这是因为在知觉的过程中,人们总是要依靠贫乏的已知信息去认识无穷的未知世界。显然,这点儿少得可怜的已知信息是不足以对未知事物进行阐述的。当人们无法通过已知信息来解释未知事物时,就会加入个人的主观判断,将已知信息和未知事物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为自己所接受的解释。而在主观知觉未知事物的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即是人的价值观。
第二个效应是视网膜效应。有一个人决定买一部墨绿色的轿车,因为他觉得大多数人买的都是黑色和白色的车,而墨绿色的车会令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可是,当他将车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原来墨绿色的车并不罕见,自己原来的打算是落空了的。于是他在与同事聊天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墨绿色的车这么多呢?是大家忽然之间都开始买这种颜色的车了吗?然而同事们却都并没有这种感觉,认为墨绿色的车还是很少见的,哪里像他说的那样到处都是呢?有一个怀孕的女同事说:“我倒没觉得墨绿色的车变多了,就是觉得最近孕妇多了起来,几乎是天天都能碰见几个孕妇,是不是现在人口出生率提高了呢?”而同事们对她的这种发现也表示了否定。
事实上,墨绿色的车并没有忽然增加,孕妇也没有一下子变得多起来,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有了墨绿色的车,或者自己怀了孕,才对同样的事物变得敏感起来,走到哪里都会注意地看一看,有没有谁开的是墨绿色的车呢,有没有谁是怀孕的呢?这样一来,他们所见到的当然就比其他人所注意到的会更多了。
视网膜效应的本质就是,以自身状况为核心,而在感受中将事物某方面的情形加以夸大。有句俗语叫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平常的人看到一段绳子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被蛇咬过的人却会疑神疑鬼,对形状与蛇有些相似的井绳也会很恐惧,这就是因为自己有过受害的经验,所以对相关的事物特别敏感。再如,一些有过晕车经历的人可能会刚一上车,在车还没有启动的时候就会感到眩晕,这也是由这种视网膜效应而引起的心理恐慌。
第三个效应是虚假一致偏差。有这样一个故事,讲有个樵夫,这天妻子外出不在家,他又需要到外面砍柴,可是把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留在家里很不放心,就一起带着出去了,然后找个合适的地方把孩子放下,他则开始砍柴。时值冬日,天气很冷,他出来的时候穿得很多,一砍起柴来就觉着热了,于是把厚重的棉衣给脱了。这时,他见到孩子在哭啼,忽然想到:对呀,自己怎么这么笨呢,自己热,孩子不也热嘛!就过去把包裹孩子的被子给打开了,然后继续砍柴。砍了几下,还是觉得热,就把里面的衣服也脱了,他又注意到孩子不但没有停止啼哭,反而哭得更厉害了,他就想:孩子一定也和自己一样,还是觉得热。这样,他就把孩子穿的棉衣也给脱了,再接着去砍柴。过了一会儿,孩子果然不哭了,他就安心地砍柴,直到准备满载而归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原来早已经被冻死了。这虽然是一个不太可能发生的故事,但是其中所体现的这种以己度人的心理却是普遍存在的。
这个事例讲的就是人的心理中所具有的虚假一致偏差,即人们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常常以自身的体验为衡量的标准,认为他人的情形与自己的感受是相同的,自己的情况是有着普遍性的,而在很多时候,这种设想只是一种主观的臆断,是违背真实的,所以称之为虚假一致偏差。
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偏差呢?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考虑事情的时候,自我的感受就想当然地成为看待问题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不会更多地从他人的视角来看待事情的了。固然,这种思考方式有着一定的道理,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这强调的只是人的经历和心理相同的一面,却忽略了另一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如果无视这种现实存在的区别,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时候就难免会产生偏谬和错误,而克服这种偏差的基本方式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近因效应,亲密关系的“杀手”
熟人之间交往,最近一次接触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成为对方作评价的重要依据。
195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钦斯在《降低第一印象影响的实验尝试》一文中提出了近因效应。
文中卢钦斯描写了一个叫詹姆的学生的生活片断,其中一段描写了詹姆活泼外向的性格,他与朋友们一起去上学,在阳光下取暖,在商店里与熟人聊天,与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而另一段表现的是詹姆沉静内敛的性格,描写他放学独自一人回家,走在街道上荫凉的一边,在商店里静静地等候买东西,见到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也不去打招呼。
卢钦斯以不同顺序对这两段材料加以组合:一种是将描写詹姆性格内向的材料放在前面,描写他性格外向的材料放在后面;另一种顺序则刚好相反,此外,卢钦斯又令这两段文字分别作为独立的材料,然后把这四种材料给四组水平相当的中学生阅读,并让他们对詹姆的性格进行评价。
实验结束,卢钦斯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在被试者中认为詹姆性格是外向的百分比,以单纯阅读外向材料的一组为最高,为95%;其次是先阅读到外向材料、再阅读到内向材料的一组,比例为78%;而先阅读到内向材料、再阅读到外向材料的一组,这一比例仅为18%;至于单纯阅读内向材料的一组则为3%。
这一组数据表明,先阅读的那段材料对被试者对詹姆性格所作出的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首因效应发生作用的结果。
然后,卢钦斯又以另一种方式重复了前面的那个实验:在让被试者阅读有关詹姆性格的两段描写材料之间,插入了一段时间间隔,并且安排被试者做一些与实验完全无关的活动,如做数学题或听历史故事等,接下来再去阅读另一段材料。实验结束后,卢钦斯得到了与先前正好相反的实验结果:这次对被试者进行的詹姆性格的评价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先阅读的那段材料,而是后阅读的那段材料。这说明了近因效应的显著作用。
在社会知觉中,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同时存在,那么,如何解释这种似乎矛盾的现象呢?也就是说,究竟在何种情况下首因效应起作用,又在何种情况下近因效应起作用呢?卢钦斯认为,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接收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即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应;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接收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这也就是对前面两个实验的解释。
另外,也有人指出,人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对于陌生人,此前的印象是一片空白,这时所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尤为显著,而对于熟人,由于相互之间有了较多的交往,彼此的印象也较为丰富,这时最近的接触情形就会令人记忆得更深。
近因效应多发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误解或者期望的事件无法达到的时候,这时人们的思维比较狭窄和片面,难以掌控自己的行为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说,当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彼此双方会马上忘记对方的好处,眼前只剩下“他(她)对不起我”这个念头,进而无法对对方作出客观评判。从此,越来越觉得对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什么都不好,使自己处于失望、委屈,甚至是愤怒的状态。不只是夫妻关系,亲朋好友之间也容易出现近因效应,所以近因效应还有另一个别称,叫做“亲密关系的杀手”。
如何避免近因效应发生在你的人际关系中呢?
第一,遇事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说话要慎重,谦让大度一些,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等到双方情绪平缓的时候再进行沟通和交流。
第二,待人做事要善始善终,以免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影响自己的形象,因为即便是很了解你的熟人,也会因你最近差劲的表现而降低对你的评价。
我们的眼里为什么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人们总是记住了太多的第一,而对于第二却给予了极大的冷漠。
德国心理学家洛伦兹在研究雏鸟习性的过程中发现:一只刚刚出生的雏鸟所要追随的并非一定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它最初所见到的任何一种移动的物体,包括其他的动物,包括人,甚至也包括移动的非生命物体,如电动玩具。并且一旦雏鸟开始跟上了某种动物或物体之后,即使它的母亲再出现在旁边它也会置之不理。洛伦兹将雏鸟的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印刻效应”。
印刻效应问世之后,有许多人对这一效应产生了兴趣,并认为动物之所以会产生印刻效应是因为它们的大脑不够发达,还不能够对事物进行甄别,可是,当他们进一步研究后却发现人类也存在着印刻效应。我们常会认为,婴儿总是跟随母亲的,可是如果婴儿在很幼小的时候接受了大量的其他刺激,比如说看了很多电视,那么婴儿就会对母亲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漠然的态度,而对电视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实,孩子对母亲的极大依恋,基本上就是因为婴幼儿时期的朝夕共处,这一时期孩子虽然尚没有形成健全的智识,但是那种母子亲情却会在其心中留下最深的烙印。对于孩子来说,母亲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伴侣、第一个朋友、第一个老师,这个地位是此后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
由印刻效应引申开去,心理学家发现生活中的人们身上的印刻效应还不只体现在跟随母亲或不跟随母亲这一件事情上。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名航天员,仅仅二十几天之后,5月5日,美国也发射了载人的“水星”MR3飞船,可是这却鲜有人知,连同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爱伦·谢泼德,其国际知名度也远远无法与加加林相比。
这件事体现出了印刻效应的核心本质——“只认第一,无视第二”。人们谈天说地的时候,往往对各种第一交口称赞,却鲜言第二,人们总是记住了太多的第一,而对于第二却给予了极大的冷漠。比如,在奥运会奖牌榜上,排定名次首先的依据都是金牌的数量,在金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银牌的比较,否则,如果金牌少了一块,即使银牌再多,也都会排列在后面的。这就是因为第一与第二处于不同的层级,它们之间是不能够跨级进行量的比较的。人们为冠军而欢呼,而名列第二、第三者,哪怕差距再小,其风光的程度与第一者都无法相比。
在商业领域也是这样,某个行业排在第一名的企业会与第二名之间拉开较大的差距,也是因为第一名的企业抢先占有了市场,优先树立了品牌,在消费者的心中已经留下了很深的印刻效应,而后来的其他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使同样好,人们也会依据习惯而更多地选择第一名企业的产品,因此,其他企业如果想要超越,必须付出更多,且做得更好。
而颇为风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更是唯第一是取,它的吸引力就在于人们对于第一的热情。
不是双胞胎怎么会有这么多相同的地方
人们常会按固定思路去思考,而不是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某小学正在办理新生入学手续,有两个小男孩同时来到招生老师面前。他俩长像一样,出生年月一样,父母的姓名也一样。招生老师不禁问道:“你们是双胞胎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老师大吃一惊,不是双胞胎怎么会有这多相同的地方?两个学生说:“我们是三胞胎中的两个。”
为什么老师一见两个酷似的小孩,就马上想到他们是双胞胎而不是三胞胎中的两个呢?原因就在于她习惯了一种常规性思维,因为常规性思维方式会让人的思维产生一种惯性,这种惯性还会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影响人的活动。这就是定型化效应。
定型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对每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只能与其中的部分成员交往,因此,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用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
针对定型化效应,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对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用词汇描述所见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描述为:仇恨、绝望……第二组描述为:深邃、坚强……对于同一个人,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提示不同,就在描述时用了差别如此之大的词汇,可见,定型化效应的力量真的很巨大。
定型化效应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搜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在被给予有限材料的基础上作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作出正确的评价。
劳伦斯经过繁华的火车站前,看到一个双腿残疾的人摆设铅笔小摊,他漫不经心地丢下五十元,当作施舍,然后快步离开。但是没走一会儿,他又返回来了,劳伦斯抱歉地对这残疾人说:“不好意思,我居然把你当作一个乞丐,你是一个生意人,对吗?”过了几个月,他再次经过火车站,一个店家老板站在店门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现。”那个残疾人说:“你是第一个把我当作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现在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了。”真是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在我们的果园里,我们不独喜欢有早结果实的树,也喜欢有晚结果实的树。因为每一事物总有它可以称赞的季节,尽管季节迟一点,毕竟它的生存没有白费。”他的这番话实际是想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定型化效应”的积极作用,摒弃其消极作用,不能犯“出了窑的砖——改不了”“一日行窃终身是贼”“一碗清水把人看到底”的错误。尤其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对他们精心培养,不能放弃任何使他们向正面转化的机会。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张认知地图
要做好事情,一定要有正确的思路,也就是要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有序的“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的。所谓“认知地图”,指的就是在某种熟练经验的基础上,人的头脑中会生成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按照这张“地图”,人们行动起来就会有章可循,不会感到茫然。
为了验证“认知地图”,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法兰用白鼠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要了解游泳的白鼠在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因此,他把这个实验称为“位置学习”试验。
试验分两步骤完成:第一步:他在一个实验用的迷宫里灌了水,然后训练白鼠通过游泳到达目的地。
第二步:他又将迷宫中的水抽干,然后看这些学会了游泳的白鼠能不能在无水的情境中同样到达目的地。
试验的结果是,那些在有水的迷宫中能够游到目的地的白鼠,在无水的迷宫中同样能够顺利地跑到那里,也就是说它们将游泳时学会的内容成功地迁移到了无水的情境中。
通过实验,麦克法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白鼠在游泳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一套动作,而更主要的是掌握了迷宫的空间布局。换句话说就是,白鼠已经知晓了迷宫的地图,因而不论有水还是无水,都能够同样抵达。白鼠在游泳的探索中,认清了哪条路是死路,哪条路通向食物,哪条路最近,而哪条路绕弯等等。白鼠在反复的训练中将这些信息同化到自己的“认知地图”上面,从而明白目标在哪里和应该如何走,而不是依靠某种固定的运动方式来到达目的地。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过关于动物脑中会形成“认知地图”的著名事例。春秋时期,山戎攻打燕国,燕庄公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令管仲随同带兵援助,杀退了山戎兵,可是在追赶的过程中却不慎走入了茫茫的沙漠,无法辨别方向。大家感到非常着急,但是又没有好的办法走出沙漠。这时,管仲提议,让燕国的一些老马在前面带路,因为它们生长于此,或许对此处的地理较为熟悉,能够找到出路。果然,老马带领着齐国的军队顺利地返回了营地。
这就是“老马识途”的典故。老马之所以识途,就是因为它们长期奔波往来于该地,在它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幅“认知地图”。
与动物相比,人脑中的“认知地图”更为复杂和高级。《庄子·养生主》中有一则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经过长期的实践,对牛的解剖结构已经了如指掌,能够达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高超境地,一把刀使用了十九年却锋利如初。庖丁这种已达至化境界的功夫,与其头脑中对于牛的解剖图的明晰认知是紧密相关的。
“认知地图”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或经验的框架,它的构建能够帮助人们或动物成功解决该框架所能覆盖的任务。这表明,一种经历如果反复不断地被强化,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十分熟悉的认知,从而操纵起来得心应手,甚至会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