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潜龙”三度搬迁的王府——醇亲王府

关于醇亲王府有很多传奇故事,按说一个朝代醇亲王的头衔只有一个,府邸自然也是唯一的,那么北京同时存在两座醇亲王府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醇亲王府会成为两个皇帝的“潜龙邸”?有人说醇亲王府里面有纳兰性德种的明开夜合花,纳兰性德和醇亲王府又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种植明开夜合花?

北京城为何会有两座醇亲王府

按说一个朝代醇亲王的头衔只有一个,府邸自然也是唯一的,那么北京同时存在两座醇亲王府是怎么回事呢?

位于北京宣内太平湖的这座深宅大院的主人叫奕譞,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咸丰皇帝的亲弟弟,奕譞在1850年2月咸丰登基时按例被封为了醇郡王。奕譞在政治上并不出色,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同治十一年晋封亲王。此外,奕譞19岁时奉旨与慈禧太后的妹妹成婚,先行分府出宫,所赐府邸正是宣内太平湖的宅院。奕譞曾由醇郡王晋升为醇亲王,住的地方也自然称为醇亲王府。

1875年的一个深夜,宣内太平湖的这座王府里,突然间喧闹异常,人头攒动,慌乱的家人叫醒还在熟睡中刚满四岁的孩子,迅速给他穿上刚从宫中送来的龙袍,接着孩子被抱上停靠在府门外等候的马车,从此离开了自己的家。

这个迷迷糊糊被抱走的孩子就是奕譞的长子——光绪帝载湉。载湉继承皇位使醇亲王府发生了重大改变。

根据雍正皇帝即位后,即雍王府升为雍和宫,“皇帝发祥地”又称“潜龙邸”,须升为宫殿,或者空闲出来,改为庙宇,总之不能再作居住之用。这就意味着奕譞必须搬离自己居住已久的家,随着醇亲王奕譞的迁出,原来的醇亲王府前半部改建为“醇王祠”,后半部作为“潜龙邸”,供人们瞻仰、祭拜。

如今的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正是另一座醇亲王府府址,也称“北府”“后海醇亲王府”。这座宅院坐北朝南,西部为王府花园,在这里同样诞生了一个日后成为皇帝的孩子,这座宅院中的孩子出生后不久,光绪帝驾崩,生前未曾留下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慈禧经过斟酌,最终钦点了在这座宅院出生的孩子为继承人,这个孩子便是史上有名的“末代皇帝”溥仪,而他父亲是这座宅院的主人,名叫载沣,是光绪皇帝载湉的弟弟,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沣继承了父亲奕譞的“亲王”爵位,自然便成为了什刹海醇亲王府的主人。

由于溥仪的降生,什刹海北岸所在的醇亲王府再一次成为了“潜龙邸”,载沣一家需要再次搬迁。当第三座醇亲王府正在修建时,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被推翻,延续了268年的清王朝走向覆灭。然而,两度“潜龙”、三次搬迁的醇亲王府却成为了多年后人们记忆中颇为神秘的一段传奇。

醇亲王府里为何有纳兰性德种的明开夜合花

后海的醇亲王府的前身是清朝康熙年间曾为宰相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宅第。到了清朝末年,此王府又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载沣的住所。在这座古老的醇亲王府中有明珠之子——清初大诗人纳兰性德(公元1655~1685年)亲手种植的明开夜合花。

醇亲王府南楼前、绿水边的两株明开夜合花(又名合欢树,因叶子昼开夜合而得名。正式名称为白杜,俗名丝绵木),这种树在北京地区不多见,古树更少,这两株据说树龄已有300余年。

这两株明开夜合花是纳兰性德少年的时候,有一次去西山游玩,回来时移来两株合欢树的树苗,种植到了自家的花园里。每日里浇水、松土,悉心照料。也许最初只是一个少年的玩心而已,可谁想到这两株明开夜合花竟顽强地活了下来,还长成了树。后来,纳兰性德每日在树下读书,在树前习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树长高了,纳兰性德也长大了,烦恼多了,心事也多了,无人倾诉的时候,就说给合欢树听,也许纳兰性德的秘密,它们都知道。纳兰性德还写有和明开夜合花相关的诗句: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

恩波亭是不是渌水亭原址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花的比较多。纳兰性德把属于自己的别业命名为“渌水亭”,一是因为有水,二是因为慕水之德以自比。并把自己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

康熙年间的某个春日,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中热闹非凡,相国之子纳兰性德正在渌水亭前大宴宾客,座上有很多来自江南的名士。

纳兰性德当场写了一篇《渌水亭宴集诗序》,其中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绘自家园林的周边风光:予家,象近魁三,天临尺五。墙依绣堞,云影周遭;门俯银塘,烟波滉漾。蛟潭雾尽,晴分太液池光;鹤渚秋清,翠写景山峰色。云兴霞蔚,芙蓉映碧叶田田;雁宿凫栖,秔稻动香风冉冉。

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将此花园赐予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称为成王府花园。成亲王永瑆将“渌水亭”修葺翻建成新。为感谢朝廷特许引玉河之水入园,所以将王府花园池水边的六角亭子命名为“恩波亭”——即感恩皇上赐清波的意思。

新中国成立后,花园成了宋庆龄的故居,现在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游人开放。根据满族文史专家溥任先生考证,现宋庆龄故居中的“恩波亭”,即建在当年纳兰性德宴集宾朋之“渌水亭”原址上。

宋庆龄晚年为什么会住在醇王府

20世纪50年代初,宋庆龄常在北京、上海两地工作和生活。她在北京的住所位于方巾巷。那里道路狭窄,环境较为嘈杂,政府考虑为她另修一幢新住宅。宋庆龄觉得国家正在大兴建设,各处都需要用很多资金,就一再谢绝。1960年,政府安排她迁入北京西河沿居所,但由于房屋潮湿,经常引起她的关节疼痛。

党和国家领导人考虑到宋庆龄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物,为中国革命做出过无可取代的重要贡献,而且她在国际上享有声望,经常要在住所会见一些中外宾客,应该有一处适宜居住的地方。尽管当时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中央规定不让盖新房,但考虑到宋庆龄的特殊身份和需要,仍然破例决定为宋庆龄新建住所。

1962年,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的委托,亲自主持在北京后海北沿已经荒芜的醇亲王府里开辟出一处幽静花园,为宋庆龄修建了一幢中西合璧的两层寓所。第二年春天,宋庆龄迁入新居。这座门牌为后海北沿46号的院落,成为她生命最后18年的安居地。

尽管她内心一直很不安,从不认为这是自己应该享受的,但对于这处环境幽美安静的新寓所,宋庆龄很喜欢,因为那是非常了解她性情的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址修茸的。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同志在醇亲王府逝世。1982年5月29日这里被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广大人民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孙中山、宋庆龄革命精神的场所。同年,宋庆龄故居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还被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