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大院

“什刹海的明珠”——恭王府

这座被“蟠龙水”包围着的明珠一般美丽的建筑,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败甚至灭亡的过程,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评价恭王府时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被万福笼罩的恭王府里的“三绝一宝”指的是什么?花园里的“独乐峰”到底是不是送子观音像呢?如果是的话又是怎么来的呢?

恭亲王奕訢

恭王府的第一位主人是恭亲王吗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如此宝地,居住在这里的主人那自然也是非同一般的人了。

恭亲王奕訢并不是恭王府的第一位主人,是咸丰皇帝将庆王府收回后转赐其弟奕訢,这才开始称为恭王府。

那么在奕訢搬进恭王府之前,恭王府里住着什么人?

恭王府的第一位主人是和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当时称为“和第”。尽人皆知,和珅是乾隆晚期的宰辅、大学士,乾隆身边的大红人,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贪官,在清史中十分惹人注目,有关他的传说也因此多不胜数。他儿子丰绅殷德娶了固伦和孝公主,这座豪宅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公主府。

乾隆归天次日,嘉庆皇帝赐死了和珅,抄了他的家,将和珅的这座府邸一半分给了固伦和孝公主,一半分给了庆郡王永璘。庆郡王永璘,在历史上不起眼儿,可他身份显赫,是嘉庆皇帝最小的弟弟。永璘盯上和珅的这座豪宅也不是一两天了,早在和珅当道时,他的皇子哥哥们一起商量着无论将来谁当上皇帝,都一定要“办”了和珅,可他在边上就一句话:将来无论哪位哥哥当皇帝,只要把和珅的这座豪宅一部分赏赐给我,我就知足!后来嘉庆皇帝上位后赐死了和珅,就把和府的一部分赐给“不爱江山爱豪宅”的永璘,称为庆王府。

咸丰年间,咸丰皇帝将庆王府收回转赐给奕訢,当然奕訢之后恭王府里面还住了很多人,只不过在恭王府里面住的最高级别的人就是恭亲王奕訢了,所以人们为了方便就一直叫作恭王府。

恭王府到了晚清,还一直属于皇家贵族,民国初年,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并用作女生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1988年,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缮工程后,全面对外开放。

为什么会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的说法

北京城两龙脉,一是京城中轴线,二是护城河。故宫就坐落在中轴线的头上,而和珅府邸就坐落在两龙脉相交之处。和珅曾大言不惭地说:“皇上坐龙头,我坐龙尾,龙头虽掌大局,却还要龙尾行大事。”

恭王府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由和珅始建,当时称“和第”。后来和珅借固伦和孝公主与其子丰绅殷德成婚为由,僭侈逾制,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扩建(此为和珅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和珅在大兴土木修建宅第时,曾派心腹呼什图通过宫内总管太监萧得禄等人偷偷潜入大内把宁寿宫的建筑式样、内部装修做成烫样,然后在和家宅院中修起了楠木建筑的房屋,即“庆宜堂”,后易名为今天犹存的“锡晋斋”。楠木在过去只有皇家可以使用,这条也成为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之一。除了不应该用楠木建造房屋外,还有4座毗卢帽门口、36对铜路灯和54个太平缸,这些物件是亲王都不应该有这么多的东西,而且铜路灯极为精致。大戏楼里北边低的是看台,南边高的是戏台,在戏台下面埋了九口大水缸,用来制造共鸣传音,正因为如此精巧的布局,与京城众多达官显贵的住宅相比,和宅也是数一数二。

乾隆归天次日,嘉庆皇帝便剥夺了和珅的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富可敌国。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后来,在恭王府居住的庆僖亲王和丰绅殷德的后人们分别败落,直到咸丰元年,咸丰皇帝将和珅的住宅收回转赐给其六弟恭亲王奕訢。咸丰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恭亲王奕訢迁居此府,始称恭王府。

恭王府几经辗转,又屡次改建,但嘉乐堂、天香庭院、锡晋斋、寿椿楼等和珅所建的基本建筑都还在。单从内部结构与装饰的精致来看,恭王府绝对可以称得上一流。

从乾隆朝的和珅宅邸,到嘉庆朝的庆郡王府,再到咸丰以后历经四朝的恭王府,这座宅邸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败甚至灭亡的过程,清朝十二帝,它经历了七帝。与其历代主人的兴衰更迭、清朝的政治发展、权力斗争息息相关。尤其是权倾一时的大学士和珅以及三朝重臣恭亲王奕訢,更是各自时代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评价恭王府时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一点都没错。

恭王府的“三绝一宝”是什么

恭王府花园又称“萃锦园”,进入园内参观,首先要经过一道汉白玉石拱门,又称西洋门。这道门并不是和珅建园子时留下的,而是恭亲王建造的。

这座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石拱门处于花园的中轴线上,是花园的正门。门额上外刻有“静含太古”四字,内刻“秀挹恒春”四字,意为享太古之幽静,拥满园之春色,体现了深邃浑厚沉雄苍古的意境,蕴涵着道家的思想理念,也可说是对整个萃锦园艺术风格的概括。据说,这种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如今却只有此门流传下来,因此成为恭王府的一处“绝妙之笔”,堪称一绝。

著名的大戏楼,是恭王府的第二绝。位于邀月台东部,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可以容纳200余人,据说是清朝南方的官员为讨得恭亲王的欢心,特请南方的能工巧匠精心建造的。整个大戏楼是纯木结构,虽没有任何音响设备,但却能从各个角度听清台上的声音,戏楼呈三券勾连搭全封闭的结构,是由一种聚音的木料建造而成。令人奇怪的是大堂上方绘满了倒垂的藤萝。原来,当时这种大堂里的戏楼在北方还很少有,连慈禧太后的大戏楼都是在院子里,恭亲王担心逾制获罪,便让人在戏楼天花板和四面墙上画满藤萝和紫花,且四壁彩绘均为手工绘制,气势古朴清新,使听戏者有在藤萝架下看戏的感觉,意为是藤萝架而非大堂,真可谓用心良苦了。

恭王府的第三绝是福字碑,这块碑被和珅藏着掖着,却又敬若神明。这块福字碑本是紫禁城的镇城之宝,老谋深算的和珅不知用何手段将其从紫禁城中偷了出来,藏于自家的山洞中,作为镇宅之宝。福字碑上面的福字是康熙御笔,是为庆贺祖母孝庄皇太后60岁大寿将至所题,上面印有玉玺。这块碑不仅因为康熙留存人世的题字极少而倍显珍贵,还因其巧费心机的字形而令人惊叹,仔细揣摩福字间,可以读出“多子、多才、多寿、多田”,孝庄皇后也因此碑的灵气而成为清朝最长寿的一个皇后。因此这处“一绝”常聚集不少游客用手触摸,希望沾点福气。

恭王府的一宝指的是满园的“福”字。传闻,和珅在设计这座园子的时候,共设计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藏于其间,取谐音“福”。除了前面的蝠池,后面的蝠厅和中间以邀月台为身子的整体蝠形建筑造型外,其他蝙蝠都藏身于长廊雕版之中,唯有第一万个“福”不是蝙蝠,而是作为一绝的“福字碑”。府内处处被“福”字笼罩,因此恭王府的宝气不散,以至于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这座著名的王府居然幸免于难。

为什么说后花园和藏宝楼有和珅招财聚宝的必杀技

和珅以“贪”闻名,据说和珅被抄家后的银子富可敌国。当年和珅为了得到更多的银子,着实花费了不少心思,对整个宅子的风水和五行都做了详尽的推敲。

蝠池形状如蝙蝠展翅,又如元宝,位于恭王府邸后花园入口处,和珅在蝠池的四周种着数棵榆树,因榆树叶像铜钱,每到春末,榆树钱纷纷落入蝠池中,蝠池只有进水口没有出水口,寓意“只进不出”,故蝠池也有着“聚宝盆”的别称。

据说和珅经常在后花园流杯亭这里设宴款待同僚,在亭中水路的入口处放一个酒杯,仆人从假山上的深井中引水入亭,酒杯随水飘浮前后回旋,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要赋诗一首,作得不好就要罚酒。流水从亭的南面进入,经过地面的弯曲水道,最后在亭的北边流出,从暗道流入蝠池,而流水出口的位置就是主位,坐北朝南,主人和珅就坐在这里,小祝生辰之际,杯子停在哪位客人跟前,客人就把备好的礼单放在杯中,杯子漂到和珅跟前,和珅在出水处坐收财礼,又有一说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地面的水路,从北向南看为一个寿字,从东向西看又是草书中的水字,所以此亭又叫“水寿亭”。

恭王府后院紧邻花园的后罩楼,据说是和珅的“藏宝楼”。藏宝楼”里有99间半屋子,之所以是99间半,是因为这个数字是故宫房间的数字“9999间半”的尾数。长达150多米、高两层,围成一个“凹字形”的楼体,当年放满了珍宝。

藏宝楼的南面雕梁画栋俨然一座两层大宫殿,背面是一色青砖墙到顶,墙上开启的上下两排窗户,下层是一排长方形窗,上层有45个什锦砖雕窗,有方形、圆形、桃形、扇面形、石榴形、卷书形、“福庆有余”形等等,这45个形状各异的窗子的作用,除通风、采光和装饰作用外,还有一个只有和珅自己知道的秘密,当年和珅将藏品分类放在屋子里,每扇都对应不同的宝物,只要看窗户就知道这个房间里面放的是玉器、字画还是珠宝了,这就是“藏宝楼”每间屋子的窗户形状都设计得不一样的原因。

恭王府里的“独乐峰”是送子观音像吗

在恭王府对着花园正门的就是“独乐峰”了,其实不过是一块造型奇特,高约五米的太湖石而已,“独乐峰”这个名字不是和珅起的,而是在恭亲王弈訢居住于此之后才将此太湖石命名为“独乐峰”的。

这块太湖石,从正面看很像一条鲤鱼,在古代人们把鲤鱼看作是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的吉祥象征,而从背面看却很像一位妇人怀抱着一个婴儿。据说当年和珅跟随乾隆下江南时,偶然在一处园林里看到了这块太湖石,因为所观察的角度,他觉得这块太湖石与寺庙里供奉的“送子观音”十分相像。那时和珅膝下无子,因此便认为这是老天有意让他看到这块太湖石,所以和珅就花重金将其买下并运回自己的府邸。

独乐峰

说来也真是神奇,这太湖石买回去过了一个多月,和珅的正室夫人就说自己有了身孕,和珅大喜过望,便对着那太湖石拜了三拜。和珅的正室夫人在足月之后生下一个男婴,这就是和珅的独子丰绅殷德,后来被乾隆指婚给了固伦和孝公主。

在这个孩子出生前几天,和珅经常梦到一位端庄慈祥的妇人,她警告和珅说:“因你年轻时还算有所作为,所以老天才赐给你这个孩子。若要求得一家的安稳,你要记住以后切勿再贪得无厌,不然你家的香火恐怕难以为继了。”

和珅听后很害怕,因为他明白自己做了许多亏心事,若再不停手,必定殃及子孙。可是他又转念一想,心想:“不行,假如我以后不在人世了,我的家人怎么办,所以说,还是要弄钱。”

所幸的是和珅的心肝宝贝儿不仅长相俊秀,而且伶俐活泼,从小就深得乾隆的喜欢,还成了驸马,和珅当时已经位高权重,后来又成了皇亲国戚,其富贵生活更非比寻常。假如和珅在这时能“见好就收”,至少可以保全自己和家人,但他还是一味地搜刮钱财,最终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在他四十来岁时又得了一个老来子,他对这个孩子非常宠爱,可是这孩子出生没几天就夭折了。

后来和珅被嘉庆赐死在狱中,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之后则离开了京城。丰绅殷德的夫人曾经生有一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另外两个女儿倒是平安地长大成人了,按照当时的观点来看,和珅家是没有直系血脉的。

和珅梦中所闻终究成了事实,而那块独乐峰却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变迁之后依然矗立在恭王府,只不过它如今已没了主人,而它在经过岁月冲刷之后所呈现出的人们相机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知识链接

固伦和孝公主(公元1775年~1823年),清高宗乾隆帝皇十女,母惇妃汪氏。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正月初三出生,因性格活泼,善骑射,容貌类似父亲,深得乾隆宠爱。乾隆五十四年,嫁于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为妻。婚后,和孝公主以儒家礼仪来要求自己的丈夫丰绅殷德,丰绅殷德也不负公主所望,努力修习四书五经,深受皇上重用。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九月初十固伦和孝公主去世,终年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