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如应对肿瘤全书
- 邹艳辉 刘景诗 谌永毅
- 2312字
- 2020-08-28 20:48:26
第七节 热疗
什么是热疗?
答:热疗主要是指利用非电离辐射物理因子(如微波、射频、超声波、红外线、激光、磁等)的生物热效应,使生物组织加热升温,杀灭肿瘤组织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目的一类治疗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可增加放疗、化疗效果又无明显副作用,尤其对某些局部肿瘤的控制往往有较好的作用,并且该治疗方法是无创或微创的,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全身热疗可与放疗联合应用,实体瘤中心部分的乏氧肿瘤细胞对放射线不敏感,但对热疗敏感;而肿瘤周边部分的有氧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敏感。此外,热疗可增加瘤体内氧分压,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放疗则减少肿瘤细胞的热耐受性,提高了热疗效果,二者相辅相成。
全身热疗还可与化疗联合应用,热疗破坏肿瘤细胞膜的稳定性,使其通透性增强,可增加肿瘤组织血流速度和血管渗透性,使血管扩张,增加了化疗药物在加热部位的循环剂量,热疗亦可改变药物的体内代谢、改变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减少耐药、提高药效等,增强化疗效果。
热疗的分类有哪些?
答:肿瘤热疗依照临床治疗所用温度可分为三类:即治疗温度≥65℃的超高温(即热消融)治疗、治疗温度在43~45℃的高温治疗以及治疗温度在39.5~41.5℃的亚高温治疗三类。
根据加热的深度和部位的不同分类为:浅表热疗、深部热疗、腔内热疗、全身热疗以及影像引导下的介入热疗等。
目前在临床上已经使用较为广泛的热疗有以下几类:浅表腔内热疗、深部热疗、全身热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微创消融治疗;磁介导热疗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治疗中使用哪种热疗方式,需要医师依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
浅表热疗和深部热疗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对某些放疗患者,因为有些肿瘤对放射线不敏感或肿块较大,医师预期单纯放疗效果难以达到满意时,会推荐在放疗期间加用热疗,肿瘤位置表浅的选用浅表热疗进行增敏,肿瘤位置较深的选择深部热疗增敏,以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
以往有过多次化疗经历者,肿瘤可能对某些化疗药物已经产生耐药性,因此医师也会建议采用化疗联合热疗来提高疗效,根据肿瘤的部位选择不同的热疗进行增敏。其中体腔热灌注化疗(深部热疗)对恶性胸腔积液、腹水的治疗效果尤佳,疗效比单纯体腔灌注化疗效果好很多。
热疗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用于浅表热疗和深部热疗的热源分别为微波和射频,均属于电磁波,因此对治疗患者有一定的要求。
(1)携带心脏起搏器者不适合接受微波、射频热疗,因为电磁波的干扰会引起心脏起搏器的工作,使使用者出现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搏停止、死亡,造成严重的后果。
(2)身体过度虚弱者不适合接受热疗,因为治疗时局部温度的升高需达到一定的要求,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机体代谢如出汗,心肺功能的负担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重,为避免发生心肺功能衰竭,原则上对于心肺功能差者也不推荐进行热疗。
(3)体温不正常(发热)者不适合接受热疗,以避免因为加热导致更加严重的体温调节异常。
(4)术后伤口未愈者不适合接受热疗,建议暂缓接受治疗,以避免因治疗区污染发生伤口感染;治疗区域发生溃疡时也不宜接受治疗。
(5)正处于经期的妇女,建议在月经结束后再接受治疗,以避免因为加热血管扩张所致经量增加,导致不必要的失血。
(6)此外,凝血机制异常、无自主行为能力、不能正常表达自主感受者及孕妇不宜接受治疗。
热疗与放疗有什么不同?
答:热疗与放疗都属于物理治疗。放射治疗对肿瘤治疗疗效确定,但射线对机体损伤较大,若照射剂量很高会产生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治疗剂量。热疗的特点是不会引起被作用的生物组织产生分子电离,也不会影响组织的原子、分子结构,因此对身体和环境基本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因此被誉为“绿色治疗方法”。
热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需要签署《热疗知情同意书》,认真阅读《热疗患者须知》。
(2)治疗前请取下所佩戴的任何金属饰品,需穿全棉开胸内衣,并自备一套内衣、水杯、吸管、全棉毛巾。治疗时间为1~2h,治疗前排空大小便(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例外,保留膀胱充盈)便于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造口者需尽可能将粪便排尽,进行局部清洁,并自带1~2个造口袋。
(3)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3天应在护士的指导下按饮食要求进食,治疗前一晚配合护士进行肠道准备,带金属避孕环的女性患者需在治疗前3~5天取环,治疗时保证膀胱内储存足够多的尿量,进行前列腺治疗时需留置导尿,带管时间为15~21天,这样可以防止治疗后所出现的排尿困难。进入治疗室后需要更换鞋,一般可留一人陪同。避免大声喧哗,禁止使用移动电话,以免干扰治疗。
(4)由于治疗时会出较多汗,可适量饮用水或饮料。
(5)由于热疗时因种种原因有可能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烫伤。尽管医务人员会通过测温装置来观察温度变化,但存在个体差异,尤其是“烫伤高危”患者发生烫伤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治疗中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患者既可以根据医务人员的提问来回答,也可以主动告知医护人员自己在治疗中的感受,尤其是在治疗部位出现的一些异常感觉,如疼痛、烫、针刺感,以及心悸、呼吸困难、神志改变时应立即报告;化疗者若出现如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也要及时告知。这样便于医务人员及时调整治疗参数,以得到疗效最好、不良反应最低的治疗效果。
(6)如果在治疗中感觉局部温度不够高,也需要跟医务人员交流,避免治疗体位变化或因设备故障而导致治疗达不到预期温度影响疗效。
(7)治疗后要注意对皮肤的保护,尤其是如果发生了皮肤烫伤,更要注意对皮肤的护理,可以局部涂抹湿润烧伤膏进行处理,烫伤部位一般很快就能痊愈。
(8)治疗后随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便于医师了解病情,及时指导应对方法,除了配合医院及医师的各种随访外,还应主动联系医院,可以使用门诊复查、电话咨询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