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观赏灌木的繁殖与培育技术

第一节 观赏灌木的播种繁殖与培育

播种繁殖在实际生产上采用最多,许多乔、灌木都是用种子繁殖培育的。观赏灌木的种子体积小,采收、贮藏、运输都很方便,利用种子紧殖一次可获得大量的苗木,因此种子繁殖在园林苗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用种子繁殖的苗木称为实生苗或播种苗。实生苗生长旺盛,有强大的根系,主根发达,深深地扎在土壤中,有利于生长。实生苗对各种不良生长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如抗风、抗旱、抗寒力等一般都高于营养繁殖苗。实生苗年龄小,遗传、保守性弱,可塑性强,有利于引种驯化和定向培育新品种。实生苗发育阶段年轻,开花结实较晚,寿命也比营养繁殖苗长。

一、播种前的种子和土壤处理

(一)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是为了提高场圃发芽率,促使苗木出土早而整齐、健壮,同时缩短育苗期,进而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1.种子精选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把种子中的夹杂物去除,再把种粒按大小进行分级,以便分别播种,使幼苗出土整齐一致,便于管理。常用的精选方法有水选、风选和筛选。

2.种子消毒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因为种子表面有各种各样的病菌存在,圃地土壤中也有各种病菌存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不仅可以杀死种子本身所带来的各种病害,而且可使种子在土壤中遭病虫危害时,起到消毒和防护的双重作用。常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浸种 在播种前1~2天将一份福尔马林(浓度40%)加266份水稀释成0.15%的溶液,把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5~20min,取出后密闭2h,再将种子摊开,阴干后即可播种。每千克溶液可消毒10kg种子。用福尔马林消毒过的种子,应马上播种,如果消毒后长期不播种会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因此用于长期沙藏的种子,不要用福尔马林进行种子消毒。

(2)硫酸铜及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可用0.3%~1%硫酸铜溶液浸种4~6h。但对催过芽的种子,胚根已突破种皮的种子,不宜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3)敌克松拌种 用敌克松粉剂拌种,药量为种子质量的0.2%~0.5%。具体做法:将敌克松药剂混合适量细土,配成药土后进行拌种。这种方法对立枯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4)温水浸种 对针叶树种,可用40~60℃温水浸种,用水量为种子体积的2倍。该法不适用于种皮薄或不耐较高水温的种子。

3.种子催芽

催芽是以人为的方法,打破种子的休眠,促使其部分种子露出胚根或裂嘴的处理方法。种子通过催芽可以解除休眠,使得幼苗出土整齐,适时出苗,从而提高场圃发芽率。同时还可增强苗木的抗性,因此种子通过催芽可以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常用的种子催芽方法有以下几种。

(1)层积催芽 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法称为层积催芽。层积催芽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如山楂、海棠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种子在层积催芽的过程中恢复了细胞间的原生质联系,增加了原生质的膨胀性与渗透性,提高了水解酶的活性,将复杂的化合物转化为简单的可溶性化合物,促进新陈代谢,使种皮软化产生萌芽能力。另外,一些后熟的种子(形态休眠的种子)如银杏等树种,在层积的过程中胚明显长大,经过一段时间,胚长到应有的长度,完成了后熟过程,种子即可萌发。

处理的种子较多时可在室外挖坑(图2-1)。一般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坑的宽度以1m为好,不要太宽。长度随种子的多少而定,深度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上、冻层以下,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坑底铺一些鹅卵石,其上铺10cm厚的细沙,干种子要浸种、消毒,然后将种子与沙子按1∶3的比例混合放入坑内,或者按一层种子、一层沙子放入坑内(注意沙子的湿度要合适),沙与种子的混合物放至距坑沿10~20cm时为止。然后盖上沙子,最后用土培成屋脊形,坑的两侧各挖一条排水沟。在坑中央直通到种子底层放一秸秆或木制通气孔,以流通空气。如果种子多,种坑很长,可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通气孔,以便检查种子坑的温度(图2-2)。

图2-1 种子坑藏

图2-2 种子层积处理过程

(2)水浸催芽 水浸的目的是促使种皮变软,种子吸水膨胀,有利于种子发芽。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观赏树木的种子。

一般为使种子吸水快,多采用热水浸种,但水温不要太高,以免烫伤种子。树种不同浸种水温差异很大,如杨、柳、泡桐、榆等小粒种子,由于种皮薄,需要用20~30℃的水浸种或用冷水浸种;对种皮坚硬的合欢等则要用70℃热水浸种;对含有硬粒的山楂种子应采取逐次增温浸种的方法,首先用70℃热水浸种,自然冷却一昼夜后,把已经膨胀的种子选出,进行催芽,然后再用80℃热水浸剩下的硬粒种子,同法再进行1~2次。这样逐次增温浸种,分批催芽,既节省了种子,又可使出苗整齐。

水温对种子的影响与种子和水的比例、种子受热均匀与否、浸种的时间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浸种时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一般以1∶3为宜,要注意边倒水边搅拌,水温要在3~5min内降下来。如果高于浸种温度应兑凉水,然后使其自然冷却。浸种时间一般为1~2昼夜。种皮薄的小粒种子缩短为几个小时,种皮厚、坚硬的种子可延长浸种时间。经过水浸的种子,捞出放在温暖的地方催芽,每天要淘洗种子2~3次,直到种子发芽为止。也可以用沙藏层积催芽,将水浸的种子捞出,混以3倍湿沙,放在温暖的地方,为了保证湿度要在上面加盖草袋子或塑料布。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催芽过程中都要注意温度,应保持在20~25℃,且保证种子有足够的水分、较好的通气条件,并经常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当种子有30%裂开时即可播种。

(3)药剂浸种催芽 有些灌木的种子外表有蜡质,有的种皮致密、坚硬,有的酸性或碱性大,为了消除这些妨碍种子发芽的不利因素,必须采用化学或机械的方法,以促使种子吸水萌动。如用草木灰或小苏打水溶液浸洗山楂等种子,对发芽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浓硫酸可以腐蚀皂角、栾树或青桐的种子,但药剂处理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沙藏。

另外,还可用微量元素如硼、锰、铜等药剂进行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苗木的质量。植物激素如GA(赤霉素)、IBA(吲哚丁酸)、NAA(萘乙酸)、2,4-D、KT、6-BA、苯基脲、KNO3等用于浸种也可以解除种子休眠。赤霉素、激动素、6-BA一般使用浓度为0.001%~0.1%。而苯基脲、KNO3为0.1%~1%或更高。处理时不仅要考虑浓度,而且要考虑溶液的数量,种皮的状况和温度条件等对处理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4)机械损伤催芽 用刀、锉或沙子磨损种皮、种壳,增加种子的吸水、透气能力,促使种子萌动,但应注意不应使种子受伤。机械处理后还需水浸或沙藏才能达到催芽的目的。

(二)播种前的土壤处理

播种前土壤处理的目的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地下害虫。现将常用的消毒方法介绍如下。

1.高温处理土壤

国内主要采取烧土法。具体做法是:在柴草方便的地方,可在圃地放柴草焚烧,对土壤耕作层加温,进行灭菌。这种方法能起到灭菌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另外,面积比较小的苗圃,也可以把土壤放在铁板上,在铁板底下加热,可起到消毒作用。

2.药剂处理

  (1)福尔马林(甲醛) 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mL,加水6~12L,在播种前10~20天,洒在播种地上,用塑料布或草袋子覆盖。在播种前1周打开塑料布或草袋子,等药味全部散失后播种。

(2)五氯硝基苯与敌克松或代森锌的混合剂 其中五氯硝基苯占75%,敌克松或代森锌占25%,每平方米施用量4~6g。也可用1∶10的药土,在播种前撒入播种沟内,然后再播种。

(3)硫酸亚铁 一般使用2%~3%的硫酸亚铁溶液,用喷壶浇灌苗床,每平方米用溶液9L后即可播种。

(4)高锰酸钾 使用1%高锰酸钾对土壤进行消毒后播种。如有地下害虫,在耕地前可用敌百虫等药剂进行消毒。也可制成毒饵杀死地下害虫。

二、播种季节

园林植物播种时间的确定则要根据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特性、花卉对环境的不同要求、计划供花时间、当地环境条件以及栽培设施而定。在自然条件下的播种时间,主要按下列原则处理。

  (一)春季播种

大多数木本植物多在春季播种,一般北方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中原一带则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华南多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春播在土壤解冻后进行,在不受晚霜危害的前提下,尽量早播,可延长苗木的生长期,增加苗木的抗性。

(二)秋季播种

部分木本植物一般是在立秋以后播种,北方多在9月上、中旬,南方多在9月中、下旬和10月上旬播种。在冬季低温、湿润条件下起到层积作用,打破休眠,次年春天即可发芽。秋播可使种子在栽培地通过休眠期,完成播种前的催芽阶段,翌春幼苗出土早而整齐,延长苗木的生长期,幼苗生长健壮,成苗率高,增加抗寒能力。

(三)夏季播种

夏季气温高,土壤水分易蒸发,表土干燥,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因此可在雨后进行播种或播前进行灌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同时播后要加强管理,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表温度,有利于幼苗生长。为使苗木在冬季来临前能充分木质化,以利安全越冬,夏播应尽量提早进行。

(四)冬季播种

在我国南方,冬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冬播。如福建、两广地区的杉木、马尾松等,常在初冬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使种子发芽早、扎根深,幼苗的抗旱、抗寒、抗病等能力强,生长健壮。

(五)随采随播

含水量大、寿命短、不耐贮藏的植物种子应随采随播,如柳树、榆树、蜡梅等。

(六)周年播种

一些植物,只要温度、湿度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时进行播种。

三、播种方法

(一)撒播

将种子均匀地抛撒于整好的苗床上,上面覆盖0.5~1cm厚的细土,主要适用于种子细小的植物种类,如玉兰、海棠等(图2-3)。

图2-3 撒播

(二)条播

按一定的株行距开沟,沟深1~1.5cm,将种子均匀地撒到沟内,覆土厚度1~3cm,适合于中粒或小粒种子,如海棠、鹅掌楸、月季等(图2-4~图2-6)。

图2-4 条播

图2-5 机械条播机

图2-6 空气条播机

(三)穴播或点播

按一定的行距开沟或等距离开穴,将种子1~2粒按一定株距点到沟内或点入穴中(图2-7、图2-8),覆土厚度3~5cm,适合于大粒或超大粒种子,如榛子、核桃、板栗、桂圆、紫茉莉等。

图2-7 点播

图2-8 不同类型的手动点播器

四、苗木密度与播种量的计算

(一)苗木密度

苗木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苗木的数量,它对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苗木过密,每株苗木的营养面积小,苗木通风不好、光照不足,降低了苗木的光合作用,使光合作用的产物减少,表现在苗木上为苗木细弱,叶量少,根系不发达,侧根少,干物质重量小,顶芽不饱满,易受病虫危害,移植成活率偏低。而当苗木过稀时,不仅不能保证单位面积的苗木产量,而且苗木过稀,苗间空地过大,土地利用率低,易滋生杂草,增加土壤水分和氧分的消耗,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因此,确定合理的苗木密度非常重要,合理的密度可以克服由于苗木过密或过稀出现的缺点,保证每株苗木在生长发育健壮的基础上获得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最大限度的产苗量,从而获得苗木的优质高产。

苗木密度要依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的特性、圃地的环境条件、育苗的年限以及育苗的技术要求等确定。此外,要考虑育苗所使用的机器、机具的规格,来确定株行距。苗木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株行距,尤其是行距的大小。播种苗床一般行距为8~25cm,大田育苗一般为50~80cm。行距过小不利于通风透光,也不便于管理。

(二)播种量的计算

播种量,就是单位面积上播种的数量。播种量确定的原则,就是用最少的种子,达到最大的产苗量。播种量一定要适中,偏多会造成种子浪费,出苗过密,间苗费工,增加育苗成本;播种量太少,产量低。因此要掌握好播种量,提倡科学计算播种量。

计算播种量的依据为:①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的产苗量;②种子品质指标,如种子纯度(净度)、千粒重、发芽势;③种苗的损耗系数。播种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X——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实际所需的播种量,kg;

A——单位面积(或长度)的产苗数;

W——千粒种子的重量,g;

P——净度;

G——发芽势;

10002——常数;

C——损耗系数。

   W:千粒重,是指种子在气干状态下,1000粒纯净种子的重量。“千粒重”说明种子的大小和饱满程度,同一树种的“千粒重”越大,种粒越大,越饱满,用这样的种子育苗,苗木的抗性强,长势健壮。

净度(P):净度是纯净种重量占测定后样品各成分重量总和的百分数。净度是种子播种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确定播种量首先要知道种子的净度有多大,种子净度越高,含夹杂物越少,在种子催芽中不易发生霉烂现象。种子的净度低,含杂质多,在贮藏中不易保持发芽能力,使种子的寿命缩短。

发芽势(G):发芽势是指在发芽过程中发芽种子数达到最高峰时,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测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一般以发芽试验规定期限的最初1/3期间内的种子发芽数占供验种子数的百分比为标准。

损耗系数(C):C值因树种、圃地的环境条件及育苗的技术水平而异,同一树种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数值可能不同,各地可通过试验来确定。C值的变化范围大致如下:

①用于大粒种子(千粒重在700g以上),C=1;

②用于中、小粒种子(千粒重为3~700g),1<C<2,如油松种子;

③用于小粒种子(千粒重在3g以下),C=10~20,如杨树种子。

五、播种前的整地

播种前的整地,是指在做床做垄前,对土壤进行平整。这个工作做得越细,对播种后幼苗出土越有利,对场圃发芽率、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整地要求如下。

(一)细致平坦

播种地要求无土块、石块和杂草根,在地表10cm深度内没有较大的土块,其土块越小、土粒越细越好,以满足种子发芽后幼苗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否则种子会落入土块缝隙中因吸不到水分而影响发芽,同时也会因发芽后幼苗根系不能和土壤密切结合而枯死。另外,播种地要求平坦,主要是为灌溉均匀,降雨时也不会因土地高低不平、洼地积水而影响苗木生长(图2-9)。

图2-9 农机深松整地

(二)上暄下实

播种地整好后,应上暄下实。上暄有利于幼苗出土,减少下层土壤水分的蒸发;下实可使种子与下层的湿土密切结合,保证了种子萌发时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上暄下实给种子萌发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因此,播种前松土的深度不宜过深,土壤过于疏松时应进行适当镇压。在春季或夏季播种,土壤表面过于干燥时,应在播前浇水或在播后进行喷水。

六、播种

播种是育苗工作的重要环节,播种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种子的场圃发芽率、出苗的快慢和整齐程度,对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有直接影响。播种分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两种,目前采用最多的是人工播种。

  1.人工播种

人工播种主要技术要求是画线要直,目的是使播种行通直,便于抚育和起苗,开沟深浅要一致,沟底要平,沟的深度要根据种粒的大小来确定,粗大的种子要深些,粒极小的种子可不开沟,混沙直接播种。为保证种子与播种沟湿润,要做到边开沟,边播种,边覆土,一般覆土厚度应为种子直径的2~3倍。要做到下种均匀,覆土厚度适宜。覆土可用原床土,也可以用细沙土混些原床土,或用草炭、细沙、粪土混合组成覆土材料。覆土后,为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要进行镇压。如果土壤太湿或过于黏重,要等表土稍干后再镇压。

2.机械播种

机械播种工作效率高,下种均匀,覆土厚度一致。既节省了人力,也可做到幼苗出土整齐一致,是今后园林苗圃育苗的发展趋势(图2-10)。

图2-10 机械播种

七、播种苗的抚育管理

(一)出苗前播种地的管理

播种后为给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播种地要进行精心管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主要措施有覆盖保墒、灌溉、松土、除草等。

  1.覆盖

播种后为防止播种地表土干燥、板结,防止鸟害,对播种地要进行覆盖,特别是对于小粒种子、覆土厚度在1cm左右的树种更应该加以覆盖。覆盖的材料应就地取材,以经济实惠、不给播种地带来杂草种子和病虫害为前提。另外,覆盖物不宜太重,否则容易压坏幼苗。常用的覆盖材料有稻草、麦草、苔藓、锯末、腐殖土以及松树的枝条等。覆盖物的厚度,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覆盖物的种类而定。如用草覆盖时,一般以使地面盖上一层,似见非见土为宜。播种后应及时覆盖,在种子发芽、幼苗大部分出土后,要分期、分批地将草撤掉,同时配合适当的潜水,以保证苗床中的水分。

近年来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床面覆盖的效果较好,不仅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又能增加地面温度,促进发芽。但在使用薄膜时要注意经常检查床面温度,当苗床温度达到28℃以上时,要打开薄膜的两端,使其通风降温。也可以采用薄膜上遮苇帘来降温。等到幼苗出土,揭除薄膜后将苇帘维持一段时间,再将苇帘撤掉。这样既有利于幼苗生长,也可以起到防晚霜的作用。

2.灌溉

播种后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或因出苗时间较长,苗床仍会干燥,妨碍种子发芽,故在播种后出苗前,要适当地补充水分。不同的观赏灌木,覆土厚度不同,灌水的方法和数量也不同。一般在土壤水分不足的地区,对覆土厚度不到2cm,又不加任何覆盖物的播种地,要进行灌溉。播种中、小粒种子,最好在播种前灌足底水,播种后在不影响种子发芽的情况下,尽量不灌水,以防降低土温和使土壤板结,如需灌水,应采用喷灌,避免种子被冲走或发生淤积现象。

3.松土除草

对于秋冬播种的播种地在早春土壤刚化冻时,种子还未突破种皮时要进行松土,但不宜过深,这样可减少水分的蒸发,减弱幼苗出土时的机械障碍,使种子有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出苗。另外,当因进行灌溉而使土壤板结,妨碍幼苗出土时,也应进行松土。有些树木种子发芽迟缓,在种子发芽前滋生出许多杂草,为避免杂草与幼苗争夺水分、养分,应及时除去杂草。一般除草与松土应结合进行,松土除草宜浅,以免影响种子萌发。

(二)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从播种后幼苗出土,一直到冬季苗木生长结束为止,对苗木及土壤进行的管理,如遮阴、间苗、截根、灌溉、施肥、中耕、除草等工作。这些育苗技术措施的好坏,对苗的质量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各时期苗木生长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便使苗木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

1. 降温

观赏灌木在幼苗期组织幼嫩,不能忍受地面高温灼热,易产生日灼现象,致使苗木死亡,因此要在高温时采取降温措施。在生产中可以通过遮阴、覆草或者地面灌溉等方式,来降低地面或地上空气湿度,达到为观赏灌木降温的目的。

2.间苗

苗木密度过高,单位苗木所占有的各种空间及营养面积相对较小,苗木细弱,质量下降,容易发生病虫害。通过调整幼苗的疏密度,达到苗木生长的合理密度,使得苗木可以健康生长,就要对苗木进行间苗。间苗次数不宜太多,2~3次为宜,具体的间苗时间和强度取决于苗木的生长速度,间弱留强。

3.补苗

补苗是对缺苗断垄的补救措施。补苗时间越早越好,以减少对根系的损伤,早补不但成活率高,而且后期生长与原来苗木无显著差别。补苗工作可和间苗工作同时进行,最好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以减少日光照射,防止萎蔫。必要时要进行遮阴,以保证成活。

4.幼苗移植

对于幼苗生长快或者种子非常珍贵的观赏苗木,一般要先通过穴盘育苗或其他容器育苗的方法先获得大量的幼苗,等长到一定程度或者规格进行移植,移植应掌握适当的时期,一般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结合间苗进行幼苗移植。移植应选在阴天进行,移植后要及时灌水并进行适当遮阴。

5.中耕与除草

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间对土壤进行的浅层耕作,可以疏松表土层,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土壤空气流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利用率,促进苗木生长。中耕和除草往往结合进行,这样可以取得双重效果。在苗期中耕宜浅并要及时,每当灌溉或降雨后,土壤表土稍干后就可以进行中耕,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及避免土壤发生板结和龟裂。当苗木逐渐长大后,要根据苗木根系生长情况来确定中耕深度。

6.灌溉与排水

水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源泉,灌水与排水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生长和发育。在抚育管理中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特别是重黏土地、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低洼地、盐碱地等,灌水和排水设备配套工程尤为重要。

土壤水分在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度与土壤水分具有相关性;根系从土壤吸收矿质营养时,必须使其先溶于水;植物的蒸腾作用需要水;同时水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也很大,水分不足则苗根生长细长,水分适宜则吸收根多。因此,水分是壮苗丰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如何合理灌溉呢?

灌水要适时适量,要遵循“三看”,即看天、看地、看树苗,切忌“一刀切”的做法。

①天。所谓“看天”,就是要看当地的天气情况。

②地。所谓“看地”,就是看土壤墒情、土壤质地和地下水位高低。沙土或沙壤土保水力差,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可适当增加;黏土地、低洼地应适当控制灌水次数;盐碱地切忌小水勤灌。决定一块地是否灌水,主要看土壤墒情,适合苗木生长的土壤湿度一般为15%~20%。

③看树苗。看“树苗”,就是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苗木的不同生长时期来确定灌水量。

灌溉方法有哪些?

①侧方灌水:一般用于高床和高垄,水从侧面渗入床内或垄中。这种灌水方法不易使床面或垄面板结,灌水后土壤仍保持通透性能,有利于苗木出土和幼苗生长,灌水省工但耗水量大。

②喷灌:也称人工降雨,目前苗圃应用得较多(图2-11、图2-12)。它的主要优点是省水、便于控制水量、工作效率高、灌溉均匀、节省劳力,不仅地势平坦的地区可采用喷灌,在地形稍有不平的地方也可较均匀地进行喷灌。但要注意在播种区要水点细小,防止将幼苗砸倒、根系冲出土面或泥土溅起,污染叶面,妨碍光合作用的进行。

图2-11 喷灌

图2-12 地面喷灌

③漫灌:也称畦灌,一般用于低床或平垄(图2-13、图2-14)。水渠占地多,灌水速度慢,灌后易造成土壤板结,用水量大,浪费人力又不易控制灌水量等。

图2-13 漫灌(一)

图2-14 漫灌(二)

④滴灌:即通过管道把水滴到苗床上(图2-15、图2-16)。滴灌比喷灌的优点多,适用于苗圃作业,但因设备复杂、投资较高,在苗圃中较少使用。

图2-15 滴灌示意图

图2-16 陕西杨凌室外滴灌

排水在育苗工作中与灌水有着同等的作用,不容忽视。排水主要指排除因大雨或暴雨造成的苗区积水,在地下水位偏高、盐碱严重地区,排水工作还有降低地下水位、减轻盐碱含量或抑制盐碱上升的作用。

排水注意事项:

①苗圃必须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统。苗圃的每个作业区、每块地都应有排水沟,使沟沟相连,一直通到总排水沟,将积水全部排出园地。

②对不耐湿的品种,如臭椿、合欢、刺槐等可采用高垄或高床作业,在排水不畅的地块应增加田间排水沟。

③雨季到来之前应整修、清理排水沟,使水流畅通,雨季应由专人负责排水工作,及时疏通圃内积水,做到雨后田间不积水。

7.施肥

苗圃地施肥必须合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土壤营养元素测定来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苗圃地应施足基肥。基肥可结合整地、做床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也可加入部分化肥。施肥数量应按土壤肥瘠程度、肥料种类和不同的树种来确定。一般每亩施基肥5000kg左右。幼苗需肥多的树种要进行表层施肥,并加施速效肥料。为补充基肥之不足,可根据需要在苗木生长期适时追肥2~4次。追肥应使用速效肥料,一般苗木以氮肥为主,对生长旺盛的苗木在生长后期可适当追施钾肥。

8.病虫害防治

防治观赏灌木病虫害是苗圃多育苗、育好苗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调查研究,搞好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工作,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抑制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及时防治。并对进圃苗木加强植物检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