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4.1)
【注释】
(1)里:居住。
(2)处(chǔ):居住。
(3)知(zhì):同“智”,聪明。
【译文】
人如果能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最好的。如果挑选的地方没有仁德,怎么算得上聪明呢?
【解读】
孔子不仅是高出尘世的,也是深通世故的。“里仁为美”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其一,与仁德之人住在一起,无形之中也会受到感染,使自己变得文明起来,即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其二,仁德的人是君子,是讲道理、善宽容的,与他们相处,会减少纠纷,和谐相待。可见,这句话既是说人要选择正确的居处环境,还强调了人要有好仁好德之心。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居处环境以便学习礼义德行,曾两迁三地,煞费苦心。孟子后来能成为儒家的“亚圣”与其儿时的居处环境有很大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无论是选择邻居还是与人交往,首先注重的应该是对方的德行,仅仅以身份、地位、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怎么能算是明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