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1),不亦君子乎(2)

【出处】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

【注释】

(1)愠(yùn):怨恨,恼怒。

(2)君子:此指学问高、道德修养好的人。

【译文】

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解读】

孔子虽然说“学而优则仕”,却并不赞成知识分子以功名利禄为最高追求,而是主张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对人对事,反求诸己,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正因为有这样的理念,孔子才强调不要因为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重用就恼怒,而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并试图通过反省自身找到“不被人知”的原因,这才是德行高尚者所为。

“愠”本身就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并带有私人恩怨色彩,这是讲“仁”的儒家所不赞同的。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误会,我们首先应该端正心态,反思自我,并以宽大的胸怀与对方沟通,这样才是与人交往、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一种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