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我认识加深有十几年了,但真正有深刻印象,是在2004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当时的答辩横幅就是他手写的。那年6月1日,加深答辩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这本书的书名——《北宋书法教育研究》,指导老师是时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育济教授。加深既是育济院长的博士研究生,也是他当时的院长助理,白天主要做行政工作,周末和晚上写论文。答辩前几分钟他还在忙工作,所以入场时略显紧张。
我是那场答辩会的主席,加深当时的论文原稿已近30万字,是同时参加答辩的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论文中最厚的一本。论文选题很新颖,当时国内外从断代史角度研究书法教育的博士论文,这是第一篇。论文写得有深度,回答问题也到位。记得当时我说:“论文写得好,答辩得更好!”加深说我是鼓励他。
我每年都去山东大学参加博士论文答辩,加深也每次都主动来和我见面,每次相见,话题很快就转到北宋书法教育的问题上来。我问的问题基本都是围绕课题申报与博士论文的出版展开的,加深每年的回答也不一样,但论文却一直没有出版。
这篇博士论文的经历,对加深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先是几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果,后获山东大学青年成长基金资助,经多次修改后拟于2013年出版,出版之前,他决定再申报一次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喜获立项。加深说他自己感觉这次能成功,原因是他对修改后的申报成果很自信。立项书的附件是评审专家们提出的多条修改意见,加深说专家们的意见既中肯又到位,于是又认真修改了一年半。他说他深信一句话——好字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014年我又去山东大学主持答辩,加深向我提出了作序的请求,尽管为时尚早,我还是欣然同意了。因为我对这篇论文印象很深,事隔10年后的现在,我仍能随口说出其框架、大致内容和基本观点。今年5月,加深说书稿已被指定在中华书局出版,他拿着这本书稿,再次郑重地请我作序。
学问的渐熟和人的成长一样,现在的这部书稿与当年的博士论文相比,不仅增加了近10万字的篇幅,而且体系更完备,章节安排更合理,内容和文献也更加丰富考究了,此书不仅从内容上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在写作质量上也堪称一部佳作。
眼见这部成长了11年的书稿,我有两点体会。借用唐人王勃的话说,一个叫做“二美具”,一个叫做“四难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部书,确切地说是当时同名的博士论文,在选题上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研究内容是书法教育,这是源自加深对书法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当时学界对此领域研究的忽视;另一个是将研究时段定位在北宋,这是其导师王育济教授最为谙熟的历史时段之一。个人艺术兴趣之所在与史学名师高屋建瓴之教诲,无论从内因还是外因看,都注定了该选题“二美具”的双重优势。
该书也具备“四难并”的特点:一难在于选题之新颖,前人此方面的研究很少,故以此为题进行研究,势必带有很大程度的拓荒性质,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需要相当大的勇气。二难在于史料之散见,本课题所需之文献资料多而零散,这就意味着在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时,要更加费时费力。三难在于体系之建构,该选题至少涉及历史学、书法学和教育学三个领域,如何将这些领域有机融合,并构建一个古代书法教育研究的体系与模式,没有翔实的资料支撑和创新思维是很难做到的。四难在于文风之典雅,熊秉明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书法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文化颜值,能写好一部古代书法教育领域的专著,显然也是对一位年轻学者多方面传统文化素养的考验。
加深是一位治学严谨、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的学者,此书十几年磨一剑的经历,在打磨了本书的同时,也历练了他自身的学术品格,我想这在当今学术界是不多见的。
是为序。
2015年12月于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