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1],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2]!“宝帘闲挂小银钩”[3],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4]

【注释】

[1] “细雨”二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2] “落日”二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3] “宝帘”句:出自北宋词人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4] “雾失”二句:出自北宋词人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ft

【译文】

境界虽然有大与小的区别,但并不以此来区分优劣。像“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样描写细小景象的境界,哪里就一定比不上类似“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样壮阔的境界呢!同样,像“宝帘闲挂小银钩”又何尝比不上“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呢!

【评析】

此则在手稿中原居第四十九则。境界原较为侧重写景,此则言境界的大小之分,可添一佐证,无论是诗句、词句,均以写景为主。而且与王国维有时注意辨析诗词之异不同,此则是将诗词并置而论的,手稿中更是将诗词混合而论。王国维的词学确实与诗学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

境界之大小,与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一样,也是王国维境界分类学的内涵之一。但王国维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隐然区分出高下,此处境界大小之分则明确排除了优劣的轩轾,所以其境界分类既有平行分类,也有高下分类。所谓境界之“大”,主要是指意象宏大、格局开阔、情感放旷之境;境界之“小”则指意象精巧、视点集中、情感细腻之境。此在诗歌方面尤为明显。王国维所举杜甫“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之句,本身就是描写其在塞上军营所见,自然别有一番苍茫壮阔之气象;而所举“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之句则是水槛遣心之作,故描写微风细雨之中,鱼儿轻跃、燕子斜飞之景色,以此来表现其闲淡之心思。这种对于不同意象和整体景象的取舍,其实与杜甫本人的不同心态有关,所以形诸笔墨,就有了境界大小之分别。

与所举诗句侧重于以动态之景象而体现出境界之大小不同,王国维所举词句偏于静态之景象。因为词体“要眇宜修”的体制所限,所以其境界大小与诗歌境界之大小并不完全类似。词境之小,主要表现在由意象的精致与闲适的心态所共同构成的静态的气象,如宝帘、银钩之精致,“闲挂”之“闲”,都可以佐证这一说法;而词境之大,则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浑成和联想空间之巨大方面,所以不一定具有壮阔的意象,如楼台与津渡整体隐没在月色和雾气之中,不见壮阔,反见浑成和隐约,增人遐思。这与王国维强调“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的诗词之分别,也可以直接呼应起来。但无论是诗境之大小,还是词境之大小,都只是缘于不同的情感状态而取不同的意象而已,其间确实不宜区别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