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蔡槐庭的故事

一 祖坟中的凤凰

蔡槐庭的九世老爷爷叫蔡雪松,是攸县渌田蔡氏的始祖。蔡雪松生活在元末明初,曾长期担任县级教谕、司训(今教育局)之类的官职。蔡雪松年老卸任之后,两个儿子也很有出息,因此,蔡家虽没有万贯家财,在当地也还算富有,家里养了几个仆人。

蔡雪松有一匹长年相伴的老马,能通人性,深受蔡雪松喜爱。有一天,蔡雪松突然决定出门,马棚里那匹老马却不见了,他便问仆人马到哪里去了。仆人说:“每当老爷不用出门,那马便会自己跑到凤形山下吃草,要到太阳下山的时候才能回来。”蔡雪松听了很好奇,便跟着马的脚印来到凤形山下,那老马果然在山下吃草。蔡雪松惊喜地来到老马身边,拍拍马脖子,跨上马背,准备回家。骑上马的蔡雪松四下张望,眼前一亮:这里左有“狮”,右有“象”,龙凤相会,是一个难得的风水宝地,不由地高声赞道:“好地方!好地方!”因此决定,百年之后一定要葬在凤形山上。蔡雪松死后,两个儿子决定按照父亲的遗愿,把他葬在离家不远的凤形山上。

安葬之前,蔡家请了师徒二人两位地仙(风水先生)到凤形山选墓址。二人分头行动,山上山下、山前山后看了个遍,并做了很多处记号,准备等第二天与主人家商量,再确定墓穴地址。晚上睡觉时,师徒二人久久不能入睡,便在床上聊起当天选墓穴的心得。师父说:“我们今天看的凤形山是只活凤,那龙脉汇聚处有一具真穴,是我这辈子见到的最好的穴址。我在那里插了一根绣花针,希望我百年之后能够葬在那儿。”徒弟接着说:“我也在山上看中了一处好穴,并放了一枚铜钱做记号,等我父亲去世了,我想把他葬在那儿。”师父听说徒弟也找到了一处好墓穴,想看看徒弟的穴址选在哪里,也想看看徒弟看风水的水平,便说:“那我们明天陪主人上山后,把各自的雨伞放在自己选中的穴址上,伞顶对准墓穴的朝向,看看我们师徒选的穴址有什么不同。”徒弟听了,满口答应。

谁知“窗外有耳,墙有漏风”,地仙师徒的话被躲在床下的一个丫鬟听见了。原来,这丫鬟给客人送茶时,不慎打碎了一只很名贵的茶杯,因担心主人打骂自己,便躲入客房的床底下。听了地仙师徒的对话,丫鬟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将功赎罪的机会,于是,等地仙师徒熟睡了,她便蹑手蹑脚地爬了出来,把地仙师徒说的话全告诉了主人。蔡雪松的儿子听了丫鬟的话,又惊又喜,当即夸了丫鬟两句,并叫她不要把此事传扬出去。

第二天一早,主人带了几个仆人跟随地仙师徒上了凤形山,听师徒二人评论各处穴址的优劣。看了几处,主人似乎都不满意,因为,地仙师徒的雨伞一直没有放下来。走了半天,地仙师父似乎有点累了,便对主人和徒弟说:“我们到前面那棵松树边休息一下吧。”来到松树边,师傅把雨伞扔到旁边的草丛上;徒弟迟疑了一下,把自己的雨伞轻轻地放在师父的雨伞旁,伞顶靠伞顶,伞柄靠伞柄。师徒二人互相看了一眼,便若无其事地陪主人说起话来。

蔡雪松的儿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也不说破。等地仙师父询问主人到底满意哪一处穴址时,蔡雪松的儿子便来到地仙师徒的雨伞旁,说道:“刚才的那些穴址我都不满意,我们就选这个地方做我父亲的墓址吧,朝向就以伞顶的方向为准。”地仙师徒一听,顿时脸色煞白,惊骇地说不出话来。一方面,原打算留给自己的真穴再也保不住了,只能送给蔡家;另一方面,风水行业忌讳把墓址看得太真,即使墓址选准了,朝向也不能太准,否则,风水先生就要暴死。主人并未在乎地仙师徒的神色,带着仆人继续寻找地仙师徒的绣花针和铜钱,后来发现绣花针和铜钱就在雨伞下面,而且,绣花针就插在铜钱的方孔中。

真穴既已被发现,地仙师徒也无可奈何,只好按照通常的规矩安排开掘墓井、棺椁下葬等工作。开井时,地仙说:“墓井要深挖,挖到见青石板为止,但不要撬开石板。”开井的人心想:深山之下怎会有青石板呢?他们挖呀挖呀,挖了两三丈深,果然在井底下见到了一块青石板。开井的人十分惊讶,也十分好奇,便背着主人和地仙把青石板撬开,想看看石板底下到底有什么。谁知石板刚一撬开,就有两只凤凰从石板下腾空而起:一只已飞出墓井,向东飞去;一只还没飞出墓井,便被开井人手忙脚乱地抓住了,还折断了一条腿,被重新盖在石板下。据说向东飞走的那只凤凰就是蔡槐庭的双胞胎弟弟—江西的邹元彪,那只折断了一只腿而被重新压在石板下的凤凰就是蔡槐庭。

主人又问下葬的具体时辰,地仙说:“下葬的时辰要满足三个条件,即鱼上树、马骑人、戴铁帽,这三个条件齐全了就可以下葬了。”刚听到这三个条件,人们都认为这是地仙有意刁难主人家,这三个条件是无法同时满足的。谁知下葬那天,看热闹的人很多,等蔡雪松的棺材抬上山后,看热闹的人也跟着上山来看蔡家的风水宝地。很凑巧,一个赶集回来的人手里提着一条大鲤鱼,为方便看热闹,他顺手把鱼挂在一棵大树上;一个木匠路过这里,见山上热闹非凡,便扛着一只做木工活用的木马也爬上山来;一个补锅匠则顶着一只补好的锅挤过来看热闹。三个条件齐备,蔡雪松也顺利下葬了。

下葬完毕,地仙师父催促主人家赶快备马送师徒二人回家,以免他们暴死户外。仆人匆忙中牵出两匹快马,却忘了带马鞍,地仙师父见了很不高兴,顺口说道:“有马无鞍,九代出朝官。”而按那个墓穴的龙脉风水,应该是代代出朝官的。后来,蔡雪松的后人果然在第九代中出了太仆寺卿蔡槐庭,而在第九代之后,虽然有很多人考中过举人、进士,也出了多位高级地方官,却没有一个在朝廷任过职的。

本故事参见《渌田蔡氏九修族谱·副卷》(以下各篇的按语中均简称《副卷》)中的《凤形山的传说》和《有马无鞍九代出朝官》,蔡功德的《蔡槐庭传奇》(以下均简称《传奇》)第一回载述此故事的相关情节。本文以蔡基容所讲版本为主,参照《副卷》《传奇》等文本整理而成上编的每个故事之后,均以按语的形式交代该故事的材料来源和整理中的相关问题。在说明该故事的整理方式时,若该故事以相关文本为基础,仅进行了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小幅度修改,便称“整理而成”;若进行了人物活动、情节结构等方面的大幅度的调整、补充,则称“改编而成”。

本故事流传甚广,是蔡槐庭故事中的经典。故事的基本情节应该在蔡槐庭之前就出现了,《渌田蔡氏九修族谱》卷一中的《坟墓·凤形钳记》(详见本书下编第三章《凤形钳记》)已述及“鱼上树”等三个入葬条件,文末还交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户长蔡相与蔡思周等置田建书斋,万历十九年(1591)冬,户长蔡思周命儿子蔡承可等“用公银以灰砂修筑”坟墓。这些内容说明,该故事的基本情节在明朝中期就已经流传开来。

可能是受《渌田蔡氏九修族谱》中“用公银以灰砂修筑”一语的启发,蔡雪松之墓又演化出另一个传说,该传说亦收录于《副卷》之中,现照录于下:

雪松安葬以后,江西有个庙宇,鸡不啼,狗不吠,和尚也说不出话来。人们不知其解,庙宇的住持请来了术士,想问个究竟。术士先生四处观望,然后盘膝而坐,紧闭双眼,掐指默算,说:“近日,西方一山岭挖穴坟葬,气脉往那里去了。”住持立即派人往西访查。使者翻过一山又一山,越过一岭又一岭,明察暗访,发现雪松是年是月是日安葬在凤形山,便速速回到庙宇报告住持。住持又请教术士该如何是好。术士指教:“如此如此,将气脉逼回。”住持又派出一徒弟打扮成术士模样来到凤形山游说。“术士”对蔡家人说:“听说蔡氏始祖雪松葬了好地,你们蔡家有福啊!可贺!可贺!但是,你们要想办法,永保坟墓的气脉不外流,让祖宗之福光照千秋,福禄万代啊!”“怎样才能防止气脉不外流呢?”蔡家人请教“术士”。“办法倒有一个,不知你们信不信。”“术士”慢吞吞地说。“快说,快说,我们一定照办。”蔡家人急促地说。“术士”接着说:“好,你们信得过我,我就讲吧。要用三船石灰,三船桐油和三船瓷碗筑坟。先把桐油和石灰调匀,然后用瓷碗勺桐油石灰,一碗一碗地将坟地筑成三丈三尺宽,三尺三寸厚的坟墓地。这样坟墓坚不可摧,龙脉永存。”蔡家信以为真,照此办理,坟墓固若金汤。谁知坟墓筑成后,气脉逼回东去,江西那庙宇鸡也啼了,狗也吠了,和尚也讲话了。


此段话位于《副卷·凤形山的传说》的末尾。按照讲故事的逻辑,“和尚也讲话了”之后应该还有下文,即蔡氏家族此后的变化。但《渌田蔡氏九修族谱》到此结束了,似乎有所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