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

【原文】

东隅,日出之地;桑榆,日入之地。日拂扶桑,谓之及时。日经细柳,谓之过时。

【注释】

①东隅:太阳升起的地方。

②桑榆: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拂:轻轻擦过。

【译文】

东隅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桑榆是太阳落下的地方。太阳经过扶桑,叫作“及时”;而太阳经过细柳,叫作“过时”。

龙狵

【原文】

《天文志》:日月会于龙狵

《广雅》:日初出为旭,日昕曰晞,日温曰煦。日在午曰亭午,在未曰昳,日晚曰旰,日将落曰晡。

【注释】

①《天文志》:是专门记载朝代之天文异象之书。《汉书》始有《天文志》一专有名词。《汉书》中的《天文志》是马续所辑,历代皆沿用。

②狵(dòu):二十八宿尾星名。

③《广雅》: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是仿照《尔雅》体裁编纂的一部训诂学汇编。

④昳(dié):(太阳)偏西。

【译文】

《天文志》记载:太阳和月亮在龙狵相会。

《广雅》记载:日出之时称为“旭”,天刚亮称为“晞”,阳光温暖称为“煦”。太阳在中午时称为“亭午”,太阳偏西称为“昳”,太阳在傍晚称为“旰”。太阳即将下落称为“晡”。

向日取火

【原文】

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向日则火生,以艾承之则得火。

【注释】

①阳燧(suì):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形状的利用太阳取火的器具。

【译文】

阳燧是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对着太阳就能生火,用艾绒去点就能得到火。

夸父追日

【原文】

《列子》: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旸谷之际,渴欲得饮。赴河饮不足,将北走大泽中,道渴而死。

【译文】

《列子》记载了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不自量力,以一己之力追赶太阳的影子,追到旸谷的北边,口渴想喝水。到黄河去河水,不够喝,又向北去大泽,在去的路上渴死了。

白虹贯日

【原文】

荆轲入秦刺秦皇,燕太子丹送之易水上,精诚格天,白虹贯日。

【译文】

荆轲准备到秦国刺杀秦王,燕国太子丹为其送行,送别至易水之上。他的真诚之心通达上天,天上出现了一道白虹横贯太阳的奇异景象。

白驹过隙

【原文】

《魏豹传》:人生易老,如白驹过隙

【注释】

①白驹:白色骏马。

②隙:缝隙。

【译文】

《汉书·魏豹传》记载:人的一生很短暂,时间流逝得飞快,就像白色的骏马从缝隙前疾驰而过。

黄绵袄

【原文】

冬月之日,有黄绵袄之称。

【译文】

冬天的太阳,有“黄绵袄”之称。

月桂

【原文】

《酉阳杂俎》:月桂高五百丈,有一人常伐之,树创随合。其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桂。桂下有玉兔杵药。

【注释】

①《酉阳杂俎》:唐代小说,作者是段成式。书中内容一部分属志怪传奇类,另一部分则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

②月桂:月中的桂树。

【译文】

《酉阳杂俎》记载:月上有棵桂树高五百余丈,有个人在月亮上一直砍树,但树上的创口能立刻愈合。这个人名叫吴刚,是西河人,醉心于仙道,因为学习仙术时犯了过错,被罚在这里砍桂树。桂树下还有一只玉兔在捣药。

日出而作

【原文】

尧时有老人,含哺鼓腹,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译文】

尧帝的时候,有一位老人口含食物,手拍肚子,一边击壤一边唱歌,唱的是:“太阳出来我就去劳作,太阳落山我就回家休息;想喝水就自己挖井,想吃饭就自己种地。皇帝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日亡乃亡

【原文】

桀尝自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

【译文】

夏朝的桀是一位暴君,他曾经自大地说:“我拥有天下,就像天空中拥有太阳;太阳消失了,我才会灭亡!”

如冬夏之日

【原文】

夏日烈,冬日温。赵盾为人,严而可畏,故比如夏日;赵衰为人,和而可爱,故比如冬日。

【注释】

①赵盾:(前655—前601),即赵宣子,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

②赵衰:(?—前622),即赵成子。嬴姓,赵氏,字子余,一曰子馀,谥号曰“成季”。亦称孟子馀。赵国君主的祖先,是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士之一。

【译文】

夏天的太阳猛烈,冬天的太阳温和。春秋时期的赵盾与其父赵衰的为人就如此。晋国大臣赵盾生性严厉,让人畏惧不敢轻易靠近,所以将他比作夏天的太阳;而其父亲待人温和,他人都愿意与之亲近,所以将他比作冬天的太阳。

蜀犬吠日

【原文】

文: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群犬吠之。

【注释】

①柳:指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②庸、蜀:泛指四川。庸、蜀皆为古国名。庸在川东夔州一带,蜀在成都一带。

③吠:狗叫。

【译文】

柳宗元曾在文章中说:在庸、蜀的南边,总是阴雨连绵很少见到太阳。所以太阳一出来,那里的狗都会对着太阳狂叫。

日食在晦

【原文】

汉建武七年三月晦,日食,诏上书不得言圣。郑兴上疏曰:“顷年日食,每多在晦;先时而合,皆月行疾也;日,君象;月,臣象。君亢急,则臣促迫,故月行疾。”时帝躬勤政事,颇伤严急,故兴奏及之。

【注释】

①晦:是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②疾:快。

【译文】

汉代光武帝建武七年三月末,天上出现了日食现象,皇帝便下诏令命群臣在向皇帝上书时,全都要避免提及“圣”字。当时光武帝很勤奋地处理政事,但有些过于严厉与急躁,于是郑兴便借此劝谏皇帝说:“近年来日食常常发生在月末。日食提前发生是因为月亮走得太快了。太阳是君主的象征,月亮是臣子的象征。君主若太过于严厉急躁,那么臣子处理事务也会过于严苛,因此就会导致月亮走得太快。”

太阴

【原文】

《史记》:太阴之精上为月。《淮南子》: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中有玉兔。

【注释】

①《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杂家作品。

【译文】

《史记》记载:月亮是由天地间阴气的精华上升凝聚而成。《淮南子》记载:月亮的驾驭者叫望舒,也叫纤阿,月亮中有玉兔。

瑶光贯月

【原文】

《通鉴》: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女枢,感瑶光贯月之祥,生颛顼高阳氏于若水。

【注释】

①昌意:上古时代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是黄帝和嫘祖的儿子。

【译文】

《通鉴》记载:黄帝之子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女枢为妻,女枢看到有瑶光贯月的祥瑞,便在若水生下了颛顼高阳氏。

论月

【原文】

徐稚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耶?”稚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译文】

九岁的徐稚,有次在月亮下玩耍时,有人问他:“如果月亮中没有其他任何东西的话,会不会更加明亮呢?”徐稚回答说:“不会的。就像人眼睛中瞳仁,如果没有了肯定不会亮了。”

如月之初

【原文】

后汉黄琬,祖父琼,为太尉,以日食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馀,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注释】

①黄琬:(141—192),字子琰。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安陆北)人。东汉中后期名臣,太尉黄琼之孙。

②馀:剩余的。

【译文】

东汉黄琬的祖父黄琼官至太尉。有一次,他向太后禀报日食的情况。太后问他日食有多少,黄琼不知道怎么回答。七岁的黄琬就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部分就像每月初一的月亮。”黄琼很惊异,随后便用这个说法来报告太后了。

吴牛喘月

【原文】

《风俗通》:吴牛苦于日,故见月而喘。

【注释】

①《风俗通》:即《风俗通义》,汉唐人多引作《风俗通》,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汉代民俗著作。

【译文】

《风俗通》记载:吴地的牛被太阳晒怕了,所以见到晚上的月亮就使劲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