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语义的构成

一、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

语义(meaning)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语义学(semantics)是研究语言的意义的科学。传统的语义学主要研究词义,也主要限于研究词语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其实,除了词语以外,其他的语言单位如语素、词组、句子、句组、段落以至篇章都有意义。

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一般是就词语而言的。理性意义是词语指称概念的意义,因此又称“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附加意义是词语附加在理性意义之上的各种色彩,因此又称“附加色彩”,或称“非理性意义”。

1930年,英国哲学家奥格登(C. K. Ogden)和里查兹(I. A. Richards)提出了著名的“语义三角”(semantic triangle)理论,即以符号、符号所表示的概念以及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为三个顶点构成的语义三角形(见图3-1)。C. K. Ogden, I. A. Richar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 London:1930.9.在此基础上,苏联语言学家Л.Новиков又提出了包括符号、意义、概念、事物四要素在内的语义梯形(见图3-2)。转引自郝斌.词义结构的神经心理学基础.外语学刊,2004(5).

图3-1 语义三角形

图3-2 语义梯形

无论是语义三角形还是语义梯形,探讨的都是词语符号的概念意义。

词语在指称概念(或事物)的同时,还附加有各种色彩,主要有:时代色彩,如“故”和“所以”;地域色彩,如有些地方把“月亮”叫“月阴”、“月姥姥”等;风格色彩,如“盐”偏于口语色彩,“食盐”偏于书面色彩,“氯化钠”带有浓厚的术语色彩;形象色彩,“水泥”和“洋灰”尽管指称同一事物,但让人联想到的形象不同;感情色彩,“夸奖”带褒义色彩,“吹捧”带贬义色彩;文化色彩,同样是狗,汉语的“狗”附带不好的评价意义,指人时是骂人的话;英语的dog附带“忠诚”的评价意义,指人时并不带有辱骂的意思。

二、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上面所谈的词语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都是词汇意义(lexical meaning)。词语在组合时还会产生各种关系意义,即所谓的语法意义(grammatical meaning)。例如,在英语句子“He comes here.”中,comes有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意义,这是在组合当中产生的,单独的come是没有的,这就是语法意义。再如在汉语中,“纪律严明”是主谓关系,“严明纪律”是述宾关系,“严明的纪律”是偏正关系,单独的“纪律”和“严明”也是没有的,也是语法意义。

三、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以上意义都是语言系统中固有的、为某个言语社团共同理解的意义,可以统称为语言意义(linguistic meaning)。语言意义具有概括性、相对稳定性。它是语义的基础部分和核心部分。比如“他昨天买了许多苹果”,“他”指第三人称单数,不指具体人;“昨天”指说话的前一天,不指具体哪一天;“买”是一种购买行为,“了”表示动作完成;“许多”表示数量,不知到底多少;“苹果”是一种水果类别。整句话表达的意义是,交际的第三方(男性)在说话的前一天买了(不是偷、摘等)为数不少的苹果,这是语言意义。

言语意义(speech meaning)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产生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它跟语境紧密相关,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如上面提到的例子“他昨天买了许多苹果”,说话人为什么要说这句话?陈述事实?表示羡慕?想去吃?暗示对方聚餐时不用再买苹果?……只有结合交际环境才能得知,这是言语意义,或说语用意义。言语意义以语言意义为基础,并受交际环境制约,所以能够被参与交际的人所理解。言语意义有固化为语言意义的可能,许多词语意义的衍生就是通过这种途经。比如“泰山”,开始仅指某个人的岳父,言其有靠山,属言语意义;后来成为岳父的别称,固化为词义,转化为语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