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养生的道与术:胡安源解密太极养生的奥秘
- 胡安源编著
- 12614字
- 2024-11-02 03:23:59
第一节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明经识穴,打通健康主航道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路线,它分布于身体各处,内到脏腑器官,外达皮肤表面而营养全身。如果说我们的身体是座摩天大楼,那么经络就是隐藏在大厦墙中的电线网络。一旦电路出现故障,大厦就会陷入黑暗之中。《黄帝内经》认为: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发挥着“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
人体有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任脉、躯干后的督脉,共14条经脉,来引导气血流通,而穴位就是经脉上生命能量的出入口。十二经脉左右相对环绕全身,在这些经络上面有361个经穴,起着枢纽的作用。同时,经络和五脏六腑、五官相对应、相联系,人的脏腑器官和五官有病,整条经络就会出现异常。
经络不仅是为人体正常运转输送能量的通道,同时也是帮助人体抗御病邪、保护健康的防火墙。所以,我国古人发明了经络养生法,即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式,刺激经络、穴位,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延伸阅读
被现代科学验证的经络
长期以来,有人以“看不见,摸不着”的理由否定经络的存在。因为对人体解剖后,即使用高倍率的显微镜从表皮到深部组织进行广泛搜索,都没有见到有异于周围组织的“经络管状结构”。
然而,我国著名的经络学家祝总骧教授和他的团队,利用3种科学方法,证明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引起世界轰动。
首先,他们利用电激发下的机械探测法发现,人体有一些高度敏感点,刺激它们的时候,人体会有酸麻胀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有时候还会上下窜动。在将这些敏感点连接后,会得到一条敏感线。这条线和古代经络图上经络的分布惊人的相似。
其次,他们又利用皮肤电阻抗测试法发现,当探测电极触及人体经脉时,电阻会突然下降,出现一个低电阻点。将这些点连成线,这条线也正好和古代经络线一致,并且和电激发下的机械探测方法测出的敏感线重合。
最后,他们用橡皮锤和医用听诊器作为测试工具,用橡皮锤在人体上沿古代经脉线进行力量均匀的垂直叩击。每当小锤叩击到经脉线上时,就会听到一个音量加大、声调高亢洪亮,如叩在空洞地方的那种“空空”的声音。他们把它叫做高振动点,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线,这条线又恰好和前面测出的两条线相重合。
祝总骧教授和他的团队用这3种方法证实了《黄帝内经》中论述的14条经脉的存在。英国剑桥大学前名誉校长李约瑟博士见到祝总骧教授时兴奋地说:“我曾预言,经络之谜终将由中国人自己解开,有幸言中,实为我余生之幸。”
一、手太阴肺经:管理人体的宰相
手太阴肺经(简称肺经),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咽喉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示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肺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肺经是体现和调节肺脏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就是宰相,可见肺脏地位的重要和尊贵。肺叶娇嫩,容易受风邪侵袭,怕寒热,故肺又有“娇肺”之称。
“肺为气之主,主一身之气”。肺脏的主要功能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污浊之气,使气血散布全身,以营养机体。肺功能异常,会使人患一系列关于“气”的疾病,如咳嗽、气喘、胸闷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系统疾病。而刺激肺经来调节肺脏,是缓解这些病痛最快速的方法。“诸气者,皆属于肺。”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功能来实现。
一些皮肤问题也与肺经密切相关。“肺主皮毛”,肺经经气过剩,会导致皮肤血液循环过强,皮肤就容易出现发红、过敏等现象;肺经经气虚衰,会导致皮肤血液循环不足,皮肤容易暗淡无光。美容当从调和肺经开始。肺气足皮肤光滑,毛孔细;肺气足精力旺盛人不虚胖,不易感冒,不忧愁。
中医将脏腑和情志相联系,五脏对应五志,肺对应的是悲,“悲则气消”,即过度悲伤会使肺经异常,肺气消散。由此可见,肺经虽然不决生死,但调理好了,人便可心情舒畅,容光焕发。
小贴士
调理肺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锁骨上窝,以及上臂、前臂内侧上缘,沿肺经的循环线出现的麻木、疼痛、发冷、酸胀等异常感觉。
器官病症:咳嗽、感冒、鼻塞、流鼻涕、胸闷、气喘、气短、咯血、多痰。
情绪问题:自卑、忧伤、烦恼等负面情绪。
其他疾病:一些过敏性皮肤病、色斑、皮肤暗黄等。
二、手阳明大肠经:人体的“清道夫”
手阳明大肠经(简称大肠经),起于示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大肠经是体现和调节大肠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中云:“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传道”即传导体内垃圾。大肠位于腹中,上接小肠,接收小肠传来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水液后,将其化为粪便排出。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因此,大肠运转失常所表现出的症状通常与排便有关,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就会导致肠鸣、腹痛、腹泻等症状;大肠火气旺盛,体内水分干涸,就会导致便秘等病症,而便秘会使人体内部垃圾堆积,丧失自我清洁功能。毒素无法从大肠顺利排出,就会另寻通道,这时大肠经便是最好的选择。比如说,面部是大肠经的循行处,当毒素停留此处时,人便会出现青春痘、雀斑,甚至牙痛和皮肤病。
大肠吸收水液,参与调解体内水液代谢和内分泌,故中医又有“大肠主津”之说。此处的“津”是指汗、涎、泪、尿、体液等。因此,经常调理大肠经可缓解人体因缺水而出现皮肤干燥、易生皱纹、黯淡无光等症状。
调理好大肠经,不但可促进体内垃圾及时排出,还可以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保证皮肤的光泽润滑。
小贴士
调理大肠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示指、手背、上肢、肩背等经络循环处疼痛、酸胀或麻木,脖子粗,眼睛发黄,眼睛发涩,口发干,鼻流涕,鼻出血,牙龈肿痛,牙痛,咽喉肿痛,发热。
器官病症:腹痛,腹泻,腹胀,肠鸣,便秘,便血,脱肛,痢疾,呕吐。
其他疾病:支气管炎,感冒,咳嗽,三叉神经痛,闭经,痤疮。
三、足阳明胃经:人的水谷之海
足阳明胃经(简称胃经),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沿发际,到额前。
胃经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咽喉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2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胃经是体现和调节胃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云:“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所谓“仓廪之官”,就是粮仓的管理者,说明胃是负责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脏器。人进食的水谷先到达胃,胃将它们分解成精微之物,吸收精微中的营养,将其转化成气血、津液,再分配给各个组织器官和脏腑,即“五味出焉”。
胃是人体能量的总调配师,五脏六腑的营养都来源于胃。胃脏正常运转,人正常的生命活动才得以维持,因此人们称其为“后天之本”。
调理胃经不但能直接切断各种胃病的发展通道,还能使人的气血充盈,精力无穷。如果胃经出现淤堵,则会直接影响胃功能。如果胃失和降,导致饮食滞留于胃,人就会出现胃脘胀痛、无食欲等症状;如果胃气上逆,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而胃功能受损,还会使其他脏器因失营养而出现功能障碍,进而导致人体很容易引发相关疾病。
此外,胃经是胃脏气血传达的主要通道,通达颜面,面部的供血主要由胃经控制。因此,面部皮肤的干枯、松弛等与胃经气血亏虚、供血不足密切相关。
小贴士
调理胃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面神经炎,鼻出血,口眼斜,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颈部肿痛,牙痛,发热,乳腺炎,胸、腹、股、膝、胫至中趾等胃经循环线肿痛、麻木、发冷等。
器官病症:胃胀痛,多食易饥,消化不良,泛酸,肠鸣。
情绪问题:狂躁,易受惊,强迫症,忧郁症。
四、足太阴脾经:全身运化之枢机
足太阴脾经(简称脾经),属于脾,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管两旁,连舌本,散舌下。其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脾经是体现和调节脾脏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云:“脾与胃以膜相连”,两者关系密切,均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又堪称胃的辅助者,脾主转输运化,主升举清阳,胃腐熟后的饮食只有经过脾的去粗取精,上输于肺才能输遍全身,营养机体。脾功能正常,人的仓廪才能充盛,人体后天水谷精微才能化源不绝。
足太阴脾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黄帝内经》还强调脾的作用,因为它还“主一身肌肉”。倘若脾出现病变,人体就可能发生一系列与肌肉相关的病症,如懈怠、疲惫、乏力,甚至重症肌无力、肌肉萎缩等。
此外,“脾主统血”,脾脏除了运化气血外,还控制血不外溢出脉管,与主血运行的心脏一起负责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在心脾两脏的作用下,血液才能在脉道里正常运行,一旦脾脏功能失常,人体就容易发生血性病变。
可见脾脏功能不能小觑,人体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的众多病症与其密切相关。脾胃二经相表里,后天体质不足者,经常调理脾经,增强脾胃功能,可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小贴士
调理脾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大脚趾内侧、脚外侧、小腿、膝盖、大腿内侧、腹股沟等脾经的循环线上出现的冷、麻、痛、胀等不适症状。
器官病症:浑身乏力,胃痛,腹胀,呕吐,打嗝,便溏,小便量少,黄疸,结石,免疫力低下,肥胖症。
五、手少阴心经:决生死的君王
手少阴心经(简称心经)。该经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管连于目;其直行主干又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胸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脉过处发冷,疼痛,手掌热痛等。
手少阴心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心经是体现和调节心脏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申明出焉。”一语点明了心在五脏六腑中的统摄地位。“心主血脉”,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周流,血液负责把运载的营养物质输送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给身体各个组织器官补充营养,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心经就是通过调控心脏功能来管理肌肉和身体的。一旦心经动力不足,气血不畅,心脏就会功能退化,人体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各组织器官也会因缺乏养分而功能减退,甚至衰竭。
心经除了可以控制心脏,还可以控制心态,即“神明”。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即人的魂魄、意志、喜怒忧患、惊恐等都是由心来主宰,心脏自身的节奏韵律可以控制人的心理变化。《黄帝内经》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可见一个人心经异常,导致心脏失常,其精神也会处于不良状态,如烦躁、抑郁、健忘、痴呆,甚至癫痫。
心经多血少气,十二经之气皆感而应心,十二经之血皆贡而养心,故心经实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而对于人体而言,它不仅可决身体之生死,还能决精神之生死,不愧为经络中的“君王”。
小贴士
调理心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心胸烦闷,心口疼痛,咽干,口渴,眼睛发黄,肋骨疼痛,手臂内侧小指的延长线疼痛或麻木,手心发热等。
器官病症: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
情绪问题:过喜,过悲,惊恐,易怒,心神不宁,抑郁等。
其他疾病: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六、手太阳小肠经:心脏功能的传达者
手太阳小肠经(简称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手背尺侧至腕部外侧(阳谷穴),沿前臂外侧尺骨后缘上行,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小海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后面(肩贞穴),绕行于肩胛部上窝(肩中俞),交会于督脉之大椎穴,从大椎向前经足阳明经的缺盆,进入胸部深层,下行至任脉的膻中穴处,络于心,沿食管过横膈,到达胃部属小肠。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小肠经是体现和调节小肠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是指初步加工过的东西,而小肠接受的正是经过胃初步消化过的水谷。小肠将这些水谷腐熟,转化成人体能够吸收的精微,再利用脾将其上输心肺,输布全身,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这就是所谓的“化物出焉”。同时,小肠还可以“泌别清浊”,即不仅将食物精微吸收到体内,还能将剩余的水分送入膀胱,形成尿液,并将谷物残渣输送到大肠,进而排出体外。
小肠功能正常,则机体营养充足,大小便正常;小肠功能失常,则人失调养,大便稀薄,小便短小。
小肠经可调节小肠功能,“主液所生病者”。“液”包括月经、乳汁、白带、精液、胃液、胰液、前列腺液等,因此,所有与“液”有关的疾病,都可以从小肠经上寻求解决之道。小肠经循于面部,面部的各种问题,如黄褐斑、青春痘、面肿等,也可以通过调节小肠经来解决。
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调理小肠经还可以有效调节心经,改善心脏供血不足,调理众多心脑血管疾病。而心脏病早期,小肠经的循行处常出现征兆,如患者通常“面如桃花”。可见,倘若能够了解小肠经,便能及时发现心脏异常,及早防治,保护自己的健康。
小贴士
调理小肠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面肿,色斑,痤疮,目黄,口腔炎,咽喉肿痛,耳鸣,耳聋,肩臂外侧后缘小肠循行线处出现酸胀痛麻等症状及颈项僵直。
器官病症:腹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大便不利,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睾丸炎症及小肠疝气,痛经,小便赤涩。
其他疾病:疲劳,倦乏,记忆力衰退。
七、足太阳膀胱经:重要的排毒工具
足太阳膀胱经(简称膀胱经),其循行线起于内眼角(睛明穴),上过额部,交于督脉直至巅顶(百会穴)。循行部位: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上过额部,交于督脉直至巅顶(百会穴)。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巅顶部的分支:从头顶(百会穴)分出至耳上角。巅顶向后直行分支:从头顶下行(至脑户穴)入颅内络脑,复返出来下行项后(天柱穴)。又下分为两支:其一,沿肩胛内侧(大杼穴始),夹脊旁,沿背中线旁1.5寸,下行至腰部,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下属膀胱,再从腰中分出下行,夹脊旁,通于臀部,经大腿后面,进入胭窝中。
其二,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沿背中线旁3寸下行,过臀部,经过髋关节部(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会合于胭窝中,向下通过腓肠肌,经外踝后面(昆仑穴),在足跟部折向前,经足背外侧至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膀胱经是体现和调节膀胱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州都”即水聚之处,可见膀胱的作用是储存水液。从生理功能而言,膀胱是人体储藏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如果膀胱的储尿功能出现障碍,人就会出现尿频、尿急、遗尿、小便不利、尿失禁等症状,甚至出现小便癃闭不通等。敲打膀胱经,可有效地调节膀胱功能,改善遗尿和小便不畅等。
小便是承载人体垃圾的液体,膀胱的责任就是为人体排出毒素。相对于大肠排便、毛孔发汗等其他排毒途径,膀胱排尿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人体3天不排便、数天不发汗都不会有大问题,但是如果3天不排尿,那么一定是出了大问题。
膀胱经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行使着膀胱的排毒功用,还在于它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脉,贯穿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膀胱经一旦瘀阻,使酸毒、脂肪等毒素滞留在体内,会影响全身,导致身体各部位出现病变,如肥胖、脱发、失眠、头痛、流鼻血、耳鸣、肩背疼痛、关节痛、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易疲劳等。此外,由于其他具有排毒功能的经脉最终将并归入膀胱经,因此膀胱经异常还可导致各内脏器官的病症。
膀胱经就像是家庭中的下水管道,一旦不畅,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平时我们要注意调理膀胱经,及时清除体内垃圾。
小贴士
调理膀胱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发热怕寒,头痛,鼻出血,鼻塞,流涕,眼睛发痛,迎风流泪,颈部、腰背和膝后至足等膀胱经的循行部位肿痛、麻木。
器官病症:尿频,尿急,尿痛,遗尿,血尿,小便不利,痔疮,癫痫。
八、足少阴肾经:人的先天之本
足少阴肾经(简称肾经),其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中极,属任脉),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俞府)。
足少阴肾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肾脏直行之脉,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肺部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肾经是体现和调节肾脏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主髓”,此处的髓包括骨髓、脊髓和脑髓。肾精能主骨髓而滋养骨骼,是人的力量之源,决定人的生长和发育,故身材矮小、力量不足、发育迟缓等都是由肾精不足引起的。大脑决定着人的行动、感觉和思维,因此,肾精不足,使大脑缺失营养,还会导致智力低下、记忆力减退、思维缓慢、动作迟缓等一系列病症。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综合征(老年痴呆症)与肾脏的衰老密切相关。
肾精除了能生髓外,还控制着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因此肾脏与生殖密切相关,这就是所谓的“伎巧出焉”。大多数不孕不育患者,都表现为肾脏功能异常。
肾经主要调理“肾”方面的疾病,因此有关发育和生殖系统病症都可以通过肾经来缓解或解决。由此可见,肾经“掌管”着人的生命活动,是名副其实的“先天之本”。
《黄帝内经》还认为,肾在志为惊恐。也就是说,保持肾功能稳定,人就不容易惊恐,意志力就会比较坚定,更容易做到临危不乱、勇往直前。而肾经和膀胱经相表里,肾经正常,是膀胱排毒正常的保证之一。
小贴士
调理肾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咽喉肿痛,下肢内侧后缘肾经循行线肿痛、麻痹,足心热痛等。
器官病症:咳痰带血,口干舌燥,哮喘,水肿,便秘,腹泻,阳痿,遗精,不孕不育,心悸,腿脚酸软,容易疲劳,耳鸣耳聋,视物模糊,肌肉萎缩,牙齿松动,头发干枯。
情绪问题:无食欲,恐惧,失眠,健忘,神经衰弱,抑郁。
九、手厥阴心包经:心脏的贴身护卫
手厥阴心包经(简称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胸中分出,沿胁肋到达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端桡侧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心包经是体现和调节心包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这里的“膻中”就是指心包。心是君主之官,主宰人的生命,因此人体在心脏之外便生出了一层保护它的薄膜,这就是心包。心包的作用是代心受过、替心受邪,即外邪入侵人体时,它首当其冲保护心脏,为心脏“遮风避雨”,尽一切可能使心脏免受损伤。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心包经正是基于心包的一条经脉,负责保护心脏,阻止邪气入侵。另外,调理心包经还可以有效地增强脾胃功能,提升人体免疫力。
除了代心受过外,心包这个“使臣”还需传达“君主旨意”。因此,心脏疾病常常最先表现在心包经上。将天泉穴和曲泽穴之间的距离三等分,心包经的阻滞点便在靠近曲泽的1/3处。心肌梗死、心绞痛或冠心病早期患者点揉此处常常感觉疼痛难耐。可见,充分认识心包经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小贴士
调理心包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手心热,上肘部挛痛,腋肿,胸肋满闷等。
器官病症:心悸、心痛、心肌梗死、心绞痛、冠心病等一系列与心脏有关的疾病,以及咳嗽、气喘、乳痈等。
情绪问题:心神不宁,失眠,焦躁,抑郁等。
十、手少阳三焦经:人体健康总指挥
手少阳三焦经(简称三焦经),起始于第4指(无名指,小指次指)之末端,上行出于第4、第5掌骨之间,沿手背到达腕关节背部,再向上行于前臂外侧尺桡骨(臂外两骨)之间,穿过肘关节部,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关节部,与足少阳胆经交叉走其后面,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散布于胸腔之中部(膻中),散络于心包,下行穿过膈肌,从胸至腹统属于上、中、下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三焦经是体现和调节三焦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我国自古就重视水道的疏通,大禹因为治水被举为圣王。可见三焦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三焦为六腑之一,是容纳其他五脏六腑的场所,也是人体中最大的一个腑。古人将三焦分为3个部分:上焦存心肺,中焦存脾胃、肝胆,下焦存肾、膀胱、大小肠。《内经》认为,三焦是一个总管,负责调动运化人体元气,分配全身的气血和能量,使各个脏腑协调运转,共同为人体服务。三焦一旦出现问题,人的五脏六腑系统也会跟着出问题。调理三焦经,可保持人体脏腑功能稳定,百病自然不生,而脏腑出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调理三焦使其恢复正常运转。
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通道,即所谓的“水道出焉”。现代有医家将三焦等同于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或微循环,可见三焦与其功能确有类似之处。三焦不畅,人体水液代谢失常,便会发生咳痰、水肿等疾病。
三焦经负责辅助三焦,总司人体气血和能量。三焦经少血多气,故因生气导致的疾病可调理三焦,如心肋不舒、心痛、耳鸣、精神失常等。调理三焦经还可以缓解心气抑郁,纾解心情,使人的情绪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此外,因心包与三焦相表里,故三焦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调节心包经来解决。
小贴士
调理三焦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耳聋,耳鸣,目外眦痛,口腔炎,耳后、肩臂、肘外侧至无名指等本经循行线部位麻木和肿痛。
器官病症:面部色斑,鱼尾纹,胃脘痛,黄疸腹胀,心痛,水肿,遗尿,尿频,尿急,尿痛,顽固性打嗝,消化不良,大小便失禁。
情绪问题:心烦,失眠。
十一、足少阳胆经:人体促消化的总管
足少阳胆经(简称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部。
足少阳胆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耳部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手少阳的翳风穴进入耳中,过手太阳经的听宫穴,出走耳前,至眼外角的后方。
眼外角分支:从眼外角分出,下行至下领部足阳明经的大迎穴附近,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由前脉会合于缺盆后,然后向下入胸中,穿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
缺盆部直行分支:从缺盆分出,向下至腋窝,沿胸侧部,经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部(环跳穴)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关节外侧,行于腓骨前方,直下至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4趾外侧端(足窍阴穴)。
足背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1、第2趾骨间,出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属肝经),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胆经,是体现和调节胆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曰:“胆者,中正之官,决策出焉。”在古代,中正之官是决策者,担任此官的人一般是名门贵族,可见胆经的重要性。对于人体来说,胆辅助肝脏消化食物,储存由肝生成的胆汁。进食后,胆汁从肝脏和胆囊内大量排至十二指肠,以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因此,调理胆经,增强胆经的气血流量,保障胆囊功能的正常,是保证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的基础。否则人体可能出现胆囊发炎、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病症,甚至可能患上各种胃病。
《黄帝内经》曰:“凡十二脏皆取于胆。”也就是说,只要适当地刺激胆经,强迫胆汁分泌,提升人体吸收能力,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要的充足材料,其他脏腑的营养就好,人体即会非常健康。而对于患脂肪肝和胆结石的人来说,调理胆经最简单和有效。
“胆主决断”,中医学认为胆在精神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理、做出决断的作用。胆气充实则会使人行事果断,毫不畏惧,即是我们常说的“有胆量”。
小贴士
调理胆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皮肤无光泽,头痛,目眩,目外眦痛,腮痛,腋下肿痛,股膝外侧至足趾等胆经循行部位肿痛。
器官病症:胆囊炎,胆结石,多汗,口苦,呕吐,厌食,腹胀,便溏,心脏不适。
情绪问题:胆怯,易叹气,失眠,多梦。
十二、足厥阴肝经:化毒制怒的将军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咽喉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眼球连系于大脑部位),向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
足厥阴肝经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目系分支:从目系走向面颊的深层,下行环绕口唇之内。
肝部分支:从肝分出,穿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联系脏腑: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
肝经是体现和调节肝脏功能的经脉,《黄帝内经》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从古至今,将军的作用就是率领军队,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对于人体而言,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有害物质,以及外来的毒素、药物的分解产物,都在肝脏排毒。此外,肝脏还能吞噬、隔离或消除入侵或内生的各种有害抗原。因此,一旦肝脏功能异常,致病因素便可长驱直入,侵犯脏腑。此时,调理肝经是恢复肝脏化毒功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肝脏除了“制敌”外,还为身体储藏养分。所谓“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因此,与女性的经、带、胎、产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肝血不足,可使女性月经量变少,甚至还会导致不育症。因此,调控肝脏气血的肝经实为女子的“先天之本”。
此外,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负责维持全身肌体的疏通和畅达。肝气失常,会使人的精神、情志也随之异常。而“肝在志为怒”,肝气失常后,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易躁、易怒。
由于肝脏负责了众多的功能,因此格外容易受伤。时常调理肝经,是我们养护肝脏的最好方法。只有保持肝经通畅、肝脏正常运行,人体才能对抗病邪、蓄藏养分、心平气和。由于“肝主谋虑”,经常调理肝经还能促使人深谋远虑,有运筹帷幄的能力。
小贴士
调理肝经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视物模糊,面色晦暗,咽干,腰痛,小肠疝气,小腿肿痛,遗尿,下肢内侧肝经循行线上出现的麻木、肿痛、发寒等病症。
器官病症:胸闷,胸肋疼痛,乳腺增生,呕吐,打嗝,遗尿,小便不利,腹泻,阳痿,遗精,疝气,口苦,抽搐,小腹肿痛,月经不调。
情绪问题:易怒。
十三、任脉:全身阴经的总领
任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它起于胞宫即子宫,与手三阴经交汇,而足三阴经又上交于手三阴经,因此任脉联系了所有的阴经,对全身阴经的脉气有统领的作用,故被称为“阴脉之海”。凡经血、津液均为任脉所司,由经脉不畅导致的各种病症可通过任脉来调节。
肾经、脾经、肝经等主导生化或调节气血的经脉交于任脉,故肾脾肝出现的病变,都可以通过任脉反映于胞宫,从而导致女性患月经病或其他妇科疾病。只有任脉通畅,女性才会“月事以时下”,否则可能出现月经提前、月经不调或闭经症状。
任脉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任”有担任、妊养之意,可见任脉与女子的生育系统密切相关,主管人体生殖生理活动的是肾脏,起辅助作用的是脾胃,而生殖的具体过程必须在胞宫里完成。联系和调节脏腑与胞宫功能的便是任脉。因此,对生殖系统病症来说,任脉便是最好的“大药”。
此外,任脉的通、盛、衰、竭,与女性不同年龄的生理变化密切相关,这与现代医学中的雌性激素所起的作用类似。而任脉环行于腹部正中,和人体的生殖系统相对应,故本经脉上有很多穴位历来就是补肾益气、提高性功能的重要穴位。
小贴士
调理任脉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疝气,睾丸肿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闭经,不孕不育,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阴中痛,产后受风,腰膝酸软,小腹积块,隔中寒,乳痈,头晕眼花等。
面部问题:面瘫,色斑,皱纹,眼袋等。
十四、督脉:全身阳经的总领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督脉循行和腧穴示意图
第一分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第二分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至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第三分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督”有总管、督率之意。督脉与手足六阳经相交会,总领诸阳经,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被称为“阳脉之海”。此外,督脉与任脉、冲脉同始于肾下的胞宫中,前与冲脉同行,后与足太阳膀胱经并行,因此又称为“总摄主经”、“督领经脉之海”。可见,督脉在全身的经脉系统中起到了一个“统帅”的作用。各经脉出现异常,都可以通过调理督脉来调节经气血,使其恢复通畅。
督脉的循行路线经过背部和头部。古来有“背为阳”“头为诸阳之会”的说法,所以督脉还是人体阳气宣发、元气运行的通道。人挺直脊背可增强督脉的气血通畅,激发人体阳气,以提升人的精气神。
督脉沿脊柱内部上行,入络脑,又络肾,和脑、髓、肾关系密切,可反映三者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肾为“先天之本”,主髓、主生殖。因此,不孕不育、脊背僵直等疾患皆与督脉有关。大脑是人精神活动的场所,所以督脉与人的神智、精神状态也密切相关。精心调理督脉,不但能有效地调节诸经运作,维护身体健康,还能使人保持心情愉快,充满活力。
小贴士
调理督脉可防治的疾病
循环病:头痛,头晕,耳鸣,眼花,近视,青光眼,白内障,牙痛,鼻炎,嗜睡,癫痫,颈椎病,颈项僵直,手足颤抖,抽搐,麻木,脑卒中,打呼噜,记忆力衰退。
器官病症:胸部肿瘤,肺肿瘤,肺气肿,哮喘,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肝硬化,肝大,结石,肾病,血尿,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