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
- 杜凤莲 王文斌 董晓媛等
- 647字
- 2025-04-14 09:04:19
第一节 超时工作概况
总体来看,从开始工作到结束工作,中国工资劳动者的日均总工作[8]时间为7.7小时;扣除花在交通、喝水、抽烟、休息、上厕所等活动上的时间后,其日均净工作时间是7.0小时。与2008年相比,日均总工作时间增加1.8小时,日均净工作时间增加2.3小时。中国工资劳动者的周净工作时间为48.9小时[9]。与OECD国家相比(见图3—1),中国劳动者的每周平均净工作时间高于多数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当,如哥伦比亚、墨西哥、土耳其等。
从性别来看,男性日均总工作时间和日均净工作时间分别多出女性约38分钟和32分钟。总体来看,约42%的人日均净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其中男性超时工作率约为45%,高出女性6个百分点。2008年的超时工作率仅为12%,9年间超时工作率增加了30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中国居民工作压力变得更大、生活更加忙碌,加班加点现象更加普遍。
按照《劳动法》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由表3—1可见,约11%的人日均净工作时间超过11个小时,且男性高于女性约4个百分点。这表明,有相当数量的用人单位无视《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3个小时。此外,约14%的人在早上7点之前或晚上8点之后的非正常工作时间内还在工作。这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中国“上班族”超时工作(加班加点)现象较严重。
图3—1 中国与OECD国家的平均周净工作时间(2017年)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来源于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其他国家数据来源于https://stats.oecd.org/Index.aspx。
表3—1 按性别划分的超时工作情况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