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谱写中国梦江苏新篇章: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成果报告汇编(2013)(上、下册)
- 刘德海主编
- 10184字
- 2021-03-30 08:40:24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的市场机理研究
内容提要:江苏省现代农业置身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其发展规律受市场规律制约。当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江苏现代农业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无不与我们对现代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够有关。本文基于“两个率先”的基本思想,用市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主要就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提升现代农业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所产生的环境效果等现代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拟实施的政策展开定性研究,以求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机理,探寻对现代农业推动作用最大又能将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经济政策。
一 序言:研究背景
(一)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内容。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发展和提升,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近年来,江苏农业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发展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些成绩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是分不开的。在2011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江苏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同时2010年确定南京傅家边现代农业园等23个农业园区为“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并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增加48个和22个“江苏省现代农业(渔业)产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江苏省各地市也积极谋划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南京市在2012年确定首批16个“南京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后,又于2013年新增12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2014年江苏省一号文件再次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这些都体现出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应该看到,近些年来江苏省现代农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在耕地面积全国排第十位的条件下,201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排全国第三位,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四位,实现了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口粮基本自给。同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2.3%,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76%,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80%,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市和上海市。
但是江苏省现代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纵观全球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美国节劳型模式、日本节地型模式和法国节劳节地型模式,这些模式均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机械化,以合理的农业组织形式因地制宜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在,现代农业在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江苏省现代农业还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实体层面干得多,理论研究得少,增加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发展成本;
(2)资金短缺,尽管政府已经加大资金投入,但是怎样更好地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仍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有60%为小学文化程度,农业生产的资源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关键技术缺乏、外资利用率低,三资投入成本高等问题突出,缺少既懂农业技术知识又掌握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复合型人才;
(4)农业自然资源趋紧,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性能力较弱,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差异不断扩大;
(5)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现代农业生产中产生受环境制约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真正具有江苏特色并已具备市场优势的主导产业实力还不强。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第一,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第二,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第三,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第四,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五,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第六,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六点,明确地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和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工作中要在全国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现代农业置身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要发展就要符合市场规律,仅凭热情往往要走弯路。故而,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机理为政府提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建言,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政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就能够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提高其发展效率,减少错误。所以本研究不仅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更是在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应该指出的是,江苏省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产生的问题,无不与我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特别是对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的认识不够有关。现代农业置身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其发展要符合市场的规律,不能仅凭热情。故而,本文的目的就是用市场机理去分析促进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的经济效果,以求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效率、尽量减少错误,选择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江苏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促进政策的正面效应。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基于“两个率先”的基本思想,用市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就发展现代农业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数理定性研究,以求准确把握发展现代农业对经济的影响机理,探寻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经济政策。
2.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就江苏现代农业较为突出的问题展开市场机理研究,即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明确政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的经济效果,以图在理论上找到既能促进江苏现代农业发展,又有利于经济各方面并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在研究技术上,本研究采用一般均衡静态分析方法。所谓一般均衡静态分析方法,就是考察构成经济的所有市场都处于均衡的情况下,新政策的出台或原政策变化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
(三)解决的主要问题
究竟采用什么政策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当然是促进作用明显、对经济的负面作用小的政策。但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对政策的效果往往是凭经验和感性来判断的。虽然江苏的现代农业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由于过去规模不大处于试验性状态,政策的影响面还不是很大,但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仅凭经验和感性认识就不够了,政策的影响面会变大,有时可能会超越农业,影响经济的其他部门。有必要对政策效果进行理性分析。特别是在政策实施之前,就能预判政策的经济效果,节省许多社会成本。这就是本课题进行理论研究的目的所在。例如,为了鼓励发展现代农业,政府给予其工资补贴的政策,即按现代农业企业员工收入的一定比例返还现代农业经营者税金。从直觉上,笔者认为此举使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减轻了发展成本,对现代农业来说是一个利好。但是,对于经济的全盘来说,此举有导致城市失业率上升的负面效果(Li and Shen,2012)。故而,是否能够采用这项政策,还要看经济整体状况。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经济政策的效果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针对现阶段江苏省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研究。
(1)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与发展政策的经济效果;
(2)现代农业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经济效果;
(3)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环境效果。
二 关于现代农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实证研究方面
近年来,实证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现代农业的主流。例如,艾达•J.特瑞尼(Ida J.Terluin,2003),在研究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差异时,用了欧盟的18个案例,对先进农业地区和落后农业地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对比分析。国内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很多,大多数研究针对某个问题展开,如刘勤(2008)就江苏省利用外资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徐德金、赵国金(2011)就江苏省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刘涛(2013)就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建议。应该看到这些国内的研究有针对性强、观察问题敏锐的长处,但所用的研究方法单一、结论准确性不高、政策建议缺乏可行性是这些研究的共性。
(二)理论研究方面
总体来说,在经济学界理论研究现代农业的成果不多,而且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的研究。这类研究的方法是基于微观基础,对农业部门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先进农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研究政府促进先进农业发展政策的经济效果。之所以在研究促进先进农业发展政策的理论模型中要考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
(1)先进农业的基础是传统农业,其生产的劳动要素主要源于传统农业。发展先进农业离不开增加劳动要素,故而,先进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先进农业转移的过程。
(2)发展先进农业,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研究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中,著名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式(Harris-Todaro,1970)就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二元经济为前提的。
在现有的理论分析中,国内杂志还未曾涉及,国际杂志也只有为数不多的文献可查。这些文献有两种分析前提:一是将经济分为城市、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三个部门进行研究,这类论文共有三篇,即乔杜里(Chaudhuri,2006、2007)的Labour market reform,welfare and unemployment in a small open economy和Foreign capital,welfare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the presence of agricultural dualism以及李和沈(Li and Shen,2012)的A Study on the Urban Private Capital in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ector and the Transfer of Labor;另一前提是在对农村部门划分现代后传统部门之后,又将城市分为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迄今为止,按四部门分类的文献有三篇,即古普塔(Gupta,1997a、1997b)的两篇和李、沈、古和尼(Li and Shen and Gu and Ni,2013)的一篇。将经济分为三部门还是四部门,原则上没有谁优谁劣的问题,三部门模型的特点是问题的针对性强,四部门模型的特点是前提条件更加接近经济实际,用三部门还是四部门模型,主要是看使用时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何解决更为有利。
三 研究过程
(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与发展政策的经济效果
考虑一个三部门的封闭经济,这三个部门分别是城市、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部门。城市和现代农业都使用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传统农业只使用劳动力一种投入。为了建立模型,进一步对经济做出以下设定。
(1)资本在城市和现代农业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劳动力可以在三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这个设定来自于江苏经济实际,民间资本之所以只在城市和现代农业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不与传统农业互相流动,是因为传统农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生产所需资金量很小,不能参与规模较大的城市和现代农业部门之间的流动。
(2)城市部门的工资率外生给定,农村两个部门的工资率自由浮动,并且城市工资高于农村,现代农业工资又高于传统农业。这个设定亦与江苏经济实际相符。由于江苏城市实施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制定,故为外生变量;农村两个部门的工资率根据生产和营销状态决定,故为自由浮动。
(3)所有的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要素禀赋量外生给定。这个设定亦与江苏经济实际基本相符。因为学术上严格的完全竞争市场在实际经济中是不存在的,但考虑到江苏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情况最为接近,故而做此设定。
设各部门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M,A,B分别表示城市、现代农业以及传统农业产品的产量,L1、L2、L3分别表示城市、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K1、K2分别表示城市和现代农业所使用的资本,函数Fi(i=1,2,3)为一阶齐次的拟凹函数。定义g=g(K2)为现代农业使用资本的规模效应函数,设g为函数值大于1的凹函数,即g=g(K2)> 1,∀K2> 0;且g′= g′(K2)> 0,g″= g″(K2)< 0,∀K2> 0,并且,当K2= 0时,设定g(0)= 1,这意味着在没有资本投入的情况下,现代农业就退化为传统农业。以L、K分别表示整个经济中的劳动力和资本禀赋量,Luu表示城市失业人数,便有:
以代表城市的“失业率”,则(4)式可变形为:
另外,现代农业吸收劳动力的数量受投入现代农业资本量的约束,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并不能无限制地向现代农业部门转移,其雇佣人数可用下式表示:
以、wa和w分别表示城市、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工资,由各部门的利益最大化的条件可得以下三式:
其中是外生变量;p1和p2分别表示以传统农业产品价格为基准的城市部门和现代农业产品价格,t为政府对现代农业的工资补助率,以此,本文可以分析政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的经济效果。
以rk表示资本的利息率,根据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在城市和现代农业之间自由流动条件,可以得到:
这里,;s为政府对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利息补助率,以此本文就可以分析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经济效果。本文采用三部门的哈里斯—托达罗劳动力分配模式,即虽然城市存在失业,但传统农业劳动力在现代农业和城市的较高工资水平的吸引下,依然会向现代农业和城市转移。在转移均衡处,有下式成立:
以上公式(4′)至公式(12)中,有L1、L2、L3、K1、K2、λ、wa、w、 rk共9个内生变量,L、K、、p1、p2、t、s为外生变量,至此,完成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
驱动这个模型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命题:
命题1:对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进行利息补贴不影响利息水平,但有以下的经济效果:
(1)城市的劳动力雇用量下降,城市资本流向现代农业;
(2)现代农业劳动力雇用量上升,工资水平上升;
(3)传统农业的劳动力雇用量下降、工资水平上升。
命题2:对现代农业进行工资补贴有以下的经济效果:
(1)会导致城市失业率上升,但对城市的劳动力数量、工资和资本水平没有影响;
(2)对现代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和资本水平没有影响,但是工资会上升;
(3)使传统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工资上升。
(二)现代农业部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经济效果
本部分是为解明现代农业部门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会给经济带来什么影响而展开研究的。本文着重考察两种情形:一是考察现代农业用自身收益中的一部分投资人力资本的经济效果;二是考察政府对现代农业投资人力资本实施补贴政策的经济效果。其中,劳动力的收入是重点考察内容。具体的研究方法如下。
考虑一个三部门的小型开放经济,三个部门分别为城市、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部门。城市使用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现代农业使用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三种要素进行生产,传统农业使用劳动力和土地两种要素进行生产;由于城市和现代农业的工资高于传统农业,故而传统农业劳动力向城市以及现代农业转移。笔者还进一步设定,资本在城市和现代农业之间自由流动,土地在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间自由流动。三个部门的生产函数可以分别用以下三式表示。
其中,Xi表示第i部门的产出(i=1,2,3),Fi为一阶齐次的凹函数(i=1,2,3);Li是第i部门所用的劳动要素的数量(i=1,2,3);Kj是第j部门所用的资本要素的数量(j=1,2);Tg是第g部门所用的土地要素的数量(g=2,3)。以下列出的符号将会在子课题的公式和计算中出现:
h:现代农业培训每个劳动力所需要的成本;μ:现代农业收益中用于人力资本培训的比例;γ:政府对现代农业人力资本培训费用的补贴比例;aLi:i部门的劳动产出比率(i=1,2,3,以下同);aKi:i部门的资本产出比率(i=1,2);aTi:i部门的土地产出比率;pi:i部门产品相对于传统农业产品的价格(i=1,2);:城市的工资,具有下方刚性,是外生的;wi:i部门劳动力的工资;r:资本利息率;τ:土地利息率;aKi:i部门的劳动产出比率;L:经济中的劳动力禀赋;LU:经济中的失业;K:经济中的资本禀赋;T:经济中的土地禀赋。另外,θij:j部门产品成本中i要素成本所占比例(j=1,2,3;i=L,K,T);λij:i要素在j部门中的投入量占i要素禀赋比例(j=1,2,3;i=L,K,T);Skij:部门k中i要素对于j要素的交叉替代弹性(k=1,2,3;i,j=L,K,T)。例如,部门1劳动要素对于资本的交叉弹性就是: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以下等式成立:
现代农业将收益的一部分用于本部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培训,故而有以下等式:
根据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在劳动力转移均衡时,农村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工资应等于城市和现代农业所形成的期望工资,即:
以上的公式(16)至公式(21)、公式(22)、公式(23)共八个等式决定内生变量X1、X2、X3、LU、w2、w3、r、τ,至此,完成模型建立。
驱动这个模型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命题:
命题3:提升现代农业收益中用于人力资本培训的比例,使得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工资降低,地租水平上升。
在收入方面,现代农业的工资是弹性的,收益中用于人力资本培训费用增加,就会减少工资分配,使得现代农业的工资降低;现代农业的工资降低使得一部分劳动力走进城市或回流农村,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也是弹性的,劳动力增加导致工资的降低;现代农业部门的工资降低使得一部分劳动力流失,是劳动者的主动行为,而从经营者方面来考虑则要尽力维持产量,从而多用土地使得地租上升。这就是命题1所蕴含的市场机制。
命题4:政府实施现代农业人力资本培训费用的补贴,使得现代农业的工资上升、传统农业的工资上升,地租水平下降。
同样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不难发现,现代农业自行投资提升的效果与政府的补贴效果完全相反,其效果优于现代农业自行投资。但是,政府补贴又必须在现代农业提升收益中用于人力资本培训的比例之上。
(三)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环境效果
考虑一个三部门的经济,分别是城市、先进农业和传统农业部门,且经济是完全竞争的。传统边际生产接近于零,只使用劳动力一种要素投入;城市和先进农业都使用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城市的生产中产生污染,两个农业部门的生产不产生污染,但是生产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工资率外生给定,农村两个部门的工资率自由浮动,并且城市以及先进农业的工资高于传统农业。本文的设定与古普塔(Gupta,1997)等讨论先进农村的论文不同,他们的文章中考虑的两个农村部门的工资都是相同的,但本文的设定更加符合发展先进农业的实际,也因而使传统农业劳动力向先进农业和城市转移。
设各部门生产函数为:
这里,Y1,Y2,Y3分别表示城市、先进农业以及传统农业部门产品的产量;L1、L2、L3分别表示城市、先进农业以及传统农业部门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K1、K2分别表示市、先进农业所使用的资本;函数Fi(i=1,2,3)为一阶齐次的拟凹函数。ε2和ε3外生给定,分别表示环境对先进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影响程度(0 <εi< 1;i=2,3)。设定生产一个单位的城市工业产品,产生μ单位的污染,则经济中的污染量D可以表示为:
式中,μ> 0。E表示经济中的环境状态,其和污染的关系是:
这里,表示经济中的环境总量。用L、K分别表示经济中的劳动力和资本禀赋量,Luu表示城市失业人数,便有:
以表示城市部门失业率,则(29)式可变形为:
另外,设定先进农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受该部门初始劳动力雇佣规模以及资本量的影响,其关系如下:
(30)式中为先进农业部门初始劳动力雇佣规模,为外生给定;α外生且
经济的资本被城市和先进农业完全雇佣,即:
以w2和w3分别表示城市部门、先进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工资,由各部门的利益最大化的条件可得以下三式:
其中,是外生变量;p1和p2分别表示以传统农业产品价格为基准的城市和先进农业产品价格。如果对先进农业工资进行补贴,补贴率为s1,则(33)式变为:
以r表示贷款利息率,根据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在城市和先进农业之间自由流动条件,可以得到:
这里,。如果政府对先进农业实施贷款利息补贴的政策,补贴率为s2,则(36)式变为:
本文采用三部门的哈里斯—托达罗劳动力分配模式。本文设想的情况是:虽然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存在失业风险,但他们将从事传统农业得到的实际工资与先进农业和城市的期望工资相比较,当先进农业和城市的期望工资高于传统农业的工资时,他们就会向城市和先进农业转移。在转移均衡处,有下式成立:
驱动这个模型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命题:
命题5:给予先进农业贷款利息补贴可以改善环境,城市的劳动力和资本雇用量下降,先进农业劳动力和资本雇用量上升;补贴先进农业工资的政策不影响环境,但使城市失业率上升。
命题6:劳动要素禀赋量的增加不影响环境,其增加部分被城市失业和传统农业所吸收;资本要素禀赋的增加使得环境恶化,城市的劳动力、资本雇用量上升,先进农业的资本和劳动力雇用量下降。
命题5的环境改善机制为:给予先进农业贷款利息补贴可以使得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雇用量下降,从而导致城市工业生产规模下降、污染排放减少,故而环境改善。这个命题机制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并有发展现代农业和治理环境的双重有利效果,但同时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城市工业生产会受到负面影响,故而,在使用时要同时做好城市工业生产下降的预防工作。
四 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笔者向江苏省政府提出以下三条政策建议。
(一)建议省政府重视对现代农业进行资本补贴
作为直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政府可以考虑以下两项:
(1)对现代农业企业进行工资补贴。在经济实际中,这项补贴可以按发放工资数的一定比例退税或减税。
(2)为鼓励现代农业加大投资而对其投资的资本进行补贴。理论上的做法是对使用的资本量,按一固定的比例进行补助,意在鼓励企业增加资本投入。在经济实际中,这项补贴政策的具体做法可以是:鼓励现代农业企业投资扩大生产、加快现代农业生产设施的升级换代,以高技术的现代农业企业为中心进行现代农业开发,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并对所使用资本的利息进行补贴。
从扩大现代农业生产的角度,笔者不主张采用进行工资补贴,而建议省政府对现代农业进行资本补贴。因为根据本研究命题1和命题2可知:对现代农业进行资本补贴使得现代农业劳动力雇用量上升,并且增加劳动要素一定会带来产出的上升。而对工资补贴却没有这样直接的经济效果。此外,根据命题5还可以知道:给予先进农业贷款利息补贴可以改善环境。但需要注意的是,实施对现代农业进行资本补贴政策时,应同时做好工作,预防城市因劳动力和资本雇用量下降而导致的产出下降。
(二)建议政府对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本培训费用实施专项补贴
在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政策中,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主要依靠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在职业培训方面,这类出资通常是由个人或企业或政府来解决的。但是,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农民个人的投资效果并不理想;而政府直接出钱办班培训则存在资金额度、培训方向、项目落实等方面的困难,效果也不理想。而仅仅依靠现代农业搞培训,其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命题3告诉我们:现代农业提升收益中用于人力资本培训的比例,使得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工资降低,地租水平上升,这些都是负面意义比较大的效果。所以,笔者不主张个人、企业单独投资人力资本,也不主张政府采用免费培训农民的方法,而建议省政府在引导现代农业进行员工培训的基础上,对其投资成本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专项补贴。这样的做法有三个优点:
(1)因为是现代农业主导,所以能够将培训方向和内容与工作需要紧密结合。
(2)命题4告诉我们,专项补贴使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工资上升,地租水平下降。虽然现代农业的工资上升会增加发展成本,但增加农民收入是“两个率先”的基本内容,而且地租水平下降给发展现代农业创造利好条件,应该说积极的经济效果大于不利的一面。
(3)专项补贴可以保证提升现代农业培训员工的积极性。
经济实际中,这项补贴政策可以考虑为:强化现代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鼓励现代农业积极引进新技术、培养既懂生产技术又懂市场经济的现代农业人才,对其所用投资成本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补贴。
另外,建议政府在学历教育上加强对地处农村的中学的投资,并向职业教育倾斜,以吸引更多的学龄青少年和成年农民接受学历与劳动技能合一的教育,以彻底改变江苏省农民低学历状态。
(三)发展现代农业需根据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采取不同的政策
对于发展现代农业,要顾及经济发展大局,要有全局观。笔者建议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采取相应政策,顺势而行。例如,在城市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改善城市就业、降低失业率就会成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根据命题1、命题2,笔者就不建议对现代农业采取工资补贴和资本补贴的发展政策,因为这样的政策会造成城市雇佣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增加失业压力;但是,当增加居民收入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时,同样是根据命题1、命题2,就应该积极考虑对现代农业进行工资补贴和资本补贴的发展政策,此举有同时提升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工资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刘勤:《江苏省利用外资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7期。
2.刘涛:《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第4期。
3.徐德金、赵国金:《江苏省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1期。
4.姚於康:《江苏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及对策》,《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2期。
5.Chaudhuri S.,“Labour market reform,welfare and unemployment in a small open economy”,Keio Economics Studies,Vol.43,No.2,2006.
6.Chaudhuri S.,“Foreign capital,welfare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the presence of agricultural dualism”,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Vol.19,2007.
7.Ida J Terluin,“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regions of advanced countries:an overview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ori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Vol.19,No.3,2003.
8.Li X.C and Q.Shen,“A Study on the Urban Private Capital in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ector and the Transfer of Labor”,Journal of Economic Policy Reform,Vol.15,No.2,2012.
作者信息:
研究基地:江苏“两个率先”研究基地
承担单位:南京大学
首席专家:洪银兴、黄健、金培
课题负责人:李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