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

一 概况

正式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lbania)。11世纪,在现今阿尔巴尼亚的中部,居住着一个被称作阿尔巴诺的部落,他们曾于12世纪建立阿尔巴尼亚公国。后来的阿尔巴尼亚国名就起源于此。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在巴尔干半岛的西南部,北邻塞尔维亚和黑山,东面是马其顿,南面是希腊,西面是亚得里亚海,隔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半岛相望。国土面积为2.874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72公里。

阿尔巴尼亚被称作“山鹰之国”,其境内75%的地区是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和丘陵,全境30%的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的科拉比山海拔为2764米。山势呈南北走向,西部沿海地区有一些地势较低的河谷,是阿尔巴尼亚人口密集地区,适于农耕。其他大部分地区由于缺水而难以耕种。河流沿岸经常发生水灾,对农业不利。地震是阿尔巴尼亚常见的灾害。主要河流有德林河、塞曼河和什昆比尼河。阿尔巴尼亚境内多湖泊。

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降雨量充沛,年均为1300毫米。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多雨,南部低地气温较高,北部较南部潮湿。平均气温1月1—8℃,7月24—27℃。

1998年11月12日,经全民公决通过的新宪法规定,阿尔巴尼亚为议会共和国,实行自由、平等、普遍和定期的选举,经济制度建立在私有制与公有制并存、市场经济与经济活动自由的基础之上。总统为国家元首,由议会无记名的方式投票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总统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政府成员。

议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为一院制,每届任期4年。本届议会于2005年7月产生,现有席位140个,下设8个专门委员会和9个议员团。

20世纪9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1992年民主党新政府提出了以私有化、降低通货膨胀、提高经济增长和刺激出口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计划,并采取“休克疗法”等激进措施。1994年经济开始回升。1995年土地私有化和小私有化已基本完成,大约70%的国有财产实现了私有化。1995年大私有化进程也开始起步。1996年经济继续增长,但通货膨胀加剧。由于投资环境差,外国投资少,资金匮乏,大型企业私有化艰难。

近年来,阿尔巴尼亚经济较其他巴尔干国家发展迅速,但是,它仍然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根据阿尔巴尼亚银行的数据,2009年,阿尔巴尼亚人均收入为4070美元,2010年达4200美元左右。根据世界银行的贫穷评估,2008年,阿尔巴尼亚12.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2002年则有25.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虽然现在阿尔巴尼亚建筑业和服务业不断扩大,但仍有60%的劳动力在农村,官方失业率为13.75%。在阿尔巴尼亚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贸易、宾馆和饭店占21%、交通占5.5%、通讯占4.5%;而农业占19%,建筑业占14%,工业占10%,国外汇款占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阿尔巴尼亚经济受到影响,但其经济的恢复较其他东欧国家稍好。2009年阿尔巴尼亚国内生产总值为120亿美元,增长率达3.3%。在国外打工的阿尔巴尼亚人的汇款减少和出口减少大大影响了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活动。

标准普尔公司2010年6月19日将阿尔巴尼亚的主权信用等级评为B+,信用评级前景为“稳定”。这个等级基本反映了阿尔巴尼亚经济繁荣程度相对较低、政府债台高筑和政治存在不确定因素等事实,同时也考虑到了阿尔巴尼亚经济增长稳定、长期前景看好、还债有法律保证以及正在向欧盟迈进等因素。

除标准普尔外,另一家国际评级公司穆迪公司将阿尔巴尼亚的主权信用等级评定为B1,前景也为“稳定”。

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等总体状况较差。国道仅1/3的路段路况较好,尤其是市内道路,老化严重。目前尚无符合国际标准的高速公路,对外引资、工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不利。固定电话线路少,移动电话相对发展较快。

政府鼓励优先发展的产业有农业、矿业、电力和旅游业。工农业发展滞后,只有电力、矿产及服装来料加工等少数工业有一定规模。阿尔巴尼亚主要工业部门有轻工、纺织、食品、石油、采矿、电力、铜加工、镍铁冶炼、煤炭、玻璃、机械、建材等。阿尔巴尼亚农业水利等设施落后,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和部分蔬菜、水果,大米依靠进口,大部分肉类、蔬菜和水果也需要进口;农田约40%荒废,无人耕种。

水力资源较丰富,目前100%依靠水力发电,发电能力不足,近1/3电力依靠进口,电网落后,电力损耗约37%,电力严重缺乏。居民饮用水无法保证24小时供应,且水质较差。

主要矿藏有石油、天然气、沥青、铬、铜、褐煤和石灰矿等,尤其是铬矿资源较丰富,但开采和加工能力极为有限。

货币名称为列克,1美元=92列克。在阿尔巴尼亚境内与各主要国家货币均可自由兑换,兑换率根据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实行浮动汇率制。

2009年阿尔巴尼亚外汇储备余额为23.66亿美元;外债累计27.8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3.1%。

根据阿尔巴尼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口总数为319万。其中,阿尔巴尼亚人占98%。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有:希腊族、马其顿族、黑山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等。全国通用阿尔巴尼亚语。70%的阿尔巴尼亚人信奉伊斯兰教,大部分属逊尼派,约1/4属比克特西派。阿尔巴尼亚是欧洲国家中唯一一个伊斯兰教占主要地位的国家。还有20%的人口信奉东正教,主要分布在南方,另有10%的人口信奉罗马天主教,主要分布在北部。

阿尔巴尼亚语属于印欧语系,由古代的伊利里亚语发展而来,并吸收了拉丁语、希腊语、土耳其语和斯拉夫语的成分。全国以什昆比尼河为界,分为南部的托斯克方言(Tosk)和北部为盖格方言(Gheg)两个方言区。操盖格语的人数占阿尔巴尼亚人口总数的2/3。操不同方言的阿尔巴尼亚人都能听懂对方的语言。二者都可作为官方用语。

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全国共有地拉那大学、爱尔巴桑大学和斯库台师范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此外还有15所私立高校。2008年注册的小学生数量为45.7886万名,中学生13.2803万名,大学生8.0696万名。

全国划分12个州,下辖36个区。首都地拉那,其他主要城市有:都拉斯、发罗拉、斯库台等。

二 阿尔巴尼亚民族艰难的形成过程

阿尔巴尼亚人(Albanians)是伊利里亚人(Illyrians)的后代。伊利里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最早的居民。他们先于罗马人和斯拉夫人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到巴尔干半岛南部。公元前7世纪和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在现在的都拉斯和发罗拉地区沿海一带建立了几个殖民地。到公元前3世纪,这些殖民地逐渐衰落,最终消失。在希腊人离开后,居住在那里的伊利里亚人的小部落逐渐发展成一些政治单位,其中几个重要的公国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最为繁盛,几个强大的统治者统一了所有的部族,建立伊利里亚王国。公元前229年,罗马人越过亚得里亚海进入伊利里亚人居住的地区,把这里作为向东扩张的桥头堡。公元前167年至公元395年的500多年时间里,伊利里亚始终是罗马人统治的地区,因此,大部分伊利里亚人受罗马文化的影响很深。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裂,阿尔巴尼亚由拜占庭帝国统治。

公元7—9世纪,塞尔维亚人和其他斯拉夫人,以及保加利亚人先后进入巴尔干半岛,拜占庭帝国日渐衰落,阿尔巴尼亚的某些行省独立出来。1054年,东西方基督教会分裂,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些伊利里亚人分别与信奉天主教或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融合。

在阿尔巴尼亚地域上虽然保持了共同的阿尔巴尼亚语,但人们的宗教信仰并不相同。南部地区信奉东正教,而北部地区则信奉罗马天主教,当时,官方、教堂和学校仍使用希腊语和拉丁语。公元8世纪至11世纪,居住在阿尔巴尼亚中部的阿尔巴诺部族逐渐壮大,12世纪出现了以阿尔巴尼亚命名的封建公国,从此也开始了阿尔巴尼亚人的称谓,而这个地区则被称为阿尔巴尼亚,伊利里亚的名称不再使用。这时,阿尔巴尼亚城市开始扩大,其文化、艺术和教育也得到发展。

1388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入侵阿尔巴尼亚。到1430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阿尔巴尼亚的大部分领土。阿尔巴尼亚人自占领开始就不断进行抵抗。在民族英雄斯坎德培(1405—1468年)率领下,经过25年的抵抗和英勇斗争,终将土耳其人驱逐出阿尔巴尼亚。在共同抗击土耳其人的斗争中,阿尔巴尼亚原来的封建割据状态得以克服,共同的民族意识得以加强。但150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再次占领阿尔巴尼亚。在此后的400年中,阿尔巴尼亚人处于土耳其封建主的许多小巴夏区的割据统治之下,其间,有1/4的阿尔巴尼亚人逃亡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王国管辖的地区,特别是西西里岛和卡拉勃利。16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加紧推行伊斯兰化。到17世纪末,2/3的阿尔巴尼亚人为了逃避对基督教徒征收的沉重的税收而改信伊斯兰教。

经过长期相互兼并的过程,到18世纪中叶,阿尔巴尼亚地域上的许多小巴夏合并成两个大巴夏区。由于封建巴夏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央政权的矛盾,19世纪30年代,阿尔巴尼亚的两个巴夏被土耳其苏丹的大军摧毁,在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取消了原有的提马尔军事封建制度,开始实行中央集权。

长期以来,阿尔巴尼亚人居住地区被分割,他们没有共同的地理或政治概念,其信奉的宗教也多种多样。虽然这里的人民都操阿尔巴尼亚语,但当时阿尔巴尼亚语没有标准的字母。直到1878年,即使在阿尔巴尼亚最发达的地区,也没有一所使用阿尔巴尼亚语教学的学校,所有的学校使用的语言是土耳其语或希腊语。19世纪后期,一些阿尔巴尼亚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制定一个统一和标准的阿尔巴尼亚文字并试图用于学校教学。1879年,他们在君士坦丁堡成立了一个文化和教育组织——阿尔巴尼亚文字印刷协会,这个协会的会员包括穆斯林、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居住在保加利亚、埃及、意大利、罗马尼亚和美国的阿尔巴尼亚移民都积极支持这个协会。但希腊和土耳其一起反对阿尔巴尼亚民族文化的发展,利用宗教来阻止阿尔巴尼亚语的教学。

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兴起,他们号召建立资产阶级立宪制度,许诺将给予各民族地区自治的民主权利,并迫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除了不许使用阿尔巴尼亚语教学和书写的禁令。阿尔巴尼亚书面语的拉丁化方案是由民间诗人和讽刺作家费什达(Gjergj Fishta)设计的,阿尔巴尼亚知识界于1908—1909年在比托拉(Bitola,今马其顿境内)召开的代表大会上采纳该方案为阿尔巴尼亚语标准拼写法。

然而,青年土耳其党取得政权之后,仍然拒绝承认阿尔巴尼亚民族的存在。他们让穆斯林团体去分裂阿尔巴尼亚的团结,让穆斯林传教人员强制推广阿拉伯语。阿尔巴尼亚人开始了新的抗议活动,但很快遭到镇压。反抗组织被宣布为非法,阿尔巴尼亚语学校和出版社被封。1911年,阿尔巴尼亚山区部落举行起义,其规模和影响都很大,使当局无法用武力进行镇压,只好妥协,解除对学校的禁令,允许阿尔巴尼亚语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阿尔巴尼亚语吸收了希腊、斯拉夫、土耳其和意大利等语言的许多词汇。

1912年爆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人被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军队打败。在这种形势下,阿尔巴尼亚人要求立即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独立出来。在1913年5月土耳其与巴尔干四国签订的《伦敦条约》中规定阿尔巴尼亚独立。1913年7月,在欧洲列强的保护下,阿尔巴尼亚获得独立。20世纪初,阿尔巴尼亚人终于有了自己合法的民族文字和民族国家。

三 阿尔巴尼亚民族国家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尔巴尼亚被奥匈帝国、意大利和法国占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再次确认阿尔巴尼亚的独立。1920年,阿尔巴尼亚被接纳为国际联盟的成员。

1920年以后,阿尔巴尼亚长期处于索古的独裁统治之下。1928年改行君主制,自立为皇帝,称索古一世。

索古一世统治期间,仿效西方国家的法律和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国家相对稳定。但是,阿尔巴尼亚经济发展仍然缓慢,农民处在赤贫之中。而且,在索古一世统治期间,阿尔巴尼亚实际上是意大利的附属国。1939年4月,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被意、德法西斯占领。1944年11月29日全国大部分领土已经收复。1944年10月,在地拉那成立了以恩维尔·霍查为首的临时政府。1946年1月11日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在阿尔巴尼亚成立初期,曾接受南斯拉夫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大量援助。1948年,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除名之后,阿尔巴尼亚接受了苏联的援助,并于1955年5月加入华沙条约组织(1968年退出)。1976年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阿尔巴尼亚国内政局也发生变化。1991年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在1991年通过的《宪法主要条款法》中规定,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为议会制共和国。目前,阿尔巴尼亚政党约有60个,主要有:民主党、共和党、社会党等。总统巴米尔·托皮和总理萨利·贝里沙均为民主党人。

四 阿尔巴尼亚民族风情点滴

阿尔巴尼亚号称“山鹰之国”,鹰被认为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象征。阿尔巴尼亚人性格刚毅,纯朴爽快,讲究礼节礼貌。阿尔巴尼亚人与山鹰有着深厚的感情。山鹰刚毅勇敢,是阿尔巴尼亚民族的象征,人民的骄傲。因此,阿尔巴尼亚人尊山鹰为国鸟。

阿尔巴尼亚人表示同意的意思是用摇头,表达不同意时则点头。

阿尔巴尼亚人认为白色象征着幸福与光明,是一种标志美的色彩。因此,许多地区的男子都特别爱穿多层的白色百褶裙。他们把白色象征着吉祥如意,百褶裙的层次越多,表示社会地位越高、财产越多。

阿尔巴尼亚民间对太阳极为崇拜。他们把每年开春后的第一次农牧活计选在阳光灿烂的晴天进行,认为这样会带来大丰收;山区姑娘的订婚仪式必须选在太阳升起后的上午举行,认为早晨的太阳是姑娘未来命运、夫妻生活美满、白头偕老的象征。

阿尔巴尼亚民间低声部复调音乐(Albanian Folk lso-Polyphony)于2005年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它是来自阿尔巴尼亚的传统音乐,广泛应用于各类社会活动,如婚礼、丧葬、丰收庆典、宗教仪式以及节日庆典。其音乐风格带有拜占庭教堂音乐元素。如著名的阿尔巴尼亚民俗节日“吉若卡斯特拉”(Gjirokastra)。这种传统的阿尔巴尼亚复调音乐,可分为两种主要风格:北部盖格人(Ghegs)的表演风格以及居住在南部的来布斯人(Labs)的表演风格。

(李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