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民族概说

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Europe),“欧罗巴”一词的意思是“日落之地”。这一称谓最初来源于埃及。因为,在地中海东南岸的埃及人看来,波涛以西那片遥远的地域自然就是太阳落下的地方。“欧罗巴洲”这一称谓后来进入腓尼基语和希腊语。在希腊神话中关于欧洲名称的来源,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天神宙斯爱上了美丽的腓尼基公主欧罗巴,就变成一只白色的可爱的公牛,来到欧罗巴的身边。当欧罗巴情不自禁地跨上牛背的时候,公牛就驮着她跳入了地中海,泅渡到对岸。在这里欧罗巴成为宙斯的妻子,为宙斯生下了几个儿子。从此,这片土地就被冠上了公主的名字,成了欧罗巴洲。

一 欧洲地域的特点

和世界上其他各大洲的民族相比,欧洲各民族文明的起步并非是最早的,但是,在社会发展速度上,却是后来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这一点和欧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总面积为1016万平方公里(包括岛屿),约占全球面积的6.8%,是世界第六大洲。欧洲实际上是欧亚大陆的一个大半岛,北面是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临地中海、黑海,与北非、西亚隔海相望。东面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与亚洲分界。与古代世界西亚北非文明中心的接近,这是欧洲得以成为另一个世界古代文明中心的有利条件。然而,与欧洲东部接壤的欧亚内大陆干旱地带却是古代游牧民族、骑马民族活跃的舞台和出入的走廊。东方的一些民族曾多次由此西进,给整个欧洲,主要是东欧,带来巨大的冲击。这是造成东西欧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洲最北点是挪威的诺尔辰角,北纬71度;最南点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北纬36度,是一个全部位于温和纬度的大陆。虽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三国有部分地区已进入北极圈,冰岛也与北极圈紧密相邻,但这些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并不寒冷。这是由于有北大西洋暖流经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之间流往巴伦支海,并有支流南下。所以大西洋沿岸,包括波罗的海西部的拉脱维亚、立陶宛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冬天都不封冻。摩尔曼斯克也因此成为俄罗斯西北部唯一的不冻良港。然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东半部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天热,冬季漫长而严寒。但总体来说,欧洲是世界各大洲中海洋性气候特征极强的一个,也是唯一几乎没有荒漠的大陆。

欧洲还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个洲。它的平均海拔只有300多米,大约相当于亚洲平均海拔的1/3,而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竟占全洲面积的60%。如果以高加索山脉顶线为欧亚两洲的分界线,那么它的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可算是欧洲的最高峰,但高加索山脉并不影响欧洲内部的交往。如果按现今一些地理学家的意见,以高加索山脉北侧低地为界划分欧亚两洲,那么欧洲的最高峰就是阿尔卑斯山脉的勃朗峰,高度为4807米,接近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主要的山脉,它的主脉和支脉基本上都是东西走向,由于有许多南北向的河流把它们切断,因此也不能构成欧洲内部交通的障碍。没有这样有利的地形,在两千年前就能做到“条条道路通罗马”是不可能的。

欧洲大陆的海岸线长为37900公里,虽然比不上整个亚洲海岸线的长度,但每平方公里的平均海岸线长度却是亚洲的两倍多。欧洲内陆与海的平均距离是338公里,在6大洲中仅次于大洋洲。全洲62%的地区与海的距离都小于此数,只有占欧洲总面积38%的东欧内陆地区与海洋的距离大于此数。

在世界的7大洲中,欧洲的海岸线最为蜿蜒曲折、支离破碎。半岛、岛屿占欧洲总面积的1/3,是地球上各大陆中紧密度最小的一块。海湾多深入大陆,成为陆间海(地中海和黑海)、陆内海(波罗的海)和陆缘海(北海),海域窄、风浪小。因此,欧洲许多民族的航海业在古代就能得到发展。于是当中国的罗盘一传入欧洲,那里的人们就开始了大洋上的远航。

欧洲的河网很密。虽然东欧、北欧和地中海沿岸地区,水量受季节影响,但总的来看,大多水量充盈,坡度小,可航距离长。而且许多河流的源头相距颇近,分水岭又很低,便于开凿运河。因此,欧洲运河之多也为世界各洲之冠。欧洲的河流分属北冰洋、波罗的海、北海、大西洋(本部)、地中海、黑海、里海等水系,河流分别流往东南西北不同方向,水路交通呈放射状。特别是一些西欧国家,多面临海,河网呈放射形,十分开放,不像中欧和东欧有些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处于封闭的内陆之中。俄罗斯中部的河流大多流入内陆湖泊或长年封冻的海洋,封闭性更强。

从以上简要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欧洲确实是世界各大洲中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最优越的。然而,从上面的介绍中也可以看出,欧洲地域条件上的许多优势主要集中在西欧。东西欧之间在地理位置(包括战略位置)、气候、地形和交通走向、封闭和开放程度上的不同特点,是造成它们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重要原因。

由于有广大东欧地区作为抵挡东方民族入侵的战场和缓冲地带,中世纪中期以后,西欧地区在政治经济上得以迅速发展。然而,西欧各地的气候、地形差别不大,物产相近,这些条件使西欧各民族在共性加强的同时,互补性并无增大。西欧各民族国家地域的特点使它们在交通上可自成体系、自立门户、自由出入。这些都是容易在经济和政治上形成多中心的客观条件。这正是古罗马帝国以后欧洲大一统局面难以形成的原因之一。而东欧,特别是苏联的欧洲部分,大陆性强,气候、地形、物产差异较大,各民族的来源不同,语言、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也大,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然而,各民族之间在物产上互补性强,而且彼此之间通道相连,互为门户,唇齿相依。这些正是造成东欧民族之间矛盾重重却又难分难解的重要原因。

二 欧洲民族的人种类型及其分布

生活在欧洲地域上的各民族是由许多族源并不相同的古代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或分化或聚合的相互影响的过程而发展形成的。欧洲各民族基本上都是白种人,在人种类型上属欧罗巴人种,一般分为南北两支,在各支中还可分为一些不同的类型。

欧罗巴人种的北支可分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和白海—波罗的海类型。前者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头发细软呈波状,胡须和体毛发达。主要分布在北欧各国以及英、法、德、荷兰等国的北部,多为日耳曼民族,也有一部分是拉丁民族。德国法西斯分子所标榜的高贵人种“雅利安人”,即指此种类型。实际上经过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以及近代频繁的移民,纯粹的人种类型已不存在,只不过混杂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并且,不同人种类型的居民长期共同生活在同样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在体质特征上也存在着相互接近的趋势。白海—波罗的海类型不同于前者之处是身材略低,色素较沉着,脸型较宽,这是由于混有少量蒙古人种的血统所致。这种类型的代表是芬兰人,此外还有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卡累利阿人、维普斯人、部分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以及伏尔加河沿岸的一些民族。

欧罗巴人种南支有地中海类型和巴尔干—高加索类型。前者的特征是身材不高,肤色较暗,眼珠毛发呈褐色或黑色。西班牙人是此类典型,此外还有一些分布在意大利和法国南部。葡萄牙人基本上也属此类型,但肤色更暗,混有一定的尼格罗人种的血统。看来这是他们移民到拉丁美洲后更容易与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的原因之一。巴尔干—高加索类型与前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身材较高,鼻梁更高,鼻尖多呈鹰嘴状。肤色与前者同,亦为暗白色,主要分布在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地区以及奥地利南部、意大利和希腊北部的一些地区。

在北支和南支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类型,一般称之为中欧类型或阿尔卑斯类型。其色素和身高等都介于南北二支之间。分布地域大约从北纬48度到53度,西起莱茵河东抵伏尔加河之间。北法兰西人、德国人、瑞士人、奥地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乌克兰西部、白俄罗斯南部和俄罗斯中部的居民大多也属此类型。

尽管欧洲的人种类型主要是按南北方向划分,然而,如果按东西方向划分(地中海地区除外)也可有所发现。相对来说,西欧地域上属于欧罗巴人种各类型的人们,体质特征的差异较小,共性较大,以皮肤白皙、金发碧眼或其他浅色头发和眼珠的类型居多,因此较容易和来自亚非各洲其他种族的移民区分开来。这显然是西欧的社会矛盾更容易以种族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个原因。而东欧地域(特别是巴尔干地区)的各民族本来族源就比较复杂,不断有亚洲人种类型的血统加入(如匈奴人、蒙古人、土耳其人等),因此,人们的身材、鼻型、肤色、头发等更显得多姿多彩。

三 欧洲国家的民族结构

一个国家人口的民族结构是决定该国国情的主要因素之一。按人口的民族结构来划分,欧洲国家大体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民族结构比较单纯的国家,主体民族在全国人口中占90%以上。属于这一类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法国、波兰、希腊、匈牙利、葡萄牙、丹麦、芬兰、爱尔兰、冰岛等。

第二类是拥有一定少数民族的国家,主体民族在全国人口中大约在80%—90%之间。属于这一类的国家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等。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比例较大(20%左右)或人口较多(超过或接近1千万)的国家,如西班牙、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其实,英国也应属于第三类国家,在它的6094.4万人口中,除英格兰人外,还有8.6%的苏格兰人、4.9%的威尔士人、2.9%的爱尔兰人和其他民族(2008年)。但是,由于在人口统计时仅按地区分类,并未按民族属性分类,因此没有准确的民族人口数字。

第四类是实际上有两个以上主体民族的国家,如比利时。比利时共有人口1066.7万(2008年),其中主体民族是操法语的瓦隆人约330万左右和操荷兰语的弗拉芒人约600万左右。

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看来,瑞士和荷兰也可算是第四类国家。瑞士主体民族有德语瑞士人、法语瑞士人、意大利语瑞士人、雷托罗曼语(亦称拉丁罗曼语)瑞士人之分,他们在全国人口中的百分比分别为63.7%、20.4%、8.9%、0.5%。然而,瑞士官方和民间都不把他们看做是不同的民族,而认为他们是操不同语言的瑞士人。

荷兰的人口有1650.37万(2008年),其中主要是荷兰人和弗拉芒人,共占全国人口的90%。二者的族源基本相同,只是弗拉芒人在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曾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下,保持了天主教信仰,荷兰人则在尼德兰革命后改宗新教。他们的语言在书写、语音和词汇来源上曾有所差异。从1946年起,荷兰当局对二者采取了共同的拼写规则,因此书面语已基本一致,只是在口语上有所不同。在进行人口统计时,对二者统称荷兰人。

可以看出,长期以来,西欧一些国家和东欧一些国家对于“民族”的概念是不同的,一些西欧国家之间或一些东欧国家之间观念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西欧国家大多强调民族与国家的统一和国民的一体化,不强调人们的民族属性。除了上面谈到的瑞士、荷兰外,法国在这方面也很典型。实际上,就一些地区的居民在族源、语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来看,法国可说是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如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巴斯克人、加泰罗尼亚人等。然而,在法国大革命打破各地封建割据状态后,法国当局就认为本国已是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内不再有民族之分。而在民族矛盾相对比较尖锐的英国、比利时,情况则有所不同。东欧国家在这方面的情况和西欧正好相反,一般都比较强调人们的民族属性。这是由于东欧这片地域上特有的民族发展过程和国家形成的历史造成的。

四 欧洲民族的宗教

(一)基督教及其三大分支的分布

欧洲各民族绝大部分都信奉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即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现今欧洲大多数民族普遍庆祝的重大节日,如新年、圣诞节、复活节、狂欢节、万圣节等,无不起源和出典于基督教新、旧约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欧洲民族生活中的许多习俗——从婴儿出生后的受洗、命名到婚丧礼仪,大多仍保持着基督教的传统。基督教的教义把全人类都看做上帝的儿女;《旧约》中的摩西十诫;《新约》中的耶稣八福;新教反对教皇、主教的权威,提倡教徒因信得救、个人勤奋致富等——这些都曾对欧洲各民族心理素质的塑造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最初只是备受压迫的犹太民族的宗教。基督教运动初期的活动是和犹太人对罗马帝国的反抗联系在一起的,其信徒曾遭到极其残暴的迫害。在反抗罗马统治者的多次起义被血腥镇压后,被奴役的犹太人只得寄希望于出现一位能恢复犹太国的君主弥赛亚,只能从对世界末日审判和天国的信念中得到精神安慰。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只能求助于信徒之间兄弟般的衣食共济、患难相恤。

犹太人的处境是罗马帝国统治下各族奴隶、贫民苦难的集中表现。基督教的教义不仅反映了犹太人的心声,还在犹太教《旧约》基础上和希腊哲学的影响下,综合了当时各民族宗教中关于宇宙、神祇、天堂、地狱、灵魂的观念和人们对于善与恶、罪与罚、道德与公理的认识和愿望。因此,基督教的教义也能够拨动其他许多民族的心弦。再者,基督教还排除了当时其他种种宗教中一些难以让人接受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祭典、礼仪和禁忌。因此,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被逐出家园的犹太人的流散,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得以迅速传播开来。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其他民族的奴隶、贫民、小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信徒的行列。到2—3世纪,许多贵族、富人也皈依了基督教。弥赛亚不再只是犹太人的复国救主,而成为普济各民族的救世主,天国则成为一种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于是,基督教就跨出了民族宗教的局限,具有普遍性、世界性。这是它在中世纪的欧洲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原因。

境内各民族不同的传统宗教是不利于罗马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统一的因素。为了维护和促进帝国的统一进程,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宗教。因此君士坦丁皇帝(306—337年)开始改变对基督教的政策,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给予保护和特权。后来虽有过反复,但基督教终于在392年被狄奥多西一世宣布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此基督教也成为欧洲各民族共性的标志之一。

公元330年在希腊殖民地拜占庭的旧址上建立起君士坦丁堡之后,罗马帝国的东西两部分在政治经济上逐渐分化。基督教会也随之分化为东西两个中心。西边罗马的基督教会和东边君士坦丁堡的教会之间为了争夺领导权,也由于教义和礼仪上的分歧,经过数百年的争执,终于在1054年彻底分裂。此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自称正教,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即为天主教(天主教的英文名称Catholic源出希腊文,原意为“全世界的”或“普遍的”)。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之后,从天主教中又分化出一些新的宗教派别,如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统称新教,在我国一般称之为基督教。

基督教的《旧约》原为犹太教的经典,于公元前3世纪已被译成希腊文,《新约》大部分也是以希腊文写成。在公元5世纪以前基督教的礼仪用语均为希腊语。5世纪以后,罗马的西派教会开始改用拉丁语。斯拉夫人地域上的东正教会从10世纪开始,以古斯拉夫语为礼仪用语。基督新教各派教会从一开始就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宗教活动。16世纪中叶,天主教势力为对抗当时兴起的新教,在严酷镇压异端的同时,注意消除教会的弊端,提高神职人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并且也开始使用各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宗教活动。

现今基督教三大分支在欧洲的分布情况大体如下:

天主教 主要分布在西欧和西南欧,那里操罗曼语(亦称拉丁语)的民族大多都信奉天主教,如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兰西人、瓦隆人、卢森堡人以及意大利语瑞士人。

信奉天主教的还有西斯拉夫民族(波兰人、捷克人、大部分斯洛伐克人)、部分南部斯拉夫民族(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一些日耳曼民族(奥地利人、弗拉芒人、部分德意志人和小部分荷兰人),此外还有爱尔兰人、巴斯克人、立陶宛人、大部分匈牙利人、少数阿尔巴尼亚人。说阿拉伯语的马耳他人也是天主教徒。

基督新教 主要分布在中欧、北欧和大不列颠岛。有德意志人(部分)、德语瑞士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奥尔斯特人、荷兰人(大部)、瑞典人、挪威人、丹麦人、冰岛人,此外还有法语瑞士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部分匈牙利人和斯洛伐克人中的一小部分。

东正教(即正教)主要分布在东欧、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信奉东正教的有三个东斯拉夫民族(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大部分南部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此外还有希腊人、罗马尼亚人、摩尔多瓦人、加告兹人、爱沙尼亚人的一小部分以及俄罗斯境内的卡累利阿人、乌德穆尔特人、科米人等。

(二)东仪天主教、伊斯兰教及其分布

基督教除了上述三大分支以外,每一分支都有不少教派。其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个教派就是东仪天主教。此外,伊斯兰教在东南欧(巴尔干地区)也有较大影响。

东仪天主教 在欧洲的分布地区主要是乌克兰的西部和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现今乌克兰西部即历史上的东加利西亚地区曾长期处于信奉天主教的波兰和奥地利的统治下。这里的乌克兰人的东正教会于16世纪末被并入天主教会,亦称合并教会或乌克兰公教会,但它保留了原来东正教用古斯拉夫语行希腊礼仪的做法。1939年西乌克兰并入苏联后,东仪天主教会曾遭到取缔,1946年宣布与罗马脱离关系后,与俄罗斯正教会合并。但实际上在西乌克兰该教派的影响仍存在。

特兰西瓦尼亚的罗马尼亚人的经历与西乌克兰的情况类似。当地的罗马尼亚人在土耳其人的统治下曾保持了东正教信仰。1699年土耳其将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割让给奥地利帝国,当地的东正教会按帝国政府的命令,从属于罗马天主教会,被称为罗马尼亚(东仪)天主教。1949年该教会遭到取缔,大批教徒划归东正教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欧洲各民族中相信鬼神的迷信现象已不多。然而,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作为民族传统的文化、习俗、道德准则和心理寄托的一种集中的表现,在欧洲各族人民的生活中,仍有很大影响。

欧洲的伊斯兰教民族 大多分布在东南欧,这是奥斯曼帝国数百年统治的后果。在巴尔干半岛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他们分布在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境内。阿尔巴尼亚是欧洲唯一的伊斯兰教国家,阿尔巴尼亚人70%都是穆斯林。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流域、北高加索等地也有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如鞑靼人、巴什基尔人、阿迪盖人、车臣人、印古什人等,还有达吉斯坦的一些小民族。

欧洲的一些穆斯林在皈依伊斯兰教的同时,保持了本民族的语言和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例如,前波黑共和国的穆斯林(亦称波斯尼亚人),曾允许与基督教徒通婚,也欢度一些由基督教沿袭下来的节日。

此外,大量来自北非和阿拉伯世界的移民,则是西欧穆斯林人口不断增加的原因。

五 欧洲民族的语言文字

(一)语言的系属及分布

欧洲各民族的语言分属五大语系,即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阿尔泰语系和闪含语系。

印欧语系 在欧洲占主要地位。操印欧语系各种语言的民族,人口占全欧洲总人口的90%以上。欧洲属印欧语系的语言主要分为三大语族,即斯拉夫语族、日耳曼语族和罗曼语族(亦称拉丁语族)。语言属于此三大语族的民族人口约占欧洲总人口的85%。此外还有几个小语族,即克尔特语族、波罗的语族、希腊语族和阿尔巴尼亚语族。

斯拉夫语族 操斯拉夫语族各种语言的民族人口共约占欧洲总人口的36%,主要分布在东欧、东南欧。斯拉夫语族分为东、西、南三个语支。属于东斯拉夫语支的有俄罗斯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属于西斯拉夫语支的有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索布语。索布人亦称卢日支人或文德人,是个人口约10万的小民族,居住在德国东南部。操西斯拉夫语的民族除其母体国家以外,还散布于东欧各国。属于南部斯拉夫语支的语言是:保加利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十分相近,也可以说基本相同,曾被称为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或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说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黑山人和被称为穆斯林的波斯尼亚人。

日耳曼语族 操日耳曼语的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欧、北欧和大不列颠岛。该语族分为两个语支。属于日耳曼语西支的有:德语、荷兰语、弗拉芒语、佛里斯语、英语。说德语的民族有德意志人、奥地利人、德语瑞士人、卢森堡人、列支敦士登人、阿尔萨斯人。弗拉芒人分布在比利时北部、荷兰南部,是这两个国家的主体民族之一,此外还分布于法国东北部。佛里斯人分布于荷兰和德国北部的沿海地区和分别属于德、荷、丹麦的弗里西亚群岛。在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诸多语言中,佛里斯语与英语最为相近。英语民族有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和奥尔斯特人。后者居住在北爱尔兰,由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和当地土著爱尔兰人混血形成。属于日耳曼语北支的有: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冰岛语和法罗语。后二者十分相近,都是在古挪威语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漫长历史过程中不同地域上语音的变化和拼音文字的特点,它们和挪威语逐渐分别形成为不同的语言,但都较多地保持了古挪威语的特点。

罗曼语族(亦称拉丁语族)分为西、东两个语支。属于罗曼语西支的有: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葡萄牙语、雷脱—罗曼语。说意大利语的还有分布在瑞士南部的居民,即意语瑞士人。说法语的民族有:法兰西人、瓦隆人(比利时的主要民族之一)、法语瑞士人、卢森堡人、摩纳哥人、安道尔人、阿尔萨斯人。加泰罗尼亚人分布在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的东北部。雷脱—罗曼人是四种语言的瑞士人之一,同时还分布在邻近的意大利的东北部山区。属于罗曼语东支的有罗马尼亚语。罗马尼亚人和摩尔多瓦人都说这一种语言。语言属于罗曼语东支的还有两个小民族,一个是有10万余人口的阿罗蒙人,分布在塞尔维亚和马其顿之间的山区,另一个是仅有1000余人的伊斯特拉—罗马尼亚人,居住在前南斯拉夫西南部伊斯的里亚半岛上的几个村庄里。

克尔特语族 是印欧语系中的古老语族,是古代克尔特人使用的语言。克尔特人在公元初分布于不列颠群岛和西欧的高卢地区(包括现今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以及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和意大利北部)。古代的克尔特人后来大多都罗马化(亦称拉丁化)或日耳曼化了。现今仍讲克尔特语的民族仅分布在爱尔兰、英国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区以及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克尔特语分两个语支,属盖尔语支的有爱尔兰语(亦称盖尔语),还有分布在苏格兰高地和赫布里的群岛的盖尔语,属不列颠语支的有威尔士语和布列塔尼语。

波罗的语族(亦称列托—立陶宛语族)也是印欧语系中一个古老的语族,其中包括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和古代的普鲁士语。古代的普鲁士人分布于现今波兰东北部波罗的海沿岸。13世纪条顿骑士团占领该地区后,作为土著的古代普鲁士人因遭杀戮或日耳曼化而不复存在。17世纪以后,普鲁士语已成为死亡了的语言,而作为征服者的日耳曼人却长期顶替了这个民族的称谓。

印欧语系中还有两个历史悠久的语言,即希腊语和阿尔巴尼亚语。它们各自为一个单独的语族,可说是一脉单传地留给了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

乌拉尔语系 包括有芬兰语、卡累里语、爱沙尼亚语、萨阿米语、匈牙利语等。说萨阿米语的拉普人分布于挪威、瑞典和芬兰的北部以及俄罗斯的科拉半岛。在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流域有不少小民族使用乌拉尔语系的诸种语言,如莫尔达瓦人、马里人、乌德穆尔特人等。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西北部也有一些说乌拉尔语系诸种语言的小民族,如涅涅茨人、汉特人、曼西人等。

操阿尔泰语系 诸种语言的民族有土耳其人(分布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境内)、加告兹人(分布于保加利亚、摩尔多瓦等国境内),此外还有俄罗斯境内的鞑靼人、巴什基尔人、楚瓦什人等。

闪含语系 的语言在欧洲只有一种,即马耳他语。马耳他人所说的语言与阿拉伯语的马格里布方言相近,还受到意大利语、希腊语和英语的影响。

高加索语系 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境内的北高加索地区,说高加索语的都是一些人口不多的小民族,如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的阿瓦尔人、列兹金人等20余个民族以及卡巴尔达人、契尔克斯人、阿迪盖人、阿布哈兹人、车臣人、印古什人等。他们多为社会经济发展较迟缓的山区居民。

西班牙的巴斯克人的语言具有独特性,其系属未有定论。有学者认为巴斯克语是古伊比利亚语的遗存,与高加索语系有亲缘关系。

有两个民族,虽非欧洲土著,却在东西欧各国分布很广,即犹太人和吉普赛人(亦译吉卜赛人或称茨冈人)。前者的本民族语言是闪含语系闪语族中的希伯来语。吉普赛语属印欧语系中的印度语族。在实际生活中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大多都说所在国的语言。

(二)欧洲民族的多语现象

欧洲有不少民族实际上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欧洲说多种语言的民族大体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以一个大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一般都说本民族的语言和本国大民族的语言。如英国的威尔士人、荷兰的佛里斯人、德国的索布人,还有前苏联和现今俄罗斯、西班牙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历史上都曾经历过被统治他们的大民族同化的过程。在这个同化过程中,强制同化和自然同化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英国、德国、沙皇俄国的统治阶级都曾对国内少数民族采取强制同化政策。这些少数民族一方面对强制同化政策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的需要或在民族矛盾相对缓和的条件下,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统治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第二种类型是经济文化一向比较发达、民族关系一贯较好的多民族国家或多民族混居地区的一些民族。他们往往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例如,瑞士就是以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为官方用语,这三种语言都是高中学生所必修的。所以,大多数瑞士人对这三种语言都是懂一点的。

第三种类型是一些小国家的主体民族。他们的人口不多,大多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如卢森堡人、摩纳哥人。他们的地域处于一些大国之间。在他们的族源中有相邻大民族的成分,又一直与这些大民族保持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处于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摩纳哥人以法语为国语,大多还懂意大利语,口语说一种由法语和意大利语混合形成的摩纳哥语。卢森堡人以法语为官方用语,通用德语。在初级学校学德语,中级学校学法语,到相邻的法国、比利时或德国去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则说一种以一种德语方言为基础并混有大量法语词汇的卢森堡语。政府机构多使用法语,报刊出版多使用德语,电台、电视台用三种语言播出。曾有人通过对人们吵架的描写,十分生动地再现了卢森堡人对多种语言运用自如的状况:他们一会儿用俏皮的法语互相对骂、挖苦,一会儿又义正词严地用德语据理力争,握手言和时却又都改用卢森堡语,想来是以此表示彼此之间的同胞之情。

第四种类型是曾长期作为大国的殖民地,近期方获得独立的国家的主体民族,如爱尔兰人、马耳他人。爱尔兰从12世纪开始遭到英国的入侵,19世纪初成为联合王国的一部分,1937年成为共和国,1948年才脱离英联邦。在英国统治的数百年里,大部分爱尔兰人已改操英语。爱尔兰独立以后,以爱尔兰语(亦称盖尔语)和英语为国语。马耳他于19世纪初成为英国殖民地,1964年才独立。马耳他语属闪含语系,文化上受意大利影响很大,马耳他人大多会说意大利语。英国统治时期,英语又在这里得到普及。独立后马耳他语和英语同被规定为官方语言,但许多人仍爱说意大利语。

从以上四种类型来看,在欧洲,除了几个较大的国家中的主体民族外,其他民族大多操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至于掌握多种语言的个人,在每一个民族中都在不断增加。

(三)欧洲民族的文字

欧洲各民族在文字上也具有较大的共性。他们都使用拼音文字。虽然有的文字(如希腊文)在古代曾是由右往左写的,而现今都是由左往右书写。

在印欧语系中,只有希腊文使用由古希腊字母演变而成的现代希腊字母。看来,这是由于古希腊字母是欧洲拼音字母的鼻祖,而古希腊文明至今仍为欧洲人所崇拜。

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和日耳曼语族的文字都使用拉丁字母。德国人、奥地利人、德语瑞士人等民族虽然在口语上方言差别很大,但在书写上都使用标准德文。荷兰语和弗拉芒语原来在书写上存在着一些差别,但从1946年起采用了共同的拼写规则,书面语已基本一致,仅在口语上存在一些差别。

属于其他语系的欧洲各民族的语言,也都使用拉丁字母。马耳他语则是阿拉伯语中唯一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的。

生活在东欧操斯拉夫语的各民族在文字上缺乏西欧民族的那种趋同意识。西斯拉夫各民族使用拉丁字母,东斯拉夫各民族使用由古斯拉夫字母演变而来的基里尔字母。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分别使用这两种字母。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使用拉丁字母;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保加利亚人使用基里尔字母。有意思的是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说的虽是同一种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称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却使用不同的字母。前者使用拉丁字母,后者使用基里尔字母。这显然是和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处于不同国家统治下和不同的市场中,相互关系不密切,民族矛盾尖锐等原因分不开的。使用拉丁字母的西斯拉夫民族和南部斯拉夫民族都信奉天主教,受西欧文化影响较大。使用基里尔字母的东斯拉夫民族和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都信奉东正教,历史上受拜占庭文明影响较大。

六 欧洲的人口和移民运动

(一)欧洲国家的人口

人口的多少,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由于不同的条件,既可以是构成它的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以成为加剧其社会矛盾的一种压力。对于欧洲的民族国家来说,当前的人口数量主要还是构成其实力的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的人口大约在7.3亿左右,约占世界人口的13%。如果不算近代的外来移民,共有80多个民族。

根据2009年(含2009年)之前的统计,欧洲国家中人口上亿的只有一个,即俄罗斯。人口上千万的国家有15个,即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荷兰、塞尔维亚、希腊、捷克、匈牙利、比利时、葡萄牙。这些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历史上和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大多都有较大的影响。而人口在1000万以下,500万以上的欧洲国家有9个,即塞尔维亚、白俄罗斯、瑞典、保加利亚、奥地利、瑞士、斯洛伐克、丹麦、芬兰。从欧洲的历史和现实来看,一个民族人口的多少,与其历史以及当今的实力,既有密切联系,但又不是绝对的。

18世纪和19世纪曾是欧洲人口迅猛增长的时期。从20世纪开始,欧洲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由24%下降到16%。欧洲国家人口出生率多在0.3%—0.6%之间。西欧国家基本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现代类型。出生率最高的是东南欧的阿尔巴尼亚,约在2%—3%之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欧有些国家的出生率略有回升,而中东欧的一些国家,由于连续多年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平均寿命和出生率普遍降低。

在当前的欧洲,无论是欧盟各国还是欧盟以外的几个东斯拉夫人的国家,人口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中。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根据欧盟统计局2011年4月发布的“第三次人口报告”,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欧盟60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多。调查显示,欧盟27个成员国男性人均寿命为76.4岁,女性为82.4岁。其中,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瑞典的男性人均寿命将近80岁,而女性则达到85岁。而在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男性人均寿命为70岁,女性为78岁。欧盟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德国和意大利,其人口年龄的中位数分别达到44.2岁和43.1岁。而爱尔兰是成员国中最年轻的,其人口于老龄化的同时,生育率却保持低水平。虽然近期欧盟的生育率略有上升,但增速缓慢,年龄的中位数是34.3岁。从2012年开始,欧盟最佳工作年龄的人口数量将开始减少,在人口处于低谷之中。专家分析认为,为了保持欧盟人口规模稳定,妇女生育率(即育龄妇女与出生儿童的比例)应为2.1,但2008年,欧盟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率仅为1.6(2003年为1.47)。生育率最高的成员国为爱尔兰(2.07个)、法国(2个)、英国(1.96个)和瑞典(1.94个),拉脱维亚、匈牙利、葡萄牙和德国最低,分别为1.31个、1.32个、1.32个和1.36个。

此外,欧盟家庭结构更加多样化,结婚率下降,平均每10对夫妻中有4对会离婚,这自然也是出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10月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来看,俄罗斯人口总数长期减少的趋势亦未得到改变。目前俄罗斯人口总数为1.429亿。从2002年至2010年8年间,俄罗斯人口减少了1.6%,也就是减少了约220万。而且人口的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周围,以及中央联邦区、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等较发达地区。远东和乌拉尔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十分突出。人口统计表明,目前生活在俄罗斯远东边疆区的人口只有629万,8年来减少了6%,有些城镇已经荒芜。俄罗斯人口减少的一个较特殊的原因是城乡人口中男女人口比例失衡,女性人口比重从2002年的53.4%上升到2010年的53.7%,而男性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从46.6%下降到46.3%。俄罗斯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为时已久,既有民族生理方面的因素,也由于战争中男性牺牲数量大,还有由于天气寒冷、社会动荡大造成的酗酒现象严重,男性非正常死亡率高等原因。而当前,俄罗斯的一些青年人对建立家庭的兴趣不大,他们不急于结婚,已经建立家庭的不少人还忙于离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俄罗斯平均每个育龄妇女只生1.1个孩子,而要保持人口数量的稳定,需要每个育龄妇女平均生2.4个孩子。针对俄罗斯人口减少的问题,俄罗斯政府制定了2011—2015年人口政策规划,目标是要使人均寿命提高到70岁,努力保持俄罗斯人口总数不少于1.42亿人。从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来看,1989年至2010年,俄罗斯外来移民人口为800万人,同期俄人口自然减少了1200万人,因此外来移民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缺口。其实,俄罗斯仍存在着大量失业人口,但由于地区间人口流动性差,本国人口就业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俄联邦统计局预测,从2016年起,俄劳动力将大量减少,到2026年降到最低点。2030年以前俄人口估计为1.39亿,劳动力则将减少1100多万。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情况大体相同。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5月1日,乌全国人口为4588.8万人,而2001年乌人口普查为4841.5万,也就是说,从2001年人口普查以来共减少约252万人,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

据白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截至2011年1月1日,白俄罗斯居民共有948.11万人。2010年全年,人口下降1.89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死亡人数超越了新生儿人数。2010年,注册登记结婚数比2009年下降1.5%,离婚数量上升了4.6%。

虽然人口下降和劳动力不足,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仍然存在人口外流的问题。2000年以前主要迁往俄罗斯,此后开始转而迁往欧盟国家。俄罗斯似乎并不希望有太多的移民,但当局者业已看到,如果没有外来移民,本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

对于解决欧盟各国劳动力缺乏,促使人口增长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主力军”依旧是外来移民。欧盟每年大约接受100万—200万非欧盟国家移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欧盟人口增长。移民的第二代在教育和就业方面情况也有所改善,但失业率依然较高。因此。必须制定更积极的包容政策,以促进外来移民的融合。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此问题的解决不应完全依靠外来移民,欧盟必须在人口发展方面做出改变,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家庭多生孩子,帮助已婚女性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取得平衡,进一步提高欧盟的生育率。

(二)欧洲的移民运动

自15—17世纪新航线开辟和新大陆发现以来,欧洲许多国家的居民就开始向海外迁移。然而,在19世纪中期以前,移民的数量并不多,1800年以前仅迁出200万人左右。原因之一是由于16世纪后半期西班牙人把马铃薯引种到欧洲,到18世纪末马铃薯已成为欧洲各国的主要作物。这就解决了人口增长造成的粮食紧缺问题,因为种植马铃薯可供养四倍于种植小麦的人口。19世纪中叶,由于马铃薯病虫害引起的灾荒和饥馑,使得向外移民的规模扩大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时间里,前往新大陆的人口竟达4000万(3000万到美国,1000万到新大陆其他地区)。从德、意、奥匈帝国迁出的各有500万人右,斯堪的纳维亚三国共约250万人。被普鲁士、沙俄和奥地利瓜分的波兰人则有280万迁往美国和新大陆其他地区。这样大量的向外移民,大大地减轻了有关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这方面,英国是最突出的例子。19世纪前后,英国输出的移民共有1000多万,其中有500万是从爱尔兰迁出的。爱尔兰岛上的人口在1845年为850万,而到1900年就仅有450万了,这就大大地削弱了当时爱尔兰反对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从16世纪起,沙俄帝国的疆域开始迅速扩张,同时也开始了向新征服地区的移民运动,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高潮。在1906年斯托雷品开始的“土地改革”后,从帝国的欧洲部分迁往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的移民数量达1000万。移民的成分主要是农民,也有采矿和修筑铁路的工人。然而,沙俄帝国的移民运动却不能像一些西欧国家那样,在输出人口的同时,也把一些矛盾(阶级的、民族的)甩了出去。沙俄的移民还在帝国境内,移民运动还未及减轻俄罗斯本土的矛盾,却又在帝国边区激起了新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为俄罗斯工农群众和土著民族的联合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加强了革命力量。苏联在一国之内移民运动的特有后果,在到20世纪的中期和后期,也同样起到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从俄罗斯迁往各民族加盟共和国和各民族地区的俄罗斯移民曾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经济和文化,大大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苏联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也大大支援了俄罗斯人民。然而,到苏联后期,当俄罗斯在经济文化开始滞后,苏联西部一些老工业区资源枯竭,大量俄罗斯人和西部一些地区的居民迁往远东、中亚等地,把那里的新兴工业区变成俄罗斯人和一些西部居民的飞地,忽视和侵犯了当地民族的利益,在加上政治、经济上的其他问题,就形成了新的民族矛盾,成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20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之间以及东欧国家与亚洲国家之间的人口迁徙运动十分频繁,原因不外乎是战乱以及政治和经济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奥匈帝国崩溃,有相当多的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离开新成立的东欧国家(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回到本土。而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和苏联,有大量居民迁往美洲、西欧和相邻的亚洲国家,其东西部之间的双向迁移也大为增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造成的移民现象也大为增加。迁移的基本流向是从工业落后的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前往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这个时期还有由于政治原因而出现的移民现象,主要是在德国和奥地利受迫害的犹太人迁往英国和其他国家,还有从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逃亡到法国的流亡者,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又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原因自然和战争进程紧密相关。例如,和平居民逃离德占区和从前线撤退,大批劳动力被强迫到德国服苦役等。后来又出现种种原因使人们从一国迁往另一国。

“二战”中和“二战”后受到以上种种移民运动影响最大的是东欧的一些国家,它们人口中的民族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变。最突出的现象就是这些国家中的德意志人(或称日耳曼人)大量减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居住在波兰、捷克、南斯拉夫、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的德意志人超过1200万,而到60年代,仍留在东欧各国的德意志人仅有70万左右。迁走的移民中有一部分是在德国战争失利后,随着溃退的德军撤离的,而大部分是根据波茨坦会议的决议,于1946—1947年被遣返回去的。

犹太居民的锐减也是“二战”后东欧各国民族结构的重要变化。1938年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的犹太人超过600万,而在60年代仅有130万左右。造成犹太人减少的原因首先是由于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其次是由于战后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以色列。还有部分人的迁离则是和有的国家过左的民族政策相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边界的重新划定和为此而进行的居民交换,使一些东欧国家的民族单一化了。例如,波兰在边界西移之后有500多万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立陶宛人被划入或迁往苏联境内,有150万波兰人从苏联迁回本国,从而使波兰基本上成为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在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意大利等国之间,都曾进行此类的居民交换。此外,在“二战”后,不少土耳其人从保加利亚返回故土,还有不少散布在欧洲各国的亚美尼亚人迁往苏联的亚美尼亚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几年,西欧主要的移民运动是1500万德意志人被遣返回到德国和奥地利。其次是大批在战争中被法西斯入侵者强迫驱赶到德国服苦役的波兰人、乌克兰人、俄罗斯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爱沙尼亚人还有原南斯拉夫王国一些民族的成员(共50多万)在西欧各国定居下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移民运动带给各国的利弊是不相同的。民族构成的单一化,对于波兰显然是有利的,在多年的政治动乱中,如果再加上民族问题,情况就会复杂得多。然而善于经营的日耳曼人和犹太人的锐减,对于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却未必是有利的。而交换给苏联的西乌克兰信奉东仪天主教的居民,也曾是苏联解体过程中众多分裂因素中的一个。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由于经济原因而产生的移民现象。其一是从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迁往经济繁荣的法国、比利时、联邦德国、瑞士和北欧三国;其二是大量缺乏技艺的劳工从西亚、北非、西印度群岛和南亚次大陆的一些国家前往上述西欧和北欧国家。到70—80年代,越南、柬埔寨等亚洲国家的难民开始涌向欧洲。东欧各国和苏联境内的德意志人、犹太人迁往西欧的浪潮重又掀起。

据统计,在西欧的外来人口中,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达1700万人左右。这些国家的移民在西欧各国多在传统的工业部门和污染严重的部门(如采矿、钢铁、铸造、建筑、洗染、塑料等工业部门)从事体力劳动最繁重的工种(如清洁工、仓库运输工)。在有着深刻的种族主义根源的西欧,经济危机和种族歧视,从来都是难分难解地联系在一起的。每到经济不景气和出现危机的时候,外来移民就首先成为被解雇的对象。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的两次经济危机时期德、法等国在极右势力的煽动下,都曾出现种族主义的和排外的骚乱。德国和法国的极右势力提出了“德国是德国人的德国”,“法国人先行,法国高于一切”等口号。新纳粹分子在这些国家仍有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再加上南斯拉夫危机和科索沃战争,从这一地区向西欧移民的人数大大增长。而在捷克、波兰、匈牙利等国也开始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遣返的日耳曼人(或其后代)回流的现象,这既有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面,也引起了某些新的矛盾。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每年大约接受100万—200万非欧盟国家移民,是当今世界移民最多的地区之一。据2011年统计,2010年共有外籍人口3240万,占总人口6.5%。外籍人口最多的成员国为德国(710万)、西班牙(570万)、英国(440万)和意大利(420万),外籍人口比例最高的为卢森堡(43%)、拉脱维亚(17%)、爱沙尼亚和塞浦路斯(均为16%)。

移民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欧盟人口增长。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1月1日,欧盟总人口达到了5.011亿,超过了一年前的4.997亿。但这并没有让欧盟国家感到高兴,因为在2009年欧盟增加的人口中,超过60%来自于移民。

20世纪末由于东欧国家剧变、苏联解体和北约对南斯拉夫的轰炸等社会动荡和战乱,从前东欧国家迁往西欧国家的移民逐渐增多。21世纪由美国为首发动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不断引发一些非洲国家向欧洲国家移民。而2011年初埃及、突尼斯政局的动荡和北约开始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又造成了新的移民潮。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自危机发生以来,已经有49万人逃离利比亚。平均每天有2700人从利比亚、突尼斯和埃及逃离家园。由于地中海南岸国家与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历史关系,以及逃往欧洲的途径最短,大量难民涌入欧洲。他们首先抵达的就是离北非最近的意大利。此外,马耳他也受到了冲击。意大利感到大量难民涌入造成了难以承受的重担,希望其他欧盟成员国共同承担,而其他国家却不愿意接过这副担子,分歧由此而生。

逃往意大利的难民并不是由于自身原因,而是因为政局动荡被迫迁移,按照欧洲的移民政策以及人道主义原则,欧盟原则上应该接受他们。意大利也正是按照这样的原则向这些难民伸出了援手。但一个很实际的矛盾是,“政治上应该接受,经济上却不一定有这个能力”。为减轻这一巨大的安置压力,意大利多次向欧盟发出请求和呼吁,要求欧盟对非法移民问题做出统一部署和安排,但未得到满意的结果。于是,意大利决定向非法移民颁发在所有申根国家都有效的临时居留证,希望他们前往其他属于申根区的欧洲国家。申根协议是在1985年,由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国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签订的。该协议的成员国有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瑞士和马耳他共25个国家(截至2008年)。协议规定了成员国的单一签证政策,即任何一个申根成员国签发的签证,在所有其他成员国也被视作有效,而无需另外再申请签证。

此外,意大利还向欧盟申请启用2001年55号法令,即2001年7月20日,欧盟为应对科索沃问题所引发的难民潮而颁布的法令,宗旨是由所有成员国来共同承担由大规模难民涌入所带来的压力,这就要求所有欧盟国家分别接受意大利境内的一些非法移民。但是,在欧洲理事会4月11日召开的会议上,除了意大利和马耳他之外,这项请求遭到了欧盟成员国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对此,意大利政府极为失望和不满。意内政部长马罗尼甚至表示,他怀疑意大利继续做一个欧盟成员国是否还有意义。因为这一结果再次表明,欧盟在关键时刻并不能发挥一体化的作用。

显然,近期的难民潮,将进一步加剧一些欧洲国家的移民问题。自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开始后,在2009—2010年有些欧洲国家似有复苏的迹象,然而在2011年突出的问题却是一些国家又显现出严重的金融危机。当前突出的是冰岛、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国。虽然欧盟当局和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已对于相关国家制定了积极的救援方案:一再增加贷款数量,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汇率,等等,但在那些正在经受危机的国家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紧缩开支、失业率上升、购买力降低、市场萧条等不景气的现象。和以往一样,在这种形势下,必然地出现了右翼保守思想抬头的现象:民族主义、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反对移民进入、反对多元文化等种种思潮日益泛滥,引起了社会动荡,甚至出现了某些暴力事件。近年来大量进入欧洲国家的穆斯林族群,自然首当其冲。甚至对移民采取较宽松政策的左翼政党及群众也成为打击的对象。工作难找,生意难做,处处受挤压已成为一些国家中移民普遍的感受。这方面问题的存在,对社会的稳定也是不利的。

总之,对于欧洲国家来说,移民问题将一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七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欧洲民族国家格局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南斯拉夫的解体,欧洲民族国家的格局和相互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其实,如果按地理区划来分,欧洲一般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北欧指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和法罗群岛(丹)。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包括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和塞浦路斯。西欧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然而,多年来人们谈到欧洲区划时,都习惯以东欧、西欧来划分有关国家。这是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出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个阵营,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而许多问题都是与这一政治因素连在一起的。于是许多地理位置本不应属于东欧或西欧的,都被分别归在东欧和西欧之列了。由于这一政治因素遗留下来的影响,在此文中往往还不得不继续使用这一东西欧的概念,但同时也需要更多运用一些民族渊源和地理区划的概念了。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又称苏东剧变,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前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可说是这些国家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这一动荡最先出现在波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1991年7月作为这些东欧国家政治和军事同盟的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最后,前苏东阵营以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而告终。这一历史事件一般被认为是冷战时代结束的标志。此后欧洲民族国家的格局和民族关系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总的特点就是:欧洲民族国家的总数增加了,它们之间的结盟关系改变了。

第一个变化是:一些曾被归属于东欧阵营的民族国家分解成更多的民族国家。其一是曾作为统一的联盟国家的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分别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其中有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欧的民族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三个东斯拉夫人的民族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其二是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中欧、南欧的一些多民族的联邦国家也分解为单独的民族国家。如作为西斯拉夫人的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于1993年分别成为独立的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曾统一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南部斯拉夫人则分成了塞尔维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和黑山等国;再则就是位于南欧的摩尔多瓦在苏联解体后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第二个变化是地处中欧的德国的统一,也就是日耳曼人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合二为一,统一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盟内部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仅次于法国。而另一个联邦制国家瑞士和前东欧一些联邦制国家不同,仍然保持不动。德国和瑞士的共同之处是二者都是以地区为实体形成的联邦,而不是以民族国家为实体形成的联邦,这是值得注意的。

第三个变化是欧盟向东扩大。欧盟全称是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于1967年7月1日正式诞生。此后,经过26年的发展,当它从原先的6国扩大到12国时已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便于1993年11月1日更名欧洲联盟。从此欧盟正式诞生,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此后,其成员国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有新成员加入。到1995年,欧盟成员国已发展到15个。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国家入盟。2004年5月1日,这10个入盟协议签署国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欧盟以往的扩大都是向西欧国家开放,而这次入盟的10国家中有8个是前东欧国家,也就是前华沙条约的成员。此次扩大后的欧盟成员国从原先的15个增加到25个。欧盟总面积扩大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从约3.8亿增至约4.5亿,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整体实力大为增强,似乎可以和美国叫板了。

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也正式加入欧盟,至今欧盟已拥有成员国27个,即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2011年克罗地亚与欧盟的司法谈判获得成功,有望在2013年成为欧盟的第28个成员国。在世界舞台上,欧盟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第四个变化是:欧盟与原先的东欧阵营的一些国家建立“东部伙伴关系”。尚未加入欧盟的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以及处于亚洲地区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国(均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也希图加入欧盟。2009年5月,欧盟与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6个欧亚国家签署了《东部伙伴关系宣言》,正式启动“旨在增进双方合作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这自然也是欧盟影响扩大的一个表现。

欧盟的个头真是一下子窜高了许多,但还不够强壮,特别是在军事力量上还不能离开美国的支撑,美国也不准备放手。于是,就出现了欧洲国家关系的以下的第五个和第六个变化。

第五个变化是:一些前华沙条约成员国于1999年3月12日加入北约(NATO)。北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的简称,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成立于1949年4月4日。当时成员有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之后,土耳其、希腊、西德相继加入。它是为了对抗苏联在军事上和意识形态上的扩张而建立的,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欧洲推行世界霸权政策,从军事上控制西欧联盟而建立的政治、军事组织。其实,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北约存在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但北约并没有解体,而是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的名义,竭力向前东欧地区拓展影响,使北约东扩,继续在欧洲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993年3月12日,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正式加入北约。2002年11月21日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也先后加入北约。到2010年北约成员国已达28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丹麦、加拿大、卢森堡、挪威、葡萄牙、土耳其、希腊、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冰岛。

第六个变化是:北约与一些前东欧国家和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北约于1994年1月于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在美国建议下,通过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北约正式邀请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和欧洲中立国家参加“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在军事演习、维和、危机控制等方面进行合作和政治磋商;2.伙伴国可向北约总部派出联络员;3.伙伴国必须承认西方的民主、人权标准,并尊重现有边界。

目前北约“和平伙伴关系国”有: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芬兰、瑞典、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奥地利、马其顿、瑞士、爱尔兰和塔吉克斯坦。

马耳他于1995年4月26日加入该计划,1996年10月30日退出该计划。波兰、匈牙利、捷克于1999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北约后退出该计划。

瑞士是中立国,未参加北约,但于1996年12月11日加入这一“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俄罗斯于1995年5月31日也宣布正式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可以看出,欧盟在东扩问题上,可说是煞费苦心的。而欧盟为什么要一直借助美国的力量,以致在北约的框架下,一直东扩到亚洲呢?

首先,应看到美国的意愿。欧盟长大了,但美国并不想放手,还要“送一程”。冷战时代结束后,它原来的对手苏联消失了,作为硕果犹存的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野心勃勃地想充当领导世界的角色。为此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支持者,那就是欧洲。而对于还不够强壮的欧洲来说,也不得不通过北约来实现对美国的依靠,保证自己的利益。在一些欧盟国家看来,欧洲的“安全问题”虽然不像过去冷战时代那么严峻,然而没有美国参与,欧洲自己是难以解决的。虽然苏联解体了,然而欧洲地域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俄罗斯,历来是西欧和中欧国家的宿敌,已被他们习惯性地视为笼罩在自己头上的阴霾。无论俄罗斯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如何,仍然被他们视为自己的头号对手。对此,美国的看法自是相同的。显然,欧盟和北约通过东扩,不仅把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还和亚洲大陆的一些国家连在了一起。这和20年前欧洲被简单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俄罗斯被东欧国家和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拥在其中的情况是大不相同了。如今在俄罗斯周边的已不是当年的兄弟,而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却大大加强,今非昔比。

当然,欧美的联手,主要是欧盟成员中的以西欧国家为主的欧美联手。这是有着民族的地域、族源、语言、文化、民族的发展进程等方面原因的。西欧一些国家的民族如英格兰人、法兰西人,虽然他们说的是分属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的语言,但大多都是由古罗马时期拉丁化的民族和曾较多受到拉丁化影响的民族与日耳曼人融合而形成的。他们的国家又都处于大西洋沿岸地带,社会发展进程比较接近。而北美一些国家的民族则主要是由这些国家的移民构成的。因此在西欧和北美的民族和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上虽有差别,但相对有较多相通之处。北美与西欧国家之间虽曾有过尖锐的矛盾,但较早地取得了力量和利益上的相对平衡,有了较多需要共同维护的利益。而中欧说德语的民族,如德意志人,主要是由古代日耳曼人发展形成的,在社会发展上与前者有一个时间差,但他们在世界舞台上却是后来居上的强者。面对曾被称作蛮族的日耳曼人的德国,西欧和北美国家从来有都有某种不服和戒备的心理。苏东剧变后统一了的德国,在经济实力上已超过英法的总和,人口有8210.8万(2008年12月),除俄罗斯外,在欧洲数它人口最多,其面积357114平方公里,也仅次于法国。欧盟东扩以后,德国在地理位置上就从欧盟的前沿变成欧盟的中心了。而且德国与中欧、南欧以及波罗地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在历史上关系密切。稍不留神,它就有可能成为欧洲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也是使某些西欧国家心存芥蒂,需要和美国联手的原因。

* * * *

本书对于欧洲民族和国家所做的简单介绍,但愿能有助于一些读者从民族问题的角度加强对欧洲形势变化的理解。此外,还希望大家能看到,当前欧洲民族国家的格局及相互关系与20年前相比,变化虽不可谓之不大,然而如果从地域、族源、文化、宗教等民族因素来看,再回顾一下各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就可以看出,当今的欧洲民族国家格局及相互关系,实际上是历史上曾有过的某些格局和关系的再现(当然是螺旋形的再现而不是简单的重复),仍然有种种民族因素在起作用,只是时代条件不同了。实际上民族和国家各自的特征,大多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基本保存下来,而不会突然改变的。各民族之间,总会有共同之处或差异之处。由于种种条件的变化,相同之处,既可以成为相互联合的基础,也可转化为相互对抗的原因;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差异,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是既可以成为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条件,也可以转化为彼此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些可以说是民族和国家之间分分合合的根本原因。

因此,如何使各民族之间、民族国家之间的共同之处始终成为相互联合的基础,使彼此始终能保有共同的利益(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而使相互之间的差异一直成为相互补充、互相支持的条件,始终符合彼此的利益(当然也是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这是保持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根本之道。

(穆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