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一 概况

正式国名为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ustria)。奥地利地域曾属于法兰克王国,现今的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地区在8世纪和10世纪曾先后为法兰克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东方边区和东方马克,1156年建立独立的奥地利公国,德语称之为“Osterreich”(“东方王国”之意),拉丁语称之为“Austria”——这就是“奥地利”一词的由来。

奥地利面积83871平方公里,首都维也纳。是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家,东邻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接壤。境内阿尔卑斯山从西向东贯穿全境,山地占全国面积的70%,是欧洲著名的山国。大格洛克纳山海拔3797米,为全国最高点。东北部为维也纳盆地,北部和东南部为丘陵、高原。多瑙河流贯北部,在境内长350公里,其他还有穆尔河、萨尔查赫河。湖泊众多,其中较大的有博登湖、新锡德尔湖和阿特湖。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7—10℃。

1156年成为独立公国后,从1278年起,开始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此后逐渐发展成强大的奥地利帝国。1866年在奥普战争中失败后,1867年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崩溃,成立奥地利第一共和国。1938年被希特勒德国吞并。“二战”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占领。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国。1955年10月占领军撤出,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自1965年起,10月6日被定为国庆日。

现行宪法制定于1920年第一共和国时期,1934年被废除,1945年建立第二共和国时宣布继续有效。宪法规定奥为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元首,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总理为政府首脑,任期5年。议会分为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国民议会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的就职仪式,可通过不信任表决罢免联邦政府及其成员。联邦议会代表各州的利益,有权将国民议会通过的法律提案驳回。但如国民议会坚持原案,联邦议会则不能再提出异议。全国划为9个州,州以下设市、区、镇(乡)。

为发达的工业国。矿藏丰富,主要有石墨、镁,另有褐煤、铁、石油、天然气,森林占全国面积的46.3%。水利资源丰富。

2008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5%,工业从业人员为42.8万。主要工业部门有采矿、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

农业发达,2008年农林业产值为48.4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耕地不到全国面积的20%,但机械化程度高,产品自给有余。主要作物有麦类、甜菜、玉米、马铃薯、葡萄等。畜牧业,以饲养猪、牛为主。境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甚多,旅游业发达。

1995年经济曾出现停滞状态,1997年开始缓慢回升。1999年经济增长率为2.8%,2000年达3.3%。2004年为1.9%。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822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3820欧元。原用货币名称为奥地利先令,2002年开始使用欧元。

学龄儿童享受9年制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可免试上大学。2008年有各类高等院校189所,大学生24.87万人。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1365年,是德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官方语言为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用标准德语书写。传统口语为高地德语中的奥地利—巴伐利亚方言,与标准德语差别较大。

全国人口为835.32万(2008年12月),其中外国人87.05万人,占10.4%。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还有一些犹太人以及难以决定其族籍的德语居民。首都维也纳人口168万。天主教会在国内具有很大影响,居民的78%为天主教徒。

二 奥地利国家和奥地利人的历史道路

奥地利人(Austrians)主要由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等日耳曼部落相互结合而形成,并吸收有斯拉夫人和罗马化土著居民的成分。他们虽与德国人在族源和语言上大体相同,但在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上,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过程。

公元2世纪,现今奥地利地区属罗马帝国版图,当地的主要居民克尔特人逐渐罗马化。奥地利的地理位置正处于欧洲交通的十字路口,又是从东方进入中欧和西欧的门户。在公元4—7世纪民族大迁移过程中,匈奴、阿瓦尔人等游牧民族都曾沿着多瑙河谷经过奥地利地域。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的部落开始来到东部和东南部。同时,日耳曼人的一些部落,如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也在西部和西北部定居下来。7世纪末,现今奥地利部分地区一度处于萨摩斯拉夫帝国统治下。8世纪奥地利为法兰克人所征服,成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843年王国分裂后,属于东法兰克王国(即后来德国的雏形)。此后,奥地利地域上的各部落基本上都日耳曼化,但也吸收和保留了斯拉夫人和其他民族的一些影响。962年德意志国王鄂图一世由罗马教皇加冕称帝,创立日耳曼人的神圣罗马帝国,之后,在现今的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地区建立东方马克,开始出现“奥地利”这一称谓。1156年奥地利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个公国。

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伯爵被选立为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于1276年把奥地利变为自己的封地。1282年哈布斯堡王朝开始了对奥地利的统治。自15世纪奥斯曼帝国占领巴尔干半岛后,奥地利就直接面临土耳其人的威胁。1529年和1683年,土耳其人曾两度围困维也纳。此外,自16世纪宗教改革后,奥地利人继续信奉天主教,与德意志的新教诸侯进行了长达30年的战争(1618—1648年)。正是在这样的外在和内部条件下,当其他德意志诸侯国家还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时,唯独奥地利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过程,日益强大,并不断向外扩张。从16世纪上半叶到17世纪中叶,奥地利已发展成为包括全部的匈牙利、绝大部分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尼德兰南部,以及意大利、波兰和乌克兰的一些地区,成为多民族的奥地利帝国,其面积在欧洲仅次于俄国,列第二位。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主体部分的德意志地区(即日耳曼尼亚),从13世纪末叶开始,就陆续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封建领地。哈布斯堡家族不仅是奥地利的封建主,而且是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的王朝,因此长时期内在德意志的诸侯中可说是独领风骚。然而,到18世纪,普鲁士兴起,于是在当时全德300多个独立的诸侯领地中,普鲁士和奥地利就成为最为强大的两个。它们彼此既相互争雄,也经常勾结在一起。1772年、1793年和1795年,奥、普和沙俄一起进行了对波兰的瓜分。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推翻,哈布斯堡家族就仅只是奥地利帝国的统治者了。1809年在首相梅特涅的主持下,奥成为反法联军的主力,并与普鲁士、沙俄结成神圣同盟,成为镇压欧洲人民民主和民族革命力量的封建堡垒。1859年和1866年奥相继在与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中失败,在国力渐衰的情况下,为缓和境内的民族矛盾,于1867年和匈牙利达成协议,改组为“二元”的奥匈帝国——由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奥匈按宪法各自实行自治。奥匈帝国境内尖锐和复杂的民族矛盾为欧洲列强所利用,1914年6月,正是由于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暗杀,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结束后,存在了数百年的大帝国最终于1918年崩溃,开始建立起以奥地利人为主的奥地利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希特勒以奥地利人和德国人都是“统一的德意志民族”为旗号,于1938年并吞了奥地利。奥在“二战”中成为德国的附庸,并沦为战败国。其实,说奥地利人和德国人是“统一的德意志民族”纯属借口。中欧和北欧地域上古代的日耳曼人既未有过真正的政治或经济上的统一,也没有共同的民族意识,各日耳曼部落和后来的诸侯国家之间曾处于尖锐的矛盾和争斗之中,后来则分裂为不同的德语国家。从前面的介绍中也可以看出,奥地利人和德国人正是在分裂中走过了不同的历史道路。

三 奥地利文化的特色

奥地利现在虽然只是欧洲的一个不大的国家,但当年大帝国的辉煌仍在各处留下了自己的印记。由于作为奥地利统治者的历代哈布斯堡公爵不断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从1558年开始,奥地利的首府维也纳也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欧洲的文化中心。崇尚奢华的哈布斯堡家族在此兴建了许多雄伟华丽的建筑物,如:庄严的市政厅、国会大厦、尖顶高耸入云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双塔教堂、舍恩布隆龙宫,等等,真是不胜枚举。这些形形色色的建筑物——罗马式的、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在风景优美的阿尔卑斯山麓和多瑙河谷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壮观。

奥地利人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尤以绚丽多姿的民间歌舞著称。在由古代日耳曼人形成的各民族中,他们可说是最能歌善舞的。这大概是由于他们较多地吸收和保留了斯拉夫人和其他民族影响的缘故。与土耳其人和法兰西人的斗争是民歌的重要内容之一。阿尔卑斯山区的牧歌更别具一格。民间流行的三步舞是后来风靡全球的华尔兹舞的原型。民间音乐的丰富营养和宫廷艺术的高度繁荣促进了奥地利音乐的发展。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都曾在这片沃土上向世界显示自己的才华。他们的乐曲和歌剧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至今奥地利的一些城市,如维也纳、萨尔茨堡等仍是世界主要的音乐中心,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各种国际音乐大赛。华丽的国家歌剧院,幽静的维也纳森林,更因为这些名人的作品和逸事而令人遐想万千。

四 奥地利的少数民族

奥地利的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占全国人口的0.5%左右。他们主要居住在与南斯拉夫相毗邻的东南部。他们的语言、文化传统与南斯拉夫境内的同族人基本一致,但有许多人已逐渐日耳曼化。

在靠近匈牙利和意大利的边境地区,还住着少数匈牙利人和意大利人。在奥地利境内,除了一些德意志人外,还有1万左右的居民,他们的先民虽来自德国,但几代人已在奥地利生活多年,现在已难以确定他们究竟是德意志人还是奥地利人了。这似乎表明,共同的族源和语言,以及历史上的某些相互联系,在这两个民族之间往往还会起一定作用。

(蓠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