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体学视野下的美颂传统研究
- 胡吉星
- 2951字
- 2021-03-29 20:16:54
五
美颂作为一种潜伏在人内心深处的审美需要,作为一种亘古的文学精神影响了中国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而美颂作为一种文学传统,是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逐步形成的。颂赞体不仅是美颂传统的文学载体,对美颂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就是想通过魏晋以前的颂赞体的流变来探讨中国文学的美颂传统与美颂精神。
本书大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西周以前先民美颂观念的产生与其“颂”的迷狂特征,以及后世某些“颂”诗中所体现的迷狂色彩,并简要论述了颂、颂诗、颂文和颂体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诗经》中的雅颂诗篇中体现的美颂精神,分析了中国文学美颂传统的产生。其中包括对《周颂》、《鲁颂》、《橘颂》和《秦刻石文》等颂体的艺术特点和美颂思想的分析,周代礼乐文化与美颂传统的关系和先秦儒家对雅颂之乐的推崇及美颂之声的美学意义和其教化作用。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两汉的颂体与中国文学美颂传统的形成。包括汉代颂体概况,美颂在汉代其他文体中的体现,以及汉代颂文程式化、世俗化倾向,还论述了中国古代美颂理论的形成。第四章则分析了古代美颂思想与崇高的关系。我们既可以从古代大量的美颂作品中,体会到朗吉弩斯所说的那种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崇高”;又可以从古人美颂祖先或者英雄时体会到属于主体心理感受的那种“崇高感”。第五章则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王权崇拜与美颂传统的关系。美颂文学传统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君王的美颂,在该章中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浓厚王权崇拜的原因、儒家的美颂思想和中国古代文人的美颂情结。第六章则分析了古代文人平等的人际关系交往中,美颂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不仅与国民性格有关,也与中国人所崇尚的礼仪有关。第七章则比较了中西美颂观的差异。美颂是中西普遍存在的文学现象。美颂在中国主要是对人的歌颂,如歌颂君王、祖先、英雄等,当然也有普通人之间的相互美颂。而美颂在西方主要是对上帝的美颂。两者的差异是宗教观、价值观、社会关系观念不同造成的。中西美颂观念的差异对中西文学产生了各自的重要影响。第八章则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美颂传统。美颂传统作为一种存活于现当代的重要文学传统依然对中国新诗及其他文学体裁产生着重要影响。最后是结语,说明了在当下社会中我们依旧需要美颂之声,论述了美颂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美颂传统不仅是一种影响巨大的文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而颂赞体的产生也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在本书的研究方法中,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和文学社会学的方法和视角是不可缺少的。同样,接受美学或接受理论的视角也是必需的,因为颂赞体的创作一般是下级写给上级的文学创作,而颂体接受者大都为帝王贵族或上级官吏,故用接受美学来考究颂文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心态,考察作者的主观期待和接受者期待视野,对探讨颂体的发展与美颂传统的形成也是必要的。另外,由于颂体的产生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颂”本身就是一定宗教仪式的产物,故人类学、宗教学的方法论也就凸显其重要了。而美国的社会学家E.希尔斯认为“文学的传统是带有某种内容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连续体”、“文学传统是由幸存下来的文学作品构成的”[45]。作为一种文类研究,颂赞体是美颂传统重要的载体,运用文体学的方法也是本书研究的基础方法。
[1]参见毛宣国《汉代诗经阐释的诗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7年,第19页。
[2]对这一点,钱穆先生早就有所揭示。参见钱穆《读诗经》,载《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1,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3]杨立华:《“获麟绝笔”以后》,《读书》2005年第3期。
[4]王国维:《观堂集林(第1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4、108、111页。
[5]傅斯年:《周颂说》,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1928年10月,第95—112页。
[6]高亨:《周代大武乐考释》,《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2 期;高亨:《周颂考释》,载《中华文史论丛》,1963年10月第4辑、1964年6月第5辑、1965年8月第6辑。
[7]黎子耀:《〈诗经·清庙之什〉中所见西周礼制考》,《西周史研究》1984年第8期。
[8]刘操南:《〈仪礼〉与诗辨析》,《杭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9]王洲明:《论〈诗〉与礼的关系》,《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10]夏含夷:《从西周礼制改革看〈诗经·周颂〉的演变》,《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11]周蒙:《从〈诗经〉看古代祭礼中“尸”之角色》,《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第7期。
[12]马银琴:《西周初年祭礼颂歌考述》,《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3]郭沫若:《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载《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14]周满江:《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9页。
[15]金开诚:《诗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8页。
[16]程俊英:《诗经漫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99页。
[17]王潜生:《论周初颂诗的思想性》,《文史杂志》1987年。
[18]王潜生:《再论周初颂诗的评价问题》,《天津师大学报》1988年第6期。
[19]刘操南:《〈诗·周颂〉中没有合理内核吗?》,《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20]蔡守湘、朱炳祥:《人类精神初觉醒的产物——论〈周颂〉在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21]王开元:《论周颂的历史价值》、《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马图书公司1998年版,第1016页。
[22]瞿钧:《怎样评价〈诗经〉中的〈颂〉——兼评刘大杰论〈颂〉诗的特点》,载《古典文学论丛(2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23]刘生良:《颂诗二题》,载《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页。
[24]夏传才:《论西周的颂歌》,载《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25]成顼:《〈诗经〉颂诗再评价》,《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26]李金坤:《关于〈诗经·颂〉诗评价的几个问题》,《冀东学刊》1997年第3期。
[27]李瑾华:《〈诗经·周颂〉考论》,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8]陈开梅:《试探颂体的起源》,《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29]郭洪涛:《刘勰颂体观及其颂作批评之得失》,《钦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30]柳传堆:《颂诗的流变与诗学意义新解》,《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1]胡宏哲:《20世纪〈诗经·周颂〉研究综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2]刘毓庆:《论雅颂文学传统——兼论汉民族之善良意识》,《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
[33]刘勰:《文心雕龙·颂赞篇》,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4]郭杰、李炳海、张庆利:《先秦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页。
[35]转引自周宪《超越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5页。
[36]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载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7]《全唐诗·宋之问集·驾出长安》。
[38]《陈亮集·点绛唇(圣节)》。
[39]刘毓庆:《论“雅颂”文学传统——兼论汉民族之善良意识》,《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
[40]同上。
[41]高楠:《艺术文化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
[42]郭延礼主编:《中国文学精神》,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总序第1页。
[43]陆游:《剑南诗稿金错刀行》。
[44]郭延礼主编:《中国文学精神》,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总序第14页。
[45][美]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9、2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