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发展期:组织化和大众化的双重成熟

以1944年2月16日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为标志,显示着延安《解放日报》转折期的基本结束。延安《解放日报》作为党中央和西北局的机关报,经过整风与改版,逐步增强了对边区乃至中国革命实践的聚焦,也加强了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关注度,强化了党组织的绝对控制。这样,在本土化的前提之下,延安《解放日报》大众化、组织化的改革全面展开,并且得到了较好的实践。1944年2月16日到1946年中期,延安《解放日报》经过痛苦的蜕变,逐步成熟为一份组织化和大众化双重成熟的大众化党报,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当时最为重要的新闻传播阵地。

经过改版,延安《解放日报》基本形成了全党办报、全民办报的思想,广泛传播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成为了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当时三位一体(即中共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实为一体,统一于党中央的领导之下)的新闻传播机制中,延安《解放日报》作为组织的代表性媒体——党报处于核心位置,其传播职能就是如何对目标受众群体——广大抗日军民传播党的各类信息,推动革命的发展,通俗地说,就是如何教育、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如此,组织化和大众化的双重成熟,标志着延安《解放日报》大众化党报的成型。

首先是中央党政军首脑对延安《解放日报》新闻传播的全面参与,以此实现对延安《解放日报》的统制。1942年以后,从中央到各级党委的领导机关都积极地为报纸写稿,并发动党员和基层群众为党报写稿,兴起了全党办报的高潮。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亲切领导下,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社论和理论文章,如《致读者》、《新闻必须真实》、《党与党报》、《给党报的记者和通讯员》、《政治和技术》、《本报创刊一千期》、《提高一步》、《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这些文章树起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传播思想的理论大旗,提出了党的新闻传播思想准则。譬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反对唯心主义新闻观;确立全党办报的观念,反对“国人办报”的观点;树立“人民公仆”的思想,反对“无冕之王”的观点;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反对“技术第一、政治第二”;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反对党八股;发扬无产阶级党报的三种作风;坚持和强调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同时积极准确地报道党的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边区政权建设、抗日战争、反蒋斗争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大新闻,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成为党名副其实的组织者、鼓动者和宣传者。

其次,延安《解放日报》大力强化大众化的传播实践。延安《解放日报》以大众化的方法去实现化大众的目标,它建立了深入群众基层的通信网,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写稿,鼓励大众及时有效地监督报纸。方法上,延安《解放日报》在边区发起了黑板报运动和读报运动,使其成为推动乡村生产、卫生、认字和娱乐活动,传播新闻与改革旧习的重要武器。内容上,延安《解放日报》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和各种艺术形式,大力宣扬大生产运动及其不断涌现的劳动英雄,同时,推动“二流子”改造活动,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喜怒哀乐和英勇杀敌的牺牲精神,成为团结人民、鼓舞人民、组织人民的有力武器。

总之,通过整风运动和改版,延安《解放日报》已日趋成熟,组织化和大众化的紧密结合,显示了延安《解放日报》的强大生命力,延安《解放日报》最终成为典型的大众化党报。“这一份完全的战斗的党中央机关报,成为党中央得心应手的工具,无论对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各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英勇斗争以及边区的政权建设、文化教育建设……宣传上都有新的突破。既体现了报纸必备的品质(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又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成为党报史上空前受到全党和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报纸,也是当时在国内有影响的报纸,因为它发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反映的是中国人民的意愿,是鼓吹抗日,鼓吹民主,鼓吹进步的号角。”[11]可谓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