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网
  • 凌逾
  • 3319字
  • 2021-03-30 02:12:40

九 新书如何做?

本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希冀打通地域、艺术、学科的壁垒,重点捕捉、收集全球重要的跨媒介理论,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创意文化发达,可作为中国创意文化的参照系,一东一西,对比参详,有利于深化思考。挖掘中国更丰富的跨媒介创意作品,尤其关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跨媒介优秀作品,也涉及海外华人的创意作品。希冀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挖掘更新、更富有创意的可能性。如今,新中华文化都谋求打通南北、贯穿东西,以融通思路研究香港跨媒介叙事创意,恰逢其时。跨媒介叙事研究创造者如何以跨学科、跨艺术、跨媒介视野,实验媒介、艺术、文类混合;激发美第奇效应,再现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开拓整合文化创意,建构新文艺。

与前面所述几个层面呼应,还可以再思考时间和程序(When),即第六个层面。人们什么时候需要跨媒介?怎样的时代语境能激发跨媒介创意?为什么如此?不同时段的跨媒介创意会有何变化?潮流趋势如何转向?变异如何产生?跨媒介如何进行前期实验,中期如何执行,后期展出效果如何?如何处理跨媒介的时效性问题?跨媒介的持久性与时效性是否成反比?不同媒介在信息传播速度上各有鲜明的特点,不同媒介在保存信息的时间、与受众接触的特性等方面,也各不相同。

本书意在研究跨媒介文化创意的策略、方法、效果、本土化及时代性特色。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网络世纪创新、虚拟空间开拓、古今文化织造。每编四章,既从物理实体空间角度,考察全球跨地域的创意文化,分析美国融合文化创意、日本文化符号创意、中国港台文化创意,多方比较,省思东西方文化的打通路径;也从网络虚拟空间角度,考察跨媒介、跨艺术的创意文化,如新媒介与融合文化,西方数码艺术理论、赛博符号、通感符号、新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人工智能和认知叙事学等;还考察东方传统文化再造,华文文化的重构。

本书探究媒介科技与文学艺术的融合,立足于叙事学、符号学、媒介学等理论,探测新时代的文艺和文化转向。研究方法力求多元,梳理跨媒介创意特色,采取归纳法;研究中西跨界创意的相反相成,采用比较法;研究文学与艺术的触类旁通,运用符号学和视觉媒介文化理论。探究跨媒介的化学反应,而不仅是物理连锁反应。

全书希望顾及两个重点。一方面,重视“理论指引”,选取古今中外的跨媒介文化、叙事学、符号学理论文本,涉及皮尔斯、罗兰·巴特、赤濑川原平、詹金斯、瑞安、凯文·凯利、赫尔曼、塔拉斯蒂、钱钟书、叶维廉、刘纪蕙、李幼蒸、赵毅衡、黄鸣奋、申丹等人的论述,让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对话,以期搭建创意思维碰撞的场域。另一方面,注重“创意实践”,重点探究华文界的跨媒介创意作品,微文化创意、创客新浪潮、互动创意、物联网、赛博空间、赛博新符码、游戏创意、集体创意写作、通感创意、未来符号学、科幻与非科幻叙事、互联网图像诗、图文创意想象、寻根仿古的创意想象、武侠文化新编创意等。不拘大陆、香港、台湾、海外等地域,不论雅文化还是俗文化,只要该作品有美学价值和意义,均作为本书的案例。将不同地区的同一类型、体裁、话题的作品,并列放置,提供对比参照的机会,有利于学习者多方比较各地文化艺术,从中感悟、拓展。

本书在《跨媒介香港》基础上,接着研究,重点回答前书尾声第五章中提出的问题。相比而言,《跨媒介香港》重个案研究,偏重文学,偏重文本细读。《跨界创意》新书不再局限于香港地域;不再局限于文学与艺术媒介的跨界,也省思文学与科技媒介的跨界;不再时时处处围绕文学来谈,而是拓展更多新的领域;关注时代前沿问题,重在文化创意分析,注重整体趋势分析,希冀范围更广,视野更宽,希望能走得更远。

做一件事情,做着做着,就会有观众。最初,乏人问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来问,什么是跨媒介?学习、研究跨媒介要读什么书?怎么跨媒介?写这本书,也算是回答吧。

此书诞生,得益于本科和研究生的跨媒介教学。二十多年来,每次上课的教学内容都力求不重样,阅读、备课、授课、写作,“行行重行行”,“道路阻且长”。一直以来,实践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小组团队合作,围绕某个课题进行探究学习。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们提出修改建议,反复讨论,几易其稿。课外备教案所耗费的时间,远比课内上课的时间多百倍。最终,一学期下来,往往能成就两三个精彩的小组课堂演示。课堂上灵感四射的深度思辨讨论,学习者在课堂上展示的优秀跨界创意作品,都尽可能地纳入本书的体系,提供实例,以便激发本书阅读者,将自身变成创客,成为跨界创意实践者。在大量阅读、实验教学、写作不辍的过程中,笔者自己也总是冒出很多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写此书,也算是尝试对自己的一个回答。


[1] http://www.iqiyi.com/w_19rs4cd9tx.htmlp.

[2] 《十年后手机将会消失,世界变成这样,令人震惊》,“美丽大视界”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TA4NzQ2MQ==&mid=2650801095&idx=7&sn=35c 65ff6ded39c791a52ad6ca5211d47&mpshare=1&scene=1&srcid=0704dN3o6w2IJ1B40krV2fs&key=c50f8 b988e61749aaba260f62a5d40b5b1196b8063f8bb4fef50883e01841310bc9f6f67105ed7c7fd777a28224104ef&as cene=0&uin=MTUyNjEwMDE2Mw%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Air4%2C1+OSX+OSX+10.10.4+build(14E46)&version=11000003&pass_ticket=bM1i5jTVCNq3EKXWErbwlS%2B0qASVs AZzFUfHe2CaC5s9ox%2F9Z2EmhL1z%2Fbg6ZCYG.

[3] 《卡拉》,“走近科学”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Mw ODc1NQ==&mid=402236196&idx=3&sn=b7631c93558ab9cf6f0ac3cb75262fc1&mpshare=1& scene=1&srcid=0303rvCpaNm7oZDLfdSpdCTg&key=c50f8b988e61749a5ac5d56a3e393c9ed788ace5989897c73bc 381f6ed797d29c979e0380a265a6f07ac985b85f342c5&ascene=0&uin=MTUyNjEwMDE2Mw%3D%3D& devicetype=iMac+MacBookAir4%2C1+OSX+OSX+10.10.4+build(14E46)&version=11000003& pass_ticket=%2By7leULHvP%2FGykgs1uuW7klwnZbN6dwpDl0mg%2F23ukgdnxcIid9rPhuqFVWd1 c7R.

[4] 参见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5]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IxNDMwOQ==&mid=2656080483&idx=1&sn=c8a088416bb8a947d94dec0c8168821a&chksm=bd1ccde98a6b44ff7e5330166d9fa54a8e581b6513328 e96dc0181c9b7ae765c5607576a8520&mpshare=1&scene=1&srcid=0306WhGKz6rVVrxg6k22SsXC&key=663300aa6a6ebb480f97ebdec6afe32a34f1d8b8421eff9ee870538ce35724b70c8a5e10052436bfad922112a476451 ba3b4f77a06de6054fce46213b01b21abe1b46e23092d50560d9f27b2af709b4f&ascene=0&uin=MTUyNjEwMDE2Mw%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Air4%2C1+OSX+OSX+10.10.4+build(14E46)& version=11000003&pass_ticket=pAN34TO8aNL8MsCHe6vuHWuU6qqUH4qvHrp2WrecRXzwkQC8azk MMcxmtN5VjNNV.

[6] 参见凌逾《创设“缝制体”跨媒介叙事》,《暨南学报》2013年第6期。

[7] 参见凌逾《文拍与舞拍共振的跨界叙事》,《文艺争鸣》2011年第5期。

[8] 参见凌逾《跨媒介:港台叙事作品选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77—179页。

[9] 无名氏:《读新小说法》,录自《新世界小说社刊》1906年第6、7期,选自《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第2卷,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278—279页。

[10] 参见黎湘萍《跨越时空的故事新编——论陶然的故事新编小说》,《香港文学》2006年7月号。

[11] 参见赵稀方《陶然小说:穿行于抒情与魔幻的迷墙》,北京《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2日。

[12] 参见董启章《梦华录》,(台北)联经出版社2011年版,原名为《The Catalog》,(香港)三人出版1999年版。

[13] Jay David Bolter and Richard Grusin. Remediation:Understanding New Media,The MIT Press,2000. 该书尚未有中译本。

[14] 参见[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6页。

[15] 参见[美]玛丽-罗尔·瑞安《文本、世界、故事:作为认知和本体概念的故事世界》,第四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大会主题发言稿,2013年11月7日,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16] Arjun Appadurai,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le Culture Economy. Theorizing Diaspora.转引自张松建《文心的异同——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5页。

[17] 詹宏志:《创意人:创意思考的自我训练》,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18] 参见何宗丞《媒介叙事的未来:沉浸、交互和整合、影响》(http://www.ifanr.com/137901),转引自Latitude 研究公司《叙事的未来》报告的观点。

[19] 参见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96—407页。

[20] Dan Gillmor, 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O'Reilly Media,2006.

[21] 参见周晓虹《自媒体: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2011年8月1日,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227512/227513/15300464.html)。

[22] 参见[美]弗朗斯·约翰松《美第奇效应》,刘尔铎、杨小庄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The Medici Effect:What Elephants and Epidemics Can Teach Us About Innovation Paperback,by Frans Johanss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First Trade Paper Edition edition,October 1,2006.

[23] 参见凌逾《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4] 参见凌逾《跨媒介:港台叙事作品选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5] 参见凌逾《跨媒介香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26] 参见王瑛《跨媒介叙事的风姿》,《文艺报》2016年8月5日第3版。王瑛《练文以析其辞,观象以综其理:评凌逾〈跨媒介香港〉》,《华文文学》2017年第4期。古远清《别开生面的香港文学研究》,《北京晨报》2016年3月20日第A15版(http://www.morningpost. com. cn)。古远清《别开生面的香港跨界文化研究——读凌逾新著〈跨媒介香港〉》,《梅州日报》2016-05-27(http://mzrb.meizhou.cn/html/2016-05/27/content_107804.htm)。徐诗颖《跨媒介叙事研究的新突破——评凌逾新著〈跨媒介香港〉》,《香港文学》2016年11月号。彭瑞瑶《究跨越之风,辟逾常之路》,短文见于《文学报》2016年7月21日,长文见于《语言文化研究》2016年第6辑(http://wenxue.news365.com.cn/wxb/html/2016-07/21/content_215512. htm)。廖靖弘《聚焦港派叙事创意,引领文学跨界新路——评凌逾新著〈跨媒介香港〉》,《华文文学评论》第四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香港作家》2016年第6期。

[27] [美]白璧德:《论创新》,收入《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页。

[28] 参见凌逾《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