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与教育研究现状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一直是我国民族问题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其中,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和特征的探讨,[7][8]对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等,[9][10]都是备受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胡锦涛同志把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概括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并明确指出:“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这是对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本质的最准确的表述。[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合有同”“和合而治”的有机统一。[12]

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民族政策,不断促进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而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使之形成牢固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行为,是发展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心理基础。

目前,以民族团结的心理与教育问题为视点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与发展,尤其是实证的研究很少。相关的研究有以下一些:

(一)民族团结的心理学分析

有学者对民族团结的含义、心理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认为民族团结有表层、中层和深层的团结三个水平,并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的心理学依据。[13]也有对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建构问题进行的理论分析与探讨,认为对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可以围绕民族团结的认知、态度、情感、策略等进行,在研究方法上应重视采用实证方法,并根据研究需要恰当运用质性方法。[14]

本课题组[15]曾于2007年采用举例法,要求138名中小学生举出几个关于民族团结的例子、有损民族团结的例子。结果发现,学生所举的例子反映出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认知有两个视角,一是国家层面,二是各民族层面。从国家层面列举的事例,比如抗日战争等,占总频次的15%;从各民族层面列举的民族团结的事例,比如各民族共庆泼水节,占71.4%。被试回答的有损民族团结事例中,从国家层面来理解的,比如“台独”等,占总频次14.5%;从各民族层面理解的频次占71.4%。[16]

本课题组2009年还采用故事完成法,要求2069名中小学生在云南的22种民族图案中选择2种以上的民族(至少2种),自由安排这些民族人物的性别,然后为自己选择的人物编个小故事。结果发现,被试编写的故事中,反映民族间和睦行为的百分比为56.6%,从冲突到和解的行为占18.9%,从冲突到分离的行为占12%,民族之间无关联行为占12.6%。被试在故事中表达的民族人物之间的友情最多,占情感总频次的25.7%;民族情感占24%;情感表现不明显为23.3%;恋情占12.1%;排斥性情感占11.4%;亲情占3.5%。[17]

(二)民族认同方面的研究

本课题提出,积极的民族认同是中国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的构成要素。目前中国民族认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认同的内涵、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18]

第一,对民族认同的概念界定。由于中国汉语对“民族”概念的理解与国外对“民族”的理解存在不同,因此,在民族认同内涵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除了借鉴国外对民族认同的界定之外,提出了符合中国情况的概念界定,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国外对民族认同的理解主要是指单一民族认同,即本族认同。比如,Carla等指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19]Phinney 等人认为民族认同就是个体参加该民族的文化实践和活动,对该民族的积极态度、归属感,并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20]Laroche等将民族认同界定为对个人原有文化特征的接纳,这种接纳表现在态度、价值或者行为。[21]

汉语“民族”概念,首先是指单一民族。56个民族,即中国各民族;其次,指复合民族。56个单一民族的集合体称为“中华民族”。再次,人们还往往把民族内部的支系也称为民族。[22]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56个民族已结合成互相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是自在的民族。[23]

正是由于中国人对民族概念的理解存在多样性。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一些学者对单一民族认同进行研究。比如,民族认同不仅包括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卷入,而且还包括个体对他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卷入情况。[24]民族认同是指民族成员在民族互动和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基于对自己民族身份的反观和思考而形成的对自民族(内群体)和他民族(外群体)的态度、信念、归属感和行为卷入,以及其对民族文化、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等的认同。[25]

另一些人提出双重民族认同概念,比如,史慧颖等人认为民族认同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个体对自己既作为单一民族成员身份,同时也作为国家民族成员身份双重承认的和谐统一。[26]佐斌、秦向荣认为,民族认同就是民族的自识性,是个体对自己民族身份的确认,具体来说,民族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承认和感情依附;认为中华民族认同就是中华民族中的成员对自己中华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归属。[27]

第二,对民族认同的结构,即民族认同包含的要素的研究。无论是国外心理学家还是中国心理学家,对民族认同究竟包含哪些维度并没有达成共识。这也许说明,从不同的侧重点来看,民族认同的确包含不同的要素。

国外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包括行为、认知、道德和情感四个要素。其中那些可以观察和记录到的表现和维护民族认同的社会和文化行为属于外显民族认同,如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保持本民族的传统、与本族人结交朋友、参加本民族群体的仪式等。认知、道德、情感三个维度为内在民族认同。认知维包括个体对自我形象和对自己民族群体形象的认识及其对本民族群体的起源、历史、价值等知识的了解;道德维是对民族群体义务的知觉;情感维是对自己所属民族群体的依恋。[28]民族认同包括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守恒(自己属于哪个民族不会随着时间、地点和体貌的变化而改变)、民族知识、民族偏好。[29]Phinney 于1992年提出民族认同的四个要素是: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和民族行为(社会参与和文化实践)。2007年,Phinney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民族认同由7个主要成分构成:自我分类与标签、承诺与依恋、探求、民族行为、评价与内群体态度、价值与信仰以及民族重要性与凸显性。[30]

中国心理学者对民族认同包含的要素的认识与国外有不同。一项对藏族大学生的研究认为民族认同主要包括主流文化认同、积极的民族认同以及消极的民族认同三方面。[31]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指出,本民族认同包括“社会认同”“文化认同”“归属感”三个要素。社会认同涉及对民族经济、教育等宏观社会因素的态度;文化认同涉及对民族文化方面的态度;归属感涉及民族群体的归属感和对民族的自豪感等的总体感受。中华民族认同包括“社会文化认同”与“归属感”两个要素。社会文化认同涉及对中华民族的政策、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态度;归属感涉及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等总体感受。[32]11—20岁的青少年对自己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都有四个维度:认知维、评价维、情感维和行为维。[33]中国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有探索、肯定和确认三个维度。探索指的是个体积极参与那些能够使他们了解本民族的活动;肯定代表的是个体对民族身份积极感受和评价的程度;确认是指个体感知到民族身份的意义以及其带来的使命感。[34]

第三,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方面。

当前,来自各学科的学者们对这一问题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矛盾,它们是相互依存、长期共存的。[35]任何试图通过削弱民族认同来构建国家认同的做法不仅没有使民族认同消失,反而为民族分裂埋下隐患,成为矛盾的根源。[36][37]Berry 等人对13 个接受移民国家的一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移民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国家存在差异,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28 至0.32 之间,也有不相关的。[38]而我国对回族青少年[39]和维吾尔族青少年[40]的研究结果说明,中国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呈现积极的正相关。中国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积极关系,可能说明,正是因为我国对民族概念的理解是多重的。青少年能够将单一的本民族概念,融合到56个民族统一为一体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之中,从而理解中国的历史,是56个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进而产生国家认同。而这种观念的产生,正是中国通过学校教育、媒体、文艺宣传、各类社会活动等长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结果。

(三)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领域——内容、方法、途径的理论探讨与经验总结

我国十分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视为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重要基础。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出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这些学校对本校民族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的经验做了总结(如云南剑川县民族中学;元阳县民族小学等)。[41]一些研究者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实施途径、方法等进行了探讨。[42]有人对2001年至2011年发表于各类刊物上的87篇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性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有5篇调查报告,占5.57%。对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主题集中在开展此项教育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教育内容、实施途径、效果提升;对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主题集中在现状、经验总结、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43]

本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对云南楚雄、红河、大理、德宏、保山、临沧共6个多民族聚居地90所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009年6月以前,大多数小学和少数初级中学在学校的教育目标或计划中设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开设了相关课程,探索了考核学习结果的方式、方法,并利用乡土资源等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44]其中,楚雄州的县市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一是小学阶段普遍都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各个小学都注意到了小学生在年龄特征、民族特征、个性特征和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特点,抓住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期,民族团结教育受到有关部门、学校的重视;二是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了小学生没有升学压力的时机,及时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三是每所小学都意识到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与团结,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是每所学校都很注重结合各地民族节日和传统开展活动,而且生动有效,比如彝族的火把节通过黑板报登载火把节的传说,苗族的花山节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有的地方还设有民族团结日等。[45]大理州绝大多数小学、少数中学设置了民族团结教育目标,开设了课程,组织了相关活动。市小学与村小学活动次数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且带有许多大理地方特色。[46]保山市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和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目标设置、课程、活动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的工作,而汉族聚居地学校基本上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民族团结教育。[47]德宏州不同类别小学和乡镇初级中学均设置了民族团结教育目标,但县市初级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目标中没有具体的文字表述;小学及乡镇初级中学均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而县市初级中学未开设具体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县市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组织次数最多,且活动方式多样,其次是乡镇小学、村级小学和乡镇中学,最后是县市中学。[48]临沧市10%的中小学设置了民族团结教育目标,30%设置了相关课程;80%开展了活动。没有设置民族团结教育目标和课程的学校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学校课业负担较重,没有专门人力和时间的保障;部分学校尽管有民族团结教育目标设置和课程,但认为少数民族学生不是太多,没有安排具体的教师完成相关的任务。[49]红河州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比中学好。大多数小学设置有明确的民族团结教学目标,并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具有红河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初级中学没有明确设置民族团结教学目标,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只是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各科教学之中,开展了一定的活动。[50]

在实践经验总结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经验:第一,提高认识,营造良好氛围。第二,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切实加强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第三,开展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并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建设。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补充课堂,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第五,抓好师资培训和配备工作,建设高素质的专业的民族团结教育建设队伍。[51]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方面。黄旗萍提出,目前学校通过校本课程进行民族知识教学,是按照民族划分教学单元,即一个教学单元专门介绍一个少数民族。这种教学设计更侧重于知识的学习,在情感的熏陶和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52]

综上所述,在已持续开展、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许多年的情况之下,目前中国还未对民族团结心理的概念、结构、影响因素等问题开展研究。

虽然有较多的研究在探索民族认同问题,但这些研究还不能告诉我们,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来自哪里?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形成了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同时存在的双重民族认同?

虽然有诸多对民族团结教育问题的讨论,但这些研究不能拿出实际的数据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如何,即其究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认为当地民族关系良好,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友好相处,没有族别之分,很少发生民族间的冲突行为。但这种认识目前还停留在经验阶段,并没有实证数据说明学生间因与民族有关的原因而发生的冲突行为究竟有多少?不同民族学生间的友好交往状况究竟表现出何种状态?这种关系的良好和较少发生冲突行为是什么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学校的教育结果,还是他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使然?

本书就是对回答上述问题的一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