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与教育的研究意义

世界上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需要解决民族问题。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导致如苏联、南斯拉夫等一些主权国家的分裂或解体。而民族矛盾激化,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冲突、民族仇杀甚至民族战争,如非洲的部族仇杀、中东的阿拉伯—以色列冲突、斯里兰卡的僧伽罗—泰米尔冲突、俄罗斯的车臣战争等。我国周边的缅甸、泰国、菲律宾、印度等国的国内民族冲突一直没有停止。[3]

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原则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从中国的历史出发,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特别是领导多民族的中国进行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民族团结”的口号。[4]自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民族联合(团结)的主张,民族团结已在中国实践了90多年的时间。“民族团结”已从一个政治的主张深入到中国民众的心中,逐渐变为当代中国人最熟知的政治术语之一。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新中国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中国的成立,使各民族翻身做主,获得了新生,中国的民族凝聚力空前强大,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民族政策被各民族高度认同和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当前复杂的国际竞争和对敌斗争中,维护、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成为一项十分现实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对新生代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从1990年起教育部多次发文部署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5]2012年,党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6]。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民族团结教育”这一概念上加上“进步”二字,是在以往倡导“三个分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教育的基础之上,对“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强调。

从1994年试点、2000年正式开展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到2008年国家正式发文在中小学试行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已历经10多年。国家对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力度的加强,说明当前对青少年进行有计划、有课程保障的民族团结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在此情况下,需要对民族团结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实施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需要对接受民族团结课程教育之后,学生的民族团结心理的形成情况进行研究。

对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及民族团结心理的形成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十分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国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情况的实际调查研究很少。这种欠缺使得各级教育部门在部署、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时,可能因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掌握,不能在已有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基础之上提出更有针对性、指导性、前瞻性的要求。也使已经持续承担此项工作的教师、学校积累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不能得到较好的推广和运用。

原因之二是如果实际的调查数据能够说明,中小学长期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已经在哪些方面对青少年的某些方面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将为国家长期实施此项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证据。另外,研究结果有可能为国家审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提供实证依据。除学校教育之外,研究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到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的形成,也是中国促进民族团结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研究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心理及教育问题,其目的是从理论上把握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心理形成的一般规律,为改进和提高民族团结教育质量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支持。对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