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籍、王建体”研究
- 于展东
- 12字
- 2021-03-29 18:49:14
上编 “张籍、王建体”综论
第一章 “张籍、王建体”的创作背景
张籍、王建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研究史上,“中唐”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得相当早。北宋杨时在《龟山先生语录》卷二论述诗歌发展时曾指出:“元和之诗极盛。诗有盛唐、中唐、晚唐。五代陋矣。”[1]杨时提出“中唐”之概念,虽然仅就诗歌而论,且未指明时间段限,毕竟意识到了唐代文学发展的阶段性。南宋严羽将唐诗分为“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五体[2],则从文体变迁的角度对唐诗史的进程加以描述,认识趋于明晰。宋元之际,方回在《瀛奎律髓》卷十云,“中唐则大历以后、元和以前,亦多取之”,“中唐”这一概念的时限略经界定。元朝杨士弘在其《唐音》卷首将若干诗人的作品划分为“唐初、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正式列出初、盛、中、晚之标目。及至明代,“中唐”概念得到进一步阐述,如高棅曰,“略而言之(唐诗)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3];胡震亨言,“唐律,初、盛、中、晚时代声调,故自必不可同。然亦有初而逗盛,盛而逗中,中而逗晚者,何也?逗者,变之渐,非逗故无由变也”[4];王世懋在《艺圃撷余》说,“唐律由初而盛,由盛而中,由中而晚,时代声调,故自必不可同”。他们认为,唐诗史既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延续过程,也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演进过程。胡应麟还具体地指出中唐诗之渐变过程:“钱、刘稍为流畅,降而中唐,又一变也。大历十才子,中唐体备,又一变也。乐天才具泛澜,梦得骨力豪劲,在中、晚间自为一格,又一变也。张籍、王建,略去葩藻,求取情实,渐入晚唐,又一变也。”[5]而徐师曾云:“由高祖武德初至玄宗开元初为初唐,由开元至代宗大历初为盛唐,由大历至宪宗元和末为中唐,自文宗开成初至五季为晚唐。”[6]至此,在研究者心目中,“中唐”这一概念内涵渐趋明确,中唐诗歌作为唐诗的特定阶段本身也存在发展变化,也受到关注。
总之,以上诸人对唐诗之分初、盛、中、晚并无一致公认之时间断限,认识亦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注意到中唐诗歌的特殊地位。清人叶燮在论及中唐文学时说:“时值古今诗运之中,与文运实相表里,为古今一大关键,灼然不易。”这一见解的特异之处,在于把诗史变迁与整个文学史的变迁联系起来考察。可见,中唐虽然只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段,其历史与文化之意义却相当特殊和重要。近代学者柳诒徵提出:“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综而观之,无往不见其蜕变之迹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