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短篇小说地形图

1972年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文革”以来独尊样板戏的时代,开始恢复到各种文学形式并存的相对正常的创作时期,小说作为“文革”开始后一度被边缘化的文艺形式也于此时得到了官方的鼓励,开始摸索在新的历史时期合法的存在形式。与短篇小说相比,长篇小说需要相对长的创作时间,在不断变换批判与歌颂对象的70年代,短篇小说更多地被赋予了紧跟时代、正面反映“文化大革命”的重任。

如何随政策的调整来写短篇小说,并将短篇小说创作中取得的经验应用于长篇小说创作?是重归“十七年”文学,还是将“十七年”文学乃至现代文学经验适时与70年代国家主题进行重组、勾兑,抑或全盘抵制以往的文学经验而生成新的文学成规?实际上,被认为“模式化”的“文革”小说并非一蹴而就,在历史转折点上,写作者乃至整个文艺界曾无所适从,如果说曲艺、诗歌可以被充分“大众化”“革命化”的话,小说受自身创作规律的限制很难被彻底“改造”。在“文革”小说的草创期,大众文艺(口头故事、民间曲艺、革命诗文、样板戏等)、“十七年”文学等资源都曾经被利用,小说甚至会以原材料并不匹配的“拼盘”形式被呈现。可以说,“文革”小说在70年代初尚面目模糊,但它很快在自我尝试、被规训,以及样板戏经验的强制渗入中形成了颇具时代特征的一套写法。而很多长篇小说正是将短篇叠加、拼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