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布哈拉城

(一)城市沿革

布哈拉为中亚名城,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有多种称呼。《汉书·西域传》记为罽城;《魏书·西域传》称之为忸密;《隋书·西域传》为安国,又称其为“汉时安息国” 49;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记为捕喝;《新唐书·西域传》曰安国,又称布豁和捕喝,西濒乌浒河(阿姆河),治阿滥谧城,即康居小君长故地;耶律楚材《西游录》作蒲华;《圣武亲征录》作卜哈儿;《元朝秘史》作不合儿;《元史》有蒲华、不华剌、卜哈儿诸译;《明史》(卷332)作卜华儿。冯承钧先生疑《魏书》之副货国副货城,《元史·察罕传》之孛哈里城亦为“布哈拉”之对音。 50

在10世纪以前的中亚地理、历史著作中,对布哈拉也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在艾赫迈德·伊本·穆罕默德·伊本·纳斯尔的著作中,布哈拉被称为“鲁米吉卡”(Numijkat或Nmijkat),该名一直存在到穆罕默德时代;在776年前后,在木坎纳起义爆发后,布哈拉城外还存在着一个鲁米吉卡村。 51纳尔沙喜曾在其他书中见到把布哈拉称为布米斯卡(Būmiskat)。在阿拉伯文中,有时称该城为“马地纳特·苏雷亚”(Madinat al-sufriya),意为“铜城”;有时又写作“马地纳特·吐加尔”(Madinat al-tujjar),意为“商人之城”。在一个传说故事中,一个波斯文名称为布哈拉的城市,在阿拉伯文中叫法希拉(Fākhira,得名于该城葬有大批殉道者,因而拥有更大荣耀)。 52不过,即使在12世纪以前,“布哈拉”这个名称在中亚和西亚地区更为人们所熟悉。伊本·胡尔达兹比赫和古达玛都把它记为布哈拉。 53

关于“布哈拉”一词的起源。《魏书》之忸密,相当于布哈拉古老名称Numijkat。Bukhārā(布哈拉,又写作Bokhārā)一词是由bukhār派生出来的。13世纪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Djuwaini,1226—1283)认为,bukhār一词在祆教徒语言中意为知识汇集之地 54;而在偶像崇拜者—汉人和维吾尔人的语言中,置放神像的地方(即寺庙)被称之为bukhār(疑其对音为“佛龛”)。德国学者J.马迦特认为,鲁米吉卡一词起源于粟特文中的nōk-mēθan,意为新住地。 55也有学者根据突厥语中Bukhārā的名称作Buqaraq,而推测该词由buqa加上小品词raq组成,意为公牛之地,即古波斯祆教圣书《阿维斯陀》中的Gava。 56诸家各执一说,莫衷一是。俄国学者巴托尔德认为,“布哈拉”之名最早看来是中国僧人玄奘所给出的(捕喝,pu-ho);“捕喝”与bukhār相对应,而bukhār是突厥—蒙古人对梵文Vihāra(意为寺庙)之拼法。13世纪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也曾做出类似的解释。 576—8世纪布哈拉统治者曾在Riīyāmīthan(今名Ramithan,在布哈拉城附近)建王宫,阿滥谧当为其对音。

布哈拉位于泽拉夫善河(古代称之为玛沙富,Māsaf)下游,土地肥沃,一马平川。在古代,人们从各地汇集到布哈拉附近。最早在这儿定居下来的人来自突厥斯坦。许多伊朗人也在这儿建立起几个村镇。玛沙富之名就与伊朗三个部落之一的玛斯庇部(Maspī)之名相联系。58在这些移民村落中,拉米丹村(Ramithan,或Riyamīthan、Aryāmīthan,即今布哈拉城附近的Carsham-bai-īRamithan)被穆卡达西认作是“古代的布哈拉” 59。该村在纳尔沙喜《布哈拉史》中,写为Rāmītīn。纳尔沙喜说,该村“比布哈拉城的历史悠久,有些书甚至直称它为布哈拉。古时候,拉米丹是统治者的居住地,在布哈拉城建立之后,统治者们迁居到布哈拉,每年只是在拉米丹过冬,直到伊斯兰统治时期都是这样” 60

《新唐书·西域传》记云:安国“元魏谓忸密者。……大城四十,小堡千余,武德时,遣使入贡。贞观初,献方物……其王诃陵迦又献名马。自言一姓相承二十二世云”。此言二十二世(约440年),可能有所夸张。

在6世纪以前,布哈拉地区分布着许多村镇,其中有一些的历史比布哈拉还要悠久(如拉米丹、瓦拉赫沙),有一些规模甚至比布哈拉还要大。 61在伊斯兰教兴起前3—4世纪,在现代布哈拉的城基上某一村镇逐渐发展为一座城市,兼并周边村镇而立国。从6世纪以来(北魏后期),该城被中国史书记为忸密,从而著称于世。

7世纪前期,布哈拉统治者比顿(Bīdūn)在古代城堡的废墟上重建布哈城堡,并将自己的名字铸于铁券上,把铁券挂在城门之上。62这可以说是中古布哈拉城市兴起的开始。该铁券应被视作一种城徽标志。看来,古代的布哈拉城堡已被毁坏,中古布哈拉城有一个重建过程。关于这个时期的布哈拉城,中国史籍记载说,安国“都在那密水(即泽拉夫善河—引注)南,城有五重,环以流水,宫殿皆为平头” 63。迟至9世纪初,据纳尔沙喜记载,布哈拉城有7座城门,其中5座由外向市中心分布,即集市门(门前为露天集市。纳尔沙喜又称之为香料商人之门[dar-i ‘attārān],阿拉伯人称之为“铁门”[bāb al-hadīd])、巴尼·沙德门、巴尼·阿沙德门、城堡门、哈克拉门五重 64,与《隋书》所记相符。纳尔沙喜还记载,布哈拉及其附近村镇有12条大大小小的水渠 。65这也与“环以流水”之记载相符。

就像在多数伊朗城镇那样,阿拉伯地理学家称布哈拉分成三个主要的区域,即城堡(波斯文写作Kuhandiz,意为“古老的堡垒”,阿拉伯文中缩写成Kundiz或Kundus)、老城区(波斯文写作Shahristān,音译称沙赫里斯坦;阿拉伯文写成Madīna)以及郊区(在波斯文著作中也只用阿拉伯文名称Rabad称呼之)。所谓郊区(又称外城,或音译称拉巴德),位于老城区(又称内城)和9世纪所筑起的新城墙之间。城堡之基址从一开始选定,就保持不变,直至今天。到20世纪初,城堡区面积为23英亩(约合139.66市亩),周边长1英里(1.6公里)。据记载,老城区位于高地上,老城区高地有城堡两倍大,则老城区应大于69英亩(约合418.98市亩)。 66与中亚其他多数城镇不同的是,布哈拉的城堡并不在沙赫里斯坦的里边,而在其外面;城堡在西边,沙赫里斯坦在东边,两者之间是一个露天广场。从8世纪开始,在广场上建起星期五大清真寺。城堡有两个门,东边是大清真寺门,67纳尔沙喜称大清真寺门为古里扬(Ghūriyān)门; 直到12世纪,西边是里吉斯坦(Rīgistān)门,又被称为饲料卖主门(Alaf-Furūshān,或Kāh-Furūshān)。 68城堡东、西门之间有一条大街相连。城堡内有监狱和法庭各一座,珍宝库、金库也置于堡内,君王后宫美女也安置堡中。从874年开始,城堡成为萨曼王朝统治者的驻跸之地。 69出城堡西门到马巴德城门之间的区域称为里吉斯坦。萨曼王朝纳斯尔二世曾在里吉斯坦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并在宫殿旁为中央政府十大机构建起办公用房。961年,萨曼君王马立克一世(‘Abdal-Malik,954—961年在位)死时,这座宫殿毁于大火。起火原因是马立克一世的宫妃与女奴争抢宫中的东西。70

在阿拉伯征服时代(7世纪后半叶到8世纪初),整个布哈拉城仅有10世纪内城面积那样大;城外虽有几座独立的宫殿和一些移民村落,但它们尚未与城区联在一起 71。这说明这个时期沙赫里斯坦也仅有城堡区一倍那么大,即46英亩左右(老城区与城堡区相加,也仅有10世纪老城区那么大),约合279.3市亩。

约在783年,呼罗珊总督阿布尔·阿拔斯·吐什命令布哈拉总督穆赫塔迪·伊本·达赫里在布哈拉修筑垒墙,使布哈拉像撒马尔罕那样 72,把本地区所有的村镇都围在墙内,免遭突厥人侵犯。这项工程直到830年才竣工。这堵垒墙每隔一个帕拉珊(Parasang,约合12.48华里)修建一门,每隔1/6帕拉珊建一个坚固堡垒。每一位布哈拉的新任长官都要下令增修、加固这圈城墙,每年都需要把很多钱和大量劳动力花费在这项修缮工程上。这给布哈拉居民带来很大麻烦和经济负担。 73布哈拉总督艾哈迈德·伊本·哈里德为了使城市免遭强盗侵袭,向塔赫尔王朝塔赫尔二世(844—862年在位)请求修筑城墙。内墙于850年前后建成,有许多塔楼和11座城门。内墙把老城区与郊区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筑垒城市。到10世纪时,在老(内)墙之外不远的地方,又筑起另一圈墙,围住了更大一块区域,也建有11座城门。 74至此,布哈拉城基本定形。此后,布哈拉虽然像其他的中亚城市那样几乎不能幸免于战火之难,但它总是大致在同一地方,按10世纪的城建规模而重建起来。 75与谋夫、撒马尔罕等中亚城市不同的是,布哈拉城只有城区地盘的扩展,而没有城市的迁徙、移动。它的发展趋势呈中心放射状,由沙赫里斯坦向外扩展。

萨曼王朝诸君王除了在里吉斯坦(位于城堡区之外西边)修建宫殿和中央政府署衙外,还在布哈拉西南、内墙之外的朱伊·木里雅(Djū-i Muliyān)区修建了许多别墅、花园和宫殿。该区因朱伊·木里雅大水渠(运河)而得名,树木参天,花果成林,风景秀丽,而且离城堡不远。萨曼王朝实际建立者伊斯迈伊尔从哈里发穆斯塔因(862—866年在位)的部将哈桑·伊本·穆罕默德·塔鲁特手里买下整块朱伊·木里雅地产。伊斯迈伊尔把其中部分地产赐给了自己的亲随和卫兵,他自己则在其余地方盖起了一座宫殿和花园。随后,一些萨曼王朝显贵和将领也在该区建起别墅和庄园。总之,萨曼王朝前二任君主伊斯迈伊尔和阿合马德(Ahmad b. Isma’īl Sāmānī,907—914年在位)住在城堡内;纳斯尔二世在里吉斯坦盖起宫殿后,就搬进这座新宫,他的两位继任者也住此宫。朱伊·木里雅的宫殿则一直充作行宫。纳斯尔二世曾在此行宫中接见来自“中国”的使团。961年,马立克一世死时,里吉斯坦宫被烧毁。继任君王曼苏尔一世(Abu Salih Mansur b. Nuh,961—976年在位)下令在朱伊·木里雅重建宫殿,他本人就长期住在这座宫殿内。此后几任君王也住在此宫内 76

关于10世纪布哈拉地区的大小,10世纪末中亚佚名作家在以波斯文写成的《世界境域志》称,布哈拉外垒墙各边长12法尔萨赫(约合74.9公里,1法尔萨赫约合6.24公里),垒墙没有断缺。 77这大致反映了当时布哈拉地区的规模。当时,内墙圈住的布哈拉市区偏向于外墙围住的布哈拉地区之西半部。10世纪前半期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斯塔赫里说,布哈拉外墙东端在泰瓦维斯(Tawāwis,伊本·胡尔达兹比赫记为Tawāwisu)村,该村位于往东到撒马尔罕大道上,距布哈拉7法尔萨赫;伊本·胡尔达兹比赫和纳尔沙喜也云,泰瓦维苏(斯)村距布哈拉7法尔萨赫(萨马阿尼说有8法尔萨赫),约合43.9公里,距撒马尔罕则有32法尔萨赫。而往西到呼罗珊路上,外垒墙西端为布哈拉墙之门,此门距布哈拉城区的距离,伊本·胡尔达兹比赫说有3法尔萨赫,古达玛则称有6.5法尔萨赫 78。古达玛书完成在后(完成于928年),他的记述应是对的。布哈拉外墙北端距布哈拉城区4—5法尔萨赫(约合25—31.24公里),外墙在布哈拉以南延亘多远,我们无从得知 79。唐玄奘说,在7世纪30年代,“捕喝国周长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 80。这种地理格局,看来一直保留至10世纪。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归布哈拉管辖的村子并不在外垒墙之内。例如,布哈拉所辖最东边的村子阿雪鲁法斯村(Ashrūfans),距布哈拉城约19法尔萨赫,距撒马尔罕20法尔萨赫。看来,此村就在布哈拉外垒墙之外。81

(二)布哈拉政治发展

6至10世纪,布哈拉城市发展基本上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6—8世纪初)是从本地民族王公统治、突厥人统治到隶属唐朝阶段,其特点是封建关系进一步发展,布哈拉地区形成一个政治实体,开始以城立国。

在6世纪以前,布哈拉地区分布着许多村镇,这些村镇的首领就是所谓的德赫干(dihgān或dihkan、dihakan,意为“村长,村主”)。各村镇具有很大的自治权,建有城堡,甚至有宫殿(有些宫殿是布哈拉王公建的)。例如伊斯克吉卜村、瓦拉赫沙村都建有城堡和宫殿,伊斯克吉卜村具有很大自治权,阿富辛纳村、赞丹纳村、巴尔克德村也建有坚固城堡。 82有的村镇成为布哈拉统治者的行宫(例如在阿拉伯人征服前,拉米丹[丁]是布哈拉统治者的过冬住所;瓦拉赫沙一度成为布哈拉·胡达的驻跸之地 83)。3—6世纪,德赫干们以村镇为中心扩张势力,不断在村镇附近建立新的堡垒,开垦土地,修建水渠,使村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个半独立的政治性城邦。这些城邦与布哈拉统治者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附庸与宗主的关系。城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封建化逐渐加强的过程。

例如,据纳尔沙喜记载,萨珊王朝国王基斯拉(Kisrā,萨珊王系中未见此名)之子沙布尔与父王反目而逃到布哈拉,受到布哈拉统治者布哈拉·胡达的礼待。布哈拉·胡达应萨珊王子请求,把布哈拉附近的一片荒草地赐封给他作为邑地。沙布尔在那儿开了一条水渠,沿渠兴建了几个村子和一座宫殿,并修建了一座堡垒作为居所。此后,这里迅速扩展。沙布尔死后,这些村子由其后裔所继承,直至8世纪初呼罗珊总督屈底波征服布哈拉。沙布尔的后代也自称“胡达”,其势力大到与布哈拉女王哈吐恩之子吐格什哈达(生卒约670—739)争夺布哈拉·胡达之位 84,俨然是一个城邦之主,割据一方争雄。

布哈拉地区这种政治格局,对7世纪以后的布哈拉政治制度有很大影响。当布哈拉城的政治实体发展起来后,上述这些村镇就与布哈拉结成较松散的附庸关系,形成中国史籍所称的“安国”。诚如《隋书》卷83《西域传》所云,安国“之西百余里有毕国,可千余家。其国无君长,安国统之”。随着布哈拉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以及政治地位的加强,布哈拉地区诸村镇与布哈拉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直至9世纪中叶以外垒墙的形式结为一体。

西突厥汗国兴起时,布哈拉城由塞伊·吉什瓦尔(Shīr-i Kishvar,德国学者J.马夸特认定此人为达头可汗的哥哥 85 )所统治,此人为突厥统治者喀拉·居林·突厥(Qarā Jurīn Turk,马夸特认定此人为室点密 86 )之子。一批布哈拉德赫干(为首者称布哈拉·胡达)支持吉什瓦尔统治。吉什瓦尔统治20年,修建了布哈拉城,还兴建了梅马斯丁、沙克马丁和法拉布等村镇。在他以后的几个突厥统治者,至少又兴建了3个村镇。 87 在这个时期,布哈拉及其附近村镇开始组成一个自治性的政治实体,与西突厥汗国形成一种藩属关系。关于这个时期的布哈拉政治,《隋书·西域传》记载说,安王“坐金驼座,高七八尺。每听政,与妻相对,大臣三人评理国事”。此时,布哈拉具有了对外称国遣使之权。如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安国遣使向隋朝贡献 88,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安国又遣使入朝 89

这个时期,布哈拉当地贵族首领布哈拉·胡达的权力一定是很大的,其职位世代相袭。《新唐书·西域传》记云:贞观年间(627—649),安国“其王诃陵迦又献名马。自言一姓相承二十二世云”。此时期也出现了骑士阶层,称为柘羯(由招募的勇士组成),这些人组成一支常备军。这时,安国已有大城四十,小堡千余。 90

658年,唐朝平定阿史那贺鲁,灭西突厥汗国。布哈拉也随之并入中国唐朝版图。显庆四年(659),唐朝在布哈拉(阿滥谧城)设安息州,以其王昭武杀为刺史。显然,昭武杀即为布哈拉·胡达。龙朔元年(661),安息州隶属安西都护府 。 91

布哈拉与唐朝的关系是羁縻关系。618—759年间,布哈拉向唐朝遣使纳贡至少有22次 92,平均7年零4个月遣使1次。这在当时西域交通相对闭塞的情况下,来往已是很密切了。唐朝高度发达的封建制度,无疑给布哈拉以很大影响。

布哈拉女王哈吐恩(约674—689年在位)就是一个封建君主。她每天骑马出城堡到“饲料卖主门”,坐在一张宝座上发号施令,两旁侍立着宦官、贵族。她还责成每个村镇年轻的德赫干和王公们有义务轮流每年前来侍候四天,每天来侍候的年轻德赫干和王公达200人之众。 93德赫干和王公们所履行的显然就是一种封建义务。

第二阶段(8世纪初—9世纪中叶),是阿拉伯人征服时期,其政治特点是双元统治形成,并向一元统治(本地王公统治)过渡。

654年,阿拉伯军第一次渡过阿姆河,攻克了米国(今中亚境内朱马巴扎尔),并围攻康国。 94传说,阿拉伯军队于674年在乌巴德·阿拉·本·兹亚德率领下,第一次兵临布哈拉城下。 95阿拉伯人征服布哈拉由呼罗珊总督屈底波完成。屈底波打败了瓦尔丹·胡达,肃清了吐格什哈达的对手,于710年把布哈拉交还给吐格什哈达统治。 96而在此前后,屈底波任命手下的一个将领瓦兹尔·伊本·艾尤布为布哈拉总督(amīr)。这位总督及其继任者们都住在城堡区,在该区内有一座专门的宫殿供他们居住。 97

在名义上,阿拉伯人充任的布哈拉总督是布哈拉的最高首脑;但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布哈拉是由布哈拉·胡达家族和阿拉伯人总督双重统治的。胡达之职基本上是由当地王公家族世袭;布哈拉·胡达甚至在呼罗珊总督任所谋夫城也有一座自己的宫殿。 98从属于呼罗珊总督的布哈拉总督,实际上不过是呼罗珊总督的代理人。呼罗珊总督本人在布哈拉就有自己的宫殿。 99布哈拉·胡达只向呼罗珊总督和哈里发负责。吐格什哈达·布哈拉·胡达势力很大,以至于呼罗珊总督纳斯尔(738—748年在任)也想做他的女婿。 100哈里发和呼罗珊总督即使处死了胡达(如751年处死吐格什哈达之子屈底波;783年处死布尼亚特 101),也没有没收后者的财产和奴仆,而只能把这些财产作为俸禄赐予胡达家族后人,允许他们继承族产。这份产业一直由该家族占有,直到萨曼王朝伊斯迈伊尔任布哈拉总督和呼罗珊总督时期(874—907),每年能收入2万迪拉姆。伊斯迈伊尔虽夺取了这份产业,但让军需官每年从国库中拿出相应金额给该家族作为补偿。 102

这时,布哈拉与呼罗珊总督和哈里发政府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附庸和宗主的关系。屈底波在第四次征服布哈拉后曾与布哈拉人议定:每年布哈拉必须向哈里发进贡20万迪拉姆,向呼罗珊总督进贡1万迪拉姆;布哈拉人还必须向阿拉伯人提供马料和柴薪。 103政治上臣服,经济上纳贡,可以说是这种关系的基调。

但布哈拉人并不甘心政治臣服地位,人民群众多次举行反对阿拉伯的起义,并与伊斯兰教派运动合流。布哈拉本地统治者也不甘心附庸地位。我国史籍记载,天宝十三载(754),安国副主野解与东曹国王及诸胡九国王一道上表:“请同心击黑衣,辞甚切至。” 104木坎纳起义爆发时(约776—783),布哈拉·胡达布尼亚特就支持起义者反对阿拉伯人统治。正因为如此,布哈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能保持独立的外交。717—759年,安国向唐朝遣使朝贡不下15次。天宝四载(745),安国王屈底波(即吐格什哈达之子,739—751年在位)遣使朝贡,唐朝封屈底波为归义王。 105这一方面说明唐朝对布哈拉影响之深远,另一方面也说明布哈拉·胡达仍不失为一个统治者。

在布哈拉·胡达布尼亚特被处死后,诸布哈拉·胡达看来在当地政治中没起什么重要作用。但由于该统治集团势力很大,因而在政治生活中仍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斯塔赫里说,在9世纪呼罗珊总督将其大本营移到尼沙不尔时,布哈拉的行政管理仍独立于河中其余地区;直到874年,布哈拉由独立的统治者(布哈拉总督)所统治,他直接向塔赫尔王朝负责。106873年,塔赫尔王朝垮台以后,布哈拉曾短暂地承认萨法尔王朝雅库布的权力。107

在第二阶段后期(783—874年6月),阿拉伯人对中亚的控制大为削弱,中亚本地王公势力日益增强。到822年,本地民族王朝—塔赫尔王朝建立起来。在这样的形势下,布哈拉的政治地位逐渐加强,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783—830年间,布哈拉外垒墙筑成,布哈拉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850年,内城墙筑成,布哈拉形成一个守御严密、形式完整的半独立政治实体。

第三阶段(874年7月—999年10月),是布哈拉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特点是实行总督形式的封建君主统治,布哈拉成为萨曼王朝的都城。

874年6月底,萨曼王朝的伊斯迈伊尔受其兄长、撒马尔罕总督纳斯尔委派出任布哈拉总督。布哈拉人在星期五祈祷时,在纳斯尔名字前冠上“虎土白”,承认纳斯尔为宗主。 108伊斯迈伊尔就以布哈拉为中心,扩张政治势力,成为萨曼王朝的实际建立者。从874年7月至892年8月,布哈拉在经济上一直独立,伊斯迈伊尔拒绝上缴税款给撒马尔罕的纳斯尔。

892年8月21日,纳斯尔死。他指定伊斯迈伊尔为其继承人,让后者统治整个河中地区。次年,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塔迪德任命伊斯迈伊尔为呼罗珊总督,后者成为第一个住在布哈拉城的呼罗珊总督。继他之后,萨曼王朝各个君王(艾米尔)都住在布哈拉。

这样,布哈拉最终发展成为河中首府和统治中心,达到鼎盛。999年10月,萨曼王朝灭亡,布哈拉城大大失去了其政治上的重要性。此后,它通常由王公或总督来管理统治,直到16世纪初成为昔班尼王朝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