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学会正确地花钱

这篇短文的内容,并不是想批评某些挥金如土的“大款”。他们的问题不属于不懂怎样正确地花钱。

这篇短文的内容,甚至也不是想批评任何人,而只是想就我们普通人做的普通事来共同探讨一些问题。

请允许我从一位普通的二级工的情况说起。

这是一位年轻人,已婚,幸而得到的居室小得可怜。然而,电视机、录像机、音响、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组合家具等等一应俱全,把狭窄的斗室塞得满满的,连转身都很困难。有些东西实在塞不下,只能一件架在另一件上面,当然也就用不上。有几件甚至只能借放在别人家里。

这大概不能算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我们有兴趣的是:这样的同志花了钱,却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方便,反而给自己造成某些不便。他们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一位青年人说:“没房子是国家没面子,如果买不起东西,那就是我没面子。”

当然不能认为这位青年人说得正确。因为无论房子或者家具、电器,都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实用。

但是也不能认为这位青年人的说法没有一点道理。因为在过去高度集中计划的体制下,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需要的满足,确实同个人的努力几乎不发生关系。无论你有多少钱,都不能买到或者租到一套像样的或满意的房子。除了房子之外,由国家包下来的还有医疗、养老、子女上大学的费用等等。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棉布、粮食、食油、肉、蛋等等则属于定量计划供应。个人努力的成果,可以花费的,只能是在这些东西的范围之外,不过,过去人们的收入似乎也很少有变动的机会,因此也往往同个人的努力联系不多。现在,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一些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更多收入了。这就重新产生了怎样花费的问题,产生了上面所说的那位青年工人的选择。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佳选择方案吗?

好像不是。

一些长期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家看到中国一部分耐用消费品普及程度之高,往往感到吃惊。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劳动生产率还很低,因而收入也很低(我们虽然比过去有提高,比人家还是很低),怎么能普遍买得起这些耐用消费品,有些不可思议。

那里的普通人怎样支配自己的收入呢?

笔者曾经向一位在日本丰田公司工作的年轻博士询问。这位年轻人月工资40万日元,未婚,有一辆小汽车。我问他:是丰田公司的车吗?他说不是,是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旧车。问他为什么,他说:在日本自己没有车很难过日子,新车又买不起,只能去买便宜的旧汽车。我曾听说丰田对本公司职员买本公司的车有优惠,最便宜的一种只要88万日元,相当于这位博士两个多月的工资,因此对于他说的买不起表示不理解。他给我算账:拿了工资先要缴个人所得税,大约占10%;再交房租,由于是单身,不算多,也要占收入的15%;再拿1/3的钱储蓄,剩下的钱连工资的一半都不到,过日子都很紧张,怎么买得起新汽车!为什么要储蓄那么多?他说为了买房子。每年拿出工资的1/3储蓄,10年之后才能有资格申请买房贷款,买了房子再用20年左右把贷款的债还清,这房子才真正属自己所有。这时离退休也就不远了。其他如生了大病的医疗,子女上大学,也都要靠自己的储蓄。所以尽管日本银行储蓄的利率不高,往往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老百姓还是只能硬着头皮储蓄。因为不储蓄就不能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在整个一生中都得兢兢业业地工作。

有些同志对于在新时期仍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觉得不可理解。他们觉得,既然实行市场经济,就应该相应地提倡追求享受,至少是不必有什么限制;再提倡艰苦奋斗,未免有点过时。这种认识之所以陷入误区,恰恰在于不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且不说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永远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只就个人的收入和消费领域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为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就为个人收入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人们生活需要各种资料进入市场,为人们运用自己的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使每个人承担起自己来解决满足这种需要的费用的责任。这就从创造收入和计算开支这两个方面都更加要求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当然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并不是有一个固定的开支标准,更不是生活越苦越好的苦行僧精神,而是要切合自己的水平,最有效地劳动,最适当的消费。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青年工人,以及和他情况类似的同志们,大体上是体会到了经济体制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的。他们的收入增加了,因此才能“有面子”去买各种他们认为需要的东西;这些东西也都在市场上大量地供应,所以他们才能买得到手。他们还没有打算花钱买房子等等,则是由于这些方面的改革还比较滞后,许多人还不能买得到,许多人不买也能分得到。虽然有一些改革的办法已经有了,但是人们还并没有看得很清楚,或者至少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还没有来得及跟上这个变化。

所以,这样的青年工人决不是人们应当批评的对象,他们的观念一定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逐渐改变的,他们的消费结构在未来的若干年月中一定会发生变化,他们一定会更勤奋地工作,也一定会更精打细算地、更聪明地花费自己的财产。我们希望他们的认识更早一点转变,这对他们自己是有利的;如果不能做到先知先觉,至少也不要太后知后觉,这就需要向他们提供有关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了解在其他长期实行市场经济的地方人们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使他们了解在我们这里已经实行和将要实行的各种政策。了解得多,了解得清楚,人就会更聪明,自然会采取对自己更有利的行为,至少手里有了钱是能学会花得更恰当的。


(《人民论坛》199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