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时期关中地区水资源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
- 高升荣
- 12836字
- 2022-09-02 22:43:28
绪 论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为了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断地和水打交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渐学会了如何开发利用水资源。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水现象的两重性,一方面要与水引起的灾害作斗争,另一方面则不断发现并利用水的各种可以兴利的功能。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各类用水量大增。一些本来水资源条件比较脆弱的地区,相继出现水的供需紧张或水危机,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才开始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待这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水。
人类离不开水,水利活动始终贯穿着人类历史。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断提高的,对水资源也不例外。在早期人类文明发展程度低下,对水资源认识肤浅,初期水资源利用只是为了人类生存而自发地去利用,它表现为水资源利用目标单一,利用措施简陋,利用方式原始。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不断认识、掌握和运用水的各种规律,使水资源利用由初级走向高级,由原始走向现代,由初期单一目标利用至近代多目标综合利用,而进入现代水资源合理利用时期。
中国古代社会自传说时代直至有文字记载以来,都表明在北方黄河流域多次发生过大规模的洪水。在人类进入以原始农牧业为主的经济生活之后,就展开了与洪水之间的斗争,与之相应的是水利发展起来。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是同发达的农业水利和水运事业以及同洪涝灾害作斗争是分不开的。早在夏商时期,古代劳动人民进行农田规划时,就注意到灌溉水源的问题。公元前16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就有了沟洫一类田间供排水工程的记载。到先秦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开采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此外,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还发明了水磨、水杵等工具来直接利用水能资源。
不同时期的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不一样,对生产技术的掌握不一样,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一样。而我们所谓的自然环境,在历史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同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经过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明清两代是近世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不仅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与今天有颇多相似之处,而且这一时期无论是市场、商品经济,还是城市化过程,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研究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的水资源利用,考察此时期的水资源分配与管理模式,对于今天如何正确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似乎更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至今农业的发展都与水资源的利用关系密切。即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农业发展仍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明清时期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阶段,也是诸多传统思想、典章制度的集大成时期,就水资源利用而言,也大致如是。前代所有水资源利用遗留下来的成果,都有可能被继承,并在变迁中得到扬弃。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中,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值得总结、检讨、借鉴的内容。
关中地区历史时期的水资源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社会在应对水环境变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乡村水利社会秩序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本书以此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的水资源环境变迁与乡村水利社会调整,加大对散落民间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力度,利用关中地区水资源环境变迁与乡村水利社会调整的关系,探索在自然、社会环境下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效率。通过对水资源的管理方略和人在使用、分配水资源时的互动,来探讨在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人水关系和人人关系。
不论是历史时期还是在当代,农业用水在整个社会用水中所占的比率一直是最重的。所以研究历史时期的乡村水利社会,尤其是总结古人在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今天正确处理水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提供一些借鉴。
一、 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
1.明清水利社会史的相关研究
水利社会史是以一个特定区域内,围绕水利问题形成的一部分特殊的人类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尤其集中地关注于某一特定区域独有的制度、组织、规则、象征、传说、人物、家族、利益结构和集团意识形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水利社会史,就是指上述内容形成、发展与变迁的综合过程。……水利社会史的学术路径,就是对与某一特定水利形式相关的各类社会现象的社会史研究,或者是对某一特殊类型水利社会的历史学研究注1。
自20世纪末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水利社会史研究在国内蓬勃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学者的关注,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至今方兴未艾。相关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史的研究空间,丰富了历史认识视角。
在论及中国水利社会史时,美国学者魏特夫的“水利国家”、“治水专制主义”等观点为中国学者熟知注2。法国的魏丕信将水利及环境问题与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量注3。一项由法国远东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共同完成的国际合作项目——“华北水资源与社会组织”在中外学界引起极大反响。从 1998 年至2002 年历时四年,学者们共同完成了《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等四部专集注4,涉及陕西关中东部和山西西南部的灌溉农业区和旱作农业区共计六个县份,旨在由县以下的乡村水资源利用活动入手,并将之放在一定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中考察,了解广大村民的用水观念、分配和共用水资源的群体行为、村社水利组织和民间公益事业,在此基础上,研究华北基层社会史。日本的中国水利史研究会成员都为史地学者,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中国水利史,森田明为其中的代表人物注5。
研究水利社会史,水利秩序、水利纠纷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也颇受学术界关注。胡健认为,在地方政府、乡村精英、水利自治组织共同努力下,水利纠纷得以解决,正常的水利秩序得以维护,乡村社会中的水利事务得以管理和控制注6。杨国安探讨了民间力量、基层水利组织、国家权力在不同类型的水利纠纷中的介入程度及其在处理地方水利纠纷、维护地方秩序方面的功用。他将中国传统乡村的治理模式概括为集权国家对乡村社会的部分管理和乡村社会的自我运行,共同构成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特征注7。王敏婕探讨了村庄水利冲突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影响注8。熊元斌研究了清代浙江地区的水利纠纷形式,以及解决办法注9。
从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区域分布来看,北方特别是山陕地区是当前研究的热门区域。钞晓鸿结合环境史、社会史等理论,对明清山陕地区的水利环境、开发过程、社会体系等一系列变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辨析与反思了水利共同体理论注10。萧正洪认为,国家行政权力调控着农民行使其所拥有的水资源使用权的过程(包括确定水资源分配的基本原则、对灌溉制度和用水方法实行技术上的监督、参与对渠道工程维护和灌溉过程的组织与宏观管理、依照有关法律和法规调解、裁决水权纠纷),并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注11。韩茂莉研究了山西、陕西两省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和水权保障系统,认为民间基层水利系统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是因为水利系统中存在由大户共同维护的利益注12。
佳宏伟对清代汉中地区水利变化的环境背景及基层社会权力体系变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注13;鲁西奇利用碑刻资料,结合地方文献和实地调查,考察了汉中地区渠堰灌溉系统的形成与演变历程、管理体制及其变化以及灌区民众以水利事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注14。在山西地区的研究中,赵世瑜、行龙、张俊锋、胡英泽等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了山陕地区水利社会的权力体系与地方社会演变历程注15。王培华着眼于清代河西走廊的水资源分配制度、清代滏阳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分配与利用等领域,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注16。常云昆的《黄河断流与黄河水权制度研究》注17以黄河水权制度为核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现有黄河水权制度的形成,其中对我国古代水权制度的基本特点和明清水权制度的主要特点作了详细论述。程茂森的《古代引泾灌溉水利法规初探》注18论述了历史时期关中引泾灌区的水利法规。
2.农田水利史的研究
中国自来重视历史,重视水和水利,历史上也留下了丰富的水利史料。对于中国水利史的研究,主要是采用编年体例,依据水利发展的历史状况,分章编写,分别记述防洪、灌溉、航运、湖泊治理等各类水利工程的形成和兴废;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扼要叙述其创修沿革、工程规模、技术措施、工程效益,并简略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和社会背景。如郑肇经的《中国水利史》注19、水利水电科学院的《中国水利史稿》(上、下册)注20、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长江水利史略》注21、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黄河水利史述要》注22、姚汉源的《黄河水利史研究》注23。
冀朝鼎著、朱诗鳌译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注24通过对灌溉与防洪工程以及运渠建设的历史研究,去探求基本经济区的发展,找出基本经济区作为控制附属地区的一种工具和作为政治斗争的一种武器所起到的作用。
李令福的《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注25从农田水利、都市给水与漕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时段论述了关中水利的时代与空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从战国秦时代开始到清代,共分五个时段,分别考证其农田水利、都市水利与漕运具体工程的分布、走向、规模效益等,探讨了关中水利开发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
彭雨新、张建民的《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注26主要考察的是明清长江流域的农业水利。全书自长江下游太湖平原开始,逆流而上,由皖赣沿江湖区、鄂湘赣丘陵山地、两湖平原、汉水流域、成都平原,直至上游滇池流域,都设立专章进行了考察。对两湖平原、汉水流域、成都平原以及滇池流域的农业水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内容安排上不仅涉及了各地区各时期水利建设情况,而且注重了水利修防与管理制度。以专节叙述水利的修防与管理制度,如修防资金来源、堰圩塘长制度、用水分配制度、管理方面的弊端等。该书以农田水利为中心,涉及了问题的许多方面。
张芳的《明清农田水利研究》注27是研讨明清时期农田水利的一本专著。全书分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山区和边疆地区四大区域,由13篇专论汇集而成。研究内容不仅阐述明清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过程,同时还注意总结历史的经验和规律。书中总结了明清海河流域、太湖地区的治水兴利方针,江汉、洞庭平原围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山区水利、新疆水利发展的特点等。在论述明清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状况时,既从各地区的整体着眼,又条分缕析进行细致的阐述,并联系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农田水利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的促进和影响方面。
周魁一的《农田水利史略》注28、汪家伦和张芳的《中国农田水利史》注29、(美)德·希·珀金斯的《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注30等著作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发展作了详细论述。
此外,一些历史农业地理论著,如王社教的《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注31、李令福的《明清山东农业地理》注32、耿占军的《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注33、萧正洪的《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注34等都涉及了对农田水利的研究。
在论文方面,多是对某一个时期某一个特定地区的农田水利开发进行研究。如张建民对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和农田水利的经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注35张芳对宋元至近代北方的农田水利和稻作的发展作了相关研究注36。王毓瑚的《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水和历史上的农田水利问题》注37和黄盛璋等人对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研究注38等。
关于农田水利技术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梁家勉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注39、熊达成和郭涛编著的《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概论》注40、李约瑟的《中华科学文明史》第五卷注41等。
论文方面多是针对某一项农田水利技术进行探讨。如张芳的《中国传统灌溉工程及技术的传承和发展》注42、陈树平等对于井灌的研究注43、张芳对于塘坝水利的研究注44、缪启愉等对塘浦圩田的研究注45等。此外,还有对农田水利的经营与管理的研究注46。具体灌溉过程中对于水量的分配的规定和管理的研究注47。
从以上对明清时期的水利社会史、水利史相关研究成果的初步的整理,不难看出,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与水的相关研究涉及领域广阔,内容也相当丰富。但综合各方面研究,可以发现,在这一较为丰富的成果背后,研究内容和区域的不平衡性问题较为明显。目前,此项研究大多集中于水权制度和水资源的管理等方面,乡村基层水利社会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关中及其周边地区在历史时期水资源环境及乡村水利社会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散落民间的大量资料尚未收集,资料的局限导致对于关中及其周边地区水环境的变迁与乡村社会的应对缺乏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水与人类的关系至为密切,水环境的变迁、水环境变迁的原因、在水环境发生变动时人类的应对,都值得我们去重视和研究。
以往对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往往是就事论事,如研究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多关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开发、对工程技术的探讨等;研究用水技术多局限于对用水技术的各个环节的描述,对于农田水利事业的开发与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对于用水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用水效率的影响关注不够。从整体而言,对于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而到乡村社会的响应与应对方面,尚需作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
二、 概念界说
1.水资源
资源是可以用来生产和创造财富的物质的或象征的源泉,是人类维持生存和发展所需材料或物品的源头和对象。资源一词是一种具有较强人类中心主义色彩的概念,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可利用的对象,可供生产、消费和交换的对象称之为资源,如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近年来,“水资源”名词在我国广泛流行,但对其内涵,尚无公认的定论。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水资源被定义为“全部自然界任何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同卷册对水资源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如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中,水资源被定义为“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括水量(水质)、水域和水能资源,一般指每年可更新的水量资源”注48;在水利卷中,水资源则被定义为“自然界各种形态(气态、固态或液态)的天然水,并将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作为供评价的水资源”注49。《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中,水资源的定义为“可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并将水资源分为永久储量和年内可恢复储量两类注50。多数人都认为可被利用这一点,应当是水资源具有的特征,而不是泛指地球上一切形态的水。基于本学科的研究特点,作者认同姜文来对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包含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注51本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农业水资源,也即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淡水资源。
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土壤水等,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
第二,地区和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由于一个地区水资源数量及其变化受全球水循环影响,那些距海较近,接受输送水汽较为丰富的地区雨量丰沛,水资源数量也较为丰富;而那些位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的地区,则降水稀少,水资源数量相对匮乏。可以说,水资源数量从沿海到陆地呈现为湿润区到干旱区的变化带。在时间变化上,由于水循环主要动力为太阳辐射,因而地球运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造成同一地区所接受的辐射强度是不同的,造成一地区降雨在时间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一年四季的年内水量变化以及年际间水量的变化。对一个地区来说,每年夏季,水循环旺盛,雨量较多,是一年中的丰水期,而每年冬季,水循环减弱,雨水稀少,是每年的枯水期。此外,径流年际变化的随机性也很大,常出现丰枯交替现象,并且丰枯之间水资源量可能相差很大,还会出现连续洪涝或持续干旱的情况,即出现所谓径流年际变化的丰水年和枯水年现象。这种径流在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不均匀性,对水资源利用产生了许多不利因素。
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第四,可恢复性和有限性。
第五,经济上的两重性。水资源既有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丰富水源,造福于人类的有利一面,也有洪水泛滥,毁坏道路、城市、夺取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性的一面。即存在着水利和水害的两重性,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目的是兴利除害,造福人民。如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就可以减少水害损失;反之,若开发不当就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水资源是自然界的水资源可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农、林、牧、副、渔各业及农村生活的部分。它主要包括降水的有效利用量、通过水利工程设施而得以为农业所利用的地表水量和地下水量。农业水资源只限于液态水。气态水和固态水只有转化成液态水时,才能形成农业水资源。叶面截留的雨露水和土壤内夜间凝结的水分都可为作物所利用,但其量甚微,在农业水资源分析中一般不予考虑注52。农业用水包括灌溉用水、农业养殖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三大块。本书所探讨的农业水资源利用主要限定于水资源在狭义的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即水资源在农田生产中的利用,对水资源在林业、牧业等其他广义农业行业的利用暂不考虑。
2.水资源和水利的关系
“水利”一词指有关对于水的改造和利用的各项事业,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名词。举凡保护社会安全的防范洪水灾害,有关农业生产的灌溉、除涝、降低地下水位,便利交通的航运,发展经济的水力动能,供给工矿企业以及其他各项用水等,概称之为水利事业。注53
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就有水利一词的存在,并已形成一些固定概念,当水资源作为行业的代称出现后,水资源和水利就时而一致,时而不一致。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在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没有如中国这样历史悠久又内容广泛的“水利”专业名词,近年来出现“水资源”一词,并逐渐发展成为行业的代称,其内容与“水利”越来越接近,以至于在把water resources 译成中文时,许多地方就译成“水利”。
在中国,水利是已经确立的有关治水业务的综合行业,包括江河整治、防洪治涝、供水兴利、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前期工作、工程技术、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全部过程,内容涉及水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水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管理科学等,以及水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业务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根据现行管理体制,在水的利用方面如水利、水电、水产和水运等分属不同部门,不能把一切用水业务都包罗在水利行业范围内,但水利业务中却需要抓住包括一切利用水的目标在内的水资源利用和整治规划,以及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这两个基本环节,作为综合性水利工作的支撑。由此可见,在已经确定水利事业的情况下,水资源业务应是水利综合业务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在二者间画等号。
水资源工作是以对水资源的综合评价、合理规划、统筹分配、科学调度以及保护水源和水环境等环节为主体,以达到有效并能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等目标而进行的。其中,有的已在水利工作中包括,但随水资源问题的突出而不断深化和发展,也有相当的内容是新的,如水资源评价及各类水资源模型等。
历史时期的水资源利用不同于水利史的研究。水利史是研究历史上水利发展的各项内容,侧重于水利工程、水利技术的发展,如防洪治河、农田水利、航运工程的发展等,以及水利事业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水资源利用研究的是历史时期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水资源利用的方式,水资源的分配、管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主要是研究人和水的关系,重点在于水资源利用中人的地位问题。
农业水资源利用也不等同于农田水利研究。农田水利是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在国外一般称为灌溉和排水。农田水利涉及水力学、土木工程学、农学、土壤学,以及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及农业经济等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扩大土地利用,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注54农田水利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事业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业水资源利用关注的是与农业息息相关的水资源的利用,包括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方式,农业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从本书的研究角度而言,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包括了农田水利研究。
3.水环境
环境是指所研究对象周围一切因素的总体。环境学中所谈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所有外界影响和力量的总和。水环境是以水资源为中心,与水资源有关诸要素的集合。这些要素既包含自然因素,又包括与人类相关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应该属于制度层面的范畴。因此,本书将水环境分为自然水环境和制度水环境两大要素。
自然水环境是指一切影响水的存在、循环、分布以及其化学和物理特征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这些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水、植被、地形、河流水系、湖泊等。
谈到制度水环境,在此有必要提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制度”和“水制度”这两个概念。
对于“制度”的概念,中外制度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解释。笔者较为赞同的是道格拉斯·C.诺斯和T.W.舒尔茨对制度的定义。诺斯认为,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注55T.W.舒尔茨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注56何炼成对制度的定义就更为明晰和具体。他认为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为人们发生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系列规则,它们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系列制约。人们就是根据这些规则来明确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从而形成采取怎样的行动更为有利的合理预期。因此,制度的基本作用就是诱导人们的行为决策,并通过人们的这些决策来影响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注57
Saleth和Dinar首先提出了水制度的概念,把水制度定义为确定个人或集体在开发、配置和利用水资源中行为的规则。注58国内文献和官方文件中正式使用“水制度”一词的尚不多见。根据制度的定义,在这里把水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是以水为媒介产生的,它们被用于支配人们在开发、配置、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行为模式和相互关系中。水制度可以分为正式的水制度和非正式的水制度。正式的水制度包括一系列水法、水政策、水行政管理等。非正式水制度可以理解为规范人们用水行为的惯例,如关于水的价值观念、习惯、风俗等。在实践中,水制度广泛应用于水资源的权属管理、水利工程管理、供水管理、需水管理、水质管理等多个领域。
影响水制度的主要因素有三个。①水资源量的大小与人口的比例。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人水比例关系会对水制度产生一定影响。一般而言,在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水量较多的地区,水制度比较简单,法规不十分严密;相反,在水资源稀少、人均占有水量较少的地区,水制度应比较复杂,法规比较严密。②社会政治制度。政府的变动或政策的变动往往会导致水制度的变动。③历史与文化。历史与文化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影响人们对水资源的看法。
水制度的功能结构可以表达为以下三个方面。①配置功能。对于水的需求,可以有多种配置方法,而对于水资源的配置能够实际达到一种什么效果,取决于水制度的配置功能。②保障功能。水制度能够保证有关当事人的使用权和经济利益得以实现。③约束功能。这是对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抑制的功能。机会主义行为指人们借助不正当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
中国封建社会的水制度在世界上是非常先进的。传说大禹治水后,曾开垦土地,发展水利,灌溉农田。自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历代王朝都比较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水事法律制度,建立了水事管理组织。我国古代的水制度是由国家的正式制度和以乡规民约为主的非正式制度相互补充构成,受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发展程度的影响,有其独特性。注59
我国古代水制度的基本特点有五个。①古代水资源的所有权为公有,不存在水的私有,私人拥有的是水的使用权。②古代水制度的价值取向是“均平”用水。这种思想是由于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所形成的。③古代水制度以国家正式制度为主导,以乡规民约非正式制度为补充。古代颁布的水制度广泛存在于各个朝代的“典”、“律”、“议”、“疏”、“式”等官方文件中,而非正式制度,尤其在明清时期大多以乡规民约的形式出现。④古代水法律制度具有我国古代法律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特点。⑤古代水使用权取得的原则是有限度的渠岸权利原则,有限度的先占原则和工役补偿原则。
通过对“制度”和“水制度”概念的理解,笔者在此引入“制度水环境”的概念,并将制度水环境定义为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以及产权关系(包括水权的占有、分配以及管理等)的各种制度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可以说,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利用效率不仅依赖于自然水环境,更取决于制度水环境,二者对于水资源利用所产生的影响不同。自然水环境影响的是水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水资源利用所选取的方式,而制度水环境则主要影响到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自然水环境和制度水环境共同作用,影响着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同时,自然水环境与制度水环境之间的关系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与自然水环境以及制度水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形象地用图1来描述。
图1 水环境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
在此,还要说明的是,自然水环境与制度水环境的变化往往很难加以绝对区分,由于自然因素与制度因素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交互作用,使问题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本书就是要从自然水环境的变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变化对于水资源利用产生的相互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由此,本书研究的水环境主要是从自然水环境和制度水环境两大方面入手,探讨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关系。
4.研究地域的界定
在不同的自然水环境和制度水环境条件下,人们对于水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有所不同,水资源利用的实际效率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对中国而言水资源利用存在着显著的地域差异,这也是导致整个中国农业生产水平以及经济活动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南倚秦岭山脉,北临北山山系,东部宽阔,南北达三四百里,逐渐向西减少为百十里宽;西起宝鸡以陇坻为界,东至潼关以黄河为限,东西八百余里。关中是一个平原、台原、山地、谷地相连且相对封闭的地貌单元。本书研究的关中的具体地域为关中平原,即渭河阶地及其两侧的台原。其阶地地势平坦,台原地面广阔,是古代经济开发的基本区域,自古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水与农业的发展关系至为密切,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农业社会良性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尤其是在水资源环境发生变化时,地方社会如何及时调整和应对,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是历代政府和人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书主要考察水资源环境变迁与乡村水利社会调整的关系,探索在自然、社会环境下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效率。通过对水资源的管理方略和人在使用、分配水资源时的互动,来探讨在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人水关系和人人关系。本书的研究区域集中于关中地区,时段定在明清时期(约1368~1911年)。主要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章从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来探讨人和水的关系。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复原明清时期该地区的水资源状况,重点揭示与前代相比,此时期水资源状况发生的变化,这也是本书研究的基础。水资源的利用可以分为对地表水资源的利用和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关中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总量不丰富,人们在利用地表水资源进行河渠灌溉的同时,还注重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表现形式为凿井和利用泉水灌溉。不同的灌溉方式体现了人们在利用水资源时,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利用方式,达到为农田灌溉服务的目的。
第二章是研究自然水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自然水环境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密切,自然水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关中地区以旱地作物为中心,旱地耕作技术完备。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也即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土地的垦殖,耕地面积的扩大又引起了自然水环境的变迁。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从制度层面考察人们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所谓制度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它改善了人们在分配资源和争夺资源方面的紧张。它给出了一个游戏规则或解决方案,来解决水资源的分配问题,使水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具体从对水资源的管理方略和水资源利用中的矛盾冲突与协调两个方面论述。
第三章从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对农业水资源的管理方略,来探讨在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人水关系和人人关系。农业水资源的管理主要分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农业用水管理。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决定着水利工程发挥的效应,笔者主要从水利工程的经营方式、维护管理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入手来探讨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对农业用水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书从政策政令、乡规民约的角度探讨了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对农业水资源用水的管理。
第四章论述了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与协调,探讨了在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人人关系。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与多种水资源利用之间的主要表现为农业用水与城镇用水之间的矛盾,灌溉用水与水力用水的矛盾以及灌溉用水与宗教用水的矛盾。在农业具体用水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水事纠纷,这主要是同关中地区水资源相对稀缺有直接关系。
第五章探讨的是制度水环境与地方水资源利用。制度层面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书主要从社会政治制度、基层社会组织、经济文化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制度因素与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及乡村社会的应对,这对于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的水资源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的应对研究,可以看出:自然水环境主要影响的是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方式,而制度水环境不仅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同时还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前者所体现的是人和水的关系,后者体现的不仅是人和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以水为媒介的人和人的关系。两者对于农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尤其是在水资源较为稀缺的地区,制度水环境更为重要。
本书的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水资源学、农田水利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考察环境变迁,从时间序列与空间差异等方面对于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进行详细的清理与考辨。由于研究的对象为水资源,因此需运用水资源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加以解析。在研究水权如何实现以及在制度层面如何制约水的利用方面则需运用经济学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经济法的相关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各地区如何制定乡规民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利用成本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总而言之,水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至为密切,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农业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同时也是最大的用水行业。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引起当今社会众多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利用关中及周边地区这一特殊的地理单元,将水资源利用背后的、制约和支配着人们利用水资源的制度和政策因素,视为可能起着主要作用的人文社会动因,将其作为重点加以分析;突出人的因素,本书的主旨是要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和水资源的关系,如何合理认识和对待人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地位问题。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对乡村水利社会与农业发展和水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