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原病:邪气是引发传染病的根本原因

疫气:染患疫病的原因

【原文】

病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得非时之气,长幼之病相似以为疫。余论则不然。夫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假令秋热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译文】

患疫病的原因,过去认为是由于四季天气的变化过于激烈,超出了那个季节应当有的变化范围造成的,比如春天的气候应当温暖,却反而很寒冷;夏天的气候应当暑热,却反而很凉爽;秋天的气候应当寒凉,却反而非常热;冬天的气候应当寒冷,却反而很温暖。人们受到反常气候的影响,不论老少患病的表现都相似,就把这种病叫做疫病。我的观点却不是这样,气候的寒热温凉,是四季的正常现象,由于刮风下雨、阴天日晒,稍微影响气候的变化。假如秋天的气候偏热,必定是由于晴天过多;春天的气候过于寒冷,其原因即是多雨。比较起来,也是自然界常有的事情,不一定造成疫病的流行。伤寒和中暑的病证,是感受寒邪和被暑热所伤,都是被自然界的正常气候伤害,而患疫病却是被自然界特殊的“戾气”伤害的结果。

白话图解

患疫病的原因

疫病在一年之中,发病情况有多有少;在四方的病情,有轻有重;在四季的分布,患病率有的多有的少。这一类疫病流行的时候,不管男女老少,体质的强弱,只要接触了这种疫气,就会发病。

病邪在人体停留的部位——膜原

【原文】

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都会于胃,故胃气能敷布于十二经中,而荣养百骸、毫发之间,靡所不贯。

白话图解

伏藏邪气的人体部位

邪气从口鼻进入人体,但进入人体后并不是四处扩散,而是停留在脊梁骨附近,并且离体表不远,位于肌体表层与内脏的分界线,即《针经》中所讲的“膜原”。

膜原

膜原是人体部位名,指胸腹与膈肌之间的部位,是邪气的藏匿之所。《温疫论》中说膜原的位置在一半表一半里的地方,即十二经脉与胃交接的地方。

【译文】

疫气之邪从口腔和鼻息进入人体,它所停留的地方,不在内部的五脏六腑,也不在体表的经络之中,而是停留在脊梁骨附近,离开体表不远,接近于胃的部位,这里是肌体表层与内脏的分界线,也就是一半在表一半在里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针经》所说的“膜原”,也就是横向连接着膈肌与肠系膜的地方。

胃受纳水谷,是十二经脉气血的总来源,所以叫十二经之海。人体的十二条正经,都依赖于胃气的充养,所以说胃气能够输送到十二经脉之中,由此营养四肢的各个关节,即使是最末端的毫毛汗孔,也没有不受胃气滋养的。凡是邪气在十二经脉就叫在表,邪气在胃腑就叫在里。现在疫邪伏于膜原,正是十二经脉与胃交接的地方,所以叫半表半里。

白话图解

邪气入侵十二经脉的对应症状

病邪属于热气过剩的邪气,它充斥于哪一条经脉,那一条经脉就会出现一定的证候。

一般来说,病邪充斥太阳经最多,阳明经略少,少阳经最少见。

经脉阳阴图

《三才图会》明代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经络系统的十二经别以及络经都是从十二经脉中分出来的,彼此间有联系,并相互配合,协同发挥作用。

病邪入侵的症状因经脉而异

【原文】

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其热淫之气,浮越于某经,即能显某经之证。如浮越于太阳,则有头颈痛、腰痛如折;如浮越于阳明,则有目痛、眉棱骨痛、鼻干;如浮越于少阳,则有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大概观之,邪越太阳居多,阳明次之,少阳又其次也。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译文】

疫邪属于热气过剩的邪气,它充斥弥漫在哪一条经脉,就会表现出那一条经脉的证候。比如疫邪充斥于太阳经,就会出现头部、颈项部位的疼痛不适,腰痛得如同折断一样。如果疫邪充斥在阳明经,就会出现眼睛痛,眉棱骨处的疼痛,并且鼻子干燥。如果疫邪充斥在少阳经,就会出现两肋下疼痛,听力下降或耳聋,寒热往来,呕吐和口苦。总起来看,疫邪充斥在太阳经的最多,侵犯阳明经的少一些,侵犯少阳经的更少见。疫邪侵入人体,有空气传播,有密切接触传染,他们感受邪气的方式虽然不同,发为疫病却是一样。

白话图解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也称为“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

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交接规律

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在头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它的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经为止,最后又回到肺经,从而构成周而复始的流注系统。

经络循行

正气是邪气的最大克星

【原文】

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疫邪所着,又何异耶?若其年气来盛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则又不拘于此矣。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营卫营运之机,乃为之阻,一身之阳气,因而屈曲,故为病热。其始也,格阳于内,不及于表,故先凛凛恶寒,甚则四肢厥逆。阳气渐积,郁极而通,则厥回而中外皆热。至是但热而不恶寒者,因其阳气之通也。此际应有汗,或反无汗者,存乎邪结之轻重也。即便有汗,乃肌表之汗。若外感在经之邪,一汗而解。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深伏,何能得解?

白话图解

正气与邪气

疫病产生的实质原因是人体内的正气不够充足,在呼吸的瞬间,邪气乘虚而入,伺机待发。

正气与邪气

正气

指人体内防御、抵抗和再生的能力.是人体机能的总称。

邪气

指各种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热、食积等。

正气与邪气的抗争

【译文】

人体口鼻的气体,与天空的大气相通。人体抗病的正气充足而没有虚损,外来的邪气就不容易侵入体内,而人体正气恰巧不足的时候,呼吸之间的瞬间,外来的邪气就能乘虚而入侵犯人体。过去有三个人,顶着雾气及早赶路,其中没有吃东西空着肚子的人就死了,此前饮酒的人发了病,而吃饱肚子胃气充足的人就没有得病。疫气侵入人体,与此又有什么不同呢?假如当年疫气来得很猛烈,不管原来的体质如何,只要接触了这种疫气就会发病,这不能用胃气强弱来区别是否发病。其中受邪气侵害严重的,即刻就会发病。受邪气侵害较轻的,邪气斗不过人体的正气,不能立刻发病。或许到了人体因为饥饱过度、劳累、忧愁、愤怒的时候,抗病的正气受到伤害,邪气有了可乘之机,迅速蔓延,人体营气与卫气运行的机能,因此受到阻碍,我们身体的阳气,也因此而不能伸展敷布,所以就产生以发热为主证的热病。热病的开始,阳气与邪气在体内格斗,不能到达体表,所以疾病的初期恶寒很严重,甚至会出现手冷过肘,足冷过膝。阳热之气在体内逐渐蓄积,蓄积到很高的程度,阳气就会通达到肌体的体表,手脚逆冷的现象消失,体内体表都充满了阳热之气,至此只发热而不恶寒,这是由于阳热之气可以通达于内外的结果。这时应当见到出汗,如果反而无汗,是由于邪气郁结太重。此时即使有汗,也是肌表的汗出。假如邪气仅在肌表,就会随着汗出而病愈。现在邪气在半表半里的部位,肌表虽有汗出,邪气也不能外解,只是白白损伤正气,邪气深陷在体内,怎能得到解除?

邪气的轻重不同,症状不同

【原文】

必俟其伏邪渐退,表气潜行于内,乃作大战,精气自内由膜中以达表,振战止而复热,此时表里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湿透,邪从汗解,此名战汗。当即脉静身凉,神清气爽,划然而愈。然有自汗而解者,但出表为顺,即不药亦自愈也。伏邪未退,所有之汗,止得卫气渐通,热亦暂减,逾时复热。午后潮热者,至是郁甚,阳气与时消息也;自后加热而不恶寒者,阳气之积也。其恶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阳气盛衰也;其发热或久或不久,或昼夜纯热,或黎明稍减,因其感邪之轻重也。

【译文】

一定要等到半表半里的邪气已经瓦解,在表的正气也向体内集结,人体的正气与外来的邪气大战一场。人体精微物质组成的正气,从膜原的深处向外到达体表,身体寒战停止之后,表现为发热而不恶寒,表里之气在这时也达到畅通,所以大汗淋漓,衣服被子也会因汗出而湿透,邪气随从汗出而解散,这就叫战汗。当时脉搏由躁数变为和缓,身体由炽热变成凉爽,精神由昏糊变为清爽,疾病一下子就消失了。当然,也有自己汗出而痊愈的,体内的邪气向体表解散,是一种好转的顺证,这种情况下即使不用药物治疗,疾病也可以自愈。如果深伏在膜原的邪气,没有因为汗出而溃散,仍然盘踞于内,汗出仅使得卫气暂时得以畅通,热势虽然暂时下降,过不了多久还会再热起来。

白话图解

提高人体的正气才是保健养生的关键

作为人体的一大重要因素,任何人都不能脱离正气而生存,疫病是否发生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正气是否充足。正气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提高人体的正气是我们都应该关注的。

每天下午发热,或者下午热势加重,这是由于阳明经多血多气,每到下午与邪气斗争比较激烈,人体气血的盛衰与天地阴阳消长的变化相一致。自从战汗之后,热势逐渐加重而不再恶寒,这是阳气积聚隆盛的表现。疫病过程中,恶寒有的重有的轻,其原因就在于人体的阳气是强盛还是虚弱。疫病的发热时间,有的短有的长,有的病人黑夜白天都发热,有的则在清晨热势有所降低,这是因为感受的邪气有轻有重。

疫邪伤胃

【原文】

疫邪与疟仿佛,但疟不传胃,惟疫乃传胃。始则皆先凛凛恶寒,既而发热,又非若伤寒发热而兼恶寒也。至于伏邪动作,方有变证,其变或从外解,或从内陷。从外解者顺,从内陷者逆。更有表里先后不同: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里偏胜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而又分传者。从外解者,或发斑,或战汗、狂汗、或自汗、盗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或腹中痛,或燥结便秘,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或呕吐、恶心、谵语、舌黑、苔刺等证。因证而知变,因变而知治。此言其大略,详见脉证治法诸条。

白话图解

温疫的共症——发热

发热是温病的必有症状,而温病的发热有实热和虚热之分,一般情况下,初期和中期的发热多为实热,晚期的发热多为虚热。

【译文】

疫邪与疟邪相似,都可以内伏膜原,但是疟邪不传到胃腑,只有疫邪经常传到胃腑。疫病和疟病的开始,都会出现很重的恶寒,紧接着就发热,不像伤寒那样发热与恶寒同时存在。等到深伏于膜原的邪气进攻人体之后,才会有相应的证候变化。膜原疫邪的变化,总括起来,有的向外解散,有的向内深陷。向外解散的属于顺证,向内深陷的属于逆证。还有疫邪先后向表、向里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有的病人先前表现为表证,然后又表现为里证;也有的病人先表现为里证,然后才表现为表证。有的病人始终只有表证,而没有出现里证;也有的病人始终只有里证,而没有表证。有的病人表现的既有表证,也有里证,但常以里证或以表证为主。有的病人邪气从膜原分两路传变,分别传向体表和体内更深的部位。有的病人表证消失之后,不久又出现了较轻的表证;也有的病人里证消失之后,不久又出现了更为深重的里证。

白话图解

温疫与疟疾

白话图解

疫邪与疟邪的最大区别——能否传到胃腑

疫邪与疟邪相似,都可以内伏膜原,但是疟邪传不到胃腑,只有疫邪可以传到胃腑。

胃是人体的六腑之一,主受纳与腐熟水谷,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输布于五脏六腑,营养全身。

疫邪从体表解散时,可以出现片状的发斑,有的则出现先寒战而后大汗出的“战汗”,也有的见到神情烦躁不安汗出的“狂汗”,有的见到不经发汗而自然汗出的“自汗”,也有的见到入寐之后汗出醒后而止的“盗汗”。疫邪向内深陷时,可以出现胸懑膈塞;或者上腹胀满;有的腹部疼痛;有的热邪与肠中的宿食糟粕形成硬结;也有的既有肠中结粪,又有泻下稀粪便,叫做“热结旁流”;也有的热邪逼迫肠道,形成腹泻;有的热邪使气机上逆,出现呕吐、恶心;热邪壅盛,还会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舌苔发黄、发黑,或者舌苔干燥突起形状如有芒刺在舌等证候。临床上因为症状的不断变化,就可以知道它属于什么证;根据变化之后的证候,再决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辨证施治。

以上谈的,只是疫病的大概情况,详细的脉证和治疗方法,可以参见后边的论述。

【评介】

《原病》一篇是吴又可为《温疫论》写的总论。原,最初、本原,此处意为病原,或是推求疫病的根本。“格物致知”是中国知识分子认识世界的光荣传统,吴又可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对疫病的深刻认识上,为其学说建立了牢固的基础。

吴又可不同意《伤寒例》“非其时而有其气”的疫气学说,认为“疫者感天地之疠气”,不同于六淫之邪,因此,瘟疫也与伤寒、中暑有别,这体现出吴又可的独创见解。

白话图解

温病病原说

温病的病原历经中医数千年的发展都被模糊地认为是六淫,直至吴又可提出温病的病原是“戾气”这一说法后,温病病原才得以明朗化。

六淫说

五疫说

戾气说

古人认识流行性疫病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人们不断地对疫病的病因、病证和治疗进行探讨。《素问·刺法论》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也曾经被作为经典的论述,一直影响到现在。金木水火土五疫之说,虽然不同于《伤寒例》的寒疫学说,但仍在六淫与季节主气的影响之下。南宋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若夏暑成疫,秋温成疫,冬寒成疫,皆不得同治,各因其时而治之。况一岁之中长幼疾状相似者,即谓之疫也。如疟痢相似,咽喉病状相似,赤目相似,皆即疫也。”郭雍虽然突破《素问》的五疫学说,指出了疫气为病的多样性,但其病因仍然在六淫邪气的范围之中。只有吴又可指明了“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认为疫气不限于五种,而是每一种热病都由不同的疫气所引发。他在《温疫论》的“杂气论”中说:“为病种种,难以枚举。大约病偏于一方,沿门合户,众人相同者,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吴又可关于不同疾病,由不同病原“杂气”所引发的论述,最接近微生物致病学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吴又可的“疫气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病原学说。“气之不一”,“专发为某病”,不仅仅限于人类,更是吴又可“疫气学说”的一大贡献。

白话图解

表里九传

表里九传,指毒力极强的疫邪,起病急、病情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变规律也较为复杂。

白话图解

《温疫论》温病病原小结

原病这一节是《温疫论》的总论,主要讲述了温病的病因、病原、病症以及其传变方式和传播途径等温病中的一系列问题。

吴又可认为,疫气之邪从口腔和鼻息进入人体,它所停留的地方,不在内部的五脏六腑,也不在体表的经络之中,而是停留在脊梁骨附近,离开体表不远,接近于胃的部位,这里是肌体表层与内脏的分界线,也就是一半在表一半在里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素问》和《针经》所说的“膜原”,也就是横向连接着膈肌与肠系膜的地方。这一伏邪的部位,与伤寒的伏邪于肌肤、伏邪于少阴等学说也有所不同。为其阐发疫邪九传学说和辨明达原饮的治疗思想奠立了基础。

吴又可论述瘟疫的传变时,强调“疫有九传”,但是“九传”皆不离表里,这也是他受仲景学说影响的一面。因为《素问·热论》、《难经·五十八难》论述热病伤寒都不分表里证,只有仲景特别强调表里治法的先后区别。《温疫论·统论疫有九传治法》云:“夫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矣。所谓九侍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谓一病而有九传也。”九传现象的多样性,与伤寒病的“太阳六传”一样,既反映了不同人体对同一种病抗病反应的区别,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吴又可所说的瘟疫,包括了现代医学的多种传染病,病种不同,传变也不会一样。

龚绍林评论说:“深者一中即发,为害犹小。何者?初发如伤寒状,医纵昧为疫,犹作伤寒治之。表剂不见效,至用三承气时,亦或获愈。盖治伤寒与治疫,邪传到胃,同一治也。至感之浅者,初不见甚病,及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或五心潮热,或日晡热甚,或足膝无力,或头眩背疼,或心疼气痛,或胁痛腰疼,或咳嗽吐血,或协热下利,病者不知先感有疫,止述目前病状;医者不知先感有疫,止据现在病症,妄拟投剂,愈治愈剧,虽不即死,必成痼疾。其为害无底矣,急宜留心此编。”

吴又可关于发斑、战汗、苔黑、苔刺的论述,深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叶天士《温热论》就吸收了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