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回 福特倡效率至上论 亨利念蚊子赶快经

在合众国内战以后,曾产生过一批赫赫有名的第一代大垄断资本家,如卡乃奇、洛克菲勒之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旧式的垄断资本家的产生宣告结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此后的创业资本家已不能再靠旧式的剥削方法来发财致富了。他们必须另找办法,避免劳资对抗而采用双赢政策来谋求发财立业。而亨利·福特就是起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位垄断资本家。一位美国传记作家曾这样写道:

亨利·福特无疑是我们的第一号公民。自开天辟地以来,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像他这样直接创造过如此多的财富和分配过如此多的财富。至于他间接促成的财富和间接促成的就业机会那就无法计算了。福特先生是美国制度之产物,实际上,他本人就代表着美国制度。我们自己美国人往往不能觉察此点,但生活在其他国家中的人却对此特别敏感。英明的列宁曾经说,只要亨利·福特活在美国,共产主义就无法在美国国土上生根结蒂。他劝告他的同志们要研究福特的方法。苏维埃政府不经我本人的同意,就出版了我和福特先生合著的一本福特的传记,当然,他们在出版时删去了一些他们认为不入耳的段落。他们在拟订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还参考了这本书。这本书在苏联的发行量竟超过了美国。反过来,福特先生也为苏联的五年计划按成本价格提供了汽车、拖拉机、工厂及母机图样。他还为俄国人训练了技术人员,有的是派美国人到俄国去培训的,有的是请俄国人来底特律进行培训的。福特先生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认为共产主义是正义事业,也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而是出于对技术的迷信。他相信,生产的发展会带来思想的发展,什么主义都不过是一种对事物的解释方法,国家毕竟是国家,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所关心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发展生产,俄国也不可能例外。

这一番话对福特个人极尽了吹捧之能事。但人们若抛开个人而从汽车来进行分析,那就不得不承认,汽车对合众国所起的作用是怎样估计都不嫌过分的。假如说国家亦可以冠以摩登这个形容词的话,那么,摩登合众国就是福特工厂所生产的汽车带头促成的。任何在芝加哥参观过历史博物馆的人都可以看到,在19世纪末期,芝加哥市的大街还是用碎石砌成的,其他较小城市更不在话下。汽车强迫全美国改变了地面面貌,或曰改变了地面装扮。对城市言,所有的马路都必须重建,马路的加宽又迫使沿马路的高楼大厦(那时当然还没有摩天大楼)拆毁重建。对乡村言,汽车和拖拉机的使用迫使全美国发展了一个农村公路网。这种地面摩登化的过程从福特汽车开端,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才告基本完成,建成了一个共计长40万英里的全美公路网。所以有人说,美国的摩登化就是汽车化。

事情还不止于此,汽车的巨量生产自动地带来了其他各种重要工业的大步发展,如钢铁、石油、轮胎、建筑等等。而后者这些工业的发展又带来了与其他有关工业的发展,一个齿轮扣着另一个齿轮,以至无穷。

亨利·福特出身于密歇根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文化程度是小学。自幼在田间帮他父亲干活,他对机械有很大兴趣,他当时最大的理想就是制造一个机器拖拉机来替代马拉拖拉机。直到他进城市以后,才改变主意,决心要制造一种代替自行车的四轮汽车。

福特在农村时常跟着父亲赶大车去农场,当大车赶出他家院子的大门后,小福特总要跳下大车,把门关好。他认为这是一个讨厌的机械动作,于是苦思冥想,终于发明了一个装置,以后就不需再跳下大车,而只需在车上把绳子一拉,大门就自动关上。

福特不喜欢他的父亲。他在17岁时从家中出走,到底特律一家小厂当徒工,每周工资2.5美元,他寄住在别人家中,每周房租及伙食3.5美元。因此,在他每天工作10小时回家以后还必须另找活儿以为补贴。于是他就为人修理钟表,每每工作至深夜。

一年后,他父亲把他找了回去,福特又在农村中过了七八年,在这几年,他研究农机,对机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乃于1893年再往底特律,应征于底特律的爱迪生照明公司,这是发明家爱迪生所设的一个分公司,福特被录用为技术员,每月工资75美元,不久又升至100美元。这时,福特已结了婚,他除了应付家用外,所有的钱都花在研究汽车上。1894年,他终于制成了第一辆汽车。但当他要试验他的第一辆汽车时,忽然碰到了一个难题,他的车子太宽,没有办法开出房间的门口。福特见此,毫不踌躇,就举起大斧,把门口的墙壁拆掉了1英尺,然后发动汽车,胜利地驶出了大门。

第二天,房东先生气冲冲地跑来,责问福特:“你为什么把我的墙拆了,也不征求我的同意?”福特坦然地回答说:“我为了把这个车子开出去,所以把门墙拆了,我将负责赔偿。”房东先生说:“你说的什么?这个车子能走路。”福特说:“是的,先生,我为了证明它能走路,所以把大门拆了。”房东先生突然转怒为喜,大叫曰:“那太好了,福特先生,你将成为一个大富翁。你不用赔我的房子,你爱怎么拆就怎么拆吧。”

不久,福特受邀往纽约参加爱迪生总公司的宴会,他恰巧坐在爱迪生的旁边,于是乘机向爱迪生介绍了他的汽车发明,爱迪生听了拍案叫绝曰:“好,你可要注意,这可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爱迪生为改进福特的发明出了不少主意,但当记者屡次问及这个问题时,爱迪生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汽车的功劳完全是福特的,我从来没有帮过他什么忙。”福特很感谢爱迪生对他的包涵,在爱迪生死后,福特乃亲自为爱迪生写传记,名为“我所知的爱迪生”。

再说,在19世纪90年代,也就是在福特同期,发明汽车者为数不少,在美国有,在欧洲也有。但其他人已默默无闻,唯独福特却名传后世。可见福特之所以成为福特,并不在于发明,而在于其他。这个其他是什么?是推销术。有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评曰:“亨利·福特是继耶稣基督以来的最大的推销商。”据说,耶稣基督的《圣经》,至今的出版量还比不上福特公司所生产的汽车量。

福特是一个穷小子,他发明汽车在1896年,但真正成立汽车公司却在1903年。当时的福特汽车公司共合股1000股,主要投资人是福特225股;马柯生225股;格雷105股;道奇兄弟100股;其他零星小股共285股。福特汽车问世后,销路很好,公司乃蒸蒸日上。但过了两年,马柯生同福特发生了政策上的分歧。马柯生主张公司以生产高价车为目标,而福特则主张以生产低价车为目标。两人没有办法妥协,于是福特就使用了一个诡计,他拉拢格雷和道奇兄弟,另外成立了一个福特机件公司,言明该公司将专门生产供福特汽车用的机件,但就是不让马柯生参加新公司。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很奇怪的局面,新的福特机件公司开始大量赚钱,而原来的福特公司却因生产高价汽车而利润日降。马柯生没有办法,只好辞职,并把自己的股票全部卖给了福特。在马柯生退出后,福特又把新旧两个公司合并,仍名福特汽车公司。现在,福特已掌握了585股,已成了无可争议的公司主人。据格雷事后说:“当初成立新公司时,福特先生曾向我保证,只要把马柯生先生处理后,新公司将返回旧公司,等于它没有存在过一样。”

1894年,亨利·福特(坐在车上者)生产了他第一辆汽油驱动的汽车。

福特的另一道关就是要打破垄断。福特本人不是垄断大王吗?怎么要打破垄断,岂不奇怪?曰,不怪,这是历史的辩证法。福特只有打破垄断才能成为垄断。当时有一个名叫乔治·赛尔登者,曾制造过一辆汽车,抢先领到了第549160号专利权。但他本人没有设厂,而专门吃专利,任何一个汽车工厂必须与他们订立合同才能生产汽车,否则,他就要起诉,禁止你生产。那时的十多家汽车厂都是同赛尔登订了合同的。福特没有理会赛尔登,赛尔登就提出了控告。有人劝福特妥协,因为当时福特与赛尔登斗,将无异是大卫之对古利亚。但福特说:“我宁可自杀,也不能投降。”他毅然顶住了赛尔登,官司延续了5年,从1903年一直打到1908年,最后终于以福特之胜利而告终。当判决下来后,各地立即办起了一大批汽车工厂。在这个百家争鸣中,福特又施展手腕,一统天下,最后成了汽车秦始皇。

福特靠什么法宝呢?他的法宝就是大量生产。他在1903年就说:“制造汽车之道就是这一辆汽车与另一辆汽车一色一样,把所有汽车造成一色一样的,正如同大头针工厂所生产的这一大头针与另一大头针一样的那样,也正如同火柴工厂所生产的这一根火柴与另一根火柴是一样的那样。”他又说:“要大量生产必须有大量买主;要争取大量买主必须降低价格;要降低价格必须做到降低成本。”根据这个方针,一辆福特小汽车在1904年时售价是850美元,但到1916年时,同样的汽车售价已下降至345美元。

福特汽车(不包括拖拉机)的历年销售量如下:

1903-1904年1700辆

1904-1905年1745辆

1905-1906年1599辆

1906-1907年8423辆

1907-1908年6398辆

1908-1909年10607辆

1909-1910年18664辆

1910-1911年34528辆

1911-1912年78440辆

1912-1913年168304辆

1913-1914年248307辆

1914-1915年221805辆(共10个月)

1915-1916年472350辆

1916-1917年730041辆

1917-1918年656165辆

1918-1919年487802辆

1919-1920年635226辆(共8个月)

1919-1920年690755辆(共8个月)

1920-1921年933720辆

除了薄利多销外,福特推销术中还包括一个项目,名曰贩卖噱头,从而使世界人士人人知道福特汽车公司。福特最大的一个噱头就是所谓的“和平船事件”。在欧洲大战发生后,福特发表了一系列的反战谈话。他说:“万一美国进入战争,我宁可把工厂焚为平地,也不愿接受一笔用于战争的订货。”又说:“帝国主义分子和投机分子正在武装交战之双方,其目的是剥削为战争纳税之普通人民。我不相信国界,我认为国家是没有意义的,国旗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个国家是腐败的,那它的国旗也是腐败的,国旗只不过起一个集合作用。军火商和军国主义者和贪餍的政客,利用国旗煽动人民去做哄骗他们去做的事。战争是一种愚蠢,不但要死人和伤人,还是人力物力的大消耗和大浪费,特别是战争必将带来对人民的镇压,物价的高涨和机器的停歇——不再生产人民所需要的东西。军火商支持战争,以便坐收渔利。大商人支持战争,以便取得某种租让权。但他们还不是战争之主要负责人,制造战争的真正幕后人是大货币商——国际货币托拉斯。我不相信战备,这等于一个人带了一枝枪。人带着枪总会引起麻烦,国家也一样。我准备以生命和财产来制止战争,向人民说明真相。我将在任何情况下坚持下去,坐牢也不怕。”

1915年12月,福特专包了一艘客轮“奥斯卡号”,邀请了一批美国反战人士,往欧洲做一次旅行,宣传和平,福特本人也同船前往,他到欧洲只露面一次,并且只做了一次简短演说。他在演说中竟没有谈和平和战争问题,却大谈生产,并保证说:“我可以向所有的军火商宣布,制造拖拉机比制造枪炮更赚钱。”这就是所谓“和平船事件”。

但在1917年威尔逊宣布对德作战以后,福特马上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向威尔逊起誓:“我将把我的工厂置于美国政府支配之下而不收分文利润。”“置于美国政府支配之下”是真,“不收分文利润”是假。福特汽车公司在战争期间为政府生产了大批军用车辆及船舶,获利达两午多万美元。

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福特公司汽车厂的生产流水线,摄于1928年3月。

福特的另一噱头就是参加密歇根州的参议员竞选。1918年,威尔逊总统给了福特一封信说:“福特先生,我们生活在非常艰难的时代,要求人们为国家做出牺牲的时代。如果我能够摆脱我今日的职务,我将谢天谢地,但我不能,我必须鞠躬尽瘁地干下去。我知道你不想从政,我知道这是要求你做出一个极大的牺牲,但你是密歇根州唯一的这样一个人,他能够选出来去帮助完成你如此热切希望的那种和平。因此,我要求你克服你的个人兴趣和利益,出来参加竞选。”

福特对记者们说:“总统要求我做密歇根州的参议员候选人,我不懂政治和党派。我不在乎我以哪个党的名义竞选。我将不为我自己的竞选花费即使是一个铜板。我也不准备参加竞选机构。我也将不发表任何竞选演说。”这一次,福特算是说到做到,他本人的确没有做什么竞选活动,他唯一的一次谈话是针对报纸的,他说:“美国的报纸绝大部分都不是真正自由的。它们的灵魂和肉体都由银行家占据。银行家叫它们吠,它们就吠。那些资本主义的报纸对我个人发动了一次攻击,它们断章取义地引述我的话,有意歪曲我的话,甚至还无中生有制造谎话。这是一个无形的政府。我可不是一个要求做官的人,我绝不会去跟这些无聊文人进行争辩。”

选举结果,福特获43.2万票,以8000票之差落选。

福特自己认为他的最得意杰作是“5美元工资”。1914年1月,福特突然宣布:“从今天起,福特工厂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天5美元,工作时间从每天9小时改为8小时。”从此以后,美国报纸就大肆吹嘘:“在美国,福特主义战胜了马克思主义。”

福特本人也说:“我们这里有成千上万的人生活在不像样的条件中。他们的住房极为拥挤和不合卫生。妻子们不得不出去找工作,因为她们的丈夫所挣的钱不够养活家庭。他们为了贴补家用,还把自己不够用的房间分租予人。这一切都是不合理的。特别对孩子们是极为有害的。他们的处境并不是他们自愿选择的。如果给他们以像样的工资,他们是可以过像样的生活的。他们所需要的是给他们以机会,需要有人对他们表示关心。你们可以蒙住我的眼睛,把我引到大街上去,让我任意接触一些人,把他们引入我们工厂,给他工作,使他获得像样的收入,过一种有希望的生活,成为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我相信我可以把一个无希望的人变成一个站起来的男子汉。我敢向世产协的先生们挑战,请你们到我厂去实地访问一下工厂工人,问他们:我福特是压迫了他们还是帮助了他们。”

福特的“5美元”是以“赶快制度”为基础的。有一位被解雇的工人这样写道:“我通常提前10分钟上班,以便清理作业线,为其清除一切障碍。一天,在午饭前半分钟,我清理了最后一辆车,上交给工头,我知道在午饭铃响前绝没有时间整理另外一辆车了,所以就走向一辆午餐销售车去买一杯咖啡。我刚掏钱,午饭铃就响了。这天下午,我照常去取我的上下班卡,但怎么我也找不着了,原来我已被解雇了,理由是我在午餐铃响以前离开了工作岗位。这是厂内的监察员告的密,我们当工人的谁也不知道监察员会说些什么话,因此人人生活在极度紧张和恐慌之中。”他这个车间本来有15人,现在已削减到9人,福特说:“这并不意味着15人中有6人丢了饭碗。他们仅仅是停止其不生产状态。”改组后的生产仍然是每天4000辆汽车。成本却已从每辆146美元减至93美元。每年可节省64万美元。这样一来,底特律的稀粥布施站的长蛇阵又增加了好几千人。

有汉金斯先生者,原在洛克菲勒石油公司当会计,因犯挪用现款罪,被开除。他乃上书福特曰:“有效的‘赶快制度’必须使工人在上班期间保持每一秒钟的紧张状态。我已做了试验,发现蚊虫可以使人处于清醒状态。但太多蚊虫会引起心情烦躁,是不利的。太少蚊虫又不能使每人都感受威胁,也是无作用的。最合理的分配是每15立方米有蚊虫一只。因此,我建议在福特公司车间之内,按每15立方米1只的比率,安插无病蚊虫,这样就可以使全体工人,永远处在清醒状态之中,这必将有助于‘赶快制度’之效率。此建议是否有当,尚请裁夺。”

福特见此大喜曰:“用蚊虫来代替监工,乃一大节约。”于是,汉金斯一下被任为管理员,并执行了其新发明的“蚊虫赶快制度”。

正是:

事物都要放眼量,功功过过俱有账。

赶快制度有争议,效率人道应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