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

从开始酝酿这本书的出版到今天,已近三年时间。但写作这本书的念头其实还可以追溯到更远,那是1998年我们都还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的时候。那年暑假,我们举办了第一期管理学研究方法培训班(后来有人戏称“黄埔一期”),主要的参加者为国内大学的年轻教师。大家在香港科技大学集中学习了整整一周时间,从早到晚深度讨论管理学领域的各种研究方法,如痴如醉。由于学员反映学习效果显著,后来我们又接着办了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培训班,都在香港科技大学进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起飞以及国内管理研究环境的改善,我们在2004年创立了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IACMR),以推动更多的中国管理学者投身到研究活动中去。学会成立之后的第二年(2005年),我们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第五期管理研究方法培训班,除了年轻教师外,也接受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参加。2007年,我们又在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举办了第六期培训班,集中讨论“如何写作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并帮助正在撰写开题报告的博士研究生从各方面改进他们的论文。

有趣的是,这样的培训班一期一期办下来,我们非但没有觉得培训需求量减少;相反,由于人数的限制,我们常常不得不将许多有强烈学习愿望的学子拒之门外。每一期结束时,我们都会讨论要不要写一本系统全面的介绍方法论的中文书籍,但每一次都因为种种原因不了了之。直到2005年夏在西安办完培训班的时候,我们终于下定决心来进行本书的写作。这个决心的结果就是现在拿在你手里的这本书。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突出中国管理研究的独特之处,本书总共分为四个部分,二十章。在第一部分我们着重阐述科学研究(尤其是管理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从介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求知过程、价值取向(第一章),讨论研究的起点——提出问题(第二章),到管理研究中的理论构建(第三章)以及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的独特挑战和机会(第四章)。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管理学的种种研究方法,从实证研究的设计入手(第五章),讨论实验室研究(第六章)、准实验室研究(第七章)的主要特点和用途,然后讨论实地研究中的问卷法(第八章)和个案法(第十章),以及在战略管理研究中常常使用的二手数据法(第九章)。

出于管理学较强的实证科学特点,我们在本书的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研究的测量统计方法,包括理论构念的测量(第十一章)、单维构念与多维构念的测量(第十二章)、因果关系理论的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第十三章)、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的回归模型(第十四章)、多层次理论模型的建立及研究方法(第十五章)、组织社会资本的分类与测量(第十六章),以及跨文化研究的方法(第十七章)。

研究的目的是发现真理、积累知识,对于广大管理研究者来说,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一流学术刊物上就是对自己所发现的真理和知识的认可。然而,我们都知道这个过程的漫长和艰难。因此,在本书的第四部分,我们把焦点聚集在发表研究成果的历程上。这个部分主要讨论研究论文的写作和学术期刊审阅论文的过程(第十八章)、一篇论文发表的经历(第十九章),以及如何在国际一流期刊上成功发表中国管理研究论文的故事(第二十章)。我们希望通过对此过程的详细讨论,帮助大家看清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隐患,从而促使更多中国管理学者的研究成果能够与世界分享。

为了使大家方便使用本书,我们在书中还特意包含了几个附录。在一个附录中,我们对常用的英语方法论术语进行了统一的标准翻译,并试图通过此努力来规范今后的术语使用。在另一个附录中,我们列出了九篇管理学研究方法论文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英文文献,尤其是较早期的在互联网上不易查到的论文,以便大家查询。

本书的作者大都是学贯中西的知名管理学者,对于他们参加本书的写作我们深感荣幸。他们认真谨慎而又颇具创意的写作风格,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方法论生趣盎然。希望读者在完成阅读之后,不仅对管理学研究方法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同时对管理学研究本身也产生发自内心的强烈兴趣。

本书的完成还得益于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特别要感谢刘东(华盛顿大学)、林泉(厦门大学)、白云涛(西安交通大学)、田也壮(哈尔滨工业大学)、贾良定(南京大学)、杨红燕(香港理工大学)、王磊(西安交通大学)、周禹(中国人民大学)、饶伟国(北京大学)、江源(若格斯大学)、洪莹(若格斯大学)和严进(浙江大学)。他们对本书初稿的及时反馈和建议,以及对书稿文字的仔细校对和订正,对保证本书的高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陈晓萍 徐淑英 樊景立

2007年11月15日